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真智识指的是可以被证伪的知识
1.什么是形而上
《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通常的理解是,大道无形,故旧形而上,器用之物为有形,是为形而下。
“形而上学”一词与传统用法中的玄学、理学大体相通,现在则通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哲学或人文学科,“形而下学”则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近代中国学人将西文metaphysics翻译为“形而上学”,在学术上精细的理解和分析一直纷争无定论。 “上”“下”当然不会有争论,“形”上“形下”之分虽有不同的解释,但大体无异,但是何谓“形”,却无深究,“形”即不是道,也不是“器”,而是两者的中间,但也不是一条明确可用的分界线,没有这个“形”,当然无从论上下了,但是我们先人却没有直接说出“形”是什么,实际上他们是在更深的意义上把“形”作动词便用,“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意思是说,可见则为象,具形则成器,“在天成象(天象可见),在地成形(形,名词,同器),”因此“形”的深层意义就是“成”或“化”:即“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中诸动词的用法,但“形”的这种意义与“易”有区别,“形”不是指事物的自身变易,而是人对事物的观点、方法和行为,它的主体就是人的理性,因此“形而是学”无论是作为思想、观点、方法或者是学术,其中的“形”的本义都是中国理性的体现,“形”就是广义的阐释,这是中国文化中最精粹最深遂的学术理性,“形而上学”一词也就是中国理性在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上最贴切的表达,这是近代中国学人在吸收西方学术思想后对中国文化思想的活化。
在这种理解上,“形而上学”即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学术活动,就是说中国的学术思想(即中国思想在学术方面)是以阐释的观点和方法从事工作的,“形而上学”熔铸了思想、观点、方法和结论于一身,是中国的学术典范,这是一种没有先入之见的实事求是的理性,正是在这个关键点上,它区别于西方理性的从前提出发的演绎方法,中国的形而上学是自身阐释的,它同时是自身的元学,所以它是自足的,无矛盾自我完成的,所以它也不会有“哥德尔不完全定律(Godel's Incompleteness Theorem)” 的灭顶之灾,它自身不是一个定律,某个理论,甚至不是一种即成的思想则范,而是人的理性自身,所以你也不能用科学证伪之类理论来捕获它,因为你无法去证伪理性,你无法证伪你自己!“我思故我在”就是不可怀疑的,但笛卡儿和笛卡儿之后,西方理性只有这种灵光乍泄、绝响无回的一瞬,当然中国思想自身是不能形式化的幽灵,所以说,儒学站在科学的肩膀上,就是因为儒学是中国思想的具体化即学术化和社会化,它的阐释精神和阐释学方法形成了它的自身,在现代化潮流中它也将通过科学的自身元学化贯彻到科学中去。 “形”是中国的“形面上学”的表达核心,宋代的理学家由没有把握住对“形”的本义的理解,因此在对“气”“象” “器”等概念的争论中无法形成一致意见。
在“形而上学”的这种真正的本义理解上,“形而上学”也就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就是自为元学的真正哲学——元哲学,而不是永远无法逃脱被定义宿命的“哲学学”,由于“形而上学”一词还在不同的其它意义下使用,因此用“形而上学”代替“中国哲学”一词反而不方便了。 也不能将本文中的用法简单引据用于其它情况中去,否则就是违背了“形而上学”,而这正是将西方学术方法套用于中国学术所产生的诸多混乱的原因。
比如你不能简单地推论说中国哲学是非逻辑的,你当然可以逻辑地思考一个客观对象——这正是西方理学的精粹,但你无法把逻辑运用到逻辑本身——这正是现代逻辑和数现逻辑赖以生存但也无法逃脱的立身之地,逻辑学自身无明的麻烦是无法与中国哲学的透明性来相比较的。 形而上学(作为参考) 哲学术语,通常有两种含义: 指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 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它。 词源 “形而上学”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得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很多,他逝世300 年后,安德罗尼柯进行编纂这些著作的工作,他把论述超感觉的即经验以外对象的著作,安排在关于有形物体的学说即物理学的著作之后,并以此定名。这本书传到中国后,曾译作《玄学》,意在表明书的内容和中国魏晋时期的玄学有相似之处,都以超感性非经验的东西为研究对象。
又由于中国《周易‧系辞》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意思是,在有形体的东西之上的,凭感官不能感知的东西叫做道;有形体的、凭感官可感知的东西叫做器。据此,严复把“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
概念的演变 形而上学作为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这个含义,开始于古希腊,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哲学家那里,具体含义又有不同。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包括被后人称为形而上学的学科以及物理学。
