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性知识教育现状
1.农村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
1、生源不够导致很多村级小学撤消、合并。
2、老师数量不够、专业单一。每所完全小学,一般只有2到3名老师。
也就是一个教室同时坐2-3个班的学生,老师轮流给三个班的同学上课。一个班的同学在听老师讲授一年纪数学,另一个班的同学可能正被老师布置写三年纪的作文,还有一个班的同学可能被老师布置做2年级的数学作业,这样轮番教学,老师勉强够用。
3、学习没有目标。由于大学费用高涨、以及就业压力,现在农村读书无用论泛滥。
很多家长认为,反正读多了书也找不到工作,还要加重家里人的负担,不如少读。
2.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如何
据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小学与教学点283560所,其中乡村地区有200199所,占全国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70。
6%。全国共有不足100人的小规模学校126751所,占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44。
7%,其中乡村小规模学校有111420所,占乡村小学和教学点总数的55。7%,占全国小规模学校总数的87。
9%。报告透露,全国有无人校点9667个,不足10人的乡村校点达3。
39万个。这些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数据和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在全国12个省份的调研数据。
根据农村义务教育呈现“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学校、县城大规模学校”的基本格局的现状,中央财政下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使得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得到提高,联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计划等政策的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乡村学校生师比下降,据统计,乡村小学生师比由2011年的16。 64下降到2014年的14。
41,乡村初中生师比由2011年的2011年的13。58下降到2015年的10。
89。国家政策影响下,乡村教育呈现出持续快速的发展趋势。
应该说,我国农村教育,尤其是基层教育事业发展的成绩还是第八章文化素养与新型职业农民个人发展显著的。
3.现在农村教育的现状是什么
一、生源不够导致很多村级小学撤消、合并。我们调查的10个乡,每个乡基本只有1到2所完全小学。生源不够有两个原因,一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二是很多孩子随打工的父母外出求学。不够到什么程度呢,一般一个学校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每个班20名左右学生。每个乡只有一所完全学校,意味着10-20几里开外的孩子要么只能在简陋的学校宿舍寄宿(这需要家长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因为每个月需要缴纳一定的伙食费和住宿费,大部分农村家庭负担不起),要么每天一大清早(一般是5点多)起,翻山越岭10-20几里路,赶在早晨7点50前到学校,每天放学再花同样多的时间赶回家,典型的两头黑。
二是老师数量不够、专业单一。每所完全小学,一般只有2到3名老师。大家可能要问,6个年级6个班,3名老师怎么够?生在城市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一个概念,那就是复式教学。也就是一个教室同时坐2-3个班的学生,老师轮流给三个班的同学上课。一个班的同学在听老师讲授一年纪数学,另一个班的同学可能正被老师布置写三年纪的作文,还有一个班的同学可能被老师布置做2年级的数学作业,这样轮番教学,老师勉强够用。专业性方面,每个老师都是全能,既教语文又教数学,还教音乐、舞蹈和画画。与全能相对应的是,每门都是业余水平。至于英语等教学,那就别想了,没有这个师资力量!
三是学习没有目标。由于大学费用高涨、以及就业压力,现在农村读书无用论泛滥。很多家长认为,反正读多了书也找不到工作,还要加重家里人的负担,不如少读。于是,很多孩子在家长这样思想的指导下,从小学起就厌学、贪玩、打架斗殴、抽烟喝酒,没有几个认真读书的,把读书视为9年义务教育任务,早点混完玩完。
四是老师责任心有待加强。说实话,在农村从事小学教育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特别是那些从事复式教育的,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一般人难以想象。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由于现代人普遍的利益至上论,很多小学老师把教学当成简单的谋饭吃的工作,上课时简单应付,下课后没有认真备课,而是沉迷于搓麻将等娱乐;甚至还有的地方出现了两个老师承包一个学校的做法(即两人包揽所有教学任务,领取编制内应有人员工资)。可是我们要想到,教师是个崇高的职业,承担着教育子孙后代的重任,每个老师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以上这些还只是中国中部省份不太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那些偏远地区,则还存在着校舍破烂、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学生无钱读书(虽然免了学费,但还有生活费等)等情况。
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如此,其结果必然导致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我不知道政府有没有统筹考虑?
