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知识框架
1.课题总体框架与主要内容有什么区别
课题方案设计的基本框架及课题论证的内容一、问题的提出(目的意义) 这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课题的设想从何而来,即选题的来源和背景,研究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历史和现实的意义.这是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过程的宗旨所在.问题的提出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选题论证,即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的文献情况及情况综述. (三)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等. 二、研究依据和假设 (一)研究依据:包括政策依据、法规依据、教育科学理论依据及研究对象的自身发展规律依据等. (二)理论假设:即对事物因果关系所作的一种推测,也就是对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的一种预测.假设在表述上有四个要点: 第一,明确.假设一般是陈述句或复合句,必须包含两个以上变量间关系的推测. 第二,新颖.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 第三,合理.符合求真、求善的要求及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可测.能通过明确的目标体系、具体的操作要求和科学的检测标准来验证.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如前所述,研究对象的选择方式,一般可划分为总体研究和抽样研究两大类:可根据课题的性质、要求、研究对象情况及研究力量的可行性出发进行选择.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来说,多采用抽样研究方式.抽样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能代表总体的样本进行研究,取得能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资料,准确地推断总体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特征或规律性.方案设计中要对抽样的原则和步骤加以说明.若是实验研究,则需对实验班与控制(对照)班的确定原则、方法加以说明. (二)研究方法:主要指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和工具.每一项课题都要有相应的研究方法.一般可采用综合的方法、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这样有利于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可靠的结论.在方案中应提出用这些方法起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操作等等. 四、研究目标 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直接目标.目标要求明确、内涵和外延清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并能够检测. 五、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研究内容是在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的基础上,将研究思路具体化.通常是将研究变量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各子课题为总课题服务,既各有侧重,又互相渗透,构成统一的整体.研究内容的确定就是对教育中各种变量进行考察、探讨、测试、调查、实验,以揭示其本质特征,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内容的设计中,要确定变量的类别和性质,划定变量的范围,说明变量的控制方法,并制定标志变量变化的标准(即指标).对于实验研究,应对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检测因变量,如何控制无关变量做出具体的说明. 六、研究步骤 设计研究步骤,就是确定研究实施过程和时间规划,即对研究的具体阶段、安排等做出设计.研究的每一步骤、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每个阶段需要的工作时间,都要写进书面计划中.对每一阶段的任务和实施过程必须作出具体安排,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七、保证措施 主要是对人员培训、研究材料和设备、测试工具以及经费等问题提出具体落实措施,以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完成. 八、成果形式 主要指最终成果形式,即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结果用什么形式来表现.一般应为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实验报告.对于比较大的课题,除了要有最终成果形式,还应该有阶段成果形式、子课题成果形式和总课题成果形式等.在确定成果形式时,应明确责任和分工,以确保成果的完成. 此外,在总体研究方案设计的同时, 还应制定执行方案(包括指导思想、研究原则、步骤和阶段要求、基本方法、检测手段、仪器设备配置、资料搜集和积累等)和评价方案(包括学生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施评时间、程序及主要方法和工具,评价小组成员的组成等).。
2.研究内容和框架怎么写
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 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 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
二、
1、
2、
3、
···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3.如何制定小课题研究方
研究方案是对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是指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进行研究 工作的思路和框架。
研究方案要解决这样四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二是为什么研究;三是 怎样研究;四是预期成果是什么? 研究什么。当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后,该课题要研究什么,研究者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 研究者要把解决的问题经过分析、研究, 确定一个合适的课题题目, 要求题目既明确、具体,又确切地反映出研究的主要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其次,要明确提出问题,突出 研究的重点;再次,要界定研究的名词术语,主要对课题中的关键词进行界定,使研究的问 题更加明晰,更具操作性。 为什么研究?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而不是其他的课题,这是研究会得必须回答的问 题。
