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石知识点
1.玉石的鉴别及基础知识
玉是在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在矿物学上玉分为硬玉(也称翡翠,主要成分为 NaAlSi2O6)和软玉(透闪石、阳起石一类,因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呈现各种颜色,种类较多,但主要成份均为 Ca2(Mg, Fe)5Si8O22(OH)2)。
玉的鉴别
玉器可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种,硬玉又名翡翠。从化学成分来看,软玉是含钙、镁和铁的硅酸盐,而硬玉则是含钠和铝的硅酸盐。
下面介绍鉴别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鉴别法
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状,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触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3)观察法
将玉对着光亮处观察,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鉴别法
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此外,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主要看有无裂痕,有裂痕的其价值大减。
玉石的品质鉴别
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
(1)色
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色泽暗淡、微黄色的为下品。如果是单色玉,以色泽均匀的为好。
(2)透
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的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居多。
(3)匀
玉的色泽重在均匀,虽含白、绿但色泽不均匀的,则价值很低。
(4)形
玉石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样式,无特殊标准。一般地说,玉石的个头愈大愈好。
(5)敲
玉当中常有断裂、割纹,一般不易观察到,如果用金属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轻轻抛在台板上,可以从声音的清浊辨出裂纹存在与否。声音越清脆越好。
(6)照
玉当中有肉眼不易发现的黑点、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镜照一照,便可一览无余。
玉的品质可分为10级,每一级又可细分为上、中、下3档。其中,白玉无论其色泽好坏,透明度如何,价值都是最低的。
天然玉石的特点是略呈浅色,而不带有浅蓝色(俗称邪色)。另外还有一种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外观颇似深色“老坑玉”。鉴定的方法很简单,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重者为真玉。
目前,市场上常常混杂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别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听、测。
(1)看
主要看晶体透明度、内部结构、光泽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泽,花纹自然,内部纤维状态是不易模仿的。
(2)听
真玉声音清脆,人造假玉声音发闷。
(3)测
主要是测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为标准,除岫玉、绿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划出条痕,而玉石本身丝毫无损。假玉一般较软,划不动玻璃。
常见的假玉一般用塑胶、玻璃加工而成,它们都是非晶质材料,硬度低,密度小,还有材料本质的特征。如塑胶能用钢针挑得动,或能刻出划痕,拿在手中轻飘。玻璃在灯光或阳光下内部显示气泡,偏光镜下显示非晶质性(转动时无周期性的明暗变化),有原料制作漩涡状条纹等。
2.玉石鉴赏知识简单方法谁知道
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较强,油脂光泽;
听,真玉声音清脆,反之声音闷哑;
测试,真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上留下划痕,而玉石本身则丝毫无损。
常见的假玉有塑胶、着色玻璃、云石(大理石)、电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鉴别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胶的质地比玉石轻,硬度差,一般还容易辨认。
着色下班也容易区别。只要拿到灯光或阳光下检查,就会看见玻璃里面有不少气泡。
比较难辨的是电色假玉,这旨经过电镀,给劣质玉镀上一层美丽的翠绿色外表,很容易误以为是真玉。这时就需要仔细观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绿中带蓝的小裂纹,就是假玉。因为电镀时会留下裂纹,行家称为“蜘蛛爪”。也有人说,将电色假玉放置热油中,电镀色就会消退,还其本来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鉴定方法很简单,即它们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仅2.8。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即可辨别真假。