4.如何看待农村教育的现状
农村教育的现状,概括起来说,就是,近年来,农村教育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总的看来,我国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乡教育存在巨大差别。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国家对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农村教育质量不高,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相去甚远。
第二,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
第三,教学设施落后,办学条件较差。
第四,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的素质有待于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上去了,就大有希望。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同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之所以能得到大面积推广,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异军突起,农村富余劳动力之所以能大量向沿海地区和城镇转移,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有数以亿计受过义务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作为基础和支撑,农村普及义务教育有很大成绩,功不可没。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都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广大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
5.当前农村教育仍然面临哪些问题
一是农村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
农村教育仍然更明显地为应试教育服务,以升学为目的,教育内容不符合农村实际需要,考上大学的农村学子毕业后,大都不愿回农村,争先选择在城市就业,农村人才大量流入城市。而初、高中毕业后或中途辍学的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和农民、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相对称,造成农村人才缺乏。
这样,既浪费教育资源,增加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的不稳定;同时也造成农村应试教育越发展农民越贫穷的局面。 二是国家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人仍然不足,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依然较差。
目前的农村学校,教学软件上的资源相对是平稳的。然而,在硬件设施上,农村学校和城区的学校不可相提并论。
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的学校最多有几台录音机,音乐课上没有钢琴、风琴……教师上音乐课就用嗓子干吼,体育课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是学生自由活动。硬件设施落后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
三是农村教育体系不健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适合农村实际。 初、高中毕业后及中途辍学的学生,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很少,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短缺。
农村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适合农村实际,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相脱离。课程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农村经济发展也作用不大。
在如今倡导终身教育的时代,农民子弟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一部分进入各级各类正规中等学校学习外,大部分人在农村很难有机会接受其他的职业教育。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农村人口的终身学习机会和发展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从而使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基本素质相差很大,这不利于新农村建设。
四是农村学校与社会相脱离,教育与社会不能协调发展。 学校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发挥的社会作用很有限。
同时,家长也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全推给学校,推给老师,同时,家校联系也不紧密,特别是对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更是问题百出,教师找不到家长,家长也不主动联系老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的良好教育。 五是“撤点并校”的负面效果逐渐显现。
自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之后,各地政府纷纷制定本省区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但在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教育效益,通过减少学校和教师数以减少教育财政投人的动机十分明显;国家关于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中强调的首先要关注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实现的内容,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2008年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城镇化的发展逐渐交织。 城镇化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剧了农村学校的萎缩;多个省份旨在以学校进城带动农村人口进城,推动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
农村的撤点并校因此被添加了非教育的新动力。 通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总体上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学校的办学质量和规模效益有所提高;同时,过度撤并农村学校也造成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农村学生的辍学率上升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农村寄宿制学校质量差,城镇学校“大班额”化等。
在农村大规模“撤点并校”后,农村学校的服务半径,由过去的平均5千米扩大到10余千米,最多的达到方圆20千米以上。小学缀学率从2008年的5_99%c上升到2011年的8。
22%c,这意味着每年有80万~90万农村小学生辍学。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也显著增加。
在很大程度上,撤点并校是将改革的成本转嫁给了偏远村落的农民。 六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突出问题。
发展寄宿制学校是农村地区实行集中办学后解决学生上学远的主要措施。然而,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快速发展却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
首先,低龄寄宿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中,低领儿童寄宿的问题十分突出,三年级之前开始寄宿的小学生累积比例高达55。
4%。低龄学生在幼年即离开父母照料,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情感问题非常突出。