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揭示课题研究价值;其次,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 性和最终目标。例如,本课题能解决哪些教育实践问题?研究该课题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 和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怎样研究。
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时, 要明确采用什么方法以达到研究的目的, 如有的课题采用个案法或观察法, 有的课题采用行 动研究法。
预期研究成果是什么?小课题研究的价值是解决学校、教室内的具体问题。 但并不是说 小课题研究成果没有具体的呈现方式, 在制定研究计划时, 研究者要明确研究成果的预期成 效、成果的表现形式等。
在小课题研究中,经过认真学习、反思,在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 有所感悟,把感悟的东西通过“教研论文”“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育日志”“教学、、、、课例”等形式写出来,促进教育教学实践,都属于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 制定研究方案,要知道撰写研究方案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一般来说,研究方案具体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题目(课题名称)1、问题的提出2、理论依据3、研究的目标及研究内容4、研究的对象与范围5、研究的方法6、研究的步骤7、研究组成员及其分工8、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课题名称的表述是 否清晰,是否能涵盖所要研究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检验与选题研究者认识程度和思 路的标志。
例如,初中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研究对象是初中生,研究内容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 育问题。在这里要注意,让人看了你的课题名称之后就知道这个课题研究的是什么。
为此,课题名称要准确、规范、简洁、醒目★准确: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例如: 《县域中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 研究对象是中学教师,研究内容是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准确:为研究提供足够的焦点和方向,检验与选题研究者认识程度和思路的标志。
例如: (原陈述)“学习成绩与教学技术的研究”——不可操作。 改为: (再陈述)“三种教学技术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不准确 再改: (再陈述)“多媒体技术对初中三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准确★规范:所用的词语、句型规范、科学,所有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 不能用。
例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题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在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 气。 ★规范:课题名称应以陈述式句型表述。
例如:“家庭压力对中学生学习成绩有何影响” 这是一个问题,但不能用作课题名称。 如果要作为课题来研究则应改为:“家庭压力对中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或“家庭 压力与中学生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简洁:就是名称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尽量不要,一般不能超过20 个字★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课题名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 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确,含糊不清。 例如: 《关于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有益于增强教育事业心的研究》——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与增强教育事业心之间没什么联系(2)课题名称外延太大 例如: 《关于自主教育的研究》——范围太大,无法操作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同时出现两个研究中心,这是课题研究的大忌。
(3)题目过长,罗嗦 例如: 《根据农村特点,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搞好农村中学评议教学工作的研究》(4)课题名称不是方案设计名称,而是撰写论文的名称。 例如: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人文关怀充满语文课堂》《运用学案导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问题的提出 第一,问题的提出或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原因) 要具体说明:时代背景、现存问题、现实基础 例如: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创新学习研究》 第二,对课题研究中涉及的新概念和其内涵进行界定和说明⑴对课题名称的界说。
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例如, 《初中学生自主管理教育研究》, 课题的界定: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教育有两种含义。其。
4.课题总体框架与主要内容有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同
1、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与研究目标对应的具体可操作的一个个研究点,是指实现目标所要进行的具体研究内容。
2、研究框架:主要内容需研究申报的细节,而课题总体框架只需研究目标。
二、研究情况不同
1、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通过做许多事情达到研究目标。
2、研究框架:需研究依据和假设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三、特点不同
1、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研究的主要事项。
2、研究框架:框架分析实际带有建构主义之取向,为从句法、脚本、主题、修辞结构等方面检视新闻话语提供了实证性的、可操作的维度。
5.如何做小课题研究
1、先明白课题的目标是啥,这个很关键!课题完成需要达到什么目的,获得什么成果!
2、知道什么,灾区规划好怎样做到!
3、先做调查。别人做过没有、怎么做的、得到什么,目前做到什么程度了,如果要做的话有什么建议或者说是研究方向是啥,往哪些方向做!
4、建立自己的规划。怎样做、做什么,从时间、任务、人员安排等进行规划分配!