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看去比玉还洁白莹润。古人说:“玉赛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样,才算是高级的。可见,硝子和玉难以分辨。然而真假终究是不同的。就颜色来说,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纯白者极少,硝子则是匀净洁白的纯白色。就玉性来说,玉温润细腻,如脂如膏,硝子虽也温润,莹润之中却难免有贼光。白玉是天然产物,体质很难全部均匀一致,内中玉筋、玉花等。硝子为人工所制,则无上述表象。白玉质地坚实,无气泡可寻。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气泡、气眼外露。弄清这几条,就不会把硝子制品当成玉器了。
3.我想全面了解玉石知识,有那位好心的告诉我
家德穆尔根据现代地质学的理论,将玉分为" 硬玉" 和" 软玉" 两种,这一分类的
方法沿用至今。
" 硬玉" 专指翡翠,属辉石类,质地坚密,有玻璃光泽,对着光看有隐约的水
晶结构。其摩氏硬度为7 ,硬度较高,比重为3.33,拿在手里面有沉甸甸的压手感。
" 软玉" 属角闪石类,其摩氏硬度最高一般不超过6-6.5 ,较硬玉软。软玉的
种类非常多,岫玉、南阳玉、蓝田玉、和田玉、玛瑙、水晶、珊瑚、绿松石、青金
石等等,均属于软玉范畴。后来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得
到了一致的认可,开始在宫廷、官方及民间的玉器加工中,逐渐成为主角,软玉逐
渐演变成了和田玉的代名词。
和田玉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流入了中原,但是大量流入中原还是在丝绸之路开
通以后,由于其色彩丰富,肌理温润,细腻美观,佩之避邪安神,深得人们的喜爱,
古代的人们命之" 玉有五德" ,用以鉴人,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形成了中国古代
独特的玉文化。
和田玉硬度为6-6.5 ,比重为2.963.17,由于其成分的不同,在色彩上又分为
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其中黄玉最为罕见珍贵,次之则是羊脂白玉(因
其温润洁白如羊脂而得名),墨玉的数量也非常少。青玉是和田玉中数量最多的,
也是质量和价格最低的一种。
远在夏商周时代,中国就有了了玉器加工业,到目前为止,已经绵延了数千年,
由于和田玉的矿藏有限,目前已经很少出产,所以目前玉器市场上有不良商贩用青
海白玉和俄罗斯白玉冒充和田玉,牟取暴利。
对于玉器爱好者来说,弄清楚玉的种类是收藏玉器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倒底
一步,只有弄清楚了玉的种类,才可以在日后的收藏与鉴别中顺利的收到自己喜爱
的玉器。
4.赌石基础知识,如何利用灯光判断翡翠原石雾色的
翡翠赌石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个常用的词,就是翡翠的“雾”。
有关翡翠原石赌石的雾,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分享过,关注公众号的朋友就应该了解过,那在这里家沫就不再重复,今天要跟朋友们分享的是翡翠原石的雾的厚薄,如何利用玉石手电来分辨翡翠原石内里雾的厚薄。我们知道,翡翠原石很多场口出产的原石在皮壳下都有一层雾,这种雾看起来比较朦胧,透光度不强,犹如隔着一层薄薄的白纸包裹着晶莹剔透的玉肉。
翡翠原石的雾有各种颜色,有白雾、黑雾、绿雾、黄雾、红雾。五颜六色的雾色给我们对玉石雕刻起了画龙点睛的巧色艺术品的视觉价值。
其实翡翠原石的雾就是一种“颜色”,而我们往往把这种“颜色”当作是翡翠原石的本色,这就是“雾”。雾,是处于翡翠原石皮壳和肉质之间的一层半氧化风化的硬玉,它也可以算是翡翠,但却不是真正的翡翠,是从风化壳到未风化的肉(翡翠)的一个过渡带。
一般在翡翠原石中虽然很多场口的翡翠原石都会有雾,唯有达马坎场口料子的雾色会比较厚,能出东西,其他场口的雾色相对来说都比较薄,一般都只能用来俏雕搭配颜色, 而达马坎场口料子的雾就比其他场口的原石的雾要厚很多,如果能辨别达马坎场口的雾的厚薄,往往把雾取下做挂件,将是一种不非的价值。首先我们在看一块料子之前,我们可以先看料子的雾色的颜色的鲜艳度,如果雾色很鲜,通过雾色打白光灯,打灯之后,灯光黄中透青,这个就很可能说明这个料子雾色很薄,里面的肉质是油青底子,而打灯黄中透白,也是说明雾色可能不厚,里面是白肉。
在这里有一个特别的技巧,一个料子通过打白光灯后,我们可以根据灯光反射的情况来分析料子的雾色的厚度,如果打白灯不出其他的杂色,而且有种光被吸入的感觉,则说明这个料子雾色厚的可能很大。在这里要具体的说一下,所用的灯光必须白灯,要是用黄灯的话,本来雾色就是黄色的,会干扰视觉对颜色的判断。
雾色厚薄和皮壳还有翻砂也有很大关系。雾色也和料子的肉质也息息相关,好的肉质一般才会诞生好的雾色,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而好的肉质一般都会体现在石头的皮壳上。
翻砂均匀,皮壳油腻的皮壳,雾色出来一般也均匀。在看雾色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料子的红、黄雾色应该分开判断,因为带红雾的原石一般底子会灰,带红雾的原石有一个很重要的秘诀,就是打灯水一定要长,只要能结合灯光的判断,赌出好东西的概率就大。
5.我想了解一些关于石头及宝石的基础知识,请给位赐教.
