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不管怎么分裂,终会实现大一统?

bdqnwqk1年前学者12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世界上大概没有任何一个政权像中国一样,如此钟情于大一统了。而且中国也总能在经历了大分裂后重新回到大一统,这是怎么回事呢?

“静Yes”认为主要原因以下几点:

1、“大一统”是一剂毒药

这一剂毒药,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亲手熬制的。

从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相继消灭东方六国,所谓“秦王扫六合”,终于完成了大一统,这是继平王东迁以来,500多年后中原大地再次回到大一统状态。

如果这一切只是结束倒也好了,因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车轮向前不停歇。

但是秦始皇不是一般人,他要让着大一统霸业千秋万代。怎么办呢?秦始皇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举措,将中原大地所有民族确立了大一统的基本准则。

不仅如此,秦始皇还以和氏璧雕刻了传国玉玺,作为大一统王朝的证明。

不过很可惜的,秦始皇驾崩后,秦朝二世而亡。不过大一统思想却顽强地活了下来,并开始影响中原王朝数千年。

其后的王朝,为证明自己的正统性,想尽办法得到和氏璧。而为了证明自己对和氏璧的合法拥有,必然要想方设法消灭周边政权,这也就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因为秦始皇的规划,后世的有为之君们,无不自觉地担负起完成大一统的使命,这不仅是目的,也是动力!

2、力量失衡引发大一统进程

历史上的大一统,无不是从各方的力量失衡开始的。

比如三国时期,蜀国最先衰落,因此被魏国彻底消灭,消灭蜀国后司马家族篡位,国力膨胀最后消灭东吴。

当大一统王朝由于强大的力量走到一起时,随着时间推移,必然会产生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加剧问题,进而导致动乱,地方势力坐大,最终瓦解帝国,开始分裂进程。

而在分裂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自己被周边政权吞并,各政权都极力发展新技术,这促进了各政权的发展。但是由于各自条件的不同以及统治者的素质不同,势必会出现强弱的区分,而强势的政权为了获得更多权益,势必会吞并周边的弱小政权,比如北周吞并北齐。

在吞并周边政权后,势力得到更大增强,而当这种强大达到周边政权都难以抗衡时,统一趋势就不可避免。

当然了还有一种极端情况,比如中原地区各政权都比较弱鸡,到时候统一的机会就会被周边的少数民族抢去,比如蒙古南下,比如清朝入关。

说到底,正是由于秦始皇确定了大一统的基本规则,才让后世有了一个可望可及的目标,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历史本来就是很有规律的!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