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中的社会保障知识

bdqnwqk2年前学者10

1.精准扶贫,社保如何

近几年在扶贫解困、社会保障方面取得很大成效,精准扶贫效果明显。但仍存在需克服、改善的问题。

一是习惯于搞“高大上”项目。导致扶贫政策措施难以到达真正的贫困户。

二是习惯于搞“粗放型”管理。精准扶贫项目涉及到千家万户,程序复杂,工作繁琐,需要做大量思想政治工作和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工作量非常大。

三是习惯于搞“普惠性”扶持。国家和地方的财力问题,许多贫困村还没有被纳入扶持范围,贫困地区企业贷款难、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严重缺乏。

四、打了不少老虎和苍蝇,但基层的苍蝇对贫困户的影响很大,仍有许多错漏,不应保的保了,应保未保的还不少。

2.精准扶贫,社保如何

近几年在扶贫解困、社会保障方面取得很大成效,精准扶贫效果明显。

但仍存在需克服、改善的问题。 一是习惯于搞“高大上”项目。

导致扶贫政策措施难以到达真正的贫困户。 二是习惯于搞“粗放型”管理。

精准扶贫项目涉及到千家万户,程序复杂,工作繁琐,需要做大量思想政治工作和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工作量非常大。 三是习惯于搞“普惠性”扶持。

国家和地方的财力问题,许多贫困村还没有被纳入扶持范围,贫困地区企业贷款难、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严重缺乏。 四、打了不少老虎和苍蝇,但基层的苍蝇对贫困户的影响很大,仍有许多错漏,不应保的保了,应保未保的还不少。

3.精准扶贫知识

精准扶贫应知应会知识一、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脱贫户收入必须超过当年的脱贫标准线,有稳定生产经营或工资性收入。

(2016年脱贫标准线为3146元,2017年3340元)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二、两有户、两因户、两无户、两缺户两有户:有资源、有劳动力但无门路。

两因户:因学致贫、因病致贫。两无户:无力脱贫、无业可扶。

两缺户:缺基础设施、缺技术资金。三、扶贫工作三个环节即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四、扶贫四问、四看法四 问: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退。

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无读书郎。五、五个一批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六、六个小康行动、六个到村到户、六个精准六个小康行动: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建设。六个到村到户:指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做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七、贫困户精准识别和退出程序贫困户精准识别程序:一是农户申请;二是村级初审并入户调查;三是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并公示(纠错);四是乡(镇)核查并公示(纠错);五是县级审核并公告(纠错)后批复;六是签字确认;七是录入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管理系统。

贫困户精准退出程序:一是村民小组提名;二是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三是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四是在村内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五是报乡镇人民政府核准;六签字确认并销号。八、贫困户脱贫退出标准:以户为单位,满足'一达标、二不愁、三保障“(即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扶贫标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精准扶贫”四看法“综合评分估值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通过退出程序审批后认定为脱贫。

九、脱贫攻坚十项行动1、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 2、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 3、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行动 4、实施教育扶贫行动 5、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 6、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 7、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 8、实施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9、实施特困地区。

4.精准扶贫大保障是那些

落实责任。严格把握“宣讲政策全覆盖,‘四公’操作抓认定;进村入户摸情况,‘认人认亲’抓结对;因类施策拿方案,分层负责抓督办;统分结合定目标,分级通报抓考评”四个环节,规范操作,稳妥推进。成立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乡镇相应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方案,对非贫困村以各乡镇为责任主体,负责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动员社会力量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确保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要借村“两委”换届之机,选优配强各村党支部书记,把贫困村党支部书记选配精准。

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合部门力量,围绕行业职能,制定行业扶贫规划,推进项目实施。动员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积极参与“认人认亲、扶智扶贫”精准扶贫工程。打造扶贫项目资金整合平台,建立资源整合机制,统筹各项惠农富农强农政策,整合捆绑使用各类涉农资金,为精准扶贫推进提供资金支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构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确保“认人认亲、扶智扶贫”精准扶贫工程顺利实施。

严格考核。建立“认人认亲、扶智扶贫”精准扶贫考核机制,制定“四双”帮扶、人才培养、产业壮骨、生态搬迁、金融扶贫、“领头雁”培育等行动专项考核办法,以贫困村、贫困户年度稳定脱贫为主要考核依据,严格进行考核,纳入对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的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对成绩突出的乡镇及县直单位及相关个人给予奖励。对工作效果不明显、考核不合格的给予通报批评,并约谈相关负责人;对责任不到位造成工作被动或失误的领导干部给予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5.精准扶贫中社会兜底是什么意思

是指低保的最低保障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重要成就,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本实现,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但是迄至目前,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任务艰巨繁重。难点之一,在于以往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目前依然存在。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发布的数据,按照2011年制定的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2014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

将“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项内容,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兜底保障作用,这就需要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两个政策在脱贫攻坚中有机结合的重大作用。

2016年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提出,现有大多数低保标准低于扶贫标准的地方,要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到2020年全部达到国家扶贫标准。

至于如何实现二者有效衔接,已有国办、扶贫办等的文件出台,学界也有诸多讨论,这里不再赘述。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范围:

1、无劳动力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家庭成员主要是老年人(60周岁以上)或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且无经济收入来源的;或其赡养、抚(扶,下同)养义务人均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或家庭主要劳动力因服刑、强制戒毒、失踪等原因,无法履行赡养、抚养义务 的家庭。

