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bdqnwqk2年前问题6

1.求高中化学 电化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谢谢

装置特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形成条件:②、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 ③、形成闭合回路(或在溶液中接触)电 负极: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池 基本概念: 正极: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原 电极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总反应。理 氧化反应 负极 铜锌原电池 正极 还原反应反应原理:Zn-2e-=Zn2+ 2H++2e-=2H2↑电解质溶液电极反应: 负极(锌筒)Zn-2e-=Zn2+正极(石墨)2NH4++2e-=2NH3+H2↑①、普通锌——锰干电池 总反应:Zn+2NH4+=Zn2++2NH3+H2↑干电池: 电解质溶液:糊状的NH4Cl特点:电量小,放电过程易发生气涨和溶液②、碱性锌——锰干电池 电极:负极由锌改锌粉(反应面积增大,放电电流增加);电解液:由中性变为碱性(离子导电性好)。

正极(PbO2) PbO2+SO42-+4H++2e-=PbSO4+2H2O负极(Pb) Pb+SO42--2e-=PbSO4铅蓄电池:总反应:PbO2+Pb+2H2SO4 2PbSO4+2H2O电解液:1.25g/cm3~1.28g/cm3的H2SO4 溶液蓄电池 特点:电压稳定。Ⅰ、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其它蓄电池 Cd+2NiO(OH)+2H2O Cd(OH)2+2Ni(OH)2Ⅱ、银锌蓄电池锂电池①、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区别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燃料 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

电池 ②、原料:除氢气和氧气外,也可以是CH4、煤气、燃料、空气、氯气等氧化剂。负极:2H2+2OH--4e-=4H2O ;正极:O2+2H2O+4e-=4OH-③、氢氧燃料电池: 总反应:O2 +2H2 =2H2O 特点:转化率高,持续使用,无污染。

废旧电池的危害: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Hg2+)酸碱等物质;回收金属,防止污染。腐蚀概念: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概述: 腐蚀危害:腐蚀的本质:M-ne-→Mn+(氧化反应)分类: 化学腐蚀(金属与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电化腐蚀定义:因发生原电池反应,而使金属腐蚀的形式。负极(Fe):Fe-2e-=Fe2+;正极(C):O2+2H2O+4e-=4OH-电化 吸氧腐蚀: 总反应:2Fe+O2+2H2O=Fe(OH)2腐蚀 后继反应:4Fe(OH)2 +O2 +2H2O =4Fe(OH)3 钢铁的腐蚀: 2Fe(OH)3 Fe2O3 +3H2O 负极(Fe):Fe-2e-=Fe2+;析氢腐蚀: 正极(C):2H++2e-=H2↑总反应:Fe+2H+=Fe2++H2↑影响腐蚀的因素:金属本性、介质。

金属的防护: ①、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保护方法:②、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③、电化学保护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定义: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装置特点: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①、与电源本连的两个电极;形成条件 ②、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③、形成闭合回路。电极 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叫阳极。

概念 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叫阴极。电极反应:原理:谁还原性或氧化性强谁先放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放电顺序: 阳极:阴离子还原性 S2->I->Br->Cl->OH->SO42-(含氧酸根)>F-阴极:阳离子氧化性 Ag+>Fe3+>Cu2+>Pb2+>Sn2+>Fe2+>Zn2+>H+>Al3+>Mg2+>Na+电子流向 e- e-氧化反应 阳极 阴极 还原反应反应原理:4OH--4e-=2H2O +O2 Cu2++2e-=Cu电解质溶液电解结果:在两极上有新物质生成。

总反应:2CuSO4+2H2O 2Cu+2H2SO4+O2↑粗铜板作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①、装置 纯铜作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用CuSO4 (加一定量H2SO4)作电解液。阴极:Cu2++2e-=Cu电解精炼铜 阳极:Cu-2e-=Cu2+、Zn-2e-=Zn2+②、原理: Ni-2e-=Ni2+阳极泥:含Ag、Au等贵重金属;电解液:溶液中CuSO4浓度基本不变③、电解铜的特点:纯度高、导电性好。

①、概念: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的表面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将待镀金属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②、方法:镀层金属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电镀: 用含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配成电镀液。

