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人类学
1.什么是人类学
人类学(anthropology )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
此词由anthropos和logos组成,从上理解就是有关人类的知识学问。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及行为的人的描述中。
1501年,德国学者亨德用这个词作为其研究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著作的书名。因此,在19世纪以前,人类学这个词的用法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体质人类学,尤其是指对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
进入19世纪后,欧洲许多学者开始对考古学化石遗骨的发现感兴趣,这些遗骨常伴有人工制品,而这些制品在现在的原始民族中仍在使用,所以学者们开始注意现在原始种族的体质类型和原始社会的文化的报道。这些情况最初是由探险家、传教士、海员等带到欧洲的,尔后人类学家也亲自到异文化中去搜集这方面的材料。
因此,人类学中止了仅仅关注人类解剖学和生理学的传统,而进一步从体质、文化、考古和语言诸方面对人类进行广泛综合的研究。当然,由于各国学术传统的差异,对人类学的名称及各分支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在欧洲大陆,人类学一词仅作狭义的解释,即专指对人类体质方面的研究,对人类文化方面的研究则称为民族学。
人类学是以人作为直接研究对象,并以其为基础和综合理解为目的的学科。如果把人作为动物的人和文化人来区分的话,那就不可能全面地去理解人。
人类学是以综合研究人体和文化(生活状态),阐明人体和文化的关联为目的的。综上所述人类学大致可区分为:主要研究形态、遗传、生理等人体的人体人类学;以风俗、文化史、语言等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文化人类学,以及专门研究史前时期的人体和文化的史前人类学。
自然人类学亦称为人体人类学。 人类学的各分支学科中,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的角度对人类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包括人类的起源、发展、种族差异、人体与生态的关系及现存灵长类的身体和行为等内容。
其中髭已发展成较专门的领域,如人类进化的研究、人种学的研究、灵长目学的研究等,同时形成一些技术性手段,如人体测量技术、野外灵长动物的观测技术等。随着遗传学的发展,体质人类学也从中汲取了许多理论和分析方法。
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所的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即指民族学。
民族学是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家所做的最具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
在英国学术界倾向于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人类学,有时又统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 从语源学上讲,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科学。
这门学科试图依据人类的生物特徵和文化特徵,综合地研究人,并且特别强调人类的差异性以及种族和文化的概念。 人类学起源於地理大发现时代欧美学者对现代西方技术文明之外的社会的研究,这种社会被称为「野蛮的」、「原始的」、「部落的」、「传说的」、「有文字前的」社会。
但是,目前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现代社会内部,试图概括人类行为的普遍性问题,并对社会和文化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描述。 人类学的两个主要领域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它们都与其他学科有著密切联系,诸如考古学、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和历史学。学科间的互相交流,产生很多有价值的成果。
例如经济学家依据人类学的比较图式,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形成经济人类学。
2.人类学专业是什么东东
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目前也有了新兴的就业方向,比如游戏策划。
此词anthropology由anthropos和logos组成,从上理解就是有关人类的知识学问。
“人类学”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个若即若离的名词——也许不少人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一些,但究竟人类学所指为何,大多数都说不出个所以然,甚至对它没有起码的概念。
人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哈佛一位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在哈佛的诸多专业中,再找不到一个学科像人类学这样,要干那么多的事情,要涉及那么多学科。潘天舒说:“人类学的研究中可能会用碳14鉴定文物的年代,可能会跟踪黑猩猩部落,可能会调查华尔街的投资心理,可能会接触到印度妇女和瘾君子。”
