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的意思是什么?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为: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能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失误过错。原文:“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译文:学习的人有四种毛病,或者是不足之处,教育别人,传授知识的人一定要知道。主要是人的学习态度,有的人贪多求快,贪多而不求甚解;有的人蜻蜓点水,孤寡浅陋,视野不开阔;有的人急于求成,专找捷径;有的人畏首畏尾,遇难即止。这四种毛病,心思没有完全相同的。教书的人知道了这些人的心思,才能对症下药,纠正这类毛病。教书的人,就是善于发现并纠正学子的失误之人。扩展资料原文出自《礼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由西汉戴圣编纂。长善救失在《学记》中所要表达的就是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掌握心理差异,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正确理解并有效运用辩证法思想去处理教学实践中的各种情形,这才是“长善救失”的真正内涵。
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出自哪里?
都一样:《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