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者受综艺“追捧”,是因为他们站得高吗?

bdqnwqk1年前学者15

“文化学者受人‘追捧’,不“是因为他们站得高”,而是他们赶上了好时代。从央视栏目“百家讲坛”所聘请的几位大学教授和学者来看,确实有人肚子里有货,无论是讲历史还是讲人文,令人佩服。例如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和北京某中学老师所讲的相关内容,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并不是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人都受人推崇与欢迎,有人故弄玄虚,云里雾里讲古代文化,让人们看了几期之后,给人的印象与感觉是弄不清楚Te究竟讲的是什么东西?某大学老师登上了“百家讲坛”之后,大有讲中国古代文化舍我其谁焉的驾势,跑到另一所大学去给学生上大课,结果让学生给轰了下去。站得是高,摔得也够残。

文化学者不是自封的,是经过个人个人不懈努力日积月累钻研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现象,提出个人的独到见解而受到广大读者或观众所喜爱和欢迎。央视和有关媒体出镜率高的知名人物,无一不是凭借其个人在某一文化方面的研究特长,由书斋走向前台,向广大观众传播Te们所善长的某一方面的文化知识。例如国防大学的教授张召忠、房兵和戴旭等人所讲的有关军事文化知识,受到了广大年轻的军事爱好者们的一致好评。当然还有其它领域里的专家学者利用其个人所研究的某一方面文化知识,向感兴趣的青年学生们利用各种平台贯输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的正能量知识。

文化学者们由于职业关系,凭借Te们所掌握的知识和占有的材料,确实是某一专业领域里的翘首,就是当下网络语言所形容的大咖,Te们业勤于精,术业有专攻,在Te们所熟悉的领域内确实站得高,看得远,受到追星族们的喜爱与欢迎并不难理解。

文化学者的组成是多方面的,狭义的理解仅仅局限在社会文化方面。由于文化的定义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所以说广义的文化学者包括方方面面的专业人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只要将社会上某一方面的知识从理论到实践融汇贯通,就有可能成为那一领域里的专家,就有可能受到人们的追捧。

当今社会,除了高科技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法与方式。文化方面的软实力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学者受综艺‘追捧’”,是因为Te们赶上了好时代,Te们所提出的理念和观点契合了年轻人们的所思考所关注的话题,能够引起共鸣。(原创于: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