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
1.产权的经济分析怎么样
声明:文章为本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P.S.本人是CCER经双13届学生,如果你也在CCER修经双,copy此篇文章作为读书笔记作业上交会被认定为抄袭,所以师弟师妹们作业一定要自己写。 “产权被完整界定时,产品信息一定可以不费代价低获得,(有关的)交易成本也一定为零”巴泽尔在第一章开宗明义地论述道。
然而一个经济物品,其产权并非都是清晰的,相反,其产权通常都是模糊的,而且不同的物品产权界定的模糊程度还是不同的。在我眼中,产权的清晰程度有一个光谱,从界定最清晰的一直到界定最不清晰的物品依次排列在这个光谱中,而产权界定最不清晰的通常被我们定义为“共用品”,因为界定或分离其有价值的属性成本高昂,如空气、阳光等。
还有极少部分物品产权界定几乎是完全清晰的,产生收入流的物品通常来说界定起来难度更低一些,多数物品在乎于这二者之间。但是这本书讨论的并不是产权界定的问题,因为巴泽尔认为将产权完全界定可能是徒劳的,或者“成本高昂的令人却步”。
这本书着力讨论的是在现实中,这种产权不能被完全界定的事实如何影响人的行为以及资源配置。他认为,“总的原则是,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倾向更大的一方,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当更大。”
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假设在这里依然成立,巴泽尔举的买樱桃的例子我在现实中也观察过,在中国的农贸市场里面,很多水果的小商贩是不允许顾客挑选的,通常他们的解释是:“你把好的都挑走了,坏的我卖给谁?”可以想象,如果政府或农贸市场的监管者规定顾客有挑选水果的权利会发生什么,利用巴泽尔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商贩一定会提高价格,把剩下不好的樱桃卖不出去的损失算在提高的价格中,以减少自己的损失,同时“攫取被置于公共领域的利益。 巴泽尔对价格控制的分析引起了我的共鸣,教科书中的均衡分析忽略了调整的可能性,由于管制的办法很难做到滴水不漏,加油站在价格控制的情况下会利用调整边际来“获取似乎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部分汽油价值”,如减少服务、将营业时间从24小时改为白天、频繁添加润滑油、尽可能降低辛烷值水平等。
同样的例证还可以从10年方便面涨价事件中观察到,为了“保民生”,发改委约谈了几大方便面厂家,要求他们不能涨价,方便面厂家虽然没有在名义上涨价,却在暗地里将每盒方便面的净含量减小了,这在实际上减小了一盒方便面的成本,由于方便面的市场价格是以盒为单位计算的,所以厂家逃避了有关部门的监管,达到了涨价的目的,所以这个“约谈”的结果实际上是失败的。 巴泽尔对佃农合同天才般的分析堪称本书的华彩。
他指出,在交易成本不为零的情况下,无论是固定租金合同、工资合同还是分成合同,都会导致效率的损失。分成合同存在监督土地和监督劳动的成本,“其遭受扭曲的边际包括其他两种合同下的所有边际”,但是这种边际并非成比例降低,在工资合同中,佃农对自己劳动的边际产量支付100%的税收;在固定租金合同下,佃农有滥用化肥的激励,其在土壤的自然肥力上得到100%补贴,而地主为合同期内土地的改良缴纳100%税收。
“前者存在对劳动的不精心利用,后者存在对土地的不精心利用”。而在分成租金(假设是50:50)下,这两种扭曲分别被降低到原来四分之一的水平,总福利只减少了50%。
这个分析的推论对实际分析更加有用,分成合同实际上是固定租金合同和工资合同之间的过渡形式,当获取土地产量信息的成本提高时,合同制定会向工资合同的方向滑去,因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全部由地主承担,如有新的农作物的引入,此时土地不是均质的,劳动是均质的。当获取劳动能力信息的成本提高时,合同制定会向固定租金合同的方向滑去,因为类似的风险转而由佃农承担,如有移民产生,此时劳动不是均质的,土地是均质的。
巴泽尔在第五章中再一次强调,产权既不是“拥有全部”,也不是“完全没有”,很大程度上,产权介于这二者之间,产权中的某些属性其实并没有得到完全界定。而且原先未被发现的价值属性被发现之后,当拥有产权的收益超过了界定的成本时,界定工作就发生了,原先被置于公共领域的财产倾向于转变为私有财产。
而这一过程有时会伴随冲突。另外,监督的成本相应的增长,且没有证据表明其增长速度比财产收益的增长速度慢。
对于公共财产的管理,巴泽尔的论述和达尔曼的观点与我们上课讲的内容不谋而合,通常要想不酿成“公地悲剧”,公共资产要被当做私产管理,以至于不被过度利用,通过投票来控制生产决策,土地可以避免过度放牧和砍柴。 降低公共领域所产生的成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度量本身的规模经济,另一种是防止重复度量。
上文提到的水果的小商贩可能会把品质参差不齐的水果码放得很均匀,让买主随机挑选,那么消费者所承担的成本会低于挑选所耗费的成本。 界定产权导致的监督成本将巴泽尔的论述延伸到了对奴隶制的思考中,奴隶主要想得到对奴隶完全的所有权,即榨干其所有的劳动,是要付出极其高昂的监督成本的,以至于这种成本有时候变得不能承受。
而“奴隶主既想监督奴隶的劳。
2.知识产权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这个问题就很泛了。
至于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到,每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将带个一个国家新的活力以及巨大的创新力,比如工业化革命带来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工业革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等等等等,可以说不仅改变了一个国家,也改变了一个世界。
当今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国家竞争力,也决定了国家的话语权,所以知识产权从2008年开始也列入到我们国家战略!
