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1.化学选修5知识点的归纳
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有机推断一、解答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有: 1.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官能团,如: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的物质含碳碳双双键、三键“-CHO”和酚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CHO”;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能分别与碳酸氢钠镕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COOH”;能水解产生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等。 2.根据性质和有关数据推知官能团个数,如:-CHO→2Ag→Cu20;2-0H→H2;2-COOH(CO32-)→CO2 3.根据某些反应的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如: (1)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OH一定连接在有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由醇氧化得酮,-OH接在只有一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
(2)由消去反应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
(4)由加氢后碳的骨架,可确定“C=C”或“C≡C”的位置。 能力点击: 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溴乙烷、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有机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注意:烃的衍生物是中学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在各类烃的衍生物中,以含氧衍生物为重点.教材在介绍每一种代表物时,一般先介绍物质的分子结构,然后联系分子结构讨论其性质、用途和制法等.在学习这一章时首先掌握同类衍生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官能团)和它们的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各类官能团之间的衍变关系,熟悉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的方法,能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反应途径合成有机物. 二、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 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性质,结构,用途,制法等。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
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三、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
2.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
同分异构体(考试必考)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考试常考大约6分左右) 脂肪烃的性质(注意炔烃的制取) 不饱和度(Ω)的概念与应用(这个..其实不会也可以.但是是解题的最简便方法..) 烃的衍生物及之间的转换(考试基本都是这个,注意反应类型和反应规则..一定要把方程式背下来.) 差不多就这么多吧..我的建议是上课前预习课本..最好做点比较高难或者偏难的题的题..不过这些的基础一定要打好.还有细心,要进行全面分析。
新课标教材章节名称 必修1、2+选修4 涉及的知识点 与老教材比较新增内容 删减内容 备注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化学实验安全 2物质分离与提纯 (1)过滤和蒸发 (2)物质的检验 (3)蒸馏 (4)萃取 (3)蒸馏 (4)萃取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与老教材基本不变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物质的分类 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2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 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3胶体的性质要求较老教材简单 2.2离子反应 与老教材基本不变 2.3氧化还原反应 与老教材基本不变 不涉及配平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注:本章主要介绍了Na,Al,Fe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与老教材基本不变 3.1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Na/Mg/Al) 2与水反应(Na/Fe) 3Al与NaOH反应 碱金属的性质在必修2介绍 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氧化物(MgO、Fe2O3/CuO/Al2O3)性质用途 2氢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Al2O3的两性) 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4Fe3+与Fe2+盐的性质 5焰色反应 铜盐的知识在教材资料卡片中出现 3.3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1)合金性质 (2)铜合金 (3)钢 2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铜合金知识介绍 选用金属材料的原理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注:本章主要介绍Si,Cl,S,N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二氧化硅 2硅酸 3硅酸盐 4硅单质 水泥\玻璃\陶瓷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氯气 2氯离子的检验 卤素的性质在必修2中介绍 4.3硫和氮的氧化物 1硫单质(简介) 2二氧化硫 3 NO,NO2 4环境污染 P的化合物的性质 注:二氧化硫性质介绍较少(但鲁科版教材介绍较详细) 4.4硫酸硝酸和氨 1浓硫酸的性质 2浓硝酸的性质 3 氨的性质、喷泉试验、铵盐性质、检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不介绍浓硝酸的分解 硫酸工业 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1元素周期表 1周期表的结构 2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2)卤族元素 3核素 同位素 1.2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金属性) 3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 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在选修3介绍 1.3化学键 1离子键 2共价键 3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老教材只要求写物质的电子式,不要求形成过程)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知识(在选修3介绍) 晶体结构与性质等在选修3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结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章节) 2.1化学能与热能(以选修4第一章的内容为主) 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关系 (2)反应热 焓变 (3)热化学方程式 2中和热概念、测定 3 燃烧热概念计算 4反应热的计算 (1)盖斯定律 (2)反应热的计算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2.2化学能与电能 (结合选修4第四章化学能与电能知识)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原电池 (2)化学电源(原理/应用等) 带盐桥的原电池装置 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及其反映原理 2.