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知识内化的境界
1.如何将知识内化为智慧
学到的是知识,理解的也不等于智慧。
只有将知识内化才能称其为有智慧。“如何将知识内化为智慧”是困扰人类千年的哲学命题。
千百年来,名家名师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一个人敢声称他掌握了智慧的修炼方法。如果谁能参透其中的奥秘,那他将会开创人类思维的新时代。
由于我从事的职业的缘故,对于这个命题有了更多、更深的关注,苦苦思索而不能有所创获,特将此命题提出以备高人指点一二。 有人说,最具创造力的人同时也是最懒的人,世界是懒人创造的,人们总是不停地在思索怎样用最省力的方法去解决遇到的问题。
正是这种方法、工具理性成为了人们创造智慧的不竭动力。 关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必要性的论述我已经阅读了许多,我更想知道的是“智慧修炼的过程”是怎么样?我想想要知道这个的还有很多很多。
推荐:巴蜀散人论知识转化为智慧: 人一生的知识学习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也就是学生阶段,学习知识可以是暂时的目的,因为要对付各种、各级的应试制度,对于知识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都得学,由不得你;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工作以后,你就可以凭自己的喜好与工作需要来选择性的学习知识。而这个阶段的知识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用知识来修身养性,也就是常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了;另一方面,你完全可以把知识当作你人生和工作需要的工具来学,并且要做到活学活用。
而你及阿里巴巴上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应该都属后者。 知识是学出来的,经验是干出来的,智慧是修炼出来的。
什么是修炼?把知识和经验转化成智慧的过程就是修炼。对于人生和工作来说,真正有用的东西是智慧,如果转化不成智慧的知识与经验都一文不值,甚至还有负作用。
而这个转化不是人人都能实现的,能实现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转化不了又怎么办?有办法,那就是借智,如能借智者的智慧为我所用那就成了另一种智慧。
所以我常说,真正的、合格的咨询师应该是智者,优秀的企业家只需去表现另一种智慧,那就是借智者的智慧来发展自己,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对于刚起步的人来说,首先是学会做到把知识当工具来使用。
而要想把知识当作工具,关键就在一个“用”字上。古人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的理解就是要把读的书、学的知识放在万里路上去用、去实践。
而对于大多数没有实践经验或没有实践条件的人来说,怎么办?与有相当实践经验的人进行交流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甚至还可能是捷径。 理不辩不明,知识不讨论映像就不深。
一篇好文章、一个好观点,你看了后不去做“转化”工作,于你最多也只是养养眼而己,好文章、好观点还是人家的。 文而简之,人要学习知识,还要去掌握实践经经,更要把知识与经验转化成智慧。
而极积的参与交流是转化的路径之一,是实践之前的路演。知识和经验都不应该只是拿来看的,而应该是拿来用的。
而它听不听话,为不为你所用,就看你悟到了多少。
2.如何理解学习的真滴在于内化
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 人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在不断地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并在头脑中以观念的方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能动的系统,它是发展变化的,有着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它可以不断地理触新事物、接纳新事物、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环境。
提到内化,就必须提到学习,因为内化的前提就是学习,学习在本质上来说就是利用外来的信息来改变自己,学就是寻找、选择、接受、处理自身需要而不具备的信息与自身所具备的信息更加先进的信息,习就是通过反复模仿、练习、实践,将有用的信息编程自身内在的东西。学习的直接效应是使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加强自身修养,使自我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没有到有,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更多技能,来提升他们的综合实力
3.为什么说学习的真谛在于内化
学习的内化,在于“悟”和“度”“悟”是学习品质,是感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的真谛在于“悟”,教的秘诀在于“度”。
“悟”是学习方法,是独立思考;“受体验;“悟”是解惑疑难,是开拓创新。学生知识差异量不大,只是对知识领悟程度差异较大。
因此,“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来学习”。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要讲究“度”的,“度”就是恰到好处,就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度”说起来容易,具体把握起来有一些困难。 但一个素质较高的教师在这方面一定会有自己的追求,且愈来愈适度。
所以,要想课堂提高效率,首先要注重一个“度”。 在教学中总能发现这样一些学生,不论教师如何充分揭示概念和方法,对他们总是产生不了认同,即这些学生的悟性差。
反之,悟性强的学生,在他们看来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定义、定理、都能达到“印在脑海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应用上”的境界。概念和方法在悟性的作用下以“浓缩、提炼”的形式贮存于人脑之中,并做到排列有序、结构完美,这不仅仅可以大大增加人脑的“库容”,而且十分有利于内化旧知识、发现新知识,提取运用也非常方便,甚至还可以做到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相应的知识块根本不需要检查就“自告奋勇”地挺身而出。
