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善救失的原文及译文?

bdqnwqk2021-07-07学者14

出自《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其中“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为: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能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失误过错。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品三国》中有哪些硬伤?

自从易中天被央视邀请到百家讲坛品三国,几乎是一夜之间他就声名鹊起,如日中天。从此以后,易中天这位默默无闻的厦大教书匠,变成炙手可热的历史学者,他一转身的华丽蜕变,被誉为易中天现象。与易中天一起走进百家讲坛讲《论语》的于丹也是同样走红,但于丹没有易中天幸运,她走红没有过几年,便因将国学经典媚俗化,娱乐化,卖迷魂汤愚弄大众,被大学生们赶下百家讲坛,因此,这不得不让人们重新审视《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他讲的品三国,难到就没有纰漏,瑕疵,与不足吗?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品三国》中有哪些硬伤?

经过一些专业以及非专业人土的理性分析,易中天品三国的许多硬伤,有意无意地暴露给广大三国迷,一时之间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这一现象也反映在易中天出版的作品上,当年易中天在百家讲坛最火的时候,他的书随随便便能发行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套,但是现在他的一本书能发行两三万套已经算很不错了,因此这种现象又被称为走下神坛的易中天,这就叫成也品三国,败也品三国。广大读者和粉丝们面对毁誉参半的易中天,终于醒悟过来。所以今天,做为一个非专业人士的我(三国迷),用自己的目光与角度,试着分析一下易中天品三国的疏漏,也就是硬伤,看看说得对与不对。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品三国》中有哪些硬伤?

首先我们得承认易中天是央视《百家讲坛》包装出来的一位公众文化现象,因此当年易中天有文化超男的美誉,在当今文化媒体化的今天,一个文化人不经包装,不经媒体点缀,想一放之间红遍全国,那比登天还难。所以当他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纵览三国天下事,细品人物成败得失时,一下子就抓住了无数文化青年的眼球。实话实说,经过央视精心打扮包装,易中天的品三国顿时火得不能再火,其作品达到了洛阳纸贵的地步。当年我也跟着凑热闹,听了好多期品三国,但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越听越觉得事实而非,便退出了跟风。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品三国》中有哪些硬伤?

闲话少叙,现在把我所听出来的硬伤分飨给大家。一,易中天历史学术专业不够,因为易中天本身是研究人文学科的教授,比如他最早出的书《<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教育学》,《新译国语读本》这几本书可以看出易中天的学术专业与历史并没有太多关联,这也是一些读者质疑他的地方,这一点从《易中天品三国》很容易看出来。三国时代群雄纷争,英雄辈出,豪杰并立,战乱不断。易中天把三国的战乱主要原因归纠于士族与名士之间的冲突造成的,这是他对士族历史文化不了解。实际上士族正式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是三国末期魏晋南北朝时代,而易中天让他提前出现在三国时期与史实不符,这就是他在学术上令人垢病的地方。而三国真正战乱的起因是农民起义与军阀冲突产生的结果。中国历朝历代改朝换代的原因莫不如此。东汉末年,朝庭腐败,宦官与外戚争权,边疆不安,因灾荒农民颗粒无收,巨鹿人张角打着宗教旗号率众起义,一时间天下大乱,各地军阀拥兵自重,汉室衰危,名存实亡,最终造成三国纷争,各自为政。历史上农民起义对朝庭的打击最大,而易中天恰恰乎略了农民起义的重要性,这把他历史专业上的欠缺暴露无遗。二,易中天对三国时代的人物关系逻辑表述混乱。他称郭嘉是曹操的最佳谋士,其地位和作用超过诸葛亮,因为三国中有句话说,奉孝不死,卧龙不出。其实一句谶语不足以证明一切。同时他又抬高司马懿的地位,易中天认为,诸葛亮穷兵赎武,宽严皆误。实事上史书记载蜀国并没有发生饥荒,反倒是曹魏民有菜色。诸葛亮也并没有穷兵黩武,而是面对强魏以攻为守。真实的郭嘉在曹操军营并不是第一谋士,荀攸,贾诩,程昱都排在郭嘉之前,演义中郭嘉的计谋都出自荀攸之手。而司马懿面对诸葛亮只能叹曰,卧龙真神人也,吾不如也。易中天一味贬低诸葛亮,是他把历史人物之间的逻辑顺序搞混乱了。三,易中天学术不严谨。既然是解读历史文化名人,就应该用专业术语,而不是随随便便胡乱调侃戏谑历史名人,如曹操同学,诸葛亮同学,刘备同学。这些话出自文化学者之口有失口德。怎么也应该尊重历史事实,称一声曹丞相,诸葛丞相,刘备主公吧,不然会教坏小孩胡乱称呼历史名人,这是对学术极其不尊重。四,易中天表演过头。三国本身是正史,可是易中天胡批乱侃,造成了历史爱好者的反感。易中天承认自己不是专家型的学者,是个探路的,是一个趟地雷的,随时准备牺牲。看来一部好好三国被易中天当做戏演了,虽然没有完全不对,但是演过头了。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品三国》中有哪些硬伤?

以上是我个人对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品三国的一些硬伤的看法。不过总的来说,《易中天品三国》是部近年来比较优秀的历史读物,虽然有部分硬伤,但仍然给许多历史爱好者普及了三国知识。同时,我们看问题时应该用一分为二的唯物主义思想,看到它好的一面与不好的一面,只要好的地方多,我们应该留给它更多的空间。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品三国》中有哪些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