人类学的研究者也并不都是人类学出身,潘天舒本科学的是英美文学,硕士念的是东亚研究,他说“我在哈佛的同学,本科是人类学的一半都不到,还有很多人是学理工的”。
3.人类学是什么
怎样才能获得这些东西呢?我们一般要翻阅一些入门书,通过了解基础知识来接近学科。
可是了解和把握学科所需要的东西,比书本知识能告诉多。人类学是一门特别注重体会和理解的学科。
作者简介 王铭铭 毕业于厦门大学,后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著有《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逝去的繁荣》等,近作有Grass-roots Charisma:Four Local Leaders in China(与Stephan Feuchtwang合著)及《王铭铭自选集》。编辑推荐 本丛书对个人来说此书的意义,人格健康、心态开放、温文尔雅、博学多识。
对民族来讲此书的意义:提高人文素质,倡导民主、开放、文明的精神。特点:权威性:顾问是著名专家,作者是著名的学者。
通俗性:深入浅出,例举典型,贴近生活。系统性:完整的学科体系。
简明性: 15万字概述一个学科。学术性:反映作者的学术观点。
目录阅读说明总 序开头的话1.人看人1.1 人怎样成为人1.2 文化中的人1.3 一样的人,不同的文化1.4 价值观2.他者的目光2.1 人的“发现”2.2 近代人类学2.3 不成功的转变2.4 现代人类学3. “离我远去”3.2 从民族中心到现代中心3.2 奇异的生活方式3.3 “川野”之所见4.迈进人文世界4.1 亲属组成的社会4.2 互惠、分配与交换4.3 权力与权威4.4 信仰、仪式与秩序5.生活的节律5.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5.2 时间就是社会5.3 历法与秩序6.“天”的演化6.1 变化的世界6.2 文化动态论6.3 “大同人类学”?7.看别人,看自己7.1 祖先问题的西行7.2 圣安德烈山7.3 山泉、牧场、民居、面包窑7.4 天主与雪山圣母,“社”与“会”7.5 同与不同7.6 非我与我8.人类学者的成年8.1 善待他人的学问8.2 成为人类学家8.3 认识与价值9.富有意义的洞察9.1 人类学的人文主义9.2 人类学的用途9.3 人类学的“中国心”推荐阅读书目前言精彩书摘 像马林诺夫斯基这样的人类学家,大凡都要经历冷酷的田野生活,他的日记给人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感。从一个角度看,他们成为人类学家,与他们遭受的磨难有直接的关系。
马林诺夫斯基之所以是马林诺夫斯基,是因为他离开了家园,离开了波兰和英国,到蛮荒的特里布恩德岛;波亚士之所以是波亚士,是因为他离开了殖民开拓以后的美国,离开了都市生活,到印第安人的部落;费孝通之所以是费孝通,是因为他离开了家乡,离开了自己的学院,偕同妻子双双去了大瑶山……为什么这些人类学家非要这样实践他们的人生?要把他们的青春耗费在遥远的穷乡僻壤?马林诺夫斯基在自己的日记里,忠实地表达了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困惑,他面对过的压抑、无聊、无所适从,也是其他人类学家面对过的。然而,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坚信,田野生涯里的种种忧郁,不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它们正是特殊的人类学理解能力的发挥。
做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的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个门已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牛活的面貌。所以,这里的“我”足“门己”,但不单指个人,而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
人类学家不像心理分析家那样,川门我剖析来“推己及人”;他们也不像哲学家那样,在自己的脑海里营造。个思想的建筑来代表整个世界。
做‘个人类学家,首先要学习离开自己的技艺,让自己的习惯和思想暂时退让给他对一个遥远的世界的期望。像李白说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
在别的世界里体验世界的意义,获得“我”的经验,是现代人类学的一般特征。 做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的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一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生活的面貌。
所以,这里的“我”是“自己,但不单指个人,面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人类学家不像心理分析家那样,用自我剖析来“推己及人”;他们也不像哲学家那样,在自己的脑海里营造一个思想的建筑来代表整个世界。
做一个人类学家,首先要学习离开自己的技艺,让自己的习惯和思想暂时退让给他对一个遥远的世界的期望。像李白说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
在别的世界里体验世界的意义,获得“我”的经验,是现代人类学的一般特征。 “离我远去”的技艺有多种。
两种人类学家之间,时常有互相讥讽的习惯,譬如,马林诺夫斯 ……插图。
