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协会是什么?
学术协会是一种以研究专业学术问题的,由行业内相关单位具有专业水平的人士自愿组成的团体。以学术研究为目的。
中国学术体制的根本问题在哪?
1.科研人员近亲繁殖,学术权力垄断
一个大牛科学家身边往往留下一大批自己的学生,同时就在一个单位、一个学科和甚至一个行业占据一个山头,成为学术高地,徒子徒孙跟着分享好处,科研项目,人才称号,职称评审,成果评价等。
他们的学生甚至学生的学生去其他单位工作后,在学术上影响力越来越大,最后的发展就是相当于武侠小说中的某某门派。
2.科研人员得不到尊重和信任
科研经费预算过细,科研工作最有价值的应该是好的创意,但是我国现行科研体制重设备,不重视科研人员的付出,经费使用没有自主权,经费中很少劳务报酬。
大家试想一下陈景润先生做哥德巴赫猜想时,科研实际投入可能主要就是笔和稿纸吧,如果他的科研要申请科研项目立项,科研经费应该批多少呢?实际支出哪怕是现在可能一万块都用不了,但是陈景润先生的脑力劳动应不应该给予报酬?我想是应该给的。
近年来很多科研人员用各种手段套取科研经费它用,导致落马悲剧,不得不说与这样不合理的管理模式有莫大关系。
3.行政人员干预科研
很多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官僚化、行政化习气严重。
行政人员对科研人员颐指气使,外行指导内行。
一些单位,只要是领导就必须是学术权威,对科研资源多吃多占,严重挤压有能力有意愿的普通科研人员的资源和发展空间。
4.科研成果评价异化,导致科研不是为了发现未知和发明创造,而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结题
科学研究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必然存在失败和成功,但是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很牛,所有科研项目几乎都是成功的,因为都有成果达到结题标准。
想一想,为什么每一个科研项目都能成功?说明科研人员在申请项目时就能确定研究能够成功啊,不然不敢申请。
这就导致科研人员喜欢做一些重复研究、跟风研究,或者做一些别人研究剩余的边边角角,不敢啃科研硬骨头、不敢迎难而上做原创成果,最终导致我国科研虽然项目个个成功,但是原创成果少,开创性成功少。
科研重数量轻质量,数量是容易考核,一百以内的数数还不容易嘛,很多小聪明的科学家不得不把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拆开成几篇论文,增加数量。
科研人员考核周期太短,大多数高校和科研单位对科研人员的考核周期不超过3年,有的甚至一年一考核,这么短的考核周期也逼得科研人员不敢做长期才能出成果的研究,大家都喜欢做容易的短平快的研究。
科研管理体制问题浪费了太多人力物力,好在近年来已经开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