电解池 (1)电解原理 (2)应用(氯碱工业原理,电镀,电解精炼铜,电冶金) 电冶金 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治 (1)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2)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增加了析氢腐蚀 注意析氢腐蚀的电极反应,以及总反应的书写 2.3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结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 1 化学反应速率 (1)反应速率概念,计算 (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注:有效碰撞模型,活化分子,活化能等概念在选修4绪言介绍 2 化学平衡 (1)可逆反应概念 (2)化学平衡状态-动态平衡 (3)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勒夏特列原理 (4) 化学平衡常数含义 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3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能利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反应进行的方向 3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能利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1甲烷 1 甲烷的结构,性质(氧化,取代) 2 取代反应 3 烷烃 (1)烷烃的结构,物理性质 (2)同系物 (3)同分异构体 (4)命名 性质中删掉了分解反应 注:有机物命名在选修5中详细介绍 3.2来自石油核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苯) 1 乙烯的结构 2 乙烯的性质(氧化,加成,加聚) 3 乙烯的用途 4 苯的结构 5 苯的性质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烯烃性质等在选修5中涉及 苯的同系物在选修5 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乙酸) 1乙醇的结构 2乙醇的性质(与钠反应,氧化) 3乙酸的结构 4乙酸的性质(酸性/酯化) 其他知识见选修5 3.4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
3.化学选修5知识点归纳有没有啊
同分异构体(考试必考)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考试常考大约6分左右) 脂肪烃的性质(注意炔烃的制取) 不饱和度(Ω)的概念与应用(这个..其实不会也可以.但是是解题的最简便方法..) 烃的衍生物及之间的转换(考试基本都是这个,注意反应类型和反应规则..一定要把方程式背下来.) 差不多就这么多吧..我的建议是上课前预习课本..最好做点比较高难或者偏难的题的题..不过这些的基础一定要打好.还有细心,要进行全面分析。
新课标教材章节名称 必修1、2+选修4 涉及的知识点 与老教材比较新增内容 删减内容 备注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化学实验安全 2物质分离与提纯 (1)过滤和蒸发 (2)物质的检验 (3)蒸馏 (4)萃取 (3)蒸馏 (4)萃取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与老教材基本不变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物质的分类 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2分散系及其分类 3胶体 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3胶体的性质要求较老教材简单 2.2离子反应 与老教材基本不变 2.3氧化还原反应 与老教材基本不变 不涉及配平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注:本章主要介绍了Na,Al,Fe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与老教材基本不变 3.1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Na/Mg/Al) 2与水反应(Na/Fe) 3Al与NaOH反应 碱金属的性质在必修2介绍 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1氧化物(MgO、Fe2O3/CuO/Al2O3)性质用途 2氢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Al2O3的两性) 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4Fe3+与Fe2+盐的性质 5焰色反应 铜盐的知识在教材资料卡片中出现 3.3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1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1)合金性质 (2)铜合金 (3)钢 2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铜合金知识介绍 选用金属材料的原理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注:本章主要介绍Si,Cl,S,N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二氧化硅 2硅酸 3硅酸盐 4硅单质 水泥\玻璃\陶瓷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氯气 2氯离子的检验 卤素的性质在必修2中介绍 4.3硫和氮的氧化物 1硫单质(简介) 2二氧化硫 3 NO,NO2 4环境污染 P的化合物的性质 注:二氧化硫性质介绍较少(但鲁科版教材介绍较详细) 4.4硫酸硝酸和氨 1浓硫酸的性质 2浓硝酸的性质 3 氨的性质、喷泉试验、铵盐性质、检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不介绍浓硝酸的分解 硫酸工业 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1元素周期表 1周期表的结构 2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2)卤族元素 3核素 同位素 1.2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金属性) 3周期表周期律的应用 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在选修3介绍 1.3化学键 1离子键 2共价键 3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老教材只要求写物质的电子式,不要求形成过程)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知识(在选修3介绍) 晶体结构与性质等在选修3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结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章节) 2.1化学能与热能(以选修4第一章的内容为主) 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关系 (2)反应热 焓变 (3)热化学方程式 2中和热概念、测定 3 燃烧热概念计算 4反应热的计算 (1)盖斯定律 (2)反应热的计算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2.2化学能与电能 (结合选修4第四章化学能与电能知识)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原电池 (2)化学电源(原理/应用等) 带盐桥的原电池装置 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及其反映原理 2.