4.人类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人类学专业面广,知识更新迅速,学生兼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属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就业途径宽,适应能力强。人类学专业的毕业生能胜任民族、宗教、计划生育、文化、民政、旅游、宣传、政策研究等工作。毕业后可以去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共组织和私有机构担任行政、文秘和各项管理工作,主要以博物馆、民俗研究机构、考古方面为主。有的学生还能进入相关的媒体机构担当记者、编辑的角色,进企业从事市场调查等。
近年来,人类学专业也有了新兴的就业方向,比如游戏策划。目前,一些国外的游戏公司选择在中国开发游戏时,会采用国外的游戏策划系统,聘请人类学背景学科的人士来做社会文化、游戏的受众群体的分析,以了解受众群体的整体文化背景、心理需求等方面。看来,这也是人类学专业的毕业生今后择业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因为学科体系与国际接轨,学生兼修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四方面的课程,故很多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赴国外深造。
5.人类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人类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如下:人类学专业的毕业生能胜任民族、宗教、计划生育、文化、民政、旅游、宣传、政策研究等工作。
毕业后可以去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共组织和私有机构担任行政、文秘和各项管理工作,主要以博物馆、民俗研究机构、考古方面为主。有的学生还能进入相关的媒体机构担当记者、编辑的角色,进企业从事市场调查等。
学科简介: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目前也有了新兴的就业方向,比如游戏策划。
人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哈佛一位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在哈佛的诸多专业中,再找不到一个学科像人类学这样,要干那么多的事情,要涉及那么多学科。
潘天舒说:“人类学的研究中可能会用碳14鉴定文物的年代,可能会跟踪黑猩猩部落,可能会调查华尔街的投资心理,可能会接触到印度妇女和瘾君子。”课程设置:人类学概论,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考古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世界民族志,中国民族学,中国民族志,宗教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田野调查方法等。
6.人类学是什么
学习一门学问,一如学习做人一样,需追求它的道理、规则、价值和技艺。怎样才能获得这些东西呢?我们一般要翻阅一些入门书,通过了解基础知识来接近学科。可是了解和把握学科所需要的东西,比书本知识能告诉我们的多。人类学是一门特别注重体会和理解的学科。
有人说:人类学这门学科,就是“人的科学”。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都是研究人类的,难道都应当被纳入人类学吗?人类学到底是什么?这门学科到底为我们理解人类自身提供了什么样的独特洞见?我们应怎样理解这门学科的研究价值?
从本意上,人类学确有一种“包打天下”的雄心,但恰好也是这门学科又给了自己的研究一个严格的范畴限定。要说清楚这门不无内在矛盾的学科,就要知道这门“人的科学”曾以研究那些古老的“原始人”为己任,而要令人信服地解释“人的科学”与“原始人的研究”有何干系,难度其实不小。我之所以称赞《人文类型》,是因为这毕竟是一位现代人类学奠基人从学科内部对人类学进行的全面阐述,它论述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人类学这门学科的整体概况、内在困惑和内在意义。《人文类型》的正文分七章,每一个章节都有自己的主题,全书概要介绍了人类学家从七个方面对人类进行研究的心得。这七个方面分别是:(1)种族特征与心理差别;(2)人和自然;(3)原始社会的劳动和财富;(4)社会结构的某些原则;(5)行为的规则;(6)合理和不合理的信仰;(7)人类学在现代生活中.
7.人类学专业都学些什么内容
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本专业培养掌握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科学思想和优良人文素质的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兼修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四方面的课程,强调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调查方法技术的训练,注意提高研究技能以及进行应用研究的能力。同时,注意拓宽专业口径,增加交叉学科、实用性的课程以满足国家建设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主干课程:人类学概论,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考古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世界民族志,中国民族学,中国民族志,宗教学概论,社会学概论,田野调查方法等。
8.我理解的人类学大概是什么 述评
