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的字理知识

bdqnwqk2年前基础7

1.鸳鸯的鸳字是什么意思

一种动物啊 名称:鸳鸯 科属:鸟纲,鸭科 特点:栖息于河谷、溪流、苇塘、湖泊、水田等处,属杂食性鸟类 简介: 鸳鸯别名官鸭,小型游禽。

全长约40厘米。雄鸟羽色艳丽,并带有金属光泽,额和头顶中央羽色翠绿,与后颈的金属暗绿和暗紫色长羽形成冠羽,头顶两侧有纯白眉纹,在鸳鸯的翅膀上有一对栗黄色、直立扇形翼帆。

鸳鸯尾部羽毛暗褐、上胸和胸侧紫褐色、下胸两侧绒黑,镶以两条纯白色横带。鸳鸯嘴部呈暗红色、脚呈黄红色。

雌鸟体羽以灰褐色为主,眼周和眼后有白色纹,无冠羽、翼帆,腹羽纯白。相比之下雌鸳鸯就逊色多了。

鸳鸯栖息于河谷、溪流、苇塘、湖泊、水田等处。鸳鸯属杂食性鸟类,平时主要吃草籽、稻谷等植物性食物,到了繁殖期就主要吃一些昆虫、鱼虾等小动物。

鸳鸯虽然生活在水边,却营巢于深山中,选择高大的树洞筑巢、产卵和孵化。在这期间,雌雄朝夕相伴,十分恩爱。

幽雅的体态 鸳鸯素以“世界上最美丽的水禽”著称于世。这确实名副其实。

众所周知,水中之鸟,色彩鲜艳绚丽如鸳鸯者,可称绝无仅有。在游禽、涉禽、海鸟等等上千种水禽中,有着鲜艳色彩的,还为数不多。

鸳鸯鸟确实是出类拔萃的了。鸳鸯虽然是一种小型野鸭,但它又是属于树鸭类,常常栖息在树上,在树洞里筑巢息居,在陆地—上觅食。

鸳鸯的头部和身上五颜六色,既鲜艳,又和谐。 它的两片橙黄色略有黑边的翅膀帆羽,向上弯成扇形,在上百种鸭类中,它是最美丽的一个。

鸳鸯的头上有红色和蓝绿色的羽冠。面部有白色眉纹,喉部是金黄色,颈部和胸部都是紫蓝色,两侧黑白交错,嘴鲜红,脚鲜黄,可称得上集美色于一身。

可是游在雄鸳鸯旁边的雌鸳鸯,就不是那么漂亮了。 雌鸳鸯一身深褐色的羽毛,毫无其它颜色,令人感到好比是一位朴素的村姑跟在一个花花公子后面。

雄鸳鸯色彩鲜艳,有利于招引雌鸳鸯,而雌鸳鸯朴实无华,则有利于传种生育。 “痴情”的象征 在民间传说中,鸳鸯是“痴情”的象征,传说一对鸳鸯总是永不分离,终生相守,如果有一只不幸死亡,另一只将终生“守节”,甚至抑郁而死。

人们常常用鸳鸯鸟的“双栖双飞”来形容恋人间的形影不离,忠贞厮守。实际上,鸳鸯平时不一定有固定的配偶关系,只有在配偶时期才表现出那种形影不离的亲密姿态;在繁殖后期的产卵工作中,雄鸟并不过问,而是完全自顾自。

抚育幼雏的任务,完全由雌鸟自己承担。即使有一方死亡,另一方也不会“守节”,而会另寻新欢。

分布与食性 鸳鸯基本上属候鸟,每年三月底至四月初往北飞,到东北和内蒙古的某些地方去进行繁殖。九月底、十月初又开始南下,到华东、华南一些地方去越冬。

在云南、贵州等地,也有少数鸳鸯是留鸟,终年留居当地,在那里繁殖生活和栖息。 它们的巢一般都筑在天然树洞中,间或也有筑在石壁岩隙中的。

孵化期约一个月左右幼雏在夏天出窝,大小与雏鸡差不多,全身披着黄褐色和乳黄色的绒毛,很快就能随着母亲到附近的溪流或水田中觅食。它们的食性较杂,既吃小鱼小虾和昆虫一类动物性食物,也吃稻谷、野果、草籽一类植物性食物。

