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版知识点

2021-06-15基础

1.活板重点语法

【重点语法】

(一) 通假字

1.活板 “板”同“版”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同“以”

3.若止印二三本 “止”同“只”

4. 文理有疏密 “文”同“纹”

(二) 词类活用

1.板印书籍 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雕版”

2.火烧令坚 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

3.用讫再火令药熔 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4.则以纸帖之 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

(三) 一词多义

1.为

(1)唐人尚未盛为之 动词,做 (6)未为简易 动词,算是

(2)皆为板本 动词,是 (7)极为神速 动词,算是

(3)又为活板 动词,发明 (8)每韵为一帖 动词,做

(4)每字为一印 动词,刻 (9)不以木为之者 动词,刻制

(5)满铁范为一板 动词,成为 (10)为予群从所得 介词,被 ,被动用法

2.以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介词,用,拿

(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介词,把

(3)以一平板按其面 介词,用,拿

(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

(5)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 介词,用

3.其

(1)其法 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指铁板的

(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代词,指排好的字模

(4)其印自落 代词,那些

(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代词,他的

4.之

(1)唐人尚未盛为之 代指“板印书籍”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这”; 代指“铁板”

(3)持就火炀之 代指“铁板”

(4)更互用之 代指“两块铁板”

(5)则以纸帖之 代指不用的字模

(6)旋刻之 代指“奇字”

(7)不以木为之者 代指活字模

(8)以手拂之 代指字模

5.帖

(1)则以纸帖之 动词,用标签标出

(2)每韵为一帖 名词,标签

6.就

(1)持就火炀之 动词,靠近

(2)瞬息可就 动词,完成

7.若

(1)不若燔土 如,像

(2)若止印三二本 如果

8.火

(1)以草火烧 名词作状语,用火烧

(2)再火令药熔 名词作动词,用火烧

(四)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火烧令(之)坚 省略“之”,代指字模

(2)持(之)就火炀之 省略“之”,代铁板

2.被动句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为……所……”表被动的句式

(五) 重点实词提示

盛、和、冒、范、持、炀、砥、具、更互、就、奇字、旋、文理、燔、讫、拂、殊不

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活板的考点(重点词),马说的考点(重点词),陋室铭的考点(重点

活板的考点(重点词)一、了解作家及作品常识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他出身于封建官僚的家庭,幼时嗜好医学,33岁中进士。

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47岁拜翰林学士,55岁时王安石变法失败,便退居江苏润州(今镇江市)附近,建梦溪园,在此总结了他的见闻和个人研究成果,写成《梦溪笔谈》一书,死时65岁。

《梦溪笔谈》是笔记文学体裁的综合性论著。全书包括《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

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

它总结了古代,特别是宋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光辉成就,记录和赞扬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阐述了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见解,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二、课文需掌握的生字词(注意红色字读音)。

毕升 薄如钱唇 松脂 蜡和纸灰 炀 熔 字平如砥 更互用之 燔土 用讫 予群从三、掌握重点词的含义。1、有布衣毕升 布衣: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蒙,盖。

3、则第二板已具 具:准备好。4、旋刻之 旋:立即,马上。

5、用讫再火令药熔 讫:完。6、殊不沾污 殊不:一点也不。

7、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群:众、诸。 从:次于最亲的亲属。

四、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通假字题目 数量 通假字 本字 例句《活板》 3 板 版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已 以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止 只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一词多义课题多义字词义 例句《活板》 板 (1)用雕板(名词作状语)(2)雕板(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印 (1)印刷(动词)(2)字印,印章(名词) 若止印三二本每字为一印火 (1)火(名词)(2)用火(名词作状语)(3)用火烧(名词用作动词) 持就火炀之火烧令坚再火令药熔可 (1)可以(能愿动词)(2)大约(副词) 瞬息可就高可二黍许若 (1)如果(连词)(2)像(动词) 若只印三二本不若燔土帖 (1)用标签标出(动词)tiē(2)类(名词)tiě 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就 (1)靠近(动词)(2 ) 完成(动词) 持就火炀之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以 (1)用来(连词)(2 ) 用(介词)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以木为之者为 (1)做(动词)(2)是(动词)(3)被(介词)(4)算是(动词) 唐人尚未盛为之已以典籍,皆为板本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未为简易六、课文重点内容解析1、文章在介绍活板印刷之前,为什么先介绍刻板印刷?文章先介绍刻板印刷的推广过程:唐代“未盛”,五代“始印”,五代后“皆为”。