2、因残重度贫困的家庭。家庭主要劳动力是一、二级残疾人,或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或一户多残,或老残同户且无其他经济来源的特殊困难家庭。

3、因灾或意外事故造成重度贫困的家庭。因灾害、突发性事件造成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重残等致贫且无其他经济来源的家庭。

6.如何强化社会保险扶贫的保障措施

(一) 推进贫困人员应保尽保和法定人员全覆盖。

全面实施全 民参保计划,深人贫困地区、农民工集中的高风险行业、单位和岗 位,重点摸清贫困人员和贫困劳动力参加社会保险情况,采取通俗 易懂的方式开展政策宣传。根据贫困人员和贫困劳动力参保信息, 认真落实社会保险扶贫政策,积极主动开展参保登记及缴费等经办 服务工作。

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按规定支付参保人员社会保险 待遇。 (二) 增强贫困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

各地要科学整合 贫困地区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采取政府购 买服务、增加公益性岗位、聘用合同工等方式充实基层经办力量。 加强经办窗口作风建设,简化优化流程,推进标准应用,提升服务 水平。

加大贫困地区社会保险经办人员培训支持力度,开展“送培 训到基层”活动,提高培训层次和质量。组织实施“互联网+人 社” 2020行动计划,将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向基层延伸,打造方便 快捷的基层经办平台。

(三) 提高对贫困人员的医疗保险服务水平。 加强定点医疗 机构监管,完善协议管理,积极探索按人头、按病种等付费方 式,促进医疗机构为贫困人员提供合理必要的医疗服务,主动控 制医疗成本,进一步降低其医疗费用负担。

充分依托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结合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完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适 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促进贫 困人员就近合理有序就医。 依托基本医保信息平台,实现基本医 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切实减轻贫困患 者垫资压力。

(四)加强对社会保险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 开展社会保险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围绕扶贫大局,创新思路对策, 加强协调配合,全力抓好社会保险扶贫政策的落实。

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开展建档立卡贫困 人口与全国社会保险参保人员数据信息比对工作。各级人力资源社 会保障部门要建立管理台账,做好人员标识,动态掌握建档立卡贫 困人口参保和待遇保障情况,为实施社会保险精准扶贫提供数据支 撑。

各地财政部门要做好社会保险补助资金的预算安排和分配下 达,确保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扶贫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 强工作调度,防范廉政风险,定期开展督促检查。

对推进社会保险 扶贫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和个人,推广其经验做法,营造良好社会 氛围;对思想认识不到位、扶贫政策不落实、廉政风险防范不力 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责成及时纠正,确保完成社会保险扶贫目标 任务。

7.扶贫解困,社会保障存在哪些问题

近几年在扶贫解困、社会保障方面取得很大成效,精准扶贫效果明显。但仍存在需克服、改善的问题。

一是习惯于搞“高大上”项目。导致扶贫政策措施难以到达真正的贫困户。

二是习惯于搞“粗放型”管理。精准扶贫项目涉及到千家万户,程序复杂,工作繁琐,需要做大量思想政治工作和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工作量非常大。

三是习惯于搞“普惠性”扶持。国家和地方的财力问题,许多贫困村还没有被纳入扶持范围,贫困地区企业贷款难、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严重缺乏。

四、打了不少老虎和苍蝇,但基层的苍蝇对贫困户的影响很大,仍有许多错漏,不应保的保了,应保未保的还不少。

8.精准扶贫保障措施有哪些

落实责任。严格把握“宣讲政策全覆盖,‘四公’操作抓认定;进村入户摸情况,‘认人认亲’抓结对;因类施策拿方案,分层负责抓督办;统分结合定目标,分级通报抓考评”四个环节,规范操作,稳妥推进。成立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乡镇相应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方案,对非贫困村以各乡镇为责任主体,负责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动员社会力量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活动,确保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要借村“两委”换届之机,选优配强各村党支部书记,把贫困村党支部书记选配精准。

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合部门力量,围绕行业职能,制定行业扶贫规划,推进项目实施。动员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积极参与“认人认亲、扶智扶贫”精准扶贫工程。打造扶贫项目资金整合平台,建立资源整合机制,统筹各项惠农富农强农政策,整合捆绑使用各类涉农资金,为精准扶贫推进提供资金支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构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确保“认人认亲、扶智扶贫”精准扶贫工程顺利实施。

严格考核。建立“认人认亲、扶智扶贫”精准扶贫考核机制,制定“四双”帮扶、人才培养、产业壮骨、生态搬迁、金融扶贫、“领头雁”培育等行动专项考核办法,以贫困村、贫困户年度稳定脱贫为主要考核依据,严格进行考核,纳入对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的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对成绩突出的乡镇及县直单位及相关个人给予奖励。对工作效果不明显、考核不合格的给予通报批评,并约谈相关负责人;对责任不到位造成工作被动或失误的领导干部给予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9.精准扶贫一有,两不愁,三保障,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是些什么

一有:就是指增加收入,既是脱贫的基本前提,围绕实现这一目标,,各地要坚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增收渠道。

两不愁:与时俱进确保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是指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扶贫中关注其享受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状况,居住等基本物质生活。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才能确保扶贫规划落到实处,切实做到精准扶贫,才能确保扶贫工作事半功倍,切实强化社会合力,才能确保扶贫工作整体推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才能使扶贫工作稳步发展。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

精准扶贫中的社会保障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