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bdqnwqk2年前基础9

1.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基础知识总结

什么省?什么版本的书?全国用的不同的。

什么知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教学过程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电离平衡”知识。

1.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建立)2.当 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保持恒定,各自浓度保持恒定。 3.与化学平衡比较 (1)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过程仍在进行,只是其速率相等。

(2)此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当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衡发生移动。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内因的主导因素。

B.外因有: ①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问题讨论:在 的平衡体系中: ①加入 : ②加入 : ③加入 :各离子分子浓度如何变化: 、、、溶液 如何变化?(“变高”,“变低”,“不变”) (4)电离平衡常数 (ⅱ)一元弱酸:(3)一元弱碱①电离平衡常数化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

② 值越大,该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 值越小,该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弱;即 值大小可判断弱电解质相对强弱。 ③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一级电离程度较大,产生 ,对二级、三级电离产生抑制作用。

如:随堂练习1.足量镁和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 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 B. C. D. 2. 是比碳酸还要弱的酸,为了提高氯水中 的浓度,可加入( ) A. B. C. D. 3.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足量 固体(颗粒大小均相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盐酸的反应速率大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B.盐酸的反应速率等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C.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更多 D.盐酸和醋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4.下列叙述中可说明酸甲比酸乙的酸性强的是( ) A.溶液导电性酸甲大于酸乙 B.钠盐溶液的碱性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酸甲的钠盐比酸乙的钠盐弱 C.酸甲中非金属元素比酸乙中非金属元素化合价高 D.酸甲能与酸乙的铵盐反应有酸乙生成5.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将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 ,发生如下反应:和 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 ) A. 较弱 B. 较弱 C.两者相同 D.无法比较总结、扩展 1.化学平衡知识与电离平衡知识对照比较。 2.一元弱酸弱碱中 与 的求法: 弱电酸中 浓度: (酸为弱酸物质的量浓度) 弱碱中 浓度: (碱为弱碱物质的量浓度) 3.讨论 中存在哪些微粒?(包括溶剂) 4.扩展 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

在常温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叫溶度各( )。例如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加上其方次)的乘积大于、等于溶度积时出现沉淀,反之沉淀溶解。

(1)某 溶液中 ,如需生成 沉淀,应调整溶液的 使之大于 。 (2)要使0.2mol/L 溶液中的 沉淀较为完全(使 浓度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 溶液,使溶液 为 。

布置作业第二课时P60一、填空题:2.3.4.P61四、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电解质,非电解质 1.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思考〕① , 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它属于非电解质吗?为什么? ② 溶于水能导电,则氨气是电解质吗?为什么? ③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能否导电?为什么? 2.电解质导电实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原因是什么?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 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能力”的大小。

2.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书写也不同 (1)强电解质: (2)弱电解质: 3.强弱电解质与结构关系。 (1)强电解质结构:强碱,盐等离子化合物(低价金属氧化物); 强酸,极性共价化合物; (2)弱电解质结构:弱酸,弱碱具有极性共价位的共价化合物。

三、弱电解质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2.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比较 “等”:电离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定”:离子、分子的浓度保持一定。 “动”:电离过程与离子结合成分子过程始终在进行。

“变”:温度、浓度等条件变化,平衡就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3.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温度降低,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2)浓度: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增大;4.电离平衡常数 (1)一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 (2)一元弱碱电离平衡常数: (3)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每步各有电离常数。

如:。

2.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总复习

知识目标: 1.掌握弱电解质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64643732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情感目标: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电离平衡”知识。 1.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建立)2.当 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保持恒定,各自浓度保持恒定。

3.与化学平衡比较 (1)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过程仍在进行,只是其速率相等。 (2)此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当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衡发生移动。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内因的主导因素。 B.外因有: ①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问题讨论:在 的平衡体系中: ①加入 : ②加入 : ③加入 :各离子分子浓度如何变化: 、、、溶液 如何变化?(“变高”,“变低”,“不变”) (4)电离平衡常数 (ⅱ)一元弱酸:(3)一元弱碱①电离平衡常数化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 ② 值越大,该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 值越小,该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弱;即 值大小可判断弱电解质相对强弱。