文章以此开篇是因为从刻板印刷到活板印刷,是印刷技术的一个飞跃的进步,先说刻板印刷才能见活板印刷的优点。2、第二段中写“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

为什么用一个“又”字?第一段中说“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说的是雕板印刷,活板印刷是雕板印刷技术的基础上的重大改革,所以说“又为活板。”3、第二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活板?怎样介绍的?从刻字印、制版、印刷及不用木质刻字的原因等方面介绍的。

刻字印:材料---“胶泥刻字”;字形---“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处理---“火烧令坚”制 版:有四道工序:一、“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二、“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三、“持就活炀之”;四、“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印刷方法:“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

不用木质刻字的原因:“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4、《活板》一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事物的?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活板的发展情况,所以采取了按时间顺序来说明。

课文从创造(即备字)、排版、印刷、拆版等事物本身的程序来安排说明顺序(即活板印刷工作程序),这是时间顺序的一种表现形式。5、《活板》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印刷”,它的特点是“活”,这也是它的重要优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活”字展开说明的?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每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作法是活的更互用之——用法是活的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法是活的这样抓住事物特征来写,就从备字排版、印刷、印完处理诸方面表现了“活板”而不是“刻板”。6、课文开头就说明字模所用的材料“用胶泥刻字”,为什么要最后才说明“不以木为之”的缘故?不以木为之的原因是“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这里说到“药”,说到“用讫再火令药熔”,不了解活板印刷的全过程是弄不明白的,所以要放到最后再解释。马说的考点(重点词)一、词语解释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àng)马。

2、只辱于奴隶。

3.活板重点语法

【重点语法】 (一) 通假字 1.活板 “板”同“版”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同“以” 3.若止印二三本 “止”同“只” 4. 文理有疏密 “文”同“纹” (二) 词类活用 1.板印书籍 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雕版” 2.火烧令坚 名词作状语,表方式,“用火” 3.用讫再火令药熔 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4.则以纸帖之 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 (三) 一词多义 1.为 (1)唐人尚未盛为之 动词,做 (6)未为简易 动词,算是 (2)皆为板本 动词,是 (7)极为神速 动词,算是 (3)又为活板 动词,发明 (8)每韵为一帖 动词,做 (4)每字为一印 动词,刻 (9)不以木为之者 动词,刻制 (5)满铁范为一板 动词,成为 (10)为予群从所得 介词,被 ,被动用法 2.以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介词,用,拿 (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介词,把 (3)以一平板按其面 介词,用,拿 (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 (5)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 介词,用 3.其 (1)其法 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指铁板的 (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代词,指排好的字模 (4)其印自落 代词,那些 (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代词,他的 4.之 (1)唐人尚未盛为之 代指“板印书籍”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这”; 代指“铁板” (3)持就火炀之 代指“铁板” (4)更互用之 代指“两块铁板” (5)则以纸帖之 代指不用的字模 (6)旋刻之 代指“奇字” (7)不以木为之者 代指活字模 (8)以手拂之 代指字模 5.帖 (1)则以纸帖之 动词,用标签标出 (2)每韵为一帖 名词,标签 6.就 (1)持就火炀之 动词,靠近 (2)瞬息可就 动词,完成 7.若 (1)不若燔土 如,像 (2)若止印三二本 如果 8.火 (1)以草火烧 名词作状语,用火烧 (2)再火令药熔 名词作动词,用火烧 (四)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火烧令(之)坚 省略“之”,代指字模 (2)持(之)就火炀之 省略“之”,代铁板 2.被动句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为……所……”表被动的句式 (五) 重点实词提示 盛、和、冒、范、持、炀、砥、具、更互、就、奇字、旋、文理、燔、讫、拂、殊不 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4.活版总结

