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与修身知识全集
1.做人与修身作文400字
修养助你成功
成功是一座堡垒,但在堡的底端你需要通过修身养性才能不断向上攀登。 ——题记
在如今各方面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人才与人才之间的职位竞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业竞争愈演愈烈,所以总是有那么一些人想要一步登天,一下子超越别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但在现实社会中,这是非常难做到,并且在这个繁华而又喧嚣的世界里,你的心若浮躁不安又怎能有所建树呢?
陆游曾向他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此话中只字未提写诗的技巧,留给其儿子和后人无尽的感悟空间,而现在我们认真品味这句话不难看出陆游希望他儿子多留心生活,多去感悟生活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到时写诗自然手到勤来。所以学诗并非主要在诗上,反而是诗外自己要学会安静地审视生活,不断提炼自身。这与我们日常学习有着相同的含义,我们现在的学习并非简单地从书本上获取那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书本之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陶冶自己的情操,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改变自己不好的性格,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一定基础。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素质教育中提倡成才先成人的道理吧!
翻译家傅雷临终时告诫自己的儿子傅聪要首先学会做人,然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来修炼自己的身心,最后就可以成为钢琴家了。傅聪谨记了父亲的教诲,最后成为闻名中外的钢琴大师,同时也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全才。或许傅聪会向后人夸耀是自己的父亲缔造了自己的成功,但正是他听从父亲的话后修身养性才使得自己有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古今中外有着无数伟人的事例:居里夫人面对荣誉异常淡然,因为荣誉并非她所追求;爱因斯坦面对名利并未迷失自己,依旧泰然处之,诸葛亮隐在卧龙冈数年,潜心学习并时刻告诉自己“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们的成功因为修身养性而来,他们也不因名利而迷失自己,这些都是因为他们修身养性所达到了一种常人无法触及的境界。
成功的因素有太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在自身。修身养性是自己获得成功的基础,但是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你是否还能做到淡然处世呢?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闭上眼后再睁开,忽视那些浮躁的景象,慢慢向自己的成功迈出自己坚实的步伐。
2.在人生中,确实做人很重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和做
立业要修身 做事先做人《论语》里讲,人一生的抱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什么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呢?我想,道理就是做事先做人。不管做任何事情,修身就是前提,没有修身的铺垫,一切理想和抱负都是一句空话。
人的一生就是做事的一生,在做事中做人。 做人是一种学问,做事是一门艺术。
同样做事,有的人事业成功,德高望重;有的人碌碌无为,被人轻视;同样是政协工作,有的干得有声有色,有作为有威信有地位有的却无声无息,存在与不存在几乎一个样;同样是一名教师,有的受学生欢迎有的不受欢迎;同样是名生意人,有的赚钱,有的赔本;同样是一名国家干部, 有的成了模范有的进了牢房……根本的区别在于做的哲学和做事的方法不同,结果就完全不同。 如何做人是人生一门深奥的科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如果生个人能把人做好、把事做好,那么家庭和谐了,单位也和谐了,整个社会也就和谐了。那么怎样才能做好人呢?我认为以下四点必须要做好的: 1、要与人为善、厚道为本。
2、要讲点哲学,懂点辩证法3、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4、要有好的人缘。
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有多种,但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功的人生。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
以上讲的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有的不一定正确,也许有的人也不赞同,是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做有益之事;做人,要做好人,要好好做人,做优秀之人。 第二句是,做事先从做人开始,利人利已的事多做,损人利已的事不做,既损人又不利已的中绝对不做,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做好事情的必要前提。
鄙人不才 望采纳 谢谢。
3.论语十则的学习态度 方法与修身做人
《论语十则》
1、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了学习态度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了独立思考与复习。
2、哪些语句强调了谦虚?哪些语句强调了独立思考?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3、《论语十则》板书设计:
谈学习态度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谈学习方法
4、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谈修身做人
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论语十则》个别词语解释一览表:
(1)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特指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相当于“先生”,在这里指“孔子”(2)曰:说道。(3)时:时间名词作状语,按时。(4)习:本文指鸟多次飞行,这里引申为诵习、复习、温习等。(5)说:通“悦”高兴。(6)朋:同在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互成为“朋”志趣相同的人互称为“友”。(7)愠:恼恨,怨恨。(8)君子:指道德上有良好的有修养的人,是名词作谓语,翻译时前面加判断词“是”。(9)日:每天,每日。(10)省:反省。(11)三,泛指多次。(12)为:替。(13)谋:出主意,谋划。(14)忠:忠实。(15)信:真诚,诚实。(16)传:老师传授的知识。(17)温:温习、复习。(18)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知识。(19)为:动词,成为做。(20)罔:通“惘”。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1)殆:通“怠”,有害。(22)诲:教导、诱导。(23)知:知道,懂得。(24)(后一个知)聪明。(25)齐:相同。(26)行:走路。(27)必:一定。(28)择:选取。(29)善者:好的,这里指优点。(30)从:跟从,学习。(31)士:有抱负的人,有地位的人。(32)
弘毅:强毅。(33)重:重大。(34)凋:凋谢。(35)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5、第一则主要讲了学习的愉快,友谊的珍贵,个人的修养
6、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7、“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你是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的“学”与“习”之间的关系?
答:孔子将“学习”与“复习”即“学”与“习”两个密切结合起来,在“学(学习)”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在“习(复习)”中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哪种阿关系?
答: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9、从第六、七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在生活中,作为个人,要善于学习,善于反省,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
10、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揭示了松柏怎样的品质?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答:高洁傲岸、不畏严寒。获得的启示是: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经历考验后才能体现出来。
11、请你摘录两个与“诚信”有关的古代著名的故事。
答:曾子杀彘,商鞅“立木为信”,刘邦“约法三章”。
12、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这是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功课是“炒现饭”没意思,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