③、原理:阳极 Cu-2e-=Cu2+ ;Cu2++2e-=Cu④、装置:⑤、电镀工业:镀件预处理→电镀液添加剂→装置:(如图)现象 ①、阴极上有气泡;②、阳极有刺激性气体产,能使湿润的淀粉KI变蓝;电解食盐水 ③、阴极区附近溶液变红,有碱生成原理: 通电前: NaCl =Na++Cl- H2O H++OH-原理 阴极(Fe):Na+,H+移向阴极;2H++2e-=H2↑(还原反应)通电后:阳极(C):Cl-、OH-移向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总反应:2NaCl +2H2O 2NaOH +Cl2↑+H2↑阳极、阴极、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导电铜棒等①、组成:阳极:金属钛网(涂有钌氧化物);阴极:碳钢网(涂有Ni涂层)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阻止阴离子和空气通过;②、装置:离子交换膜 法制烧碱:。

2.高中电化学知识

负极失电子 正极得电子 酸性溶液中不能出现氢氧根 碱性溶液中不能出现氢离子 氧离子不存在 对于金属——金属电极,通常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是正极。(具体还要看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表现出的活泼性)如原电池: Fe——Cu——稀硫酸中,Fe作负极,Cu作正极; 在原电池内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流向负极,阳离子流向正极.盐桥只是用来形成闭合回路使电子流过.原电池是由于得失电子所形成的电流.氢氧化钠为电解质,两极为铜和银,铜会失去电子,所以可以发生反应同理铁和铜 原电池条件下,水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即使很少也能作为反应物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要看电解质中是否有比氢离子先析出的离子.判断离子的活泼性.我给你个表吧Ag+>Hg2+>Fe3+>Cu2+>Pb2+>Sn2+>Fe2+>Zn2+>H+>Al3+>Mg2+>Na+>Ca2+>K+ (特别注意的是以下阳离子的放电顺序:Fe3+>Cu2+>Fe2+>Zn2+>H+) (特别注意的是以下阳离子的放电顺序:Fe3+>Cu2+>Fe2+>Zn2+>H+) 意思就是有铜离子的存在就先析出铜 氢氧根一般都是它反应,也给你个表阴离子放电(失电子)顺序:S2- >I->Br - >Cl- >OH->含氧酸根离子 下面是一个教学视频 我觉得还可以 我只能解释到这里了,书本没带回来,看不懂不要怪我

参考资料:

1.掌握基础,理解实质

原电池与电解池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是能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反应;一般的电解池是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需外界提供能量(如电能)才能完成的氧化还原反应。

2、解电化学习题之前要“三看”

(1)一看有无外加电源,区分原电池与电解池

在解有关电化学习题中,部分同学审题不明,往往不看习题中介绍的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上来就做,往往解题的出发点就错了。原电池与电解池关键的区别是看是否有外加电源。尤其是电解池与原电池串联的装置,要分清原电池与电解池。

(2)二看电解池阳极材料,确定阳极的氧化反应

电解池中若阳极材料是活性电极,则金属电极被氧化溶解,而非电解液中的阴离子在阳极氧化。若为惰性电极则后看溶液中的阴离子,且阴离子放电有先后顺序。

(3)三看电解液中的阴阳离子的种类,确定发生反应的离子

若为惰性电极则后看溶液中的阴离子,且阴离子放电有先后顺序。而阴极与电极无关,只与溶液中阳离子有关,且阳离子得电子也有先后关系。

上也很全面

3.化学选修4电化学的基础的知识点

原电池

电解池

电极

正极、负极

阴极、阳极

电极确定

由电极材料本身的相对活泼性决定,较活泼的是负极,较不活泼的是正极

由外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决定,与负极相连的是阴极,与正极相连的是阳极

电极反应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流向

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入正极

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入阴极再由阳极流回电源正极

能量转变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反应自发性

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一般不能够自发进行,需电解条件

举例

Zn+CuSO4=Cu+ZnSO4

CuCl2 Cu+Cl2↑

装置特点

无外接直流电源

有外接直流电源

相似之处

均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同一装置中两个电极在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相等。