1.为

(1)唐人尚未盛为之 动词,做 (6)未为简易 动词,算是

(2)皆为板本 动词,是 (7)极为神速 动词,算是

(3)又为活板 动词,发明 (8)每韵为一帖 动词,做

(4)每字为一印 动词,刻 (9)不以木为之者 动词,刻制

(5)满铁范为一板 动词,成为 (10)为予群从所得 介词,被

2.以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介词,用,拿

(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介词,把

(3)以一平板按其面 介词,用,拿

(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

(5)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 介词,用

3.其

(1)其法 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指铁板的

(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代词,指排好的字模

(4)其印自落 代词,那些

(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代词,他的

4.之

(1)唐人尚未盛为之 代指“板印书籍”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这”; 代指“铁板”

(3)持就火炀之 代指“铁板”

(4)更互用之 代指“两块铁板”

(5)则以纸帖之 代指不用的字模

(6)旋刻之 代指“奇字”

(7)不以木为之者 代指活字模

(8)以手拂之 代指字模

5.帖

(1)则以纸帖之 动词,用标签标出

(2)每韵为一帖 名词,标签

6.就

(1)持就火炀之 动词,靠近

(2)瞬息可就 动词,完成

5.《活板》的总结,谢谢

一、句式

1.若……则……:如果……那么……

2.为……所……:表被动;为,被。

二、通假字

1.板印书籍:板,同“版”用雕版

2.已后:已,同“以”

3.若止印三二本:止,同“只”

三、名词作状语

1.板印书籍:板,用雕版

2.火烧令坚:用火

3.木格贮之:用木格

四、一词多义

1.为

2.火 火烧令坚:用火

执就火炀之:名词火

以草火烧:动词,烧火

用讫再火令药熔:动词,用火烤

3.之 盛为之:指“板印书籍”

以……纸灰之类冒之:这,指铁板

4.以 以一铁范:用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用来

五、古今异义

1.冒: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古:盖,蒙 今:往上伸,向外透

2.自:一板已自布字

古:已经 今:自己

3.文:文理有疏密

古:纹 今:文章

6.活版总结

1.为 (1)唐人尚未盛为之 动词,做 (6)未为简易 动词,算是 (2)皆为板本 动词,是 (7)极为神速 动词,算是 (3)又为活板 动词,发明 (8)每韵为一帖 动词,做 (4)每字为一印 动词,刻 (9)不以木为之者 动词,刻制 (5)满铁范为一板 动词,成为 (10)为予群从所得 介词,被 2.以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介词,用,拿 (2)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介词,把 (3)以一平板按其面 介词,用,拿 (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 (5)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 介词,用 3.其 (1)其法 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指铁板的 (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代词,指排好的字模 (4)其印自落 代词,那些 (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代词,他的 4.之 (1)唐人尚未盛为之 代指“板印书籍”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这”; 代指“铁板” (3)持就火炀之 代指“铁板” (4)更互用之 代指“两块铁板” (5)则以纸帖之 代指不用的字模 (6)旋刻之 代指“奇字” (7)不以木为之者 代指活字模 (8)以手拂之 代指字模 5.帖 (1)则以纸帖之 动词,用标签标出 (2)每韵为一帖 名词,标签 6.就 (1)持就火炀之 动词,靠近 (2)瞬息可就 动词,完成。