其次,许多中西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条件较差。国家的投资大多集中于建设学校的教室、操场,这使有宿舍和食堂的学校数量平均不超过50%,不能为学生提供饮用开水,甚至一日三餐都成为困扰寄宿制小学的重要问题。
再次,寄宿生营养健康状况差。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是一个普遍问题。
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少年儿童营养不足,身体、智力发育滞后,成为危及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 还有寄宿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多项调查显示,寄宿并没有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校距离远、家庭经济负担重、学校配套设施不健全、学校心理疏导缺失等因素对学生成绩的负向影响,超出了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等因素对学生成绩的正向影响。
另外贫困地区寄宿制学生长期处于缺乏家庭情感呵护及文化生活的封闭校园环境中,在情感、心理和安全等方面出现了多种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相当部分的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就业技能培训,农村大量的人力资源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人力资本。
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总之,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培养千千万万。
6.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
受教育难,农民的第二苦;农村的教育资源本来就匮乏,很多农村教师的工资经常被拖欠,这已是一个老话题,中国农民受教育难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在教育产业化的政策下,众多农民的孩子上高中、上大学更是难于上青天。中国农民的孩子受教育难,一是表现为教育资源匮乏,这包括硬件和软件;二是教育收费尤其是高校收费,相对农民收入来说太高而难以支付。
三是在各省市高考不同录取分数线下,广大农村地区与城市对比,高考分数线太高了,这对农民子弟有失公平。他们在经过一路艰难困苦后,好不容易走到了高考大关前,却要迈过比城里孩子高得多的门槛才能进入高校,这实在不公平。
7.中国农村教育状况
当前中国的教育的确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很多地方虽说没有实行严格的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的提倡无疑给应试教育制度敲了一个警钟。
或许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以前大不一样的社会。但也不要忽视了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的种种弊端。
总的归纳有几点: 1、中国教育方式: 中国的教育方式在整个世界上都是不被恭维的,这也是我们众所周知的。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应试教育思想还没有被完全根除,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但他们却没有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某些问题。很多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被强迫地做了,孩子不感兴趣的事情也要求出色的完成。
殊不知这是对孩子自身发展最大的伤害: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常言也说得好:扬长补短。
我们只能先扬长,然后才能补短。所以对孩子的教育首先必须得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和孩子做好朋友。
2、留守教育: 由于中国农村比较贫困比较落后,而如今受教育的开支更是不在话下。用长辈们的话来说: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像我们这样贫穷,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它送出来。
这是基本上所有农村人心中的想法。避免自己的孩子和自己过同样的生活,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劳动赚取更多的金钱来供自己的子女读书。
所以双亲都外出打工,而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抚养,这就造成了留守儿童。而据最近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将近2000万,当中有84.6%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15.4%由亲戚代管,有少数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
这样的一个局面如何能保证孩子们正常地接受教育。大多数爷爷奶奶非常溺爱自己的孙子孙女。
最多照料他们的衣食生活。对于学习及道德品格上的教育可以说是一项空白。
因此孩子得以机会更多地放纵自己,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给中国农村的教育带来许许多多的麻烦。
3、学校教育: 在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陋、根本满足不了正常的教学要求。比如像物理化学这样的课程,而要做很多很多的实验,但很多学校,有的甚至是重点中学也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很多的功课只能靠听老师讲,自己很难独立地动手操作。
而且,老师也更多的讲求应试教育方式,学校基本上每天上13节课。整天都是排得满满的,连吃饭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半个小时。
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范围极为狭窄。整天除了学习基本上再没有更多的活动可参加了。
老师也讲求粗暴的教学方式,体罚是常事。对于这种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更多的是高分低能。
这又怎么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又怎么能更多地指望他们去改造自己的家乡? 4、社会教育: 由于农村人的思想狭隘,素质较低,加上这些儿童缺乏必要的社会及法律知识,很容易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欺骗。他们利用孩子的不知情,以一定的利益诱惑,使得一些孩子从小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他们拉帮结派,打群架,喜欢逞能。 由于没有家长的管束,以致养成了习惯,不知道包容,不懂得谦让。
以致道德水平极低。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
5、个人思想: 在以上的基础上,孩子们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识,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学习上差了没人责备,好了没人奖励,生活上没钱了有父母给你寄,没人给自己思想给予正确的引导。
导致很多人对生活没有信心,容易被迷惑,长此以往,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尽管这些现状得到了一些改变,但是还远远不够,我们不能只依靠国家出台一项怎样的政策,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以及发动更多的社会人士来关注农村教育。
解决农村教育问题。但更多层面上的却是他们的父母,应该肩负起培养子女的义务来,不要认为有钱才是最重要的,其实如何懂得怎样去培训合格的儿女才更为重要。
人生两大事,无非事业、家庭。而家庭中不仅有怎样和睦相处的问题,而且还有怎样培育下一代的问题。
而这个担子也只有家长才能挑,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参考资料:/index.php/uid_596649_action_viewspace_itemid_1016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