宝石:从目前的宝石学看,宝石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宝石和玉石不分,泛指宝石,指的是色彩瑰丽、晶莹剔透、坚硬耐久、稀少,并可琢磨、雕刻成首饰和工艺品的矿物或岩石,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也包括部分有机材料。狭义的概念有宝石和玉石之分,宝石指的是色彩瑰丽、晶莹剔透、坚硬耐久、稀少,并可琢磨成宝石首饰的单矿物晶体,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如钻石、蓝宝石等;而玉石是指色彩瑰丽、坚硬耐久、稀少,并可琢磨、雕刻成首饰和工艺品的矿物集合体或岩石,同样既包括天然的又包括人工合成的,如翡翠、软玉、独山玉、岫玉等。在商贸或市场销售时,宝石也称珠宝。顾名思义是指珍珠和宝石,包括珍珠、宝石和玉石等。
颜色:是宝石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选择性吸收后,其残余光的混合色即为该宝石的颜色。
1、宝石:严格来说,宝石是指经久耐磨(摩氏硬度6以上),色彩鲜艳纯正、透明度好、光泽强,符合工艺要求的金属矿物单晶体。但梧州的情况比较特殊,所谓的宝石一般是天然宝石的代用品,如立方氧化锆、刚玉、尖晶、玻璃等人造品,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宝石。
2、颜色:宝石是大自然的娇子,有着漂亮的颜色,有的单色鲜艳、有的多色绚丽,颜色微小的变化,可以成倍地影响其价值。要求色正、色纯、色浓,色正就是艳,色纯即无瑕,色浓就是夺目。
几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阳光(七色光、全色光)下观察颜色才是正确的真实的颜色。
3、透明度:是物质透过光线强弱的表现量,是检验宝石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色深者透明度高。
4、泽:投射到宝石表面的光线 ,有一部分被折射和吸收,另一部分从表面反射,这种反射的光线就构成宝石的光泽。各种宝石的质地不同,硬度不同,对光吸收、反射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表现的光泽也纷华不一。因而钻石的光泽特别灿烂,翡翠的光泽就特别滋润。质细而硬,光泽必然好;质糙而软,光泽必然差。光泽也是检验宝石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5、密度:宝石的密度是指宝石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是G/CM3,即每立方厘米的克数。
6、硬度:宝石的硬度是宝石抵抗外界刻划和研磨的能力。一般用摩氏硬度来表示。
7、解理:是沿着晶体某个面容易裂开的纹理,裂开的面叫解理面,解理面不是破碎面,打击瓦片时发生的碎裂没有一定的方向和规律,而有解理的晶体则沿着格子构造的某一或某几个面方向裂开,面平整光滑。如:萤石(软水绿晶、水紫晶)用小锤敲击时,破裂面全是光滑的平面。
8、裂纹:自然裂纹不同于解理纹,没有一定形状、方向和规律。自然裂纹是受自然力冲击,受冷热变化,压力变化形成的,有些还与成因有关。
9、断裂纹工;受力形成,裂纹长面深,在局部,易发现。
10、破碎纹:受力形成,裂纹碎而多,长短、深浅,走向无一定规律,易观察清楚。
11、炸惊纹:是宝石内应力所表现出的裂纹。
12、包裹纹:在宝石沉积过程中,凝固层没有粘接牢而形成。经常是内部有个核,核外包着若干层皮,如玛瑙常有包裹纹。
13、包裹体:宝石中包含着异性物质,属于杂质。但有些具有特别意义,视为珍品。如:水胆水晶(热液沉积过程中中间包裹着水),琥珀里的昆虫。
【普及】宝石的基础知识(图文版)
6.玉器知识
最佳答案检举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祖先历来就爱玉,欣赏玉是一种高尚的嗜好。
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五千多年,就认识到玉石的坚硬和美丽,玉石不仅可以用来磨制工具、武器,又是美丽的装饰物件,寄托了人们的艺术情怀和精神追求,而且还作为一种礼器用来祭祀祖先,因此中国玉器一开始,就带有神秘的色彩,有辟邪,象征着权力、财富、贵贱等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故宫珍藏的勾连纹玉灯,就是标准的和田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
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 不过那时加工技术十分原始,佩戴玉的只是少数达宫贵人、豪门贵妇,而真正的流传于民间当在宋朝以后。
当时民间就有一种风俗,即当一对青年男女喜结良缘,老祖母从红绸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玉手镯拿出给新人戴上,祝福新人生活和谐美满,而在若干年后的某一天这一幕又回重现。这一传统恰体现了玉石特有的坚固不朽的本质,相当完整的保留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和艺术精髓。
当时过境迁的今日里,玉特殊和独有的品质早就根植在中国人崇玉、爱玉的心里,玉代表了美好、尊贵、坚贞和不朽。“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在拥有玉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深化了自己的心灵。
