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建设乡村文明小知识
1.农村文明知识有哪些
植根沃土 传承文明
——赏读《新农村文化知识手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广袤的农村大地,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的精神成果,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具有悠久历史的农村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以其鲜明的地域色彩、宗教色彩、民族色彩形成了群星灿烂的文明景观。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农村文化,显得尤为必要。近日,品读老朋友吴磬军、胡敬先生主编的《新农村文化知识手册》,感慨颇多。
毋庸讳言,与城市的整体文化水平相比,如今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亟待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导力量,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鼓励农民不断致富的同时,还应下大力量提高他们的整体文化水平,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农村广阔天地得以发扬光大,从而鼓动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和文化振兴的双翼,在农村希望的田野上自由飞翔。目前,有些地方倡导“全民阅读”运动,建议全社会尤其要重视农民阅读。因为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和生活实际表明,农民肯把投资用于致富信息和孩子教育问题上,而个人文化阅读则明显投入不足,乃至成为阅读的盲点。农村文化的先进性,不仅仅是反映在对文化的认识和应用上,更多体现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上。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保持农村文化的先进性,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是出版《新农村文化知识手册》的初衷,是编者们的共同努力,也是全社会的殷切期望。
编者站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选择不同的角度,撷取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去表现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展示农村文化的风雅,认识农村作为中国文化发祥地的重要意义,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编者试图从文学和语言的角度,引领读者认识农村文化的创造性和影响力;从和谐的角度,认识人和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关系;从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的角度,收录了若干对联、谚语、名言名句,记述了诸多传统节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国人的动物情结,介绍了各地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曲艺戏剧样式,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名著。《新农村文化知识手册》突出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能够在尺幅之间展现农村广阔的文化天地,使读者得到知识的积累,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
中国书面文学来源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以至后来发展名目繁多,烂若晨星。民间文学是在人民群众中间广泛流传的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底色,是我们丰富而珍贵的思想资源、精神资源和文化资源。民间文学的作者由于生活在底层,他们能够更广泛、更深切、更精确地反映社会生活。因此,民间文学是发自社会最底层、最具有人民性的“心声”。“女娲补天”可加深我们对中华始祖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始祖意识”和“文学意识”以及“补天精神”。夸父逐日,重在显示古代英雄的一种追求和先人奇特的想象力,从而认识文学的特征和创造性。一些通过百姓想象创作的诸如“牛郎织女”、“天理良心”的民间故事,则是人民群众生活现实和愿望的反映,代表着人民群众“善”和“美”的永恒的追求,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像明珠一般闪烁在诗文的大海中。这些虽时过境迁,但对现代人来说,寻找苍茫久远的一点回忆,认识女娲、认识夸父、认识牛郎织女,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谚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融合,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样板。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同时还有对自然、社会的思考和人生的认识。作为从诗词中演变而来的对联,应该说是文学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农村最熟悉、应用最广的一种形式,可以说印在了许多人的灵魂深处,且日常生活不可或缺,如婚联、春联、挽联等等。说起中国的生肖文化,大家都知道,生肖给每个国人都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记,伴人走过一生。从生肖成语、生肖对联以及一些生肖故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人和动物的这种生死情节,展现出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发展趋势。在生肖的排序中,也充满着想象和情趣,能给人以启迪和快乐。
书中还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各地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曲艺戏剧样式,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名著、名言,因是农村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抛砖引玉,引发人们对名著、诗词的兴趣。同时,许多人或许没上过大学,也无暇读很多书,但只记取其中一句话,就能影响他一辈子,甚或成为一生的座右铭。
《新农村文化知识手册》
2.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包括哪些内容
乡风反映的是一个地方人们的精神风貌,不能用标尺来 位,也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但是,当人们用自己的行为展示出纯 洁,表达出诚意,折射出高尚时,乡风同时就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是无价之宝。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外商准备在乡里投资,可一直没有 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便到市场上准备采购一些地方风味食品带 回去。
当他看中一种食品准备购买时,店主从交谈中得知,他回 家之前还要走几个地方,便劝他不要买了,并告诉他这种食品的 保存期仅为一周。这位外商被店主诚恳的举止感动了,当即表示 愿与这家小店联合开发这种食品。
这件事告诉我们:民风淳朴, 乡风文明,带来的效应不可小视。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文明的乡风有着积极而又特殊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不是搞“脸面光”工程,而是注重“内实惠”。 搭建平台,营造环境是重要的,但更要重视内涵,在发展生产的 过程中打造文明乡风,并使其世代相承,惠泽后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使 命,是一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农村和谐 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其中,乡风文明是相对于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出现的不文明现象提出的,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动力。
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 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一种社会状态,是广大农 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改变自身落后面貌而确立的一种奋斗目标,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它既有物质层面的内容,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又有精神文 明方面的要求,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还有政治文明范畴 的标准,如“管理民主”,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新农 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个历史性的进程,它要求我们不能 急于求成,也不能“顾此失彼”,而要尊重农民意愿,统筹兼顾 “二十字”目标。
“乡风文明”的本质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它包括文化、风俗、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文化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
“乡风文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为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 力支持。 我们要加大对乡风文明的建设力度,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 民俗,以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私欲,以文明乡风来加强村民和谐, 使农民在思想上树立“我要文明”的自我约束意识,从而形成你文 明,我文明,大家都文明的文明乡风,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和民主参与意识,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
3.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树立乡村文明新风,要做好什么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推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推进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着力提升文明素质,着力清新乡风民风,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着力丰富文化生活、着力推动脱贫攻坚,切实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针对性实效性,以精神文明建设助推建设美丽乡村。
4.城乡文明建设乡村文明作文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一、如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贯致力于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培养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围绕中心、着眼基层、面向群众、与时俱进,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的进展。 加大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力度,农民群众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信心。
各地各部门把宣传党的农村方针政策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宣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宣传中央关于扶持粮食生产、直补种粮农民、减免农业税、维护农民工权益等支农惠农政策,宣传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重大部署,宣传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等重大举措。广大农民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坚定了加快改革发展的信心。
加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力度,农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可喜变化。深入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广泛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修订完善乡规民约,依托农村道德评议会、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抓住防治非典和禽流感的契机,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活动,引导农民群众革除各种陋习。
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访贫问苦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农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多了,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多了,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多了,积极向上、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文明新风在农村逐步兴起。
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农民群众文明素质有新的提高。把创建文明村镇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基层政权结合起来,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广大农民服务结合起来,以户为抓手、以村为基础、以乡镇为龙头,不断深化拓展创建活动。
文明农户创建活动形式多样,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吸引了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文明村创建活动丰富多彩,文明示范村、小康文明村等新载体不断涌现。
从具体事情抓起,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有效推动了村容镇貌的建设,提升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明显改善。
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出现了由少到多、由临时申请到列入专项预算、由政府财政投入到社会各方面共同投入的新局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农村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举办农民艺术节、乡村青年文化节,活跃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广大文艺院团转换经营观念,积极开拓农村文化市场。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逐步高涨,农民投资自办文化在许多地方悄然兴起。
总的看,几年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
由于各地物质条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差异很大,东西南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点各异,发展还很不平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有的领导不够重视,有的认识不够全面,有的目标不够明确,有的措施不够有力,有的方法不够科学,制约了一些地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迫切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领导亿万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系统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同样在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既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既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表现在交通、通讯、自来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也表现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上。统筹城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