③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一级电离程度较大,产生 ,对二级、三级电离产生抑制作用。如:随堂练习1.足量镁和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 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 B. C. D. 2. 是比碳酸还要弱的酸,为了提高氯水中 的浓度,可加入( ) A. B. C. D. 3.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足量 固体(颗粒大小均相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盐酸的反应速率大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B.盐酸的反应速率等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C.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更多 D.盐酸和醋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4.下列叙述中可说明酸甲比酸乙的酸性强的是( ) A.溶液导电性酸甲大于酸乙 B.钠盐溶液的碱性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酸甲的钠盐比酸乙的钠盐弱 C.酸甲中非金属元素比酸乙中非金属元素化合价高 D.酸甲能与酸乙的铵盐反应有酸乙生成5.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将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 ,发生如下反应:和 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 ) A. 较弱 B. 较弱 C.两者相同 D.无法比较总结、扩展 1.化学平衡知识与电离平衡知识对照比较。

2.一元弱酸弱碱中 与 的求法: 弱电酸中 浓度: (酸为弱酸物质的量浓度) 弱碱中 浓度: (碱为弱碱物质的量浓度) 3.讨论 中存在哪些微粒?(包括溶剂) 4.扩展 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在常温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叫溶度各( )。

例如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加上其方次)的乘积大于、等于溶度积时出现沉淀,反之沉淀溶解。 (1)某 溶液中 ,如需生成 沉淀,应调整溶液的 使之大于 。

(2)要使0.2mol/L 溶液中的 沉淀较为完全(使 浓度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 溶液,使溶液 为 。布置作业第二课时P60一、填空题:2.3.4.P61四、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电解质,非电解质 1.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思考〕① , 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它属于非电解质吗?为什么? ② 溶于水能导电,则氨气是电解质吗?为什么? ③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能否导电?为什么? 2.电解质导电实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原因是什么?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 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能力”的大小。2.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书写也不同 (1)强电解质: (2)弱电解质: 3.强弱电解质与结构关系。

(1)强电解质结构:强碱,盐等离子化合物(低价金属氧化物); 强酸,极性共价化合物; (2)弱电解质结构:弱酸,弱碱具有极性共价位的共价化合物。三、弱电解质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比较 “等”:电离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定”:离子、分子的浓度保持一定。

“动”:电离过程与离子结合成分子过程始终在进行。 “变”:温度、浓度等条件变化,平衡就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3.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温度降低,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2)浓度: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增大;4.电离平衡常数 (1)一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 (2)一元弱碱电离平衡常数: (3)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每步各有电离常数。如: (4)电离平。

3.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基础知识总结

什么省?什么版本的书?全国用的不同的。

什么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体会大千世界阴阳共存,相互对立统一,彼此依赖的和谐美。教学过程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电离平衡”知识。

1.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建立)2.当 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保持恒定,各自浓度保持恒定。 3.与化学平衡比较 (1)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过程仍在进行,只是其速率相等。

(2)此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当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衡发生移动。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内因的主导因素。

B.外因有: ①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问题讨论:在 的平衡体系中: ①加入 : ②加入 : ③加入 :各离子分子浓度如何变化: 、、、溶液 如何变化?(“变高”,“变低”,“不变”) (4)电离平衡常数 (ⅱ)一元弱酸:(3)一元弱碱 ①电离平衡常数化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

② 值越大,该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 值越小,该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弱;即 值大小可判断弱电解质相对强弱。 ③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一级电离程度较大,产生 ,对二级、三级电离产生抑制作用。

如:随堂练习1.足量镁和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 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 B. C. D. 2. 是比碳酸还要弱的酸,为了提高氯水中 的浓度,可加入( ) A. B. C. D. 3.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足量 固体(颗粒大小均相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盐酸的反应速率大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B.盐酸的反应速率等于醋酸的反应速率 C.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更多 D.盐酸和醋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4.下列叙述中可说明酸甲比酸乙的酸性强的是( ) A.溶液导电性酸甲大于酸乙 B.钠盐溶液的碱性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酸甲的钠盐比酸乙的钠盐弱 C.酸甲中非金属元素比酸乙中非金属元素化合价高 D.酸甲能与酸乙的铵盐反应有酸乙生成5.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将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适量的 ,发生如下反应:和 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 ) A. 较弱 B. 较弱 C.两者相同 D.无法比较 总结、扩展 1.化学平衡知识与电离平衡知识对照比较。 2.一元弱酸弱碱中 与 的求法: 弱电酸中 浓度: (酸为弱酸物质的量浓度) 弱碱中 浓度: (碱为弱碱物质的量浓度) 3.讨论 中存在哪些微粒?(包括溶剂) 4.扩展 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