即使遇到情境陌生的问题,也能产生顿悟,想出巧妙点子。解题时,在思路探索的过程中大量运用的是类比、联想、猜测、预见、领悟、顿悟等非逻辑或不完全逻辑的思维方式,常为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出一条快捷、顺畅的通道。
可见,“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深刻领会知识的主要途径。 “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悟”一般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领悟或感悟,是人的智慧和品质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如果“玩”是动手、动眼外在的动,则“悟”是动脑动心内在的动。
玩可以为“悟”提供外部信息,而“悟”则可以使“玩”得以升华。 如果只是“玩”,则只是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
“玩”和“悟”互动的过程才是“做”学问的最佳途径。“悟”不仅是一个过程,也是学习的重要结果。
当学生有所“悟”的时候,才是真的有所收获。而“悟”不能由别人说出、或代替,而必须是在主观努力之下的自身的一种体验和顿悟。
教师只能通过合理的情景创设,引导他们自己去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和方法的形成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告诉,也不是简单的暗示或引诱。 要让学生独立地学习、独立地做题和独立地研究所做的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感悟。
比如:拿到一个有点陌生的或从未见过问题,如何去理解?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研究?如何去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和找到一个好的“想法“?然后将想法一步步具体化,最终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理解、领会、感悟是有层次的:一是“懂”,就是听懂老师讲解的内容或看懂书上的有关内容,这是学习要达到的初级层次;其次是“会”,需自己动手,动脑进行模仿练习和实践。
第三是“悟”,就是对所学知识悟出道理来,对所训练的方法悟出规律来,从本质上进行把握,这是学习的高层次,也是我们追求的效果。 长期坚持,就能形成习惯,提升感悟的层次,促进方法的形成。
常言道: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课堂教学要优化,有个“度”的问题。
“度”不仅是质和量的统一,又是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统一。下面我从六个方面探讨一下教学中的“度”的把握。
一、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蓝本,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也是教与学的依据。因此,要把握好教学中的“度”,就必需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
但在实践中,对教学内容深广度的把握上却存在着两种比较激化的倾向: 深度上,对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学习水平把握不准确,在教学中往往把简单应用的知识点提高到综合应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节教材所传授的知识是多方面的,这些知识未必恰好都在一个水平上,未必适合全体学生,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难易进行处理,做到浅中求深,深中求浅,使所教内容适合于大多数学生。
所谓“适合”,并非让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而是必须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 不可否认,教材上的知识都很重要,但其程度是不等同的,教师在备课时若对研究教材不够,则挖掘不出教材中隐含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就显肤浅。
只有深入钻研大纲、教材,把握其精神实质,课堂教学中才能讲得深入浅出练得恰到好处。研究教材就是要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本上来,真正体现以本为本,追求课本知识的到位,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广度上,有的教师把知识范围任意扩大了。例如,在目前使用的中学教材与过去相比,许多内容已删除掉了。
但有的老师把已删除的内容又补充进来,超出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使更多的学生“望而却步”,对学习的兴趣也为之锐减。 在教学中,如果认为多多益善,面面俱到,什么都讲,什么都教,其结果将似蜻蜒点水,收获无几。
教师。
4.学习的三个境界
学习的三个境界
By jinxiuzhonghua 发表于 2006-9-20 16:37:37
禅说:人生有三个境界。第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人生第一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对事物没有认识,没有经验。别人告诉你,这个是山,那个是水,你就知道了这个是山,那个是水。这个阶段是认识世界的阶段,这个阶段中,如果没有能够弄清楚山是山,水是水,而是把山当做水,把水当做山,那么就没有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可以这样说,迈出的步子就不坚决,就不扎实。学到的知识就不准确,不可靠。