4.【有关高二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详细知识总结】

第一节 原电池原电池: 1、概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 电解质溶液③ 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3、电子流向:外电路: 负 极——导线—— 正 极 内电路:盐桥中 阴 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 阳 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负极: 氧化 反应: Zn-2e=Zn2+ (较活泼金属)正极: 还原 反应: 2H++2e=H2↑ (较不活泼金属)总反应式: Zn+2H+=Zn2++H2↑ 5、正、负极的判断: (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 负极流入正极 (3)从电流方向 正极流入负极 (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 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①__溶解的一极为负极__② 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第二节 化学电池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3、化学电池的分类: 一次电池 、二次电池 、燃料电池 一、一次电池 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二、二次电池 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 放电:负极(铅): Pb+ -2e =PbSO4↓ 正极(氧化铅): PbO2+4H++ +2e =PbSO4↓+2H2O 充电:阴极: PbSO4+2H2O-2e =PbO2+4H++ 阳极: PbSO4+2e =Pb+ 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 PbO2+Pb+2H2SO4 2PbSO4↓+2H2O 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三、燃料电池 1、燃料电池: 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 2、电极反应:一般燃料电池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烧产物相同,可根据燃烧反应写出总的电池反应,但不注明反应的条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不过要注意一般电解质溶液要参与电极反应.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铂为正、负极,介质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当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时: 负极:2H2-4e =4H+ 正极:O2+4 e 4H+ =2H2O当电解质溶液呈碱性时: 负极: 2H2+4OH-4e=4H2O 正极:O2+2H2O+4 e=4OH另一种燃料电池是用金属铂片插入KOH溶液作电极,又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燃料和氧气氧化剂.电极反应式为:负极:CH4+10OH--8e = +7H2O;正极:4H2O+2O2+8e =8OH.电池总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3、燃料电池的优点:能量转换率高、废弃物少、运行噪音低四、废弃电池的处理:回收利用第三节 电解池一、电解原理1、电解池: 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也叫电解槽 2、电电流(外加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被动的不是自发的)的过程 3、放电:当离子到达电极时,失去或获得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4、电子流向:(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离子定向运动)电解质溶液—(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5、电极名称及反应: 阳极:与直流电源的 正极 相连的电极,发生 氧化 反应 阴极:与直流电源的 负极 相连的电极,发生 还原 反应 6、电解CuCl2溶液的电极反应:阳极: 2Cl- -2e-=Cl2 (氧化)阴极: Cu2++2e-=Cu(还原)总反应式: CuCl2 =Cu+Cl2 ↑ 7、电解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规律总结:电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放电顺序:阳离子放电顺序Ag+>Hg2+>Fe3+>Cu2+>H+(指酸电离的)>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阴离子的放电顺序 是惰性电极时:S2->I->Br->Cl->OH->NO3->SO42-(等含氧酸根离子)>F-(SO32-/MnO4->OH-)是活性电极时:电极本身溶解放电注意先要看电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若阳极材料为活性电极(Fe、Cu)等金属,则阳极反应为电极材料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若为惰性材料,则根据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依据阳氧阴还的规律来书写电极反应式. 二、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饱和食盐水以制造烧碱、氯气和氢气(1)、电镀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方法(2)、电极、电解质溶液的选择:阳极:镀层金属,失去电子,成为离子进入溶液 M— ne — == M n+阴极:待镀金属(镀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成为金属原子,附着在金属表面M n+ + ne — == M电解质溶液: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镀铜反应原理 阳极(纯铜):Cu-2e-=Cu2+,阴极(镀件):Cu2++2e-=Cu, 电解液:可溶性铜盐溶液,如CuSO4溶液 (3)、电镀应用之一:铜的精炼 阳极:粗铜;阴极: 纯铜电解质溶液: 硫酸铜 3、电冶金(1)、电冶金:使矿石中的 金属阳离子 获得电子,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冶炼活泼金属,如钠、镁、钙、铝(2)、电解氯化钠:通电前,氯化钠高温下熔融:NaCl == Na + + Cl—通直流电后:阳极:2Na+ + 2e— == 2Na阴极:2Cl— — 2e— == Cl2↑☆规律总结:原电池、电解。

5.求助电化学的一些知识

电化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化学的热点。

其高考知识点包括电极反应的书写、电极产物的判断、电解前后溶液的pH变化、电解质溶液的恢复、根据电极产物的量的大小推断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有关电化学的综合实验题等。一、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区别凡是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就是原电池,不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就是电解池。