电解池 (1)电解原理 (2)应用(氯碱工业原理,电镀,电解精炼铜,电冶金) 电冶金 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治 (1)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2)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增加了析氢腐蚀 注意析氢腐蚀的电极反应,以及总反应的书写 2.3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结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 1 化学反应速率 (1)反应速率概念,计算 (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注:有效碰撞模型,活化分子,活化能等概念在选修4绪言介绍 2 化学平衡 (1)可逆反应概念 (2)化学平衡状态-动态平衡 (3)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勒夏特列原理 (4) 化学平衡常数含义 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3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能利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反应进行的方向 3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能利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1甲烷 1 甲烷的结构,性质(氧化,取代) 2 取代反应 3 烷烃 (1)烷烃的结构,物理性质 (2)同系物 (3)同分异构体 (4)命名 性质中删掉了分解反应 注:有机物命名在选修5中详细介绍 3.2来自石油核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苯) 1 乙烯的结构 2 乙烯的性质(氧化,加成,加聚) 3 乙烯的用途 4 苯的结构 5 苯的性质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烯烃性质等在选修5中涉及 苯的同系物在选修5 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乙酸) 1乙醇的结构 2乙醇的性质(与钠反应,氧化) 3乙酸的结构 4乙酸的性质(酸性/酯化) 其他知识见选修5 3.4基本营养物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4.1开发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1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热分解法 (2)热还原法(铝热反应等) (。
4.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和练习 答案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C6H5OH)与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 (—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NH—CO—(肽键)、—NO2(硝基) 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nH2n+2;烯烃与环烷烃:CnH2n;炔烃与二烯烃: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卤代烃:CnH2n+1X;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醛:CnH2nO或CnH2n+1CHO;酸:CnH2nO2或CnH2n+1COOH;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用无水CuSO4——变蓝 21、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2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乙醇(浓硫酸,170℃);卤代烃(如CH3CH2Br) 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C—C—OH、卤代烃发生消去的条件:C—C—x HH 2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24、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 25、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油脂、麦芽糖、蔗糖不是) 26、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27、常用来造纸的原料:纤维素 28、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9、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 30、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31、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32、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是:含有—COOH:如乙酸 33、能与Na2CO3反应而不能跟NaHCO3反应的有机物是:苯酚 34、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 35、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苯酚)、与含羧基的物质(如乙酸) 36、能还原成醇的是:醛或酮 37、能氧化成醛的。
5.高二化学选修五重点知识、
我是高中化学老师,这个内容你要详细资料,可加我1062336408,我通过QQ邮箱发给你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用水浴加热,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制乙烯(170℃)(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碳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一、物理性质甲烷:无色 无味 难溶 乙烯:无色 稍有气味 难溶乙炔:无色 无味 微溶(电石生成:含H2S、PH3 特殊难闻的臭味)苯:无色 有特殊气味 液体 难溶 有毒乙醇:无色 有特殊香味 混溶 易挥发 乙酸:无色 刺激性气味 易溶 能挥发二、实验室制法甲烷:CH3COONa + NaOH →(CaO,加热) → CH4↑+Na2CO3 注:无水醋酸钠:碱石灰=1:3 固固加热 (同O2、NH3) 无水(不能用NaAc晶体) CaO:吸水、稀释NaOH、不是催化剂乙烯:C2H5OH →(浓H2SO4,170℃)→ CH2=CH2↑+H2O 注:V酒精:V浓硫酸=1:3(被脱水,混合液呈棕色)碎瓷片:防止暴沸 排水收集(同Cl2、HCl)控温170℃(140℃:乙醚) 碱石灰除杂SO2、CO2 乙炔:CaC2 + 2H2O → C2H2↑ + Ca(OH)2 注:排水收集 无除杂 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饱和NaCl:降低反应速率 导管口放棉花:防止微溶的Ca(OH)2泡沫堵塞导管乙醇:CH2=CH2 +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H3CH2OH 注:无水CuSO4验水(白→蓝) 提升浓度:加CaO 再加热蒸馏三、燃烧现象 烷:火焰呈淡蓝色 不明亮 烯:火焰明亮 有黑烟炔:火焰明亮 有浓烈黑烟(纯氧中3000℃以上:氧炔焰)苯:火焰明亮 大量黑烟(同炔) 醇:火焰呈淡蓝色 放大量热 四、酸性KMnO4、溴水烷:都不褪色 烯 炔:都褪色(前者氧化 后者加成) 苯:KMnO4不褪色 萃取使溴水褪色五、重要反应方程式烷:取代 CH4 + Cl2 →(光照)→ CH3Cl(g) + HCl CH3Cl + Cl2 →(光照)→ CH2Cl2(l) + HCl CH2Cl + Cl2 →(光照)→ CHCl3(l) + HCl CHCl3 + Cl2 →(光照)→ CCl4(l) + HCl 现象:颜色变浅 装置壁上有油状液体 注:4种生成物里只有一氯甲烷是气体 三氯甲烷 = 氯仿 四氯化碳作灭火剂 烯:1、加成 CH2=CH2 + Br2 → CH2BrCH2Br CH2=CH2 + HCl → CH3CH2Cl CH2=CH2 + H2 →(催化剂,加热) → CH3CH3 乙烷 CH2=CH2 +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 → CH3CH2OH 乙醇 2、聚合(加聚) nCH2=CH2 →(一定条件) → [-CH2-CH2-]n (单体→高聚物) 注:断双键→两个“半键” 高聚物(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 炔:基本同烯。
苯。
6.化学选修五预习笔记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帮助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 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