2.【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1)据材料二的“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和材料三的“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都涉及到历史上的科举制;题文提供了解题的关键信息:贞观年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大学舍,增加学员. (2)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 (3)从材料一(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科举制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就充分说明科举制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坐定天下的皇帝对于人才的态度,那就是要将人才都纳入到体制中来,倾其一生为其封建统治服务. 故答案为:(1)科举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或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录取极严/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2)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扩大了官吏来源;③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④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⑤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⑥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3)维护统治秩序;“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3.确证的真信念是不是知识
《确证的真信念是不是知识》,是葛梯尔于1963年发表在《分析》杂志上一篇短文的标题.这篇仅有两页篇幅的论文提出了两个反例,它们构成对传统知识的三元定义的严重挑战.按照传统知识的三元定义,构成知识的三个条件是:一命题必须是真的,认识者S必须相信它,S的这一信念必须是得到确证的.简言之,如果一信念是真的与确证的,则它构成知识.而葛梯尔提出的反例表明,即使满足知识的真、确证与相信(信念)这三个条件,确证的真信念也可能不是知识.我们可以把葛梯尔的一个反例大致表达如下:史密斯有理由地相信(例如,根据某个可以信赖的朋友的话)一个错误的命题(1):琼斯有一辆福特轿车.在此基础上,史密斯做出推论,并因此确证地相信(2):或者琼斯有一辆福特车,或者布朗现在在巴塞罗那.碰巧布朗现在正在巴塞罗那,因此(2)是真的.不过,尽管史密斯确证地相信真命题(2),但他并不认识(2).用抽象的逻辑式来表达就是,S对于他的信念p具有某种证据,由此他演绎出p∨q.不过S并不知道(-p)& q.这样,虽然所有三个知识的条件都已得到满足,但我们仍然不能说S认识p∨q.葛梯尔反例在知识论领域引起巨大反响,在20世纪70年代,“知识论的几乎所有进展,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它们作出反应”.(Duran,pر93)这种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确证的条件上进行努力,寻求用加强确证条件的途径来解决;另一种则是在知识的条件上面做文章,或者通过寻求增加知识条件的做法来解决,或者用完全替换知识条件的做法来达到目的.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便是这种理论论辩中出现的两大主流学派.内在主义主张信念的确证是由它与其他信念或理由的关系决定的.由于信念或理由都是心灵的所有物,故称之为“内在主义”.所谓的“内在主义”满足如下两个条件:一是将决定确证的因素(证据、思维过程等)全部看作是由心灵所决定的;二是采取一种“可把握主义”(accessibilism)的观点,认为这些确证的因素是内在于认识者的视野的,从而是心灵可以、而且必须把握的.显然,内在主义持有一种心灵主义的立场,将确证完全归之于由正在发生或倾向发生的心灵因素所决定,强调意识对于我们信念之间关系的内在把握.因此这种形态的知识论,显得与哲学史上的笛卡尔、康德、胡塞尔等突出意识决定作用的“意识哲学”颇为接近.内在主义又表现为“基础主义”与“一致主义”两种理论流派.它们论证的都是有关信念之间的关系问题,要解决的都是前面提到的确证上的无限回溯问题.基础主义的理论主张有其悠久的历史,根源于笛卡尔的哲学,在现代哲学中又曾盛行一时.作为广义上的(即哲学意义上而非仅仅知识论意义上的)基础主义,被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哲学传统思想方式的代名词而痛加批判.知识论意义上的基础主义的基本主张有两条:首先是把知识的论证区分为基础的与非基础的信念,前者是非推论的,后者是推论的;其次是断定基础信念的存在.对于基础主义来说,问题的症结在于只有能够确认基础信念的存在,才能使确证的基本形式——回溯论证——成为有效的,而不至于陷入恶的无限回溯过程之中,从而也才能使其理论得以成立.同时也正是这一点构成基础主义的“软肋”,使它退让原先有关基础信念的高要求,而转变为容许基础信念可错的“弱的”基础主义.对一致主义来说,基础主义被看作是失败的,因为不可能存在无需确证的基础信念.这一失败意味着经验信念的确证除了诉诸其他的经验信念之外别无选择,并且由于排除了无限延伸的确证系列的可能,那么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从信念系统内部,从某些经验信念与其他经验信念之间的关系来考虑它们的确证的可能性.因此,使某一信念成为确证的途径在一致主义那里的答案是:在于它与相关的信念系统相一致.不过这里所说的“一致”,并非是简单地等同于单纯的连贯性,而必须是系统中信念之间的相互可导出性.然而一致主义这一确证的环绕方式等于说每一信念都从自身中得到某种确证,因而循环论证问题构成一致主义必须解决的难题.作为当代知识论主流思潮的另一端,外在主义表现得更多的是对传统认识论思想的背离.这一方面表现在它走出单纯的内在意识之外寻求确证问题的解释,另一方面,就其某些极端的主张而言,甚至要求放弃传统的确证概念,而用知识的“可信赖性”来取代以往“确证了的信念”的知识概念.外在主义也有可能主义与可信赖主义两个流派,不过其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反对单纯从内在意识中寻求确证性的根据,坚持与信念的确证相关的不止是内在状态.早先的可能主义试图用数学的概率演算来研究认识的确证理论,提出了“可信度”的概念,把可能性与可信性概念联系起来.所谓“可信度”指的是“一个有理性的人所给予的相信的程度”.在这种理论看来,假如某信念以及相关信念具有足够高的可能性(概率),那就足以使我们确证地相信它.后来的非概率演算的可能性概念,进一步考虑到变化着的知觉情况,也就是说,当认识获得了新的知觉证据而不仅仅是面对固定的知觉集合时,认识情况及其可能性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可信赖主义寻求用更普遍的、与。