7.《活板》与《核舟记》的考点是什么

《活板》练习测试 升shēng、薄bó、唇chún、和huò、炀yáng 砥dǐ、更gēng、瞬shùn、帖tiē、韵yùn、贮zhù 粘zhān、燔fán、沾zhān、予yú、从zòng 旋xuàn 板印书籍(1),唐人尚未盛为之(2)。

五代(3)时始印五经(4),已后(5)典籍(6)皆为板本(7)。 庆历(8)中,有布衣(9)毕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⑩,每字为一印(11),火烧令坚(12)。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13)纸灰之类冒(14)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15)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16);药(17)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18)。若止(19)印三二本,未为简易(20);若印数十百千(21)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22)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23),更互(24)用之,瞬息可就(25)。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26)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27)。有奇字(28)素无备者,旋(29)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30),文理(31)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32)与药相粘,不可取(33);不若燔土(34),用讫(35)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36)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37)所得,至今保藏。

①板印书籍:即用木板刻字印书。板印,雕版印书。

板,通“版” ②盛为之:大规模地做(使用)。之,指“板印书籍。”

③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 ④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汉后合称《五经》。 ⑤已后:以后。

已,通“以”。 ⑥典籍:重要的文献书籍。

⑦板本:板印的本子。 ⑧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

⑨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⑩钱唇:铜钱的边缘。

(11)印:印模。 (12)令坚:使坚硬。

(13)和(hu^):混合。 (14)冒:蒙、盖。

(15)范:框子。 (16)持就火炀(y2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

就,靠近。炀,烤。

(17)药:指上文所说的松脂、蜡等物。 (18)字平如砥(d!):(所有排在板上的)字像磨刀石那样平。

(19)止:通"只"。 (20)未为简易:不能算是简便。

(21)数十百千:几十乃至百、千。 (22)自:别自,另外。

(23)具:准备好。 (24)更(g5ng)互:交替,轮流。

(25)就:完成。 (26)以纸帖之:(把活字分类)用纸条标记。

帖,用标签标出。 (27)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意思是把字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

(28)奇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29)旋:随即,很快地。

(30)不以木为之者: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 (31)文理:纹理,质地。

(32)兼:又。 (33)不可取:拿不下来。

(34)燔(f2n)土:就是上文所说的“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燔:烧。

指用火烧过的黏土字印。 (35)讫(q@):终了,完毕。

(36)殊不:一点也不。 (37)为予群从(z#ng):被我的弟侄辈。

群,众,诸。从,次于最亲的亲属,例如堂兄弟为从兄弟,侄为从子,伯叔父为从父。

单说“从”,指比自己小的。为,被 用雕版印书,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样做。

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经典文献都是版印的本子。 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又创造了活版印刷。

他的办法是:用胶泥来刻字印,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一个印,刻好以后,用火烤一下,让它变得坚硬、牢固。先准备好一块铁板,把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的东西铺在上面。

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一个紧挨着一个地排上字印,排满了就算一版,(再)拿到火上去烘烤,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那字印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样。如果只印两三本,还算不得简便;如果印几十几百甚至上千。

8.《活板》的总结,谢谢

一、句式1.若……则……:如果……那么……2.为……所……:表被动;为,被。

二、通假字1.板印书籍:板,同“版”用雕版2.已后:已,同“以”3.若止印三二本:止,同“只”三、名词作状语1.板印书籍:板,用雕版2.火烧令坚:用火3.木格贮之:用木格四、一词多义1.为2.火 火烧令坚:用火 执就火炀之:名词火 以草火烧:动词,烧火 用讫再火令药熔:动词,用火烤3.之 盛为之:指“板印书籍” 以……纸灰之类冒之:这,指铁板4.以 以一铁范:用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用来五、古今异义1.冒: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古:盖,蒙 今:往上伸,向外透2.自:一板已自布字 古:已经 今:自己3.文:文理有疏密 古:纹 今:文章。