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 实验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 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2=C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 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乙炔燃烧 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 乙炔和溴水 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氢 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氢气 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CaCO3 === CaO + CO2 2CaO+5C===2CaC2+CO2 CaC2+2H2O→C2H2+Ca(OH)2 C+H2O===CO+H2-----高温 C2H2+H2→C2H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 C2H4可聚合 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 苯和液溴的取代 C6H6+Br2→C6H5Br+HBr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 苯和氢气 C6H6+3H2→C6H12 (条件为催化剂)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 170摄氏度) 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 140摄氏度) 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乙酸和镁 Mg+2CH3COOH→(CH3COO)2Mg+H2 乙酸和氧化钙 2CH3COOH+CaO→(CH3CH2)2Ca+H2O 乙酸和氢氧化钠 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乙酸和碳酸钠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甲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 HCHO+4Cu(OH)2→2Cu2O+CO2↑+5H2O 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 CH3CHO+2Cu→Cu2O(沉淀)+CH3COOH+2H2O 乙醛氧化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或加温) 物质的制取: 实验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 (条件是CaO 加热)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实验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工业制取乙醇: C2H4+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醛的制取 乙炔水化法:C2H2+H2O→C2H4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加压) 乙烯氧化法:2 CH2=CH2+O2→2CH3CH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乙醇氧化法: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乙酸的制取 乙醛氧化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和加温) 加聚反应: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 (条件为催化剂)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 (条件为催化剂) 氧化反应: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炔燃烧 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 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 乙醛的催化氧化: CH3CHO+O2→2CH3COOH (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 (条件为浓硫酸) 苯与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浓硝酸等的取代。如: 酚与浓溴水的取代。
如: 烷烃与卤素单质在光照下的取代。如: 酯化反应。
酸和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其实质是羧基与羟基生成酯基和水的反应。如: 水解反应。
水分子中的-OH或-H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叫水解反应。 ①卤代烃水解生成醇。
如: ②酯水解生成羧酸(羧酸盐)和醇。如: 乙酸乙酯的水解: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条件为无机酸式碱) 加成反应。
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别的有机物的反应。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
7.化学选修5的知识点
1. 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计算反应热
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计算反应热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4.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
5. 盖斯定律的应用
6.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7.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原因解释和注意事项
8.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9.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10.等效平衡的解题方法
11.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12. 化学平衡计算题的步骤
13.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4. 证明一种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方法
15. 两种弱电解质的强弱比较
16. 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因素
17. 水的电离及影响因素
18. 水的离子积常数及应用
19. PH计算类型和计算方法
20. 中和滴定的操作\指示剂的选择方法\终点判断\计算\误差分析
21. 盐类水解的概念\实质\特征和规律
22. 盐类水解的应用
23.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三个守恒
24. 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5 .难溶物的溶解平衡\溶度积的概念和应用
26. 溶度积和溶解度的换算
27. 原电池原理:负极 失电子 正极 电子 (正得还,负失氧)
28. 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9. 电解原理:阳极 氧化 阴极 还原 (阳氧阴还)
30.电解的规律:电解的四种情况\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池反应式的书写\溶液PH的变化\溶液复原
31. 电解的计算
32. 金属的腐蚀的类型和防护方法
8.【化学必修五的知识点和习题】