5、按计划进行!注意随时根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思路;随时跟踪别人、关注别人,做到实时更新、不断完善!
6、及时总结,提交相应的研究成果!最好提出今后可能的方向,为今后做准备,这样整个课题也更加完善,画龙点睛!
6.知识框架怎么做
这是我的方法,你可以参考一下,不必非此不可:1、纵向疏理法。
目的:深层次,多角度的运用知识解答问题,适用于具体、微观的知识点疏理,以深化教材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注意区分实际怎么样、具体怎么办); 举例:世界的本质: 是什么:物质;为什么:自然界的本质;怎么样:唯物主义的观点、唯心主义的观点、现实生活中恶的表现;怎么办: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2、横向梳理法。 目的:把书读薄,提高调遣知识能力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让知识从宏观到微观。
模式:多层次体系: 每一框题。
7.如何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注意各章节或单元中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是以文选为框架,单元为结构来编写的。“语”及“文”的基础知识散落在篇章文字中,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只是整个教学系列中的一环,或者说是知识网络中的一个眼,绝非孤立的存在。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单纯着重对一篇文章的分解和剖析,易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定势。
不仅教师本身的文化视野和学术研究受限制,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仅能对文章做一个整体的把握,并不能积淀起应有的文化底蕴,当然也就谈不上建立起应有的语文知识框架。我们只有将着一环一眼放到宏观和系列中去观照,才能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只有从这一环一眼向相关的知识面延伸和辐射,才能对整体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所以建立起知识的坐标轴,学会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尤为重要,也极为可行。怎样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呢?怎样把所学的每一点串起来,每一环扣起来呢?我在日常的教学构成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摸索,仅以主题阅读教学为例。
我在阅读教学时,有意识的将教材中某些有着相同或相似主题的课文进行归纳拓展,引导学生对这些课文的主题的共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归纳。这不仅是学生对文本的整合和深化,更是学生对某一主题进行的深入思考,同时构建与这一主题相关的知识体系,有助于调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矛盾。
“语文课不是从无到有地教,而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语文能力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他的语文能力。”下面以具体案例来说明。
案例一:“初探中国士人格”主题研究 在上海新教材试验本高二有这样一些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谏太宗十思疏》(魏征)、《陈情表》(李密)、《训俭示康》(司马光)、《自表后主》(诸葛亮)、《<新序>二则》(刘向)、《<世说新语>三则》(刘义庆)、《去私》第一阶段:师生共同读文本。完成对文本的学习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阶段:梳理整合这些文本,进行主题研究。本书中我们学习了一系列讲述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文章,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讲,这些文章的任务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士。
士在中国社会是一个独特的阶层,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他们大都是配角,但在中华文化大舞台上,他们是主角,因而人们后来将士统称为知识分子,正因为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因而通过解读他们,我们将一观中华民族典型人格之大略。请分析每篇文章中人物的精神及这种精神的价值。
第三阶段:学生尝试撰写小专题的文章,制作成幻灯片,在班级主讲并交流。学生研究的主要成果有《士阶层的历史流变》(张杵易)、《士人格的典型特征》(汪徐亮)、《士人格在现代社会的遭遇》(孙昊炯)。
这些文章梳理了士阶层的组成和历史流变,介绍了从商到春秋战国到汉到三国再到魏晋后士阶层的组成。结合课文精辟分析了士人格的典型特征是忠于朝、孝于父、信于友、安于贫、乐于道、归于山、隐于市。
又谈到了士人格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尴尬,体现出对社会观照的视角,对文化的忧思。对于高中的学生,我们并不能要求他们能够旁征博引,深刻阐述,但可以引导他们的思考变得厚重,通过对这一系列文章的拓展研读,他们对士人格的理解认识有一个系统的把握。
事实上,他们的表现令我惊叹。案例二:“解读文人的山水意识”主题研究 在上海新教材试验本高一第一册第六单元主题为诸子说水,其中有《秋水》《江水三峡》《前赤壁赋》《与朱元思书》《愚溪诗序》《诸子说水》等文章;高二第一册第六单元主题为诸子喻山,其中有《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游雁荡记》《游黄山记》等文章。
第一阶段:师生共同读文本。完成对文本的学习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阶段:梳理整合这些文本,进行主题研究。在中学阶段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山水的诗文,古人所言“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文人们将情感寄寓于山水中,山水成了古代文人的生命绿色。解读文人的这份山水情结将成为我们读懂山水诗文的一个突破口。