9.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整理 马说 陋室铭 核舟记 活板 送东阳马

初二语文下册 课内文言文主要有《马说》、《陋室铭》、《山市》、《活板》、《核舟记》 《口技》、《送东阳马生序》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同“现”,显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养。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同“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同“耶”,吗。 5、板印书籍:“板”同“版”,雕版。

6、若止印三二本:“止”同“只”,只,仅。 6、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以后。

7、舟首尾约八分有奇:“有”同“又”,表示零数。 8、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9、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跟竖相对。 10、盖简桃核修长者为之:“简”同“拣”,挑选。

11、满坐寂然:“坐”同“座”,座位。 12、四支僵劲:“支”同“肢”,肢体。

1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 14、与之论辨:“辨”同“辩”,辩论。

15、裁如星点:“裁”同“才”,仅仅。 二、古今异义字 1、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古义为“有时”,;今义为“或者” 2、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古义为“管弦乐器”,文中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为“丝绸和竹子” 3、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义为“身体”;今义为“形状、样子” 4、孔子云 云::古义为“说”;今义为“云彩” 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古义为“蒙、盖”;今义为“冒出” 6、药稍熔 药:文中指“松脂、蜡和纸灰”;今义为“治病的药品” 7、有布衣毕升 布衣:古义为“平民”;今义为“衣服的一种”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古义为“尚”;今义为“曾经” 9、其两膝相比者 比:古义为“挨着”;今义为“比较” 10、高可二黍许 许:古义为“左右、上下、光景”;今义为“答应或表 猜测” 11、尝贻余核舟一 尝:古义为“曾经”;今义为“尝试” 1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古义为“只”;今义为“转折连词” 13、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闻:古义为“听”;今义为“用鼻子嗅” 14、虽人有百手 虽:古义为“即使”;今义为“虽然” 15、两股战战 股:古义为“腿”;今义为“臀部” 16、几欲先走 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假:古义为“借”;今义为“与真相对” 1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古义为“这”;今义为“判断动词” 18、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趋:古义为“奔向”;今义为“趋向” 19、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古义为“辩解”;今义为“又、重复” 20、主人日再食 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一次” 三、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打) 2、用讫再火令药熔(名词作动词,用火烤) 3、会宾客大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4、妇抚儿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5、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长到,蔓上) 6、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作动词,说出) 7、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8、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名词作动词,穿着緼袍敝衣) 9、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10、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11、妇手拍儿声(名词作状语,用手) 12、手自笔录(名词作状语,动手、用笔) 1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14、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15、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作动词,使……乱) 16、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17、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验的水) 18、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19、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动用法,使……尽) 20、是可谓善学者矣(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21、遥闻深巷中犬吠(形容词作状语,远远地) 四、一词多义 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动词) 执策而临之(策:鞭子,名词)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喂养,动词) 马之千里者(之:不译,定语前置的标志)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之:的,助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之,凑足音节,无义) 执策而临之(之:它的,代词) 无丝竹之乱耳(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助词) 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其:它,代词) 其真无马邪(其:难道,副词)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能够,能愿动词) 虽有千里之能(能:能力,名词) 持就火炀之(就:靠近,动词) 瞬息可就(就:完成,动词) 每字为一印(印:字印,名词) 其印自落(印:字印,名词)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印:印刷工具,名词) 欲印(印:印刷,动词) 唐人尚未盛为之(为:做,动词) 满铁范为一板(为:成为,动词) 不以木为之者(为:刻制、制作,动词) 又为活板(为:发明,动词)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为:被,介词)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为:是,动词) 不以木为之者(以:用、拿,介词)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以:用来,连词)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把,介词) 以中有足乐者(以:因为,介词) 计日以还(以:相当“而”,连词) 高可二黍许(可: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可以) 通计一舟(一:全,整个) 为念珠个一(一:一件) 妇抚儿乳(乳:喂奶,动词) 儿含乳啼(乳:奶头,名词) 以为妙绝(妙:善、好,形容词) 众妙毕备(妙:妙处。

活版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