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水的知识
1.我想了解一些关于‘露水’的知识
不知道此露水是否是彼露水
夏天的清晨,我们常可以在一些草叶上看到一颗颗亮晶晶的小水珠,这就是露.古时候,人们以为露水是从别的星球上掉下来的宝水,所以许多民间医生及炼丹家都注意收集露水,用它来医治百病及炼就"长生不老丹".
在晴朗无云,微风飘拂的夜晚,由于地面的花草,石头等物体散热比空气快,温度比空气低.当较热的空气碰到这些温度较低的物体时,便会发生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留在这些物体上面,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露水.
露水对农作物生长很有利.在炎热的夏天,白天,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很强,回蒸发掉大量的水分,发生轻度的枯萎。到了夜间,由于露水的供应,又使农作物恢复了生机.此外,有利于田庄的作物对已积累的有机物进行转化和运输.
露水的形成
露水四季皆有,秋天特别多。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热量散失很快,地面气温迅速下降。
温度降低,空气含水汽的能力减小,大气低层的水汽就附在草上、树叶上等,并凝成细小的水珠,即露水。
露水需在大气较稳定,风小,天空晴朗少云,地面热量散失快的天气条件下才能形成。如果夜间天空有云,地面就像盖上一条棉被,热量碰到云层后,一部分折回大地,另一部分则被云层吸收,被云层吸收的这部分热量,以后又会慢慢地放射到地面,使地面的气温不容易下降,露水就难出现;如果夜间风较大,风使上下空气交流,增加近地面空气的温度,又使水汽扩散,露水也很难形成。
露水对农作物很有好处,露水像雨一样,能滋润土壤起到帮助植物生长的作用。
2.露珠的秘密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自然知识
在温暖季节的清晨,人们在路边的草,树叶及农作物上经常可以看到露珠,露与霜一样,也不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C以上罢了。
在0°C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露点”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0°C以上,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 露和霜一样,也大都出现于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同时,容易有露形成的物体,也往往是表面积相对地大的、表面粗糙的、导热性不良的物体。有时,在上半夜形成了露,下半夜温度继续降低,使物体上的露珠冻结起来,这叫做冻露。有人把它归入霜的一类,但是它的形成过程是与霜不同的。
露一般在夜间形成,日出以后,温度升高,露就蒸发消失了。
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常有露出现。它对农业生产是有益的。在我国北方的夏季,蒸发很快,遇到缺雨干旱时,农作物的叶子有时白天被晒得卷缩发干,但是夜间有露,叶子就又恢复了原状。人们常把”雨露"并称",就是这个道理。
3.用物理知识解释露水为什么是圆的
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表面张力的现象和对张力的运用.比如,露水总是尽可能的呈球型(题图),而某些昆虫则利用表面张力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多相体系中相之间存在着界面.习惯上人们仅将气-液,气-固界面称为表面.
通常,由于环境不同,处于界面的分子与处于相本体内的分子所受力是不同的.在水内部的一个水分子受到周围水分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但在表面的一个水分子却不如此.因上层空间气相分子对它的吸引力小于内部液相分子对它的吸引力,所以该分子所受合力不等于零,其合力方向垂直指向液体内部,结果导致液体表面具有自动缩小的趋势,这种收缩力称为表面张力.将水分散成雾滴,即扩大其表面,有许多内部水分子移到表面,就必须克服这种力对体系做功——表面功.显然这样的分散体系便储存着较多的表面能.
表面张力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与温度和界面两相物质的性质有关.
在293K下水的表面张力为72.75*10-3 N·m-1,乙醇为22.32*10-3 N·m-1,正丁醇为24.6*10-3N·m-1,而水-正丁醇(4.1‰)的界面张力为34*10-3 N·m-1.
表面张力的测值通常有多种方法,目前实验室及教科书中,通常采用的测试方法为最大气泡压法.由于其器材易得,操作方法相对易于学生理解表面张力的原理,因而长期以来是教学的必备方法.
作为表面张力测试仪器的测试方法,通常有白金板法\白金环法\悬滴法\滴体积法\最大气泡压法等.而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也是最可靠的方法有白金板法和白金环法,具体的方法及其区别请参考如下网址:.cn中相关内容.
(1)定义或解释
①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力叫做表面张力.
②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之间,单位长度内互相牵引的力.
(2)单位
表面张力的单位常用达因.
(3)说明
①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并和两部分的分界线垂直,如果液面是平面,表面张力就在这个平面上. 如果液面是曲面,表面张力就在这个曲面的切面上.
②表面张力是分子力的一种表现.它发生在液体和气体接触时的边界部分.是由于表面层的液体分子处于特殊情况决定的.液体内部的分子和分子间几乎是紧挨着的,分子间经常保持平衡距离,稍远一些就相吸,稍近一些就相斥,这就决定了液体分子不像气体分子那样可以无限扩散,而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和旋转.在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由于只显著受到液体内侧分子的作用,受力不均,使速度较大的分子很容易冲出液面,成为蒸汽,结果在液体表面层(跟气体接触的液体薄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分子分布来得稀疏.相对于液体内部分子的分布来说,它们处在特殊的情况中.表面层分子间的斥力随它们彼此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在这个特殊层中分子间的引力作用占优势.因此,如果在液体表面上任意划一条分界线MN把液面分成a、b两部分,如图所示.F表示a部分表面层中的分子对b部分的吸引力,F6表示右部分表面层中的分子对a部分的吸引力,这两部分的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种表面层中任何两部分闻的相互牵引力,促使了液体表面层具有收缩的趋势,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总是趋向于尽可能缩小,因此空气中的小液滴往往呈圆球形状.
③表面张力F的大小跟分界线MN的长度成正比.可写成F=σL或σ=F/L.
比值σ叫做表面张力系数,它的单位常用dyn/cm.在数值上表面张力系数就等于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间单位长度的相互牵引力.
液膜表面张力系数=液膜的表面能/液膜面积=F表面张力/(2*所取线段长).
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性质有关,与液面大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