多池连接时,有外接电源的是电解池;无外接电源,含有最活泼金属的就是原电池。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分别称为负极(通常为活泼金属)和正极,而电解池的电极名称分别为阴极和阳极。

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而电解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阳极。反之,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电解池的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二、电极反应规律原电池中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反应规律符合我们平时学习时得出的各种规律,如金属活动性顺序,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等。电解池中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先后顺序不同,阴极上的放电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逆顺序。

阳极上的放电顺序:活泼金属>无氧酸根离子>>含氧酸根离子>(活泼金属> )。

6.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全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知识点总结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a(OH)2+CO2===CaCO3↓+H2O(复分解反应)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2Mg +O2=MgO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3、水通电分解(或水的电解)2H2O = 2H2↑+O2 ↑(分解反应)现象:阴极、阳极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相关知识点:(1)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4、生石灰和水反应CaO + H2O === Ca(OH)2(化合反应)现象:白色粉末溶解,并放出大量的热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5、铜粉在空气中受热 2Cu + O2 = 2CuO(化合反应)现象:紫红色物质逐渐变成黑色粉末6、实验室制取氧气(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3 2KCl + 3O2↑( 分解反应)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进行分离的方法是:(1)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2)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相关知识:管口放一团棉花2H2O2====2H2O+O2↑(分解反应)7、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C + O2 = CO2(化合反应)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红光,在氧气中 是发出白光;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8、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S + O2 SO2(化合反应)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相关知识点:该气体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Fe3O4( 化合反应)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相关知识点:(1)在做此实验时,应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目的是防止集气瓶爆裂。

(2)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3)铁丝要绕成螺旋形以减少散热,提高温度。

10、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2P2O5(化合反应)现象:产生大量而浓厚的白烟。相关知识点:(1)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

(2)此反应常用于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1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2H 2O(化合反应)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 +H2O+CO2↑(复分解反应)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2)由于浓盐酸有挥发性,不能使用浓盐酸;(3)由于硫酸钙微溶于水,不能使用硫酸,否则反应会自动停止。13、煅烧石灰石(碳酸钙高温分解)CaCO3 CaO+CO2↑(分解反应)相关知识点:是工业上制取CO2的原理1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CO2 + 2H2O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1)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洁净无污染的燃料。

(2)通常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来检验是否有水生成;用一个用澄清的石灰水润湿过的小烧杯罩在上方来检验是否有CO2生成15、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现象:铁丝表面有一层光亮的红色物质析出。16、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现象: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7、用盐酸来清除铁锈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复分解反应)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18、硝酸银溶液与盐酸溶液混合AgNO3+HCl== AgCl↓+HNO3(复分解反应)现象: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相关知识点:实验室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鉴定氯离子19、氯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BaCl2+H2SO4===BaSO4↓+2HCl(复分解反应)现象: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相关知识点:实验室常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来鉴定硫酸根离子。

20、硫酸铜遇水变蓝CuSO4 + 5H2O === CuSO4•5H2O现象:白色粉末逐渐变成蓝色相关知识点:(1)实验室常用CuSO4白色粉末来检测反应是否有水生成或物质中是否含有水。(2)实验室也用CuSO4白色粉末来吸收少量水分21、木炭和氧化铜高温反应C+2CuO 2Cu+CO2↑(置换反应)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木炭;氧化剂:氧化铜2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CO + O2 2CO2(化合反应)现象:产生蓝色火焰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3)一氧化碳是一种有剧毒的气体,它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要强得多。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 CuO 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

7.高中化学知识归纳总结

肯定考的有:选择:1基本常识,2离子共存问题,3原电池(正负极,正负极反应是否正确),4阿夫加得罗常数问题,5有机物分子式的一个问题,6离子积常数7元素周期律的问题。

大题:AL Fe, 的反应都超级重要,要求全会,必须全会,否则就丢了不该丢的分。Cl。。也重要,原电池弄明白,还有一些说不上来的,要求思维的题,但也都是最基本只是的组合。

这些是考试必考。距离该考还有很长时间,好好跟住老师。多做理综找考试重点,我毕业有1年了,说不清楚总结什么的了,反正就是好好学,我高考理综100的化学考了90多,平时成绩也都在95左右。还是稳扎稳打重要。

电化学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