人生的第二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对事物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随着阅历的增加,很快发现,山已经不是哪个山了,水也不是哪个水了。有的认为开始看错了,学到的是无用的知识。有的学会了辨证地看问题,知道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是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的。而是,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连着水,水连着山,山水相连;山高水高,山水相依,山抱着水,水缠着山。对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看得开的人,也许在自己的修炼中,就能够达到第三层境界。对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看不开的人,往往到这里就达到了人生的峰颠。他们被他们的自私狭隘所蒙蔽,陷入了仇恨、偏狂的死胡洞,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愤愤不平中,消磨了青春,蹉跎了岁月。既不能守成,也不能创业。所以这部分人数达到第二个境界,也就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峰。
人生第三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个是人生的最高层次。很少有人真正达到。他们大智若愚,不仅认识到是是是,非是非,而且认识到是也是非,非也是是。是和非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中有非,非中有是。但是他们既能分清是非,又不混淆视听。大是大非面前又能保持理智。如果真正达到了这个阶段,心胸就开朗了,天地就宽广了。就回归自然了。
人生的三个境界给我们些许启示:我们学习的过程,也不过如此。如果满足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阶段,那么永远就只能是知识的容器;如果停留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阶段,似乎对知识的联系有所把握,但是也只是停留在知识的理解阶段。要想真正运用知识,就必须回归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源头。只有这样,我们学习的知识,才能够出神入化,运用自如。
这也启发我们在教学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是要重视知识块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骨干的、核心的知识口扎实,弄准确。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就是要把握知识块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够区别知识,而且能够把握它们的联系。也就是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不要把知识当作孤立的毫无联系的东西。这就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构筑知识的网络体系。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就是在复习应用知识时,不要离开我们传授知识的蓝本,不要离开生活生产的实际,不要离开知识产生的过程。要回归课本,回归生活,回归生产,回归对知识的体验过程。
王国维曾经说过,学习的三个境界。他说,第一个境界,是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觉得他讲的不是学习的方法,也不是学习的境界,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为求学研究学问,尽管路途遥远,但要有独上高楼,耐得住寂寞,有吃得起苦的精神。没有这个基础,你就不要去做这个学问了。在追求知识,研究学问的过程中,要始终不愈,即使衣带渐宽,即使消得人憔悴,也不后悔,不退缩。仍然要矢志不移,忠贞不愈,坚定不移。只有这样苦苦地寻求,才能够在千百次的追寻中,获得突然发现的惊喜,获得治学成功的愉悦,步入人生、求学的最高境界。
由此可见,王国维先生告诉我们,没有求学吃苦的精神,就不能够达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禅的人生三境界不仅告诉我们通向最高境界的途径,而且告诉我们通向最高境界的方法。让我们从中感悟自己的方法吧。
5.做学问的三种境界是什么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 萧瑟的秋风中,游子登高望远,怀念亲人,见不到又音信难通,就如一名学者刚开始在学问时那种对知识的惆怅迷惘的心情跃然纸上。(2) 作为一个做学问者,首先要高瞻远瞩认清前人所走的路,也就是说,总结和学习前人的经验是做学问的起点。
此句选自——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沉溺于热恋中的情人对爱情的执着,人消瘦了,但决不后悔。
就如学者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一种认定了目标就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2)作为一名做学问者,应深思熟虑,就像热恋中的情人那样热切、不惜一切的追求自己的目标。
此句选自——宋·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 没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和理解。
(2) 作为一个做学问者,只有在学习和苦苦钻研的基础上,才能够功到自然成,一朝顿悟,发前人所未发之秘,辟前人所未辟之境。此句选自——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扩展资料:治学三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词义注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闲来无事,玩索大学问家之妙语,击节赞叹之余,心忽有所得:治学有三此境界,喝酒与灌水岂不亦有三此境界?试论之。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凤栖梧》又名《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
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这当然又是王国维的高明之处。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
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能引伸这个方面来,王国维的高明自为必说。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治学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