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防震的相关知识

bdqnwqk1年前问题14

1.了解防震小知识

自救——说白了就是自己救自己,当地震灾害来临的时候,机智迅速的自救技巧可是说是保命的法宝,如果一旦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最明显的是躲到桌子底下,护住头部,这样,楼上的建筑残留,不容易砸到你,也方便救援人员的救援。

其次是躲到有水的地方,一旦地震来了,即使你饿着,也不会渴死,在突发情况下,任何水都是救命的,马桶里的水也管用。

长方、正方形建筑里必需要躲到墙角处,以免被上面的残留砸到。如果楼上物质多,还是建议你去桌子地下。

地震发生后,要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避震有利部位,如坚固的桌椅下、睡床下、厕所……,万万不能在窗户、阳台、楼梯、电梯、及附近停留

2.谁知道有关防震的知识

避震要点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1、在户外怎样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2、在家庭怎样避震

在楼内,应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在平房,根据具体情况或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或者跑出室外空旷地带。

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括炕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因此,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里要注意利用它们。

3、室内避震要注意:

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在安全角落躲避;

躲避时不要靠近窗边或阳台上去!

千万不要跳楼!

4、在高大复杂的建筑物怎样避震

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

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

要躲开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5、在学校怎样避震

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6、在野外和海边怎样避震

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等;

在海边: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

7、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在商场、书店、展览饱、地铁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远离玻璃橱窗、柜台或其他危险物品旁边;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8、特殊情况下的求生要点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待摇晃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转移时要弯腰或匍匐、逆风而行。

燃气泄漏时:同火灾时一样,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布后住口鼻,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3.想了解关于地震的更多知识

紧急避险 (1)紧急避险的重要性。

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

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有人调查过唐山地震幸存者中的974人,发现其中258人采取了避险措施。

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脱险,占72.9%。说明只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逃生原则。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

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一层,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也是可行的。在1556年陕西华县8 级大地震的记载中也总结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

意思是说,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震的一条重要原则。

4.如何了解地震知识

首先,建议一个概念什么是地震,地震是连接地壳板块之间运动或者是地球内部能量外泄引发的运动,如火山爆发时候也会伴随地震发生。地震是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现阶段没有有效性的预测手段,一般来说地震发生前会出现动物躁动、迁徙,井喷、井水味道变质等等异常的现象,但这同样不是有效的准确预测手段。

其次,在地震发生时,应该如何采用有效手段保护自己。一般来说,在地震发生时最好的结果是能够在极短时间内逃离到宽阔场所。在无法实现逃离的情况下,利用身边一切物质护住自己诸如脑部、颈部、心脏部位等重要部位,躲避到不会被高空坠物砸到的位子,如厕所,三角位置,桌子下……

最后,在地震后当发现自己被埋在有限空间内,那么敬请保持好自己的体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待救援。

我尽量用最简短的话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有关防震减灾的知识

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

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6.地震的相关知识

(一)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老百姓俗称为地动它就像刮风、下雨、洪涝、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经常发生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现象。

一次大的破坏性地震,尤其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或城市,在几十秒、甚至几秒钟内就会使成千上万的人在地震中丧生,成百上干幢建筑物沦为废墟,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 公元1556年,陕西华县发生81/4级大地震,据史料记载,死亡83万人;1985年8.1级地震,财产损失约60亿美元;人们对1976年发生在我国唐山市的7.8级地震,至今还记忆犹新,这次大地震使拥有百万人口的唐山工业重镇,顷刻间变成一片废墟,死伤40余万人(死24.2万人,伤16.4万人),造成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震后,国家投入巨资重建新唐山,整整用了10年时间。 (二)地震的分类 1.根据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天然地震又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 构造地震――由于地壳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四川省的天然地震几乎全部属于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四川省近代没有火山活动,也没有火山地震。 塌陷地震——由于地下溶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

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某些人为的原因,如工业爆破,矿山开采,核爆炸等,也能引起地面剧烈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这类地震影响范围小,不会造成大的破坏。 2.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称为浅源地震。全世界8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

四川省所有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多在5至30千米之间,这类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最大。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至300千米的称为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称为深源地震。目前记录到的最深的地震大约为720千米。

深源地震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和灾害。 3.根据震中距的不同,分为远震、近震、地方震。

远震——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 近震——震中距在100千米至1000千米内的地震称为近震。

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千米内的地震称为地方震。 例如,1998年11月19日发生在云南省宁蒗县的6.2级地震,对于与宁蒗县相邻的四川省盐源县来说,是地方震,对于成都、西昌等地来说,是近震,而对于北京来说就是远震 4.按照震级的大小,也可以对地震进行分类,我国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微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弱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4.5的地震; 中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

也有人把震级等于或大于7级的地震称为大震。

7.说说你知道的防震常识

关于如何抗震 :

1、地震来临时,躲到厕所里,或三角口处 2、不着急逃离,避免发生踩踏事件。 3、跑到空旷地带 4、万不可跳窗

地震的预防及措施

1.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2.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3.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4.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5.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8.地震的相关知识

【概述】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

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地震的产生】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现象】地震现象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

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

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

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

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

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

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

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地震的术语和相关知识】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

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

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

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 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

9.地震的相关知识

【概述】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

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地震的产生】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现象】地震现象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

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

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

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

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

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

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

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地震的术语和相关知识】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

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

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

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 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

了解防震的相关知识

标签: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