翡翠的流行 传说十三世纪初,云南的一个盐商偶然的从缅甸驮了一块石头回国,那块晶莹透亮的绿石头一下子征服了爱玉的中国人,这块石头就是翡翠,因其色泽艳丽、产出稀少、具有玻璃光泽、质地滋润、韧性较强、硬度高,在玉石家族中称“硬玉”,又称“玉中之王”。 翡翠产地多属于未开发山区,虽不致鬼魅魑魍、豺狼虎豹,但孟尹深山,往往走上一日不见阳光,茫茫林海,只有求玉人走出的小毛路;雾露河,滚滚浊流,每逢夏日雷雨天气,水面上处处泡起,缕缕烟生,烟生至三尺高度即聚拢不散,人坐船中,伸手不见五指,如入五里雾中。
除了蛮烟瘴气,蚊蟒疟疾,环境恶劣,加上工具原始,旱季短少,物资缺乏,玉石的开采,备极艰辛。 直到18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翡翠才真正大量进入中国云南。
虽然翡翠从传入到应用也只有300~400年的时间,但由于喜爱翡翠的人们赋予其神奇的文化内涵,其短暂而辉煌的历史足以让其他玉石羡慕不已,并与其他玉石一并构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玉器文化。明代,我国出现缅甸翡翠;清代,由于王公贵族的喜爱(尤其是受到清朝乾隆皇帝的推崇和慈禧太后的癖爱),被称为"皇家玉",由此翡翠身价百倍,成为玉中极品。
翡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眼中,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石头,还带有神秘的信仰和附托。古人与今人都皆爱玉、喜玉、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现业已成为世界各地炎黄子孙及韩国等地最流行的玉石,佩玉爱玉已成为一种现代时尚。 什么是翡翠 翡翠,其英文名字称为Jadeite。
来源于西班牙语Pridra Yiada,意思是佩在腰部的宝石,因在十六世纪翡翠被认为是一种能治腰痛和肾痛的宝石。而在我国古代,"翡"、"翠"是分别用在指赤羽雀和青羽雀(据东汉年间的许慎的《说文解字》)。
翡翠,其主要组成矿物名为硬玉,是单斜辉石中的一种碱性辉石,由无数细小纤维状微晶纵横交织而成的致密状集合体,具有毡状结构。基本物理性质:坚韧度极高,能抵御较高的撞击力和压力;摩氏硬度6~7,大于软玉的摩氏硬度。
由于翡翠由矶嘤灿窨帕W槌桑?斐捎捕炔钜欤?a target=_blank href='/Html/zt/paoguangj/index.htm'>抛光后有桔皮效应;在二碘甲烷中下沉;其光泽为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透明度有透明至不透明不等;断口为参差状,较表面暗些。 世界上著名优质翡翠玉石产于缅甸。
其矿床位于缅甸北部乌龙河钦敦江支流流域,主要产地有度冒、缅冒、潘冒和南奈冒,那里离我国云南边境很近。云南的腾冲、大理一度是翡翠玉石集散地,现已换作瑞丽。
瑞丽的翡翠市场是我国翡翠交易市场最繁荣、最具代表性的市场,高中低档货应有尽有,其中也掺杂了些B货、C货,这就要考考买货人的眼力了。除了缅甸、泰国、美国、日本、原苏联和我国都有翡翠石矿产,但缅甸是唯一出产优质品的国家。
翡翠的投资与收藏 翡翠的储量非常有限,全世界高档翡翠原产地仅限于缅甸北部的一小片区域,远比钻石和其他宝稀少。有人统计,从清末到1949年,“玉中之王”翡翠上涨了200多倍,尤以高档翠玉为甚。
在香港市场上,10来万港元一件是很平常的事,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港元一件珍品在拍卖行拍卖也不稀罕。 翡翠行情波动性不大,从70年代至80年代末,上涨千倍不止。
一时间所有的翡翠商都忙于找货,供不应求的局面使玉人们日夜赶工。9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翡翠价格略有回调,但近两年翡翠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原因是高档原料日见稀缺,矿主奇货可居,不急于卖货。
很多行家感叹“面粉比面包贵”。因此,可以说现在正是买翠的时候。
7.玉石知识
玉石的种类和产地 玉,在我国是美石的同义语。
古人视玉为宝,今人又把珍贵的玉石称为宝玉。我国是一个玉石之国,但目前国内的珠宝界、考古界和地质界对玉、玉石和宝石的定义是有区别的。
目前国际上统称的玉专指软玉和硬玉(翡翠),其它玉雕石料统称为玉石。 宝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集合体,绝大多数都是某种矿物的单晶体,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石、碧玺、紫牙乌等。
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的“和田玉”、陕西蓝田的“蓝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及辽宁岫岩的“岫玉”。 和田玉 主要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9个产地。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 起石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 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在5。
5度至6。5度之间。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