拟一位社会人类学家的自述在我接触社会人类学的那天起 ,就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困惑:人类学既然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那么哲学、文学、历史难道不是关于人的研究吗?专门研究社会的社会学不算是关于人的科学吗?而这样的困惑,即便时至今日也常常会被人提及质询. 但依我看来,人类学在他产生之初,其实是有包打天下的壮志雄心的.他以研究人为自己的职责,作为自己的学科边界.但在逐步的发展、成熟过程当中,他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领域和视野:他要通过观察和研究他者的生活方式来理解自我的习惯与风俗.而这一点的确立,也是经过了漫长的学科演化过程的. 社会人类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907年剑桥大学聘任弗雷泽为人类学教授的聘书上.而要溯及这一词汇的出现,则依旧要回到人类学的童年时代.那时的人类学以体质人类学研究为主要方向.但是人类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影响人的进化和发展的不仅仅是生物方面的因素.知识、信仰、技术、法律、道德等等,都对人的进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一批专门研究人的文化层面的学者,主张从作为人的基本特征的文化入手来研究人.这一流脉被称为文化人类学.它分为分为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以及社会文化人类学.而其中的第三个分支又曾经被称为成为民族学.名族学在英法等国的发展中,与社会学许多因素结合起来,成为社会人类学. 而社会人类学中,也存在着视角的区分.尽管人类学越来越脱离那种非社会、非人类的自然科学轨迹,而转入人文学和社会科学来寻求解释.但也由此分为两派,一派注重不同社会、民族和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创造性的研究和发现.另一派则从经验事实中归纳出某种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这种争论今天也存在,而且我觉得日后也必将延续下去.不过在我看来,他们争论的核心不过是对于文化具有相对性还是普遍性的观点不同.而人类学家所需要做的恰恰就是在把我文化相对性特质的基础上,寻求世界大同,也即是一种沟通微观与宏观的综合视角. 至此我们或许会简单认为,社会人类学不过是人类学分支中一个流脉.但是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并非如此的.因为社会人类学,或是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其实是作为现代人类学的核心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而要理解这一问题,则需要理解人类学从近代向现代的那一次棺盖却难以论定的转变. 知识的背后隐藏着权力,科学有的时候恰恰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而人类学从产生到发展深深的引证了这一结论:西方人类学的发展过程是与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几乎同步形成的.甚至在某些问题中,人类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张目.而在这样的学科旨趣背后,则是进化论观点的作用.这一理论来自于社会达尔文主义,他把社会的进步看作是一种匀速行进的必然,并且认为凡是同西方生活方式不同的,都是落后的,尚未进化的.因而作为上帝的文明子民有义务帮助未开化的兄弟.但这一理论的缺陷也恰恰在于他无法解释为什么不同的民族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果社会的演进都是必然和匀速的话.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人类学思潮中又兴起了传播论观点.他们认为文明的历史是文明逐步分化成不同个边缘文化的过程,也就是说文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一个文化的衰退过程.他很大程度上揭示了空间上文化不同的原因,但是我们也能够看到的问题就是这种理论存有文化等级秩序预断的观点,并依旧把西方文明作为最高的核心. 在经历了以上的两股思潮之后,人类学进入了二十世纪.此时两位奠基人的出现,使得社会人类学成为了真正的社会人类学,并进而成为了人类学知识的核心. 第一位便是马林诺斯基,他为社会人类学奠定了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探索领域.马氏认为,一个合格的人类学家,一定要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入的考察,进行实地研究.他反对运用进化论的观点对不同于己的文化主观预断,主张移情式的理解当地文化的细微之处.而他通过田野调差研究所撰写的报告文字,便是日后成为社会人类学主要方法的民族志( ethnography). 另一位奠基人则是同马氏处于一个时代的布朗.在布朗的观念里,社会人类学等于比较社会学,他认为一个民族的情况是不能够具有普遍性的,因此主张不要停留于西方社会的研究,而要勇于走入他者的世界:两相参照,才能够得到真正的社会科学理论.而在分析视角中,布朗主张看待社会不仅要看他的外观,也要注重分析它的结构.因为内部的结构决定了外部的表现,而内部各个部分的相互依赖、作用,有对于结构本身具有功能.日后这一理论被我们通称为结构功能主义. 而从此时起,社会人类学有了他成熟的方法、比较有效地解释理论范式,从而日益成为了当今人类学的主流.而在这两者中,永远变动的是理论范式的思潮,相对恒定的则是民族志这一比较成熟的方法. 这一方法之所以恒定,是因为他体现了人类学的实质:他者的目光与好古之心. 他者的目光,老师曾将之称之为离我远去的艺术.是的,这是一门艺术.因为社会人类学本身要求我们走出自己所在,勇入他者的世界.在另一片天地中反观自我的生活.而对我而言,它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自我勇气,追寻人类道统的责任和一份对于这个世界另外一种可能性、多样性的追寻. 一名人类。
