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浙大博士遗体被发现,高学历人才轻生事件已遇多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bdqnwqk1年前学者15

第一点是表达可能不断重复的基本态度:在如此“高等人才轻生”的悲剧面前,渺小的我们对于侯同学,只能寄托哀思了。期盼他在天堂里不再有尘世的烦恼。

第二点是我认为,在一个地缘广袤、大学和人口众多的社会,关于高校学生轻生是否属于多发高发要慎言,否则要么是不负责任,要么是造成误解和一定的惊慌,要么是兼而有之。

最近若干年,随着新老媒体的发达和社会透明度的某种提高,涉及个体生命的暴力和自杀事件等悲剧性突发事件的报道成为常态。虽有争议和抵触,但越来越多的人赞同谨慎公开。

就轻生事件而言,我知道一些高校管理层是挣扎的:一度不少学校采取不公开和延迟公开的做法。结果,未见得准确的信息只能见诸社交媒体,到头来反而令校方陷入更大的被动。

由于存在着传统的避讳和现实中公众知情的有待深入,我们无法获知某个特定时间内各个学校的相关数字,因此无法得出事件高发还是低发的判断。如果有这样的统计数字,那是需要与全国平均自杀率对比的。

因为郭同学年轻而学历高,因为他身在985名校,所以他受到了特别的关注。这本来是一种人文关怀。但是由此得出高校类似现象频发的结论,未免以偏概全。因此简单地说高低是不科学的。

举个例子:2010年1月到5月,有数十万员工的深圳富士康公司发生十多起自杀事件,被一些媒体称为“连跳”,舆论随之激昂起来。后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肖泽萍说,富士康的自杀率远低于中国平均自杀率,是媒体的炒作报道让社会的焦点集中在这个企业上。

今天中国的大学,在校生人口动辄四五万上下,浙江大学位居全国第三,2017年各类在校生达7万多人。全国大学生总数高达1600万以上,除以23人/10万的平均自杀率,所得得出的数字才是可靠的。

第三点,关于自杀原因,我反对胡乱猜测。关于自杀的科学研究还没有达到弄清其原因的地步,目前只知道一个人自杀会影响6个人的生活。因此,传播者的任何猜测都极可能是没有根据或单一归因的,后者忽略了更复杂的成因。

第四点,就是如何报道自杀事件。首先是尊重逝者和家人,避免二次伤害。然后是避免可能造成的传染(百余年来对此争议不断)。在这方面,国内媒体的进步是明显的,尽管报道不够全面,但是自媒体传播的总体情况如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