高中会考数学知识点

bdqnwqk1年前学者15

1.高中数学会考必背公式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A)^2]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5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常用导数公式1.y=c(c为常数) y'=02.y=x^n y'=nx^(n-1)3.y=a^x y'=a^xlnay=e^x y'=e^x4.y=logax y'=logae/xy=lnx y'=1/x5.y=sinx y'=cosx6.y=cosx y'=-sinx7.y=tanx y'=1/cos^2x8.y=cotx y'=-1/sin^2x9.y=arcsinx y'=1/√1-x^210.y=arccosx y'=-1/√1-x^211.y=arctanx y'=1/1+x^212.y=arccotx y'=-1/1+x^2希望能帮到你, 祝你学习进步,不理解请追问,理解请及时采纳!(*^__^*)。

2.高中会考复习资料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看的是物理的会考知识点。

物理虽然是理科,但同时又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有众多的规律和概念,在复习过程中,还是应该立足课本,以课本为主。话不多说,快来看我们的知识点吧。

力学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矢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时间、速率、功、功率、路程、电流、磁通量、能量)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1)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者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2)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第N个力与(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为零;直线运动机械运动机械运动:一物体相对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1)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2)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所研究对象小的可忽略不计时;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3.时刻、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一点、时间间隔是一线段;例:5点正、9点、7点30是时刻,45分钟、3小时是时间间隔;4.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相线段,位移是矢量,用有相线段表示;路程:描述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1)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路程为零,位移一定为零;(2)只有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质点的位移才等于路程;(3)位移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5.位移时间图象: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3)位移图像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夹角越大,速度越大;6.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较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段时间的速度叫平均速度;(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标量;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加速度的定义式:a=vt-v0/t(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4)速度改变等于末速减初速。

加速度等于速度改变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大小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5)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相同;(6)加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2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注:一般我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1)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2)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2.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

3.谁能帮我总结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

2009年高中数学会考复习必背知识点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 个第二章 函数 1、求 的反函数:解出 , 互换,写出 的定义域;2、对数: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 ,③、底的对数等于1: ,④、积的对数: , 商的对数: ,幂的对数: ; ,第三章 数列1、数列的前n项和: ; 数列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2、等差数列 :(1)、定义:等差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2)、通项公式: (其中首项是 ,公差是 ;)(3)、前n项和:1. (整理后是关于n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4)、等差中项: 是 与 的等差中项: 或 ,三个数成等差常设:a-d,a,a+d3、等比数列:(1)、定义:等比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