小鸳鸯成长很快,到了深秋时刻,在北方出生的小鸳鸯便能跟随鸳鸯大群一起南下越冬了。吉林长白山北麓的头道河是最著名的鸳鸯繁殖地,被称为鸳鸯河3而福建省屏南县双溪镇的白岩溪,则是著名的鸳鸯越冬地,被人们称为鸳鸯溪。

这条长十一公里,宽五十多米的鸳鸯溪,每年都有上千只鸳鸯到此过冬,这里已经被划为“鸳鸯鸟自然保护区。

2.鸳鸯的习性以及鸳鸯的资料

鸳鸯:

鸳鸯(游禽)(1) [mandarin duck]:亚洲一种亮斑冠鸭(Aix galericulata),它与西半球的林鸭关系较近,常被人工饲养。比鸭小,雄的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黄褐色;雌的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

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an affectionate couple]∶比喻恩爱夫妻

(3)鸳和鸯——雌与雄?目前无解。读林清玄散文《鸳鸯香炉》:“‘鸳鸯香炉’四字就使我想像力飞奔,觉得用‘鸳

鸯’比喻夫妻真是再恰当不过,‘鸳’的上面是‘怨’,‘鸯’的上面是‘央’。

'怨'是又恨又叹的意思,有许多抱怨的时刻,有很多无可奈何的时刻,甚至也有

很多苦痛无处诉的时刻。‘央’是求的意思,是诗经中说的‘和铃央央’的和声,是有

求有报的意思,有许多互相需要的时刻,有许多互相依赖的时刻,甚至也有很多互相怜

惜求爱的时刻。”根据此理解和自然界雌雄“怨”与“求”的规律,鸳或是雌,鸯或是雄。

我国古代,最早是把鸳鸯比作兄弟的。《文选》中有“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骨肉缘枝叶”等诗句,这是一首兄弟之间赠鸳鸯别的诗。晋人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第一首《鸳鸯》的序文说:“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这里的鸳鸯是比喻陆机、陆远兄弟的。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诗中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以后一些文人竞相仿效。崔豹的《古今注》中说:“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说它“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鸣曰鸳,雌鸣曰鸯。”也有人认为“鸳鸯”二字实为“阴阳”二字谐音转化而来,取此鸟“止则相偶,飞则相双”的习性。自古以来,在“鸳侣”、“鸳盟”、“鸳衾”、“鸳鸯枕”、“鸳鸯剑”等词语中,都含有男女情爱的意思,“鸳鸯戏水”更是我国民间常见的年画题材。基于人们对鸳鸯的这种认识,我国历代还流传着不少以它为题材的,歌颂纯真爱情的美丽传说和神话故事。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韩妻》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古时宋国有个大夫名韩 ,其妻美,宋康王夺之。怨,王囚之。遂自杀。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愿以尸还韩氏,而合葬。王怒,令埋之二冢相对,经宿,忽有梓木生二冢之上,根交于下,枝连其上,有鸟如鸳鸯,雌雄各一,恒栖其树,朝暮悲鸣,音声感人。

鸳鸯经常成双入对,在水面上相亲相爱,悠闲自得,风韵迷人。它们时而跃入水中,引颈击水,追逐嘻戏,时而又爬上岸来,抖落身上的水珠,用桔红色的嘴精心地梳理着华丽的羽毛。此情此景,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翩蹁联想,唐朝李白有:“七十紫鸳鸯,双双戏亭幽”,杜甫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孟郊有“梧桐相持老,鸳鸯会双死”,杜牧有“尽日无云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苏庠有“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以及“只成好日何辞死,愿羡鸳鸯不羡仙”,“鸟语花香三月春,鸳鸯交颈双双飞”等等。崔珏还因一首《和友人鸳鸯之诗》:“翠鬣红毛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映雾尽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采莲无限蓝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而名声大振,被称为崔鸳鸯。

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甚至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陪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其实这只是人们看见鸳鸯在清波明湖之中的亲昵举动,通过联想产生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将自己的幸福理想赋予了美丽的鸳鸯。事实上,鸳鸯在生活中并非总是成对生活的,配偶更非终生不变,在鸳鸯的群体中,雌鸟也往往多于雄鸟。

鸳的字理知识

标签: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