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
1.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集合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编辑本段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编辑本段离子检验 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最常见的沉淀口诀应该有:碱中钾钠钙和钡,除此皆不溶于水;硫酸钡、铅不溶水,氯化盐中银沉底,碳酸盐中钾钠溶。
四.除杂 注意事项:1、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因为你无法保证所加溶剂的适量度,只能将过剩的离子或者离子团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2、保证不要引入新的杂质粒子,即使加入也必须在后续的操作中除去编辑本段物质的量的单位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的23次方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的23次方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 =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编辑本段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编辑本段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有否丁达尔效应 实例 溶液 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 能 没有 NaCl、蔗糖溶液 胶体 在1—100之间 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 能 有 Fe(OH)3胶体 浊液 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不能 没有 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2.高中化学必修一的重点总结
有够详细吧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 胶体性质: ① 丁达尔现象 ② 聚沉 ③ 电泳 ④ 布朗运动 3. 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七、氧化还原反应 1. (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 (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八、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九、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 N2+O2放电===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装置:与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 检验方法: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⑤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十、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 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
3.高中化学必修1所有知识点
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及其氧化物、非金属及其氧化物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3.: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氧化还原反应 1. 氧降得还 2. 还升失氧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六、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七、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 N2+O2放电===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钬?2O NH3钬?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八、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 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 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 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 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6. 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 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九、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 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
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4.高中化学必修一的重要知识点
1水:常温下是液态;2.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3.SO3:常温下是液态或固态;4. NO2:存在与N2O4的平衡;5. 气体的体积:注意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 4 L。
6.不是气体的有机物不需要标准状况的条件,如戊烷,辛烷等。7.把原子序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把相对原子质量当相对分子质量。
1.化学反应的类型a.根据反应物的类别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化合反应A+B+…→C? 分解反应A→B+C+…? 置换反应AB+C→CB+A?(A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CBb.依据化学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c.依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或生成 离子反应? 分子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 〖TPH8.TIF;S*2;X*2,BP#〗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非电解质: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及大多数的有机物? 电解质:(1)强电解质强酸HCl、HNO3、H2SO4、HBr、HI、HClO4… ?强碱KOH、NaOH、Ba(OH)2、Ca(OH)2…〖FK)〗? 大多数盐NaCl、AgNO3、CaCO3、BaSO4… ?(2)弱电解质弱酸HF、HNO2、H2CO3、H2S、CH3COOH、HClO ?中强酸H2SO3、H3PO4? 弱碱NH3·H2O、Fe(OH)3、Cu(OH)2…水及个别盐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的个数有关,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也有关系,也与电解质溶液的温度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4.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1)定义: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2)类型离子交换的复分解反应?;离子反应;置换反应;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方程式(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和化学式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意义:表示所有的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离子共存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外界提供能量.?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由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向外界释放能量. ?6.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1)要有足够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的接触面. ?研究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燃烧产物对大气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5.高一必修1化学知识要点概括