在常温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数为方次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叫溶度各( )。例如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加上其方次)的乘积大于、等于溶度积时出现沉淀,反之沉淀溶解。

(1)某 溶液中 ,如需生成 沉淀,应调整溶液的 使之大于 。 (2)要使0.2mol/L 溶液中的 沉淀较为完全(使 浓度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 溶液,使溶液 为 。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P60一、填空题:2.3.4. P61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电解质,非电解质 1.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思考〕① , 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它属于非电解质吗?为什么? ② 溶于水能导电,则氨气是电解质吗?为什么? ③共价化合物在液态时,能否导电?为什么? 2.电解质导电实质,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原因是什么?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 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能力”的大小。

2.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书写也不同 (1)强电解质: (2)弱电解质: 3.强弱电解质与结构关系。 (1)强电解质结构:强碱,盐等离子化合物(低价金属氧化物); 强酸,极性共价化合物; (2)弱电解质结构:弱酸,弱碱具有极性共价位的共价化合物。

三、弱电解质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2.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比较 “等”:电离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定”:离子、分子的浓度保持一定。 “动”:电离过程与离子结合成分子过程始终在进行。

“变”:温度、浓度等条件变化,平衡就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3.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温度降低,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2)浓度: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增大;4.电离平衡常数 (1)一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 (2)一元弱碱电离平衡常数: (3)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每步各有电离常数。

如: (4)电离平。

4.人教版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笔记形式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ΔH-TΔS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

可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 (2)活化能Ea。

活化能Ea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不同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有的相差很大。

活化能 Ea值越大,改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 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 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2)催化剂的特点: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二、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将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1)高压既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压强不能特别大。 (2)反应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能保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 (4)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在合成氨生产中,达到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该寻找以较高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当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一般用铁做催化剂 ,控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压强范围大致在1*107Pa~1*108Pa 之间,并采用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 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一、水溶液 1、水的电离 H2OH++OH- 水的离子积常数KW=[H+][OH-],25℃时,KW=1.0*10-14mol2·L-2。

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 KW增大。 2、溶液的酸碱度 室温下,中性溶液:[H+]=[OH-]=1.0*10-7mol·L-1,pH=7 酸性溶液:[H+]>[OH-],[ H+]>1.0*10-7mol·L-1,pH1.0*10-7mol·L-1,pH>7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1)强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表示。

(2)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态存在,少部分以离子形态存在,存在电离平衡,主要包括弱酸、弱碱、水及极少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 ”表示。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叫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出的H+越多。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每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平衡常数,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以CH3COOHCH3COO-+H+为例。

加水、加冰醋酸,加碱、升温,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加入CH3COONa固体,加入浓盐酸,降温使CH3COOH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2、盐类水解 (1)水解实质 盐溶于水后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的H+或OH-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从而打破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继续电离,称为盐类水解。

(2)水解类型及规律 ①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 NH4Cl+H2ONH3·H2O+HCl ②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CH3COONa+H2OCH3COOH+NaOH ③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④弱酸弱碱盐双水解。

Al2S3+6H2O=2Al(OH)3↓+3H2S↑ (3)水解平衡的移动 加热、加水可以促进盐的水解,加入酸或碱能抑止盐的水解,另外,弱酸根阴离子与弱碱阳离子相混合时相互促进水解。 三、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1)概念 当固体溶于水时,固体溶于水的速率和离子结合为固体的速率相等时,固体的溶解与沉淀的生成达到平衡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 PbI2(s)Pb2+(aq)+2I-(aq) Ksp=[Pb2+][I-]2=7.1*10-9mol3·L-3 (2)溶度积Ksp的特点 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且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并不改变溶度积。

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根据浓度商Qc与溶度积Ksp的大小比较,规则如下: Qc=Ksp时,处于。

5.化学选修四复习提纲

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

6.高中化学选修四复习提纲

难道你是想问。

化学反应原理?如果是的话。

只能很遗憾地说。

这一本大多都是理解性的原理知识。

光靠记忆可没法~~不过还是给你一点帮助吧。第一章化学能。

1热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要写出前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热的正负和吸热放热的关系。

(记忆方式为 焓变=末 - 初 )第二章,反应速率。

和平衡。重点是反应不彻底。

平衡时仍在反应!只是动态平衡。改变条件,那么平衡会向消弭这些改变的方向移动。

第三章。第二章的应用。

(记住 强酸弱碱 为酸性,强碱弱酸为 碱性)盐水溶液显酸碱性的本质是因为 水会电离 H 与OH 离子,与对应的金属或者酸根生成弱电解质~使得平衡移动。导致第四章。

