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余秋雨及他的《文化苦旅》?

bdqnwqk2年前学者18

无论是余秋雨还是《文化苦旅》都是很难一两句说清的事。

如何评价余秋雨及他的《文化苦旅》?

朱大可曾把《文化苦旅》称作“文化口红”“文化避孕套”,意味规避着道德“病毒”的点缀生活的文化消费品;易中天则称之为“文化口香糖”,香喷喷,甜津津,有点嚼头,完了还能吹个大泡泡。二者都揭示了这本畅销名著的本质:面向市场的、以取悦大众为导向的精致的文化商品,而非严肃的、作者意志的纯文学。

如何评价余秋雨及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创造了一种“文化大散文“的体裁形式,用“文化“做皮,包裹着经过筛选和加工的历史,以符合大众的现代心理结构和语言方式进行讲述和抒情。这种写法降低了普通读者的阅读难度,又因恰到好处地稍微高于普通读者的知识水平,充分占据了“好吃又有营养”的性价比,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让余秋雨一举成为畅销作家和文化名人。对于余秋雨的创作才华和创新才能,即便是持有批评的朱大可和易中天也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可以说“文化大散文”不仅带动了一股新的写作潮流,也影响了许多代青少年的文学启蒙。而且,就像易中天所说,余秋雨是“学者作家化”的先行者,无论如何在学术和大众之间建起桥梁都是有益的。

如何评价余秋雨及他的《文化苦旅》?

但问题在于,文化这张皮的下面究竟是怎样一段旅程?余秋雨以“苦”来定义,赋予了这旅程直观上的深刻性和抒情性。只是,这种“苦”其实是故作姿态,行程所至皆是地标式的文化景观,字里行间既看不出跋涉的艰辛,也寻不见人间的疾苦。所谓“苦”不过是文人的怀古幽怨、旧时士大夫的家国之思。在这里,余秋雨通过对历史的故事化、传奇化,甚至悲剧的浪漫化,将现实复杂、残酷的一面剥离掉,只留下表面、直观、利于煽情的部分。于是,所谓“文化大散文”传递的只是残缺、空乏、虚伪的历史和简单道德判断的历史观。而在这种历史叙述和情感煽动中,犬儒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被包装成合理的意识取向,堂而皇之地进行渲染和提倡。至于煽情和抒情的区别,想必就不用赘述了,大部分人都会喜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没几个人会喜欢倪萍采访军嫂吧。

如何评价余秋雨及他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相对而言还算是余秋雨用心和谨慎的一部作品,其后复制模式生产出来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把以上种种问题暴露得更加充分。

文如其人,文章里所隐藏的种种,其实也就是余秋雨在为人上伪装起来的部分。回避文革时的行为、自恋自大、拒绝批评、诈捐、含泪劝告请愿灾民等等都不难从文字里找到心理依据。

吴拯在《问教余秋雨》一书中概括余秋雨是一个非常善于表演的人,如同一个演员。演员的意义就在于取悦观众,所以余秋雨的成功得益于媚俗,是文化向大众趣味和资本市场妥协与合作的产物。

余秋雨是一个才子,但是“小”才子;是一个文人,但是“伪”文人。

关于余秋雨,推荐阅读朱大可的《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和易中天《你好,伟哥》中的《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