一、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要领 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 提纯或者分离沸点差别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 哄骗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差别,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构成的溶液中提掏出来的要领 选择的萃取剂应切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弘远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打开上端活塞或者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表里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实时封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形成晶体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遏制加热 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化学要领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八个字“不增、不减、易分、回复复兴”。 二、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凡有鉴定、辨别和推断三类。
气体的检验(包孕检验纯净度) 离了的检验(如C1-、SO42-) 根据实验时生成物所体现出的现象差别,可把检验离子的要领归纳为三种类型: 生成沉淀:如C1-、SO42-的检验。 生成气体:如检验NH4+ 、CO32- 、SO32-离子等都采用此法。
闪现特殊颜色:如对酒后驾车者呼气中乙醇的检验。 三、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1)物质的量 ①是一个基本物理量,符号为n,单元为摩(mol)。
②l 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x1023个。 ③1 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单元为mol-1。
④施用Mole时,必须指明粒子(份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等)的种类。 ⑤n=N/NA Mole质量:单元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备的质量。
符号:M 单元:gmol-1 Kgmol-1 表达式:M=m/n 1 mol任何物质的质量,因此克为单元,在数据上品于该物质的原子的(份子的) 对原子质量(相对份子质量)。 7.气体Mole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1)气体Mole体积 单元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表达式:Vm=V/n,单元:Lmol-1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Mole体积:Vm二22.4Lmol-1 (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同温同压下,不异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不异数目的份子。 同温同压下:V1/V2=n1/n2=N1/N2 推论(略) 7.物质的量液体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1)界说:以单元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构成的物量叫溶质占的物质的量液体浓度。
符号cB,单元mol/L。cB=nB/V (2)关于物质的量液体浓度的计较 [解题思路] ①由界说出发:根据cB=nB/V,欲求cB,先求n、V ②由守恒不雅点出发:a.稀释先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
ClV1=C2V2.b.溶液中“微粒之间电荷守恒”(溶液呈电中性)c.质量守恒 ③物质的量液体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c=1000mLρω/M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考点] 可以容或者区分胶体、溶液和浊液等三种分离系。(主如果判别哪些物质归属胶体) 掌握胶体的特征性质---丁达尔效应。
和它与溶液、浊液的根本区分是分离质微粒直径的巨细差别。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蔗糖、火酒)的判断,和可否导电的判断(导电原因是:?)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离子反应的条件; 离子可否并存的判断。
离子反应的应用----离子或者某些物质的检验。 [相关常识点] 本章温习时,下列首要常识点应得到纲领性的明确、记忆,有些内部实质意义可进一步深化理解。
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用、简略易行的科学要领。 分类是进修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要领。
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差别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差别的分类。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是常用的分类要领。
2.分离系把一种(或者多种)物质分离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系统,叫做分离系. 分离系归属混合物。分离系的分类有多种。
3.胶体 分离质粒子巨细在1nm—100nm的分离系。胶体与溶液、浊液在性质上有显著差异的根来源根底因是分离质粒子巨细差别。
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要领——哄骗丁达尔效应。 制备Fe(OH)3胶体——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滴人(先慢后快)沸水中,所形成的液体与咱们所熟悉的溶液、悬浊液、乳胶的性质是差别的,红褐色透明液体。
FeCl3+3H20二Fe(OH)3(胶体)+3HCl 胶体具备许多性质,在工业、农业、科学研究和咱们的日常糊口中,有大量的应用。 4.电解质及其分类 (离子介入且有原子价的变动) 注意: 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都归属电解质。
对电解质以在水溶液里是不是纯粹(全部)电离为标准划分,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关于,与其溶解度的巨细无关。
例如:难溶的BaS04、CaS03等和微溶的Ca(OH)2等在水中溶解的部门是纯粹电离的,故是强电解质。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门电离,故归为弱电解质。
③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自由移动的。
6.高中化学必修一的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1化学方程式总结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谈变价也不难,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氢正一,氧负二,金属正价记心间, 莫忘单质价为零。溶解度口诀: 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于水中间;盐酸除了银亚汞,硫酸难溶是钡铅; 碳酸磷酸亚硫酸,可溶只有钾钠铵;银盐只溶硝酸银,溶碱钡和钾钠铵。