电化学,最关键的是电子得失(一般跟原电池一起考)那一边的电子?发生什么样的反应?记住 阴得(德)阳还(还原性)大致就这些。

平时不用功。临时抱佛脚~我能帮你的也就这么多了。

自求多福吧。

7.人教版化学选修四重要知识点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第一节 原电池 1、概念: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 电解质溶液③ 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3、电子流向:外电路: 负 极——导线—— 正 极 内电路:盐桥中 阴 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 阳 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负极: 氧化 反应: Zn-2e=Zn2+ (较活泼金属)正极: 还原 反应: 2H++2e=H2↑ (较不活泼金属)总反应式: Zn+2H+=Zn2++H2↑ 5、正、负极的判断: (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 负极流入正极 (3)从电流方向 正极流入负极 (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 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①__溶解的一极为负极__② 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 第二节 化学电池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3、化学电池的分类: 一次电池 、二次电池 、燃料电池 一、一次电池: 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二、二次电池 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 放电: 负极(铅):Pb+ -2e =PbSO4↓正极(氧化铅):PbO2+4H++ +2e =PbSO4↓+2H2O充电: 阴极:PbSO4+2H2O-2e =PbO2+4H++ 阳极:PbSO4+2e =Pb+ 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PbO2+Pb+2H2SO4 2PbSO4↓+2H2O 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三、燃料电池 1、燃料电池: 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 2、电极反应:一般燃料电池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烧产物相同,可根据燃烧反应写出总的电池反应,但不注明反应的条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不过要注意一般电解质溶液要参与电极反应。

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铂为正、负极,介质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当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时: 负极:2H2-4e =4H+ 正极:O2+4 e 4H+ =2H2O当电解质溶液呈碱性时: 负极:2H2+4OH-4e=4H2O 负极:O2+2H2O+4 e=4OH另一种燃料电池是用金属铂片插入KOH溶液作电极,又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燃料和氧气氧化剂。

电极反应式为:负极:CH4+10OH--8e = 7H2O;正极:4H2O+2O2+8e=8 OH-。电池总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3、燃料电池的优点:能量转换率高、废弃物少、运行噪音低四、废弃电池的处理:回收利用第三节 电解池一、电解原理1、电解池: 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也叫电解槽 2、电解:电流(外加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被动的不是自发的)的过程 3、放电:当离子到达电极时,失去或获得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4、电子流向:(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离子定向运动)电解质溶液—(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5、电极名称及反应: 阳极:与直流电源的 正极 相连的电极,发生 氧化 反应 阴极:与直流电源的 负极 相连的电极,发生 还原 反应 6、电解CuCl2溶液的电极反应: 阳极:2Cl- -2e=Cl2 (氧化) 阴极:Cu2++2e=Cu(还原)总反应式:CuCl2 =Cu+Cl2 ↑ 7、电解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规律总结:电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阳离子放电顺序:Ag+>Hg2+>Fe3+>Cu2+>H+(指酸电离的)>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阴离子放电顺序:是惰性电极时:S2->I->Br->Cl->OH->NO3->SO42-(等含氧酸根离子)>F-(SO32-/MnO4->OH-)是活性电极时:电极本身溶解放电注意先要看电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若阳极材料为活性电极(Fe、Cu)等金属,则阳极反应为电极材料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若为惰性材料,则根据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依据阳氧阴还的规律来书写电极反应式。

电解质水溶液点解产物的规律类型 电极反应特点 实例 电解对象 电解质浓度 pH 电解质溶液复原分解电解质型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电 HCl 电解质 减小 增大 HCl CuCl2 --- CuCl2放H2生成碱型 阴极:水放H2生碱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电 NaCl 电解质和水 生成新电解质 增大 HCl放氧生酸型 阴极:电解质阳离子放电阳极:水放O2生酸 CuSO4 电解质和水 生成新电解质 减小 氧化铜电解水型 阴极:4H+ + 4e- == 2H2 ↑阳极:4OH- - 4e-= O2↑+ 2H2O NaOH 水 增大 增大 水 H2SO4 减小 Na2SO4 不变 上述四种类型电解质分类:(1)电解水型: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含氧酸盐(2)电解电解质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氟化物除外)(3)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4)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 二、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饱和食盐水以制造烧碱、氯气和氢气(1)电镀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方法(2。

化学选修4第三章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