3.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
在世纪之交,千年之交,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按照《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积极作用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下面就知识产权历史沿革,我国知识产权现状,知识产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以及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作一简要论述。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和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情况 世界上的财产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为有形财产权和无形财产权。
有形财产权又可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动产是指可移动的财产,如电视、汽车等,不动产是指永久固定在土地上的财产,如房屋、矿山、土地等等。而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所以,知识产权(知识财产),是人的心智、人的智力的创造。通俗地讲,即人的智力劳动成果,依照法律得到承认并得到保护,权利所有人将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这种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人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即为精神权利;所谓财产权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认可后,权利人可以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
概括起来,知识产权是指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依法所享有的权利。 按照1967年7月14日在斯德歌尔摩签订的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规定,“知识产权”包括有关下列各项权利:(1)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2)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3)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4)科学发现;(5)工业品外观设计;(6)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7)制止不正当竞争。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的范围与以上基本相同,但在保护的形式及期限方面做了更明确的规定。 除以上列举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外,在工业、科学或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其他权利,都应该属于知识产权调整的范围。
在实际工作中,知识产权通常分为两部分,即“工业产权”和“版权”。上面(1)所述的对象为知识产权中的版权部分。
(2)所述的对象通常称为“邻接权”,即与版权邻接的权利。(3)、(5)、(6)和(7)所述的对象构成知识产权中的工业产权部分。
第(4)项所述的科学发现应不包括在知识产权的客体之中,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也没有一个国际公约认为科学发现可享受任何财产权。因此,科学发现应不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本不应该列举在知识产权所包括的权利之中的。
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财产,与其他有形财产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1)专有性。专有性也称垄断性或独占性。
他是指知识产权专属权利人所有。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权利客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地域性。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就是对权利的一种空间限制。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授予的知识产权,仅在该国或该地区的范围内受到保护,而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不发生法律效力。如果知识产权所有人希望在其他国家或地区也享有独占权,则应依照其他国家的法律另行提出申请。
(3)时间性。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除受空间(即地域)的限制外,还要受时间的限制。
知识产权都有法定的保护期限,一旦保护期届满,权利即自动终止,这一点与其他财产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动产还是不动产,它可以几十年乃至几代人占其财产,并没有时间的限制。而知识产权却有法定的占有时间。
有些知识产权的保护(如商标专用权)经过履行法定手续,可以续展延续。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内容在不断的拓宽和发展。
知识产权的保护,激发了人们的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保障了人们依法获得的智力成果权利。而人们发明创造激情又不断创造出来的高新技术的智力成果,给知识产权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保护客体,所以知识产权的保护内容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发展过程。
世界上知识产权制度最早出现在中世纪的欧洲,1236年,英王亨利三世曾授予波尔多的一个市民十五年的色布染织垄断权,这可以说是专利制度的雏形。1474年,在商业盛极一时的意大利威尼斯,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
它以明文规定给某些机器与技术的发明人授予十年的特权。之后,英、美、法、俄等国家陆续颁布实施了专利法。
西欧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维护财产私有和鼓励自由竞争,在19世纪初叶,法、英两国率先颁布实施了商标法和版权法。至此,传统的知识产权体系(专利、商标和版权)开始建立。
迄今为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建立了体系完备,保护水准较高,而且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的完善以及保护方面的高水准,充分发挥了知识产权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国知。
4.知识产权对经济转型的影响
(一)建立了基本与国际接轨的主要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制,但部分法律缺失,管理、执法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基本法律体系比较健全,但有局部缺失;有些法律可操作性不强,需要完善和修改。
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反垄断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中也没有可操作的反垄断条款;新型知识产权的立法有待加强。 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和行政执法并存的双轨制执法体系,以及中央和地方分层设置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