(2)、通项公式: (其中:首项是 ,公比是 )(3)、前n项和: (4)、等比中项: 是 与 的等比中项: ,即 (或 ,等比中项有两个)第四章 三角函数1、弧度制:(1)、弧度,1弧度 ;弧长公式: ( 是角的弧度数)2、三角函数 (1)、定义: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的角度 的弧度 — — 4、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5、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正弦上为正;余弦右为正;正切一三为正公式二: 公式三: 公式四: 公式五: 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 : : : : : 7、辅助角公式: 8、二倍角公式:(1)、: ) : : (2)、降次公式:(多用于研究性质)9、三角函数:函数 定义域 值域 周期性 奇偶性 递增区间 递减区间[-1,1] 奇函数 [-1,1] 偶函数 函数 定义域 值域 振幅 周期 频率 相位 初相 图象[-A,A] A 五点法10、解三角形:(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正弦定理: (3)、余弦定理: 求角: 第五章、平面向量 1、坐标运算:设 ,则 数与向量的积:λ ,数量积: (2)、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 .(终点减起点) ;向量 的模| |: ;(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 注意: , , (4)、向量 的夹角 ,则 , 2、重要结论:(1)、两个向量平行: , (2)、两个非零向量垂直 , (3)、P分有向线段 的:设P(x,y) ,P1(x1,y1) ,P2(x2,y2) ,且 , 则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 中点坐标公式 第六章:不等式1、均值不等式:(1)、( )(2)、a>0,b>0; 或 一正、二定、三相等2、解指数、对数不等式的方法:同底法,同时对数的真数大于0;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1、斜 率: , ;直线上两点 ,则斜率为 2、直线方程:(1)、点斜式: ;(2)、斜截式: ;(3)、一般式: (A、B不同时为0) 斜率 , 轴截距为 3、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 时 , ;垂直: ;(2)、到角范围: 到角公式 : 都存在, 夹角范围: 夹角公式: 都存在, (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直线方程必须化为一般式)6、圆的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为 ,半径为 (2)圆的一般方程 (配方: ) 时,表示一个以 为圆心,半径为 的圆;第八章:圆锥曲线 1、椭圆标准方程: ,半焦距: , 离心率的范围: ,准线方程: ,参数方程: 2、双曲线标准方程: ,半焦距: ,离心率的范围: 准线方程: ,渐近线方程用 求得: ,等轴双曲线离心率 3、抛物线: 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离心率: :准线方程 焦点坐标 ; :准线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焦点坐标 ; :准线方程 焦点坐标 第九章 直线 平面 简单的几何体1、长方体的对角线长 ;正方体的对角线长 2、两点的球面距离求法:球心角的弧度数乘以球半径,即 ;3、球的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 4、柱体 ,锥体 ,锥体截面积比: 第十章 排列 组合 二项式定理1、排列:(1)、排列数公式: = = .( , ∈N*,且 ).0!=1(3)、全排列: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 ; 2、组合:(1)、组合数公式: = = = ( , ∈N*,且 ); ;(3)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 ; + = ;3、二项式定理 :(1)、定理: ;(2)、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第r +1项): 各二项式系数和:Cn0+Cn1+Cn2+ Cn3+ Cn4+…+Cnr+…+Cnn=2n (表示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奇数项二项式系数的和=偶数项二项式系数的和:Cn0+Cn2+Cn4+ Cn6+…=Cn1+Cn3+Cn5+ Cn7+…=2n -1第十一章:概率:1、概率(范围):0≤P(A) ≤1(必然事件: P(A)=1,不可能事件: P(A)=0)2、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A,B互斥: P(A+B)=P(A)+P(B);A、B对立:P(A)+ P(B)=14、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P(A•B)= P(A)•P(B).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4.谁能帮我总结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

2009年高中数学会考复习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 个 第二章 函数 1、求 的反函数:解出 , 互换,写出 的定义域;2、对数: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 ,③、底的对数等于1: ,④、积的对数: , 商的对数: ,幂的对数: ; ,第三章 数列1、数列的前n项和: ; 数列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2、等差数列 :(1)、定义:等差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2)、通项公式: (其中首项是 ,公差是 ;) (3)、前n项和:1. (整理后是关于n的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 (4)、等差中项: 是 与 的等差中项: 或 ,三个数成等差常设:a-d,a,a+d3、等比数列:(1)、定义:等比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