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 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
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1。07万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 其主要品种有: 1。
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质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2。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透闪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
同等重量的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极其推崇羊脂白玉。
3。青白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4。青玉:色呈淡青、青绿、灰白的均称青玉,其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透闪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5。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
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经济价值可抵羊脂白玉。
在清代,由于黄玉为"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6。
糖玉:氧化铁渗入透闪石形成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深红色称"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带粉红的称"粉玉"。糖玉常与白玉或素玉构成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
以糖玉皮壳籽料掏腔制成鼻烟壶,称"金裹银"宜能增值。 7。
墨玉:透闪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呈黑色。 墨玉多为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名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
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其它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因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以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8。碧玉:产于准噶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
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量差一档。
碧玉含透闪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 蓝田玉 考古资料证明,蓝田玉是我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蓝田县位于西安市东南,县城距西安40公里。县境除东、南部为秦岭山区外,余为川原丘陵地带。
绕流长安的八水中的灞河和?汉蛹捶⒃从诖耍陌茁管慵芯佑阱薄?褐洹U焦逼冢刂美短锵兀蛭،裰勒咴焕叮夭烙瘢拭短铩? 蓝田玉初见于《汉书·地理志》,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 其后,《后汉书·外戚传》、张衡《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
至明万历年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从此引起后世人的纷争,有的说蓝田根本不产玉,有的说即使产玉可能是莱玉(色绿似菜叶的玉石)。
蓝田玉有翠玉、墨玉、彩玉、汉白玉、黄玉,多为色彩分明的多色玉,色泽好,花纹奇。据近年勘测,蓝田玉储量达100万立方米以上,主要分布在玉川乡和红门寺乡。
当地民间玉匠过去都是用人工采玉加工,近年来开始使用机械采石加工,生产出多种多样的装饰品和工艺品。 如玉杯、玉砚、玉镯、健身球等。
不少玉石品隐现出天然的山水图象,不失为物美价廉的工艺品。 蓝田玉经物理化验表明,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钙、铁、钾、钠、锰、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对人体有舒筋活血,养颜等功效,蓝田玉被视为保健玉。经常佩带玉器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的失调,使人祛病保健益寿。
历代皇室和显贵都视蓝田玉为珍宝,秦始皇曾用蓝田玉做玉玺,杨贵妃的玉带也是蓝田玉。传说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