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行之始知识知之成的一

bdqnwqk2年前基础12

1.知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出处】《荀子·儒效》。

【大意】听说过而没有亲眼见到,虽然听得很多,必定会有许多是错误的;见到了而不能理解,虽然记住了,必定会有许多是虚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虽然知识丰富,也必定会遇到困扰。

【提示】在古人看来,耳闻、目见、心知、力行,是认识事物的四个途径,但以“力行”最为重要。因为“力行”不仅可以检验通过前三种途径所获得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回答源自网络。

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出自哪里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行是知之始》《陶行知教育文选》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行是知之始》,发现这一教育思想仍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后获取知识,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思想的体现。我们必须通过实践,亲身的体验才能获得真知。

既然“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那么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要不厌其烦的和学生一起探讨、思考、推理,一定要注重过程,不要直接把结论交给学生。虽然教学生经历过程很麻烦,可是只有经历才会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单纯的记忆知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特别是现在提倡素质教学,考试制度的变革,给了教育更多的发展空间,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从考试的指挥棒下解脱出来,不再为考试而教学,不再为考试而考试。而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因此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创造性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3.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谁的理论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是陶行知的理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教育理论。

对于这个理论的阐述,先生用了一个极为通俗的例子:小孩子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了糖,才知道糖是甜的……浅显易懂地说明了由“行”到“知”的一个过程。然后,陶先生结合“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亲知、闻知和说知”。

陶行知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亲知”的意思,亲知就是亲身得来的,从“行”中得来的。对此,我深有感触,下面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说说知识来源于亲知。这里我所要说的“知识”指的是纯粹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

就拿我所教的数学来讲吧,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有利于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比如学习了“24时计时法”后,让学生看电视报,说说各种电视节目预报的时间,特别是晚上的节目,让孩子们说说分别是晚上几点,由此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也由于亲身感受了知识,运用了知识,对知识的掌握比纯粹的讲解要牢固的多;再如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强调让学生亲自参与,很多时候可以通过动手来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如“圆锥体体积”教学,让学生同桌做实验,学生学得不亦乐乎,通过亲手操作,从中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公式由来一清二楚,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再如三年级上学期教学除法计算,这是一个很单调的教学内容,于是,采用了摆一摆的方法教学新知,而分小棒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算理的过程,先算十位,就是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两份的过程,得到每份2捆,也就是20根,所以在十位上商2,表示2个十,再分2根的过程就是算个位的过程,把2根平均分成两份,每份1根,所以在个位上商1,表示一个1,最终得到答案21。

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学生的手、耳、口、脑等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算理不用多解释就明明白白。 俗话说得好“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很多时候,操作要比纯粹的记忆效果好的多了。可见,亲自参与对于思维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数学课可以这样,其他如科学课就更加要注意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当然,知识的学习也不能光靠动手参与操作就可以了,知识的学习,要求教师能够带领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然后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在我们数学的新教材中也同样体现了出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所以现在的数学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进一步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这类作业可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进行,如教学统计后,有一个实践活动,就是统计居民使用塑料袋的情况,从家庭、超市及菜市场等渠道进行实践,在一个星期的实践统计活动中,学生会将很多数学知识运用其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次我又想到了生活中的知识也来源于亲知。记得上次数学补充习题上由这样类型的一个题目(具体题目我不记得了,下面只是大概意思):商场中一件衣服原来卖126元,实际优惠了12元,妈妈买这件衣服花了( )钱。

原本以为这样一个生活常识题,学生都懂,这道题的正确率会很高。谁知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这道题的正确率远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高,甚至是远远低于我的最低限度要求,很多学生都是用“126+12”的。

一阵怒火之后,我逐渐冷静下来,细细思考一番,其实也没什么稀奇。现在的孩子电脑比我们懂,因为他们一直在摆弄研究,比我们实践的多,新鲜事物比我们了解,那是他们在关注,在不断的接触,而对于这种买东西优惠了多少钱,实际花了多少钱,他们是不用管的,因为有父母操心着这一切,所以在我看来是生活常识的题目,对于他们来说是难题,因为他们不懂什么叫做“优惠”。

就像没见过香蕉,偏要问他香蕉是什么颜色一样。这又充分说明了“行是知之始”。

最后,我要说的是既然“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那我们不再应该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面前说:“我也不太清楚,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我们要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行以求知,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就如陶先生所说“我以为天下最经济的事,无过于这种亲知之取得”。这让我想到了儿子经常看的一个节目“智慧树”,里面有个栏目叫“科学泡泡”,这个节目的目的就是让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学会动手动脑、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让他们在试试、做做、玩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通过科学游戏,在玩中学科学。上次陪着儿子也完整的看完了一个片段,片段内容是这样的:红果果、绿泡泡问孩子们“把一张纸条放在嘴巴下面,然后使劲地吹气,你觉得纸条会向哪个方向摆动呢?”以孩子的经验理解,肯定是纸条会向下摆。

孩子们猜测后,主持人没有马上公布正确答案,而是让孩子们试一试,结果一试,才发现纸条反向上飘起来了。在孩子们奇怪之时,主持人再配以动画介绍让孩子们了解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

陶行知先生在“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中也多次赞扬爱迪生的母亲敢于。

4.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行事知之始”指实践是获取认知的必须途径;“知是行之成”指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整句话阐述了实践和认知的关系,知行合一,实践是认知的开始,而认知又是对实践的升华。陶行知先生43岁时,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扩展资料: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

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参考资料:陶行知—百度百科。

知是行之始知识知之成的一

标签: 知之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