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是什么意思?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的意思是: 教师,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并且纠正他们各自缺点的人。 这句话出自《礼记·学记》,作者:佚名。 原句是: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就其失者也。 现代汉语意思是: 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 这四种心理都不相同,必需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
老梁曾经节目说百家讲坛的很多文史学者都是三流学者,你怎么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地,无可厚非。
不能用对和错这么简单的来评判,每个人的学识也好,对历史很多的认知也好,都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和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必然有它的片面性,或者有偏頗的地方,这些也很正常。
我们常说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
不能说专家说的就一定对,也不能说专家说的就一定错。
每个人都有一个转化的过程,他读过的书和他对历史的认知,转化成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一定带有很重的个人色彩。
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客观公正的去看待每一个人所表达的思想形态。
老梁说的就对吗?老梁说的就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