由于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涉及各行各业,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管理部门较多,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政策协调性差;多头分散管理导致部分立法冲突,管理越位和缺位并存;缺乏适用人才和经费不足影响了管理和执法水平。 (二)知识产权成为重要的产业竞争工具,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和产业面临新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严峻挑战,只有把先进的技术与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形成长期竞争优势。
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起步较晚,企业和全社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不足。一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知识产权的创造还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98%~99%的企业没有申请过专利,3/4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 商标。二是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灵活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国际规则的能力。
既存在随意和无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问题,又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知道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三是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的层次较低。
如,目前企业申请专利主要是为保护技术和占领市场,较少像跨国公司那样在竞争中灵活运用专利战略。 (三)知识产权保护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但知识产权执法水平不高,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 1.按照国际上认可的专利保护水平指数,我国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据我国学者测算,与110个国家1960-1990年的数据相比,我国1993年的专利保护水平指数位于20位左右;2001年,接近德国、韩国和日本的水平。尽管专利保护水平指标主要包括法律体系、保护范围及执法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但体现了国际上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点。
按照专利保护水平指数的构成进行定性分析的结果,一是我国在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公约、保护周期等方面,基本与国际接轨。二是在权利限制方面,比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宽松。
如,我国还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滥用知识产权的法律和规章;专利审查和授权时对权利要求范围较少限制等。三是有些外企认为我们的立法程序不透明、惩罚力度不够、执法程序复杂,执法中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等问题。
2.获取知识产权的成本较低,某些方面制度效率高于一些发达国家。一是我国的知识产权获取费用低。
如,我国20年寿命期内的专利费用仅是大部分G8国家的1/10。二是行政执法的力度大于其他国家。
我国海关不仅查处进口品的知识产权假冒侵权,并把查处出口品的假冒侵权作为重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主动查处假冒侵权。三是诉讼成本较低,审理速度较快,外国企业胜诉率高。
如,我国的知识产权案件诉讼成本远低于美国,案件审理速度大约一般控制在1.5年以内,大大快于美国;外国公司在中国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有90%获胜,远高于美国的30%~40%。 3.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薄弱。
首先,假冒侵权行为普遍,国内企业是主要受害者。据统计,国内假冒侵权案件的90%以上发生在国内企业之间,一些国内知名商标被假冒,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
其次,国内外反应最强烈的是假冒产品、商标和设计侵权及执法问题。如,根据美国海关的报告,2003和2004年度,美国海关因知识产权问题扣押的进口假冒产品中66%是从中国进口的。
(四)知识产权数量在发展中国家位居前列,与主要知识产权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2004年,我国已进入世界专利申请第五位,受理发明专利申请超过13万件,本国居民申请65786件;每百万美元研究开发投入的本国居民专利申请量为0.71件,位居世界第11位;每10亿美元GDP的本国居民专利申请9.4件,位居世界第17位;每百万人口的本国居民专利申请51件,居世界第27位。2005年,我国受理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达到476264件,国内申请占80%;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73327件,国内申请占54%。
申请外国专利的数量增加,2005年,我国的专利合作协议(以下简称“PCT”)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第10位,增长速度为世界首位,但与前五位的差距较大。 自2002年起,我国各类商标申请总量和商标注册申请量已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
2005年,我国各类商标申请总量达83.8万件,商标国际注册申请数量居世界第8位,但2006年只有6个中国品牌进入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居民在美、日、欧洲三地的专利申请快速增加,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根据OECD的统计,1991年中国居民拥有三国专利的数量为12件,2003年为180~190件,占世界总量的比例。
5.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
1、知识产权是一种竞争性资源。
有利于占领市场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的决定性因素。
知识产权有利于鼓励创新、有利于国家抢占制高点,先行者的利益得到保障,甚至是扩大。 2、中国加入”世贸”后带给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影响正日益被国人认识。
我国经济要顺利实行与国际接轨必定离不开相应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这种形势下,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及对策将对越来越多的人提供帮助。
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利弊 3、当今社会,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商标、技术、著作权、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法律保护权利对企业,市场的影响力度越来越大, 4、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必须将经济建设的各方面的纳入法律的范畴。
知识产权就是通过法律来解决次类问题 5、认识到我国技术突破虽多但专利成果却少,外国专利在我国跑马圈地的现实情况 6、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内容 7、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建立 8、在占领市场方面,专利权人能够起诉侵权者,他既能寻求金钱赔偿,又能向法院要求侵权者停止制造、使用、销售侵权产品的强制令。例如一家资深公司可以利用专利对一家新建公司的侵权行为发起攻击,因为后者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应付专利侵权的官司。
专利侵权的诉讼风险会阻碍新公司进入专利权人的市场。从防御的角度上看,专利权人可利用专利证书对他人提起的专利诉讼提起反诉。