9.人类学是什么
怎样才能获得这些东西呢?我们一般要翻阅一些入门书,通过了解基础知识来接近学科。
可是了解和把握学科所需要的东西,比书本知识能告诉多。人类学是一门特别注重体会和理解的学科。
作者简介 王铭铭 毕业于厦门大学,后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著有《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逝去的繁荣》等,近作有Grass-roots Charisma:Four Local Leaders in China(与Stephan Feuchtwang合著)及《王铭铭自选集》。编辑推荐 本丛书对个人来说此书的意义,人格健康、心态开放、温文尔雅、博学多识。
对民族来讲此书的意义:提高人文素质,倡导民主、开放、文明的精神。特点:权威性:顾问是著名专家,作者是著名的学者。
通俗性:深入浅出,例举典型,贴近生活。系统性:完整的学科体系。
简明性: 15万字概述一个学科。学术性:反映作者的学术观点。
目录阅读说明总 序开头的话1.人看人1.1 人怎样成为人1.2 文化中的人1.3 一样的人,不同的文化1.4 价值观2.他者的目光2.1 人的“发现”2.2 近代人类学2.3 不成功的转变2.4 现代人类学3. “离我远去”3.2 从民族中心到现代中心3.2 奇异的生活方式3.3 “川野”之所见4.迈进人文世界4.1 亲属组成的社会4.2 互惠、分配与交换4.3 权力与权威4.4 信仰、仪式与秩序5.生活的节律5.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5.2 时间就是社会5.3 历法与秩序6.“天”的演化6.1 变化的世界6.2 文化动态论6.3 “大同人类学”?7.看别人,看自己7.1 祖先问题的西行7.2 圣安德烈山7.3 山泉、牧场、民居、面包窑7.4 天主与雪山圣母,“社”与“会”7.5 同与不同7.6 非我与我8.人类学者的成年8.1 善待他人的学问8.2 成为人类学家8.3 认识与价值9.富有意义的洞察9.1 人类学的人文主义9.2 人类学的用途9.3 人类学的“中国心”推荐阅读书目前言精彩书摘 像马林诺夫斯基这样的人类学家,大凡都要经历冷酷的田野生活,他的日记给人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感。从一个角度看,他们成为人类学家,与他们遭受的磨难有直接的关系。
马林诺夫斯基之所以是马林诺夫斯基,是因为他离开了家园,离开了波兰和英国,到蛮荒的特里布恩德岛;波亚士之所以是波亚士,是因为他离开了殖民开拓以后的美国,离开了都市生活,到印第安人的部落;费孝通之所以是费孝通,是因为他离开了家乡,离开了自己的学院,偕同妻子双双去了大瑶山……为什么这些人类学家非要这样实践他们的人生?要把他们的青春耗费在遥远的穷乡僻壤?马林诺夫斯基在自己的日记里,忠实地表达了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困惑,他面对过的压抑、无聊、无所适从,也是其他人类学家面对过的。然而,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坚信,田野生涯里的种种忧郁,不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它们正是特殊的人类学理解能力的发挥。
做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的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个门已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牛活的面貌。所以,这里的“我”足“门己”,但不单指个人,而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
人类学家不像心理分析家那样,川门我剖析来“推己及人”;他们也不像哲学家那样,在自己的脑海里营造。个思想的建筑来代表整个世界。
做‘个人类学家,首先要学习离开自己的技艺,让自己的习惯和思想暂时退让给他对一个遥远的世界的期望。像李白说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
在别的世界里体验世界的意义,获得“我”的经验,是现代人类学的一般特征。 做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的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一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生活的面貌。
所以,这里的“我”是“自己,但不单指个人,面指人生活在其中的“自己的文化”。人类学家不像心理分析家那样,用自我剖析来“推己及人”;他们也不像哲学家那样,在自己的脑海里营造一个思想的建筑来代表整个世界。
做一个人类学家,首先要学习离开自己的技艺,让自己的习惯和思想暂时退让给他对一个遥远的世界的期望。像李白说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
在别的世界里体验世界的意义,获得“我”的经验,是现代人类学的一般特征。 “离我远去”的技艺有多种。
两种人类学家之间,时常有互相讥讽的习惯,譬如,马林诺夫斯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