下发整理的中学教材中关于山水的诗文材料,请学生按照作者传递的情感给这些诗文分类,总结通过哪些方法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在哪些方面体会到了作品的美丽。(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文人对山水的独特情感,感悟其抒发的人生情怀以及文人的人格追求,试图引起学生对文人与山水更多更深的思考。
同时使知识更系统化,指导学生学习山水诗文的阅读方法,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第三阶段:通过专题研究课交流总结。古代文人在山水诗文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有:热爱、赞美山水之情;忧伤、孤独之情;释怀、旷达之情;自得、满足之感。
品读作者情感的方法:知人论世、景物特征、结合文人的性格、文人的遭遇及审美趣味。初步鉴赏诗歌的方法:诗歌有哪些常见的表达技巧、常见意象与意境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到十二年级(高三)结束时学生有文学鉴赏水平,能感受和体验作品主题、社会意义及表现手法。
8.如何写课题报告的主要框架的初步考虑
课题方案设计的基本框架及课题论证的内容 :区别,问题的目的性,研究依据、研究对象一、问题的提出(目的意义) 这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课题的设想从何而来,即选题的来源和背景,研究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这是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过程的宗旨所在。问题的提出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选题论证,即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的文献情况及情况综述。
(三)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等。 二、研究依据和假设 (一)研究依据:包括政策依据、法规依据、教育科学理论依据及研究对象的自身发展规律依据等。
(二)理论假设:即对事物因果关系所作的一种推测,也就是对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的一种预测。假设在表述上有四个要点: 第一,明确。
假设一般是陈述句或复合句,必须包含两个以上变量间关系的推测。 第二,新颖。
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 第三,合理。
符合求真、求善的要求及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可测。
能通过明确的目标体系、具体的操作要求和科学的检测标准来验证。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如前所述,研究对象的选择方式,一般可划分为总体研究和抽样研究两大类:可根据课题的性质、要求、研究对象情况及研究力量的可行性出发进行选择。
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来说,多采用抽样研究方式。抽样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能代表总体的样本进行研究,取得能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资料,准确地推断总体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特征或规律性。
方案设计中要对抽样的原则和步骤加以说明。若是实验研究,则需对实验班与控制(对照)班的确定原则、方法加以说明。
(二)研究方法:主要指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和工具。每一项课题都要有相应的研究方法。
一般可采用综合的方法、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这样有利于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可靠的结论。
在方案中应提出用这些方法起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操作等等。 四、研究目标 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直接目标。
目标要求明确、内涵和外延清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并能够检测。 五、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
研究内容是在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的基础上,将研究思路具体化。通常是将研究变量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各子课题为总课题服务,既各有侧重,又互相渗透,构成统一的整体。
研究内容的确定就是对教育中各种变量进行考察、探讨、测试、调查。
9.课题总体框架与主要内容有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同1、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与研究目标对应的具体可操作的一个个研究点,是指实现目标所要进行的具体研究内容。
2、研究框架:主要内容需研究申报的细节,而课题总体框架只需研究目标。二、研究情况不同1、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通过做许多事情达到研究目标。
2、研究框架:需研究依据和假设和研究对象和方法。三、特点不同1、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研究的主要事项。
2、研究框架:框架分析实际带有建构主义之取向,为从句法、脚本、主题、修辞结构等方面检视新闻话语提供了实证性的、可操作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