化学必修 5 知识点.人教版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重点知识点! 有机推断 一、解答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有: 1. 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官能团, 如: 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的物质含碳碳双双键、三键 “-CHO” 和酚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CHO” ;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 ;能 分别与碳酸氢钠镕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COOH” ;能水解产生醇和羧酸的物质是 酯等. 2.根据性质和有关数据推知官能团个数,如:-CHO→2Ag→Cu20;2-0H→H2;2-COOH(CO32-) →CO2 3.根据某些反应的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如: (1)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OH 一定连接在有 2 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由醇氧化得酮,-OH 接 在只有一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 (2)由消去反应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 (4)由加氢后碳的骨架,可确定“C=C”或“C≡C”的位置. 能力点击: 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溴乙烷、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脂肪酸、甘 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有机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 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注意: 烃的衍生物是中学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 在各类烃的衍生物中, 以含氧衍生物为重点. 教 材在介绍每一种代表物时,一般先介绍物质的分子结构,然后联系分子结构讨论其性质、用 途和制法等.在学习这一章时首先掌握同类衍生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官能团)和它们的化学 性质,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各类官能团之间的衍变关系,熟悉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的方法,能 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反应途径合成有机物. 二、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 1~4 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性 质,结构,用途,制法等.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 、卤代烃(溴苯) 、硝基化合物(硝基苯) 、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 温微溶与水,但高于 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 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 、CCl4、氯仿、液态 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 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 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 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 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x0c(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三、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 、银镜反应(2) 、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 、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 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 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 、实验室制乙烯(170℃) (2) 、蒸馏 (3) 、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 、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 、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 Na 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 SO2、FeSO4、KI、HCl、H2O2 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 NaOH、Na2CO3) (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 SO2、KI、FeSO4 等) (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 机层呈橙红色. )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 、第2/3页二糖、多糖、蛋白质(肽) 、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
9.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有机推断 一、解答有机推断题的常用方法有: 1.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官能团,如: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的物质含碳碳双双键、三键“-CHO”和酚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有“-CHO”;能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的物质含有“-OH”;能分别与碳酸氢钠镕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COOH”;能水解产生醇和羧酸的物质是酯等。 2.根据性质和有关数据推知官能团个数,如:-CHO→2Ag→Cu20;2-0H→H2;2-COOH(CO32-)→CO2 3.根据某些反应的产物推知官能团的位置,如: (1)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OH一定连接在有2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由醇氧化得酮,-OH接在只有一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
(2)由消去反应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
(4)由加氢后碳的骨架,可确定“C=C”或“C≡C”的位置。 能力点击: 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溴乙烷、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有机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注意:烃的衍生物是中学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在各类烃的衍生物中,以含氧衍生物为重点.教材在介绍每一种代表物时,一般先介绍物质的分子结构,然后联系分子结构讨论其性质、用途和制法等.在学习这一章时首先掌握同类衍生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官能团)和它们的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各类官能团之间的衍变关系,熟悉官能团的引入和转化的方法,能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反应途径合成有机物. 二、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 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性质,结构,用途,制法等。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
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三、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