4.理论必须是可伪证的 是什么意思
所谓可证伪性,指的是一种逻辑表达方式,指的是这句话有被推翻的可能,比如
“我身高超过150cm”,那么如果事实上我身高149cm,这句话就被推翻了
而“我身高有时候高于150cm,有时候低于150cm”,那么这句话从逻辑上就无法被推翻
现代科学的表达方式都要经过证伪检验,一句不符合这种表达逻辑的结论是无法被称为“科学”的
要注意的是,第一,科学语言不等于所有语言,不符合证伪逻辑的语言不一定就是“错误的”
第二,具备“可证伪性”的理论,并不一定会真的被证伪。
楼主估计年纪不大吧,或者接触这类东西时间不长。不要着急从一个概念延伸出去套整个世界,多读些相关的书有好处。
5.哲学可以被证实或者证伪么
0、第1点给出一个直接的答案,以下各点给出分析与阐释,也就是主要阐释一下科学哲学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以此给出证伪主义在其中的地位。
1、首先要知道,证伪论是哲学划分出的,旨在俯视科学。退一步说,证伪论只是一种理论,不是真理,它已经在科学哲学的发展中暴露了其自身的局限性。进一步说,证伪论并不是说不是科学就是伪科学,就像不能因为艺术不是科学,就说艺术是伪科学一样。所谓伪科学,是指它不是科学,但要冒充科学。而哲学并不冒充科学(狭义上的科学),故而哲学不符合证伪论的科学标准不意味着哲学是伪科学。
2、证伪主义是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主要思想。这一思想主要涉及的是科学的划界问题,也就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线。波普尔认为科学必须是能够被证伪的。不能被证伪(这是一种可能性)的就不是科学的。波普尔提出这一思想,否定了“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的主要目标。逻辑实证主义是当代科学哲学的第一股力量,它的目标在于给出科学的可证实原则。也就是说,逻辑经验主义认为只要给出科学的可证实标准,就可以依据这一标准来区分科学与非科学。但逻辑经验主义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后来它被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所批判。(还要确认的是,逻辑经验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并不是实证主义的一种,只是经验主义的一种。也就是说,逻辑实证主义和实证主义有根本的区别。)
3、但是,证伪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同样的是,虽然它们虽然一正一反,但实质上他们都有非实际的因素,他们在实质上仍然是哲学。他们具有同样的把科学的现实处境抽象化的倾向。后来证伪主义被科学历史主义所压倒。科学历史主义旨在进入到科学自身的历史中去探究“真实的和具体的科学的处境及其发展”。但科学历史主义发现,在科学的发展中,并没有什么逻辑必然的科学标准,于是就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处境。这时候,科学哲学的“反形而上学”或“反哲学”的因素就自己消解了。科学哲学的旨趣重新回归到了哲学或形而上学,进展到“科学实在论”的领域。
4、综合来看,20世纪科学哲学经历了“否定形而上学→肯定形而上学→内化形而上学→回归形而上学”的过程。其中证伪主义其实是“肯定形而上学”的,它有被称为是“批判理性主义”。证伪主义给出的科学标准,是哲学的,它揭示了科学的具体性和相对性。但具体性和相对性在逻辑上所依据的仍然是抽象性和绝对性,而后者只能在哲学中具有。
6.请问西方哲学中,唯理论和经验论分别有哪些特点,请指教
一楼的回答有些问题。
唯理论和经验论是基于认识论而发展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学派。认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的知识是可靠的?唯理论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来源,而经验论认为经验是知识的来源。
哲学史上的本体论和形而上学都源于唯理论的认识,而科学的认识基础是经验论。唯理论认为知识可以像数学那样通过演绎推理从一些不辨自明的公理推导出来,这些公理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中,即康德所谓的先验综合判断。
而经验论认为知识只能从经验中获得,理性本身是空洞的,只能推导出原来已有的东西,仅仅是连接经验和判断的分析工具。应该说科学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宣告了经验论的一种普遍胜利,但是并不是说唯理论就是毫无意义的。
事实上只有英国经验主义和欧陆理性主义之分,不存在一楼所说的欧陆经验论,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可以说是科学的起源地。这个要具体说可以展开很多,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你可以多看一些哲学史方面的书籍,对你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