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粤语真的差一票成为国语吗?

bdqnwqk2年前百科14

“粤语差一票就成了普通话”,彻头彻尾的谣言

民国初年粤语真的差一票成为国语吗?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唐诗宋词粤语写”?“粤语是古汉语”?厉害了我的“山鸡”哥》反驳陈小春所谓“粤语是古汉语”的错误观点,没想到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网友尤其是广东的网友对此文可谓是大肆指责,究其论点,除了古汉语这一条之外,甚至还将“粤语差一票就成了普通话”这类的谣言摆了出来,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这个谣言是怎么来的。

民国初年粤语真的差一票成为国语吗?

网络搜索了一下“粤语”“一票”“普通话”,找到了完整的故事版本:当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建立之初,粤语一票之差成为国语(普通话)。当时在国会内订立国语时,要求粤语成为中国国语的呼声相当高。当时广东籍议员掌握了过半数议席,粤语成为国语理应不成问题;惟孙中山虑及中国之统一问题,逐一向议员游说以汉语北方话作为国语。最终,粤语以一票之差(一说为三票)败北,汉语北方话成为中华民国国语。

民国初年粤语真的差一票成为国语吗?

类似的故事我听过很多,当初在湖南工作的时候,就有朋友讲过类似的故事,不过故事的主人公从粤语变成了湖南话,时间也改在了建国后。拍板的人也从孙中山变成了毛润之,不过整个故事几乎如出一辙。故事的确是有鼻子有眼,但是却不得不说,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

民国初年粤语真的差一票成为国语吗?

民国初年,为了能够统一汉字读音,的确有那么一次会议。不过却不是故事中所说的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而是民元二年教育部组织的“读音统一大会”。

民国初年粤语真的差一票成为国语吗?

读音统一大会在1913年(民国2年)2月15日开幕,实到44人,来自江苏的吴敬恒得29票当选议长,王照仅得5票任副议长。到会议后期,吴、王两人因与会员之间的矛盾难以弥合,王照积劳痔发,乃先后请辞,由王璞代理会长。其后,会议逐一审定了6500个字(另加600俗字、新字)的“国音”。皆以“每省为一表决权”通过,但江浙会员仍注浊音,多仿日本以双点记于字母之右上角,并照《音韵阐微》读法,四声并不移易。当时为了记录定下来的“国音”,临时采用了一套注音符号系统。

会议过程中,对有争议的字音,以多数票决定“国音”,所以说在审定的这么多汉字中,也许有一些是“差一票”通过的,但不存在某一个方言整体差一票被定为国语的情形。整体来说,最后的结果还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后人称之为“老国音”。所以,所谓粤语等某一方言“差一票”成为国语只是个民间传说。

百余年来,广东省在国内政治经济方面开始发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过去的不毛之地成了经济强省。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广东人在各方面都有一种凌驾于人的“优越感”,其中就包括文化。诚然,每一种方言都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代表,都是需要尊重的。但类似的“粤语差一票就成了普通话”谎言,反倒暴漏出其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