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访问学者的含金量如何?
国内访问学者有用吗 基本没用,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 国内访问学者通过学习和工作,接触和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动态,加深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学术水平,为回原单位后发挥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的作用打下基矗二、国内访问学者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独立从事教学
中国学者张亚平在生物方面有何建树?
世界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最高奖项首度授予亚洲科学家,中国学者张亚平获此殊荣。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每3年颁发一次,奖金18万美元。此奖用于奖励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贝基金会和约瑟芬-贝-保罗-迈克尔-保罗基金会面向教育与文化研究单位、博物馆、动物园和学校,为有关研究提供基金资助。
1995年,基金会联合哈佛大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耶鲁大学、密苏里植物园等十多个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著名的单位,设立了针对个人的“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每3年一届,每一位获奖人将获得18万美元的奖金,是目前国际上专门针对这一新兴领域设立的最大的一个成就奖。
张亚平1986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在昆明动物研究所已故院士施立明研究员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2至1994年在美国圣地亚哥濒危动物繁殖中心研究动物的分子进化与遗传多样性,1995年回国后晋升为研究员,从事分子进化与基因多样性研究。
现任昆明动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遗传学会动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他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动物和人的进化历史和遗传多样性。他与合作者在分子水平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一些重要动物类群和灵长类等的系统发育,澄清了这些动物类群系统与演化中的一些难题。他们建立了我国最大的野生动物DNA库,系统地研究了一些濒危野生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并与一些非濒危动物进行了比较。
这些工作有助于揭示动物的遗传多样性与物种濒危的关系,并为制定有效的保护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他们还研究和揭示了我国主要的家养动物的起源与遗传多样性。他们对我国不同民族人群基因多样性的研究,为揭示中华民族的起源与人类扩散、迁移历史提供了新的线索。他们对基因多样性的研究,揭示了基因变异与其结构功能的一些关系及其对动物适应进化的意义。
张亚平先后在英国《自然》、美国《科学》等国际科技核心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在国内科技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由于张亚平突出的研究成绩,他先后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奖励。他的研究小组于2001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创新研究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