(2)、通项公式: (其中:首项是 ,公比是 ) (3)、前n项和: (4)、等比中项: 是 与 的等比中项: ,即 (或 ,等比中项有两个) 第四章 三角函数1、弧度制:(1)、弧度,1弧度 ;弧长公式: ( 是角的弧度数)2、三角函数 (1)、定义: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的角度 的弧度 — — 4、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5、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正弦上为正;余弦右为正;正切一三为正 公式二: 公式三: 公式四: 公式五: 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 : : : : : 7、辅助角公式: 8、二倍角公式:(1)、: ) : : (2)、降次公式:(多用于研究性质)9、三角函数:函数 定义域 值域 周期性 奇偶性 递增区间 递减区间 [-1,1] 奇函数 [-1,1] 偶函数 函数 定义域 值域 振幅 周期 频率 相位 初相 图象 [-A,A] A 五点法10、解三角形:(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正弦定理: (3)、余弦定理: 求角: 第五章、平面向量 1、坐标运算:设 ,则 数与向量的积:λ ,数量积: (2)、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 .(终点减起点) ;向量 的模| |: ;(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 注意: , , (4)、向量 的夹角 ,则 , 2、重要结论:(1)、两个向量平行: , (2)、两个非零向量垂直 , (3)、P分有向线段 的:设P(x,y) ,P1(x1,y1) ,P2(x2,y2) ,且 , 则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 中点坐标公式 第六章:不等式1、均值不等式:(1)、( ) (2)、a>0,b>0; 或 一正、二定、三相等2、解指数、对数不等式的方法:同底法,同时对数的真数大于0;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1、斜 率: , ;直线上两点 ,则斜率为 2、直线方程:(1)、点斜式: ;(2)、斜截式: ;(3)、一般式: (A、B不同时为0) 斜率 , 轴截距为 3、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平行: 时 , ;垂直: ;(2)、到角范围: 到角公式 : 都存在, 夹角范围: 夹角公式: 都存在, (3)、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直线方程必须化为一般式)6、圆的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为 ,半径为 (2)圆的一般方程 (配方: ) 时,表示一个以 为圆心,半径为 的圆;第八章:圆锥曲线 1、椭圆标准方程: ,半焦距: , 离心率的范围: ,准线方程: ,参数方程: 2、双曲线标准方程: ,半焦距: ,离心率的范围: 准线方程: ,渐近线方程用 求得: ,等轴双曲线离心率 3、抛物线: 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离心率: :准线方程 焦点坐标 ; :准线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焦点坐标 ; :准线方程 焦点坐标 第九章 直线 平面 简单的几何体1、长方体的对角线长 ;正方体的对角线长 2、两点的球面距离求法:球心角的弧度数乘以球半径,即 ;3、球的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 4、柱体 ,锥体 ,锥体截面积比: 第十章 排列 组合 二项式定理1、排列:(1)、排列数公式: = = .( , ∈N*,且 ).0!=1 (3)、全排列: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 ; 2、组合:(1)、组合数公式: = = = ( , ∈N*,且 ); ;(3)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 ; + = ;3、二项式定理 :(1)、定理: ; (2)、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第r +1项): 各二项式系数和:Cn0+Cn1+Cn2+ Cn3+ Cn4+…+Cnr+…+Cnn=2n (表示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奇数项二项式系数的和=偶数项二项式系数的和:Cn0+Cn2+Cn4+ Cn6+…=Cn1+Cn3+Cn5+ Cn7+…=2n -1 第十一章:概率:1、概率(范围):0≤P(A) ≤1(必然事件: P(A)=1,不可能事件: P(A)=0)2、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A,B互斥: P(A+B)=P(A)+P(B);A、B对立:P(A)+ P(B)=14、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P(A•B)= P(A)•P(B).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5.高中数学必考知识总结

高考的重点一般在 常用函数 常用双曲线+直线 数列 三角

二项式定理 立体几何 排列组合加概率等其他一些知识是比较小的部分

重要的是基础 高一的话上课的基本解题方法一定要熟练掌握 并且不能忘记 到了高三再练习就很麻烦了 还有不要忽视概念 往往很多题目是考概念的

难度方面要视文理科而定 但是70%题目肯定用基本知识就能做的 20%需要结合各种知识并且动脑 真正有难度的题目只有10%

如果数学是弱项就一定要重视知识的反复整理和练习 不一定要以制做题 而是要把做错的题目和典型的题目反复练习 基本的方法和解题思路是很重要的

还有就是 不能放弃 数学学科要有明显提高一定有一个过程 一般是半个学期到一个学期的时间 如果一旦放弃就功亏一篑了

高中数学主要是代数,三角,几何三个部分.内容相互独立但是解题时常互相提供方法,等高三你就知道了.

必修的:

代数部分有:

1 集合与简易逻辑.其实就是集合,命题,充要条件三点,很浅显高考也不会单出这类的题

2 函数.先是对于函数的描述,有映射定义域对应法则植域;然后是性质,三个,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后是指数函数还有对数函数,是两个基本的函数,要研究他们的性质和图象

3 三角.三角其实就是个工具,比较烦人,公式背下来再多练练用的滚瓜烂熟就行了

4 几何.也就是平面解析几何,用坐标法定量的研究平面几何问题.学几个定义,然后是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圆锥曲线方程.

哎对不起啊现在我也高三总复习了一说就随口说了这么多,其实你不用知道那么多,三年呢自然而然就都学了.

现在建议你最好能对数学感兴趣,自己暗示自己一下;上课认真听讲,把知识记牢,免得以后补很麻烦;学会总结,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

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现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高中会考数学知识点

标签: 知识点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