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2)、O2、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浓H2SO4、HNO3、KMnO4等(4)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n、Fe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SO2、H2S、Na2SO3、FeSO4【例1】氢化钠(NaH)是一种生氢剂,可发生如下反应:NaH + H2O == NaOH + H2↑对这一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NaH是氧化剂 B. NaH是氧化产物 C.NaOH是还原产物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1:1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表示法:MnO2 + 4HCl === MnCl2 + Cl2↑+ 2H2O注:桥上标:得(失)电子数,得失电子总数要相等2.单线桥表示法:MnO2 + 4HCl === MnCl2 + Cl2↑ + 2H2O注:箭头线由还原剂中失去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到电子的元素;桥上只标电子数,不写“得”、“失”等。1、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① Na2O+2HCl=2NaCl+H2O ② 2Na+2HCl=2NaCl+H2↑Na2O+2H+=2Na++H2O 2Na+2H+=2Na++H2↑③ 2Na2O2+4HCl=4NaCl+O2↑+2H2O ④ 4Na+O2=2Na2O2Na2O2+4H+=4Na++O2↑+2H2O ※⑥ 2Na+2H2O=2NaOH+H2↑※⑤ 2Na+O2 Na2O2 2Na+2H2O=2Na++2OH-+H2↑⑦ Na2O+H2O=2NaOH ※⑧ 2Na2O2+2H2O=4NaOH+O2↑ Na2O+H2O=2Na++2OH- 2Na2O2+2H2O=4Na++4OH-+O2↑⑨ Na2O+CO2=Na2CO3 ※⑩ 2Na2O2+2CO2=2Na2CO3+O2⑾2 NaOH+CO2=Na2CO3+H2O ⑿ Na2CO3+Ca(OH)2=CaCO3↓+2NaOH 2OH-+CO2=CO32-+H2O CO32-+Ca2+=CaCO3↓⒀ NaOH+CO2=NaHCO3 ※⒁ Na2CO3+H2O+CO2=2NaHCO3 OH-+CO2=HCO3- CO32-+H2O+CO2=2HCO3-※⒂ 2NaHCO3 Na2CO3+H2O+CO2↑ 或 ※ NaHCO3+NaOH=Na2CO3+H2O HCO3-+OH-=CO32-+H2O⒃ Na2CO3+2HCl=2NaCl+H2O+CO2↑ ⒄ NaHCO3+HCl=NaCl+H2O+CO2↑ CO32-+2H+=H2O+CO2↑ HCO3-+H+=H2O+CO2↑补充:①石灰水中加入少量NaHCO3 : Ca(OH)2+NaHCO3=CaCO3↓+NaOH+H2O Ca2++OH-+HCO3-=CaCO3↓+H2O②石灰水中加入过量NaHCO3 : Ca(OH)2+2NaHCO3=CaCO3↓+Na2CO3+2H2O Ca2++2OH-+2HCO3-=CaCO3↓+CO32-+2H2O2、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① 2Al+6HCl=2AlCl3+3H2↑ ② 4Al+3O2 2Al2O3 2Al+6H+=2Al3++3H2↑ ※③ 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④ Al2O3+6HCl=2AlCl3+3H2O 2Al+2OH-+2H2O=2AlO2-+3H2↑ Al2O3+6H+=2Al3++3H2O※⑤ Al2O3+2NaOH=2NaAlO2+H2O ⑥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Al2O3+2OH-=2AlO2-+H2O Al3++3NH3•H2O = Al(OH)3↓+3NH4+⑦ Al(OH)3+3HCl=AlCl3+3H2O ⑧ 2Al(OH)3 Al2O3+3H2O Al(OH)3+3H+=Al3++3H2O ☆⑨ NaAlO2+HCl+H2O =Al(OH)3↓+NaCl或NaAlO2+2H2O+CO2=Al(OH)3↓+NaHCO3 AlO2-+H++H2O=Al(OH)3↓ AlO2-+2H2O+CO2=Al(OH)3↓+HCO3-※⑩ Al(OH)3+NaOH = NaAlO2+2H2O ☆⑾ Al3++3H2O Al(OH)3胶体+3H+ Al(OH)3+OH-= AlO2-+2H2O 明矾净水⑿ AlCl3+4NaOH = NaAlO2+3NaCl+2H2O Al3++4OH-= AlO2-+2H2O3、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① Fe3O4+4CO 3Fe+4CO2 ※② 3Fe+4H2O(g) Fe3O4+4H2③ Fe+2HCl=FeCl2+H2↑ 或3Fe+2O2 Fe3O4 Fe+2H+=Fe2++H2↑ ④2Fe+3Cl2 2FeCl3※⑤ 2FeCl2+Cl2 = 2FeCl3 ※⑥ Fe+2FeCl3 = 3FeCl2 2Fe2++Cl2 = 2Fe3++2Cl- Fe+2Fe3+= 3Fe2+⑦ FeCl2+2NaOH = Fe(OH)2↓+2NaCl ⑧ Fe(OH)2+2HCl = FeCl2+2H2O Fe2++2OH-= Fe(OH)2↓ Fe(OH)2+2H+= Fe2++2H2O※⑨ 4Fe(OH)2+O2+2H2O = 4Fe(OH)3 ⑩ FeCl3+3NaOH = Fe(OH)3↓+3NaCl 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Fe3++3OH-= Fe(OH)3↓⑾ Fe(OH)3+3HCl = FeCl3+3H2O Fe3++3H2O Fe(OH)3胶体+3H+(净水) Fe(OH)3+3H+= Fe3++3H2O ⑿ 2Fe(OH)3 Fe2O3+3H2O⒀ Fe2O3+6HCl = 2FeCl3+3H2O ※⒁ FeCl3+3KSCN = Fe(SCN)3+3KCl Fe2O3+6H+= 2Fe3++3H2O Fe3++3SCN-= Fe(SCN)34、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① Si+O2 SiO2 ② SiO2+2C Si+2CO↑ ※③ SiO2+4HF = SiF4↑+2H2O(刻蚀玻璃) ④ Si+4HF = SiF4↑+2H2↑ ⑤ SiO2+CaO CaSiO3SiO2+CaCO3 CaSiO3+CO2↑※⑥ SiO2+2NaOH = Na2SiO3+H2O SiO2+2OH-= SiO32-+H2O ※⑦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 SiO2+Na2CO3 Na2SiO3+CO2↑ SiO32-+2H+=。
7.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总结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8.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大纲以及考点
小风制作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 =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五、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晶体 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 较稳定,受热难分解 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 CO32—+H+ H CO3— H CO3—+H+ CO2↑+H2O H CO3—+H+ 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 Na2CO3+Ca(OH)2 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 NaHCO3+NaOH Na2CO3+H2O 反应实质:H CO3—+OH- 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 Na2CO3+CO2+H2O 2NaHCO3 CO32—+H2O+CO2 H CO3— 不反应 与盐反应 CaCl2+Na2CO3 CaCO3↓+2NaCl Ca2++CO32— 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 转化关系 六、.合金:一、硅元素: 二、二氧化硅(SiO2) 天三、硅酸(H2SiO3) 四、硅单质 五、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 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 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六、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 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
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七、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