这种反诉战术能迫使纠纷因为有了专利证书能更快地得到解决。因为诉讼双方都有专利证书,这类纠纷常见于交叉许可中,因为双方互相许可使用对方的专利技术。
专利还对风险投资家提供保障,因为投资者一般不情愿进入技术领域,以免由于一项革新技术造成的人为屏障而减少了金融投资的回报。专利证书还可以凭借潜在的专利许可收益,导致金融家资产的价值评估错失。
具有远见卓识的公司意识到专利成为确保竞争优势和击败竞争对手的双刃之剑。 9、知识产权的“杀伤力"有多大 成 诚 近期,又有一批中国企业遭遇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方深切关注。
据中国知识产权报报道,索尼已经向中国彩电企业致函,要求缴纳有关视频技术方面的专利使用费,目前相关企业已经委托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进行谈判。此外,17家中国木地板生产企业被3家美国企业投诉至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要求对这些中国企业展开“337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知识产权的本质是利益保护,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利用收取“专利使用费"或展开“337调查"频频对中国企业设置障碍,其目的是利用知识产权获取高额财富,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仅在过去两年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所发动的18起“337调查"中,就有9件是针对中国大陆企业的。
这种诉求迫使中方企业付出大量财力、人力,制约中国企业的发展,以期达到阻止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目的。而据专家分析,今后几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企业成为被告席上的“主角"。
由此,一方面,这表明原来技术比较落后、价格比较低廉的中国产品已经缩小了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一部分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开始向中高端产品发展,与跨国公司的竞争更加激烈了;另一方面,品质提升意味着将面临激烈的知识产权竞争,中国企业要着手实现战略性转变,就要以自主知识产权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国内外专家纷纷建议,中国企业应该尽可能多地申请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也可以结成专利联盟,或通过交叉许可的方式与对方达成互不起诉的协议,以防范自身遭受相应的追诉。
企业要在知识产权问题上赢得主动,根本的出路在于提高发明创造的能力和水平,争取逐步在较多的领域中,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知识产权的“杀伤力"有多大?曾在2003年5月遭遇“337调查"的浙江双鹿、福建南孚等7家中国电池企业最深切的感受是:“如不应诉,就是灭顶之灾。
"在ITC初步裁定侵权成立的艰难境况下,这7家企业“抱团"申诉,终于在3个月后迎来了美国原告企业专利无效、中国企业没有侵权的终审裁定。为此,我们应遵循的原则是,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也要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面对“337调查"等招数,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应诉,而不是消极退避。
(中国知识产权报) 10、呼唤涉外知识产权人才知识产权战略正在成为我国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然而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特别是涉外知识产权人才却十分匮乏。近年来,涉外知识产权人才变得越来越抢手,有实践经验的涉外知识产权法律和管理人才更是千金难求。
例如,上海一家专利事务所开出3~4万的月薪却仍难觅一名英语口语流利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入世之后,在国外跨国公司打进来和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下,我国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层出不穷,然而国内能够应对这些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法律人才却屈指可数,往往不得不求诸“外脑"。
在涉外知识产权管理方面,能够熟练运作知识产权国际转让、许可以及国际技术标准等事务的专业人才也是凤毛麟角。 随着知识产权重要性的不断凸显,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虽然比。
6.知识产权行业的发展前景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保护水平将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对我国知识产权与国外进行比较,找出我国的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关键词】我国知识产权现状;知识产权问题;解决办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的保护被提到新的历史高度,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对外国企业的冲击,如何保持原有的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成了企业面临的一道难题,而知识产权的保护又是其中关键一环。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保护水平将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一、我国知识产权现状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知识产权法律规范的完善开始了主动性的战略设计;知识产权管理更具科学性;知识产权保护更加理性化;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知识产权文化逐渐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知识产权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同时增长。
1.知识产权法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执法体制不断健全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国建立了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的双轨制。我国的《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都有关于相关行政机关对其所管辖范围的知识产权纠进行行政处理的规定,是知识产权司法保。
7.知识产权未来发展前景
知识产权背负着技术和法律双重属性,根本上运用于商业。
在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革命性爆炸式发展的环境下,给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及其产业的发展不断带来挑战注入活力,热点问题和新的发展不断涌现。典型的,NPE以及专利海盗问题,它对业界提出的主要疑问有,现有的专利制度是否适于软件等技术的保护? 现有制度是否还能保护技术进步?是不是对专利的保护力度过大了?是否需要制度的变革来解决问题?标准必要专利问题也对制度和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疑问,而且显得更明确,在科技越来越呈现复杂性和开放性的发展趋势下,以后的路该如何走?这可以归结为对制度的挑战。
上述两个问题还在另外一个方面提出了挑战: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的创新。就制度挑战这一方面,短期内,比如未来十几年二十年,可能还不会有根本性的变革,之后就很难说了。
短期内,这几个趋势应当是较为明确的:发达国家目前对知识产权保护过度,保护力度应向总体宽松来调整,对知识产权质量方面的授权标准会有提高,而不发达国家则相反;各国制度会向更统一更接轨的方向发展;制度会更复杂。相应,更国际化、专业性更强,是对从业人员的大方向上的要求。
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的创新会对知识产权产业更有塑造力,更考验我们的智慧和知识结构。近年来的商业模式创新,除技术支撑和驱动之外,还呈现跨界发展的明确趋势。
