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学的出现对清代及其以后的行草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自晋唐以后,书法沿袭二王的审美情趣和书风,在历代君王的推崇和鼓励下传承一千余年。无论哪代行草书名家均难脱其影响与窠臼,所以未免不是千人一面!
清代中期以后,以魏碑为代表的北朝碑刻陆续发现,数量众多,艺术精美,影响一时甚至超过二王和唐宋帖学体系。
北魏是一个建国较晚的国家,建国后并无自已的民族书家。当时的鲜卑族统治者于建国十年(公元395年),任命汉人书法家(清河人氏)崔玄伯为礼部尚书,后又任其子崔浩为司徒,当时天子诏令,文告均出自其父子之手。后又有崔浩荐其表兄范阳人大书法家卢玄入朝,自此开创了北碑书风的早期书坛,可谓渊源流长!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自清中期碑学兴后,无数书家从中汲取精华,打破了书法仅走娟媚书风的千年桎梏,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至于将怎样影后世行草书?我想用康有为的魏碑十美作总括: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以上魏碑十美供道友共享,希望所有爱好书法的朋友都能读读《嵩高灵庙碑》,《始平公造像记》,《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等等,能从中发现书法之大美!并将其融入各自的行草书法创作之中,定将获益。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