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后期为什么没落了?
清朝中后期为什么没落?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懵了清政府,也打懵了国人,中国近代史的悲剧也至此开始;但清朝的没落绝不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从世界发展的角度看,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错过了一次大变革;从清王朝本身来说,“康乾盛世”后,统治者不求进取、安于享乐、贪腐横行,造成民不聊生,各地起义不断,国家千疮百孔;没落也就是必然了 中国封建王朝大多经历差不多的过程;开国时初创者们通过励精图治,使国家得到大力发展,人口增长,社会逐步稳定,经两到三代统治的努力达到顶峰,随后接棒者坐享其成,不思进取或者没有实施有效的国家治理造成下滑、逐步衰退而被其他新兴王朝取代。而一个王朝在走向没落后很少有继位者力挽狂澜、扭转大局的。
清朝的巅峰期是“康雍乾盛世”,没落则是从乾隆后期就已开始。
乾隆帝活了89岁,在位60年,又以太上皇的身份掌权了3年多。这种有所作为、在位长而又寿命长的帝王,后期往往会过于自大、独断专行、处事昏庸。比如晚年的汉武帝,但至少汉武帝还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不管真心还是假意,下了个“罪己诏”以反省自己的过错,乾隆倒是给自己封了个十全老人。
乾隆时期的闭关锁国以及他本人的大肆挥霍、官员的贪腐等等是造成清朝没落的主要原因。从世界的发展来看,十八世纪西方的工业革命进行的火热的时候,闭关锁国的清朝统治者则认为是“奇技淫巧”,不鼓励发展科技,造成了清朝科技水平的巨大落后。而西方国家的划时代发展与清王朝的固步自封,直接导致了19世纪清王朝的处处挨打。
从封建社会的发展来看,清王朝的没落则是它本身造成的,最主要的则是贪腐;
《康熙王朝》有一句台词,“朝廷烂一点,大清就烂一片;如果朝廷全烂了,大清也就完了”。这句话放到乾隆后期很适合,乾隆朝的后期贪污腐败横行,而贪腐的头子则是乾隆本人。
乾隆前期在康熙、雍正两朝的基础上,开拓疆土,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重视社会稳定、重视水利、 减轻农民负担、 保护农业生产等等,也使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的顶峰,国库日渐充实。
乾隆帝后期开始骄傲自满、安于享乐、大兴土木,挥霍无度,曾六下江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清朝国库亏空、上下贪腐成风,也致使各地农民起义不断。
而喜欢听阿谀奉承之言的乾隆帝也得到了大贪官和珅的极力配合;为什么说乾隆本人是贪腐的头子?在国库枯竭的情况下,乾隆依然保持着奢华无度的生活,和珅则顺势创立了议罪银制度,所谓议罪银就是让有过错的地方总督、巡抚等以交纳银量代替外罚。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那些被罚官员银量的来源,往往是层层往下分摊以至层层贪污,最后受盘剥的则是老百姓,这也就是各地农民起义的主要根源。
清王朝也就逐步走下坡了;到了嘉庆帝时虽也惩治了和珅等贪官,但收效甚微,而且在嘉庆当政期间,贪腐不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倒更严重了,加上各地起义不断、鸦片流入中国等等因素。此时的大清可以说整体从上烂到下了。而随后的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终没出一个能力挽狂澜、扭转大局的帝王,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与入侵者的较量中则节节败退致使清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