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其需要的不是简单的跨界,而是深度专家级的跨界和相应知识经验的融合。也就是说,如果还是作专利代理人撰写申请文件、答复审查意见,可能不会有太丰富的变化,但如果是与企业商业运作深度结合,就需要有跨知识产权、某行业、金融、贸易等领域,且在多个领域有深度认识和经验的专家,无论是做知识产权咨询还是经理人,或是新出现的某个知识产权产业中的职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因素。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和产业的发展绝不是简单的与西方主导的制度去接轨。
在这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会有复杂的搏奕、交换、作用与反作用,这是由中国独特的体制、文化以及巨大的体量、渐强的实力来支撑的,中国会与世界更接轨,但会有自己特色的体制和运行方式,会产生可能今天我们难以想象的结果,世界也会受我们这方面的影响。所以,从业者具有中国经验绝对是一个巨大优势。
8.求一篇关于知识产权的论文
论国际贸易中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存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知识产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加入世贸组织,重视和加强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对于我国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知识产权理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和企业的战略高度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保护战略 知识产权主要指个人及其组织在脑力劳动方面创造并完成的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具有无形性、双重性、确认性和独占性的特点。
根据我国知识产权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公民和法人所享有的知识产权有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但激励发明,创新知识,而且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加快配置技术创新资源,促使新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
本文从知识产权理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和企业的战略高度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知识产权保护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对国际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反映,是新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才能产生剩余价值,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非物质经济本身不产生剩余价值,只有参与物质生产部门的价值分割才能产生价值。
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压低物质部门的产品价格,而提高与知识相关的非物质经济部门的价格,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取得较为有利的地位。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上把知识产权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相提并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1994年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第十回合谈判过程中,形成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TRIPS》协议;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TRIPS》协议同时生效,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TRIPS》协议也当然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准则。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1.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商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商品占有较大的比重,且这个比重还在不断攀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大量成功地引进外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建立并实行了知识产权制度,为正常的国际贸易活动和投资活动奠定了基础性的保障制度。只有在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中,国际贸易和投资才能得到有效发展。
2.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 在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工业都将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创造新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第二阶段,国内市场饱和,向国外市场出口;第三阶段,对外投资,向外国市场提供产品;第四阶段,外国生产,向母国市场出口。从发达国家角度说,当处于产品周期的二、三阶段时,它会极力支持自由贸易;而当到了第四阶段时,国内市场的产品为进口产品所替代时,该国产品的市场地位开始衰落,其市场占有率受到挑战。
此时,它会转向知识产权保护,在贸易政策中会极力与知识产权保护挂钩,通过强制性措施来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以设法减慢产品周期的步伐。这对在技术上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无疑是有失公平的。
这样知识产权的保护无疑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贫富差距愈加严重。 二、当前我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世界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建立和制定了相关法律制度,取得了世界各国公认的成绩。
但从我国社会还正处在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制度还有待完善,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 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我国企业每年取得省部级以上的重大科技成果有几万个项目,而申请的专利数却不到10%,企业较为重视有形资产的保护,却忽视了其作为无形资产的保护,从而导致我国每年有很多知识产权被“抢注” 。
所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已成为企业家的共识,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和“分水岭”。目前,我国缺乏一套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如山西老陈醋商业秘密泄露事件的发生;景泰蓝、宣纸等民族绝技的泄密,国内大量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因此,在大力保护国外的驰名商标时,应加强对国内驰名商标的扶植与保护。
2.知识产权人才缺乏 国内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知识产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