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框架
1.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具有哪些影响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本身来找原因,常常得不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来分析.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间和资源来源.第三,宇宙空间可能还有像地球一样的星球上,生存着高智慧的生命——外星人.当然,适合外星人生存的星球也许有像地球一样的宇宙环境. 科学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有关宇宙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地理学科来传授的.所以,地理学科讲有关地球宇宙环境的内容,肩负着知识教育和世界观教育的双重任务.宇宙是物质的,处在不断的运动和演化之中.地球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其物质组成、运动规律,以及发生和演化,都与宇宙环境同源.认识宇宙环境,有利于科学认识自然世界和宇宙,破除封建迷信,反对邪教. 综上所述,“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成为学习地球宇宙环境的目标.为实现这一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选取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并没有宽泛地要求了解宇宙,而是将视点放在与地理环境紧密相关的“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因为宇宙太大,地理课程没有必要关注与地球环境无关的宇宙部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课程标准以案例学习的思路,要求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因为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中,太阳是对地球影响最大的一个天体. 2.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认识地球的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无疑是高中地理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学习地球的运动,但要求比较低,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高中阶段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强调现象本身的规律性及其成因. 3.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观念 本模块内容设计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无论从整个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内容看,还是从本模块的内容看,学生学习首先需要明确地理学上所说的自然环境所包括的空间范围及其组成.自然环境主要指人类活动所涉及的主要空间范围,它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系统,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下至岩石软流层.为此,课程标准中安排了地球圈层结构的内容. 学生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是逐步形成的,其中一个基本的观念就是“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才能做到人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学习,已经为学生初步形成这一观念打下了必要的基础,高中阶段则需要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以强化学生的这一观念.为什么说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来加以分析.《课程标准》沿用地理学界一般的认识方法,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三个方面安排有关内容,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学会分析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说明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认识自然环境是“地理1”的主体内容,本模块涉及自然地理学中的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内容.自然地理学具有严谨而庞大的学科体系,如果从学科体系考虑高中阶段应学习的内容,将很难做出选择.从人地关系这条主线看,学习自然环境主要是为了认识地理环境,因此,没有必要按自然地理各部门系统地学习,而应从整体上把握自然环境.所以,学生通过自然环境部分的学习,目标之一是学会分析对地理环境有着深刻影响的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主要体现为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很复杂,哪些过程应视为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过程”?首先,这些过程在自然环境中具有广泛性(全球性);其次,这些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对人类活动产生深远影响;第三,这些过程对于高中阶段学生来说,不会因涉及的知识过深过难而成为学习障碍.因此,《课程标准》中选择了地壳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和大洋环流.为方便学生对这四大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理解,《课程标准》还选择了一些基本的自然地理原理,包括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等. 5.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认识这两大特点,不仅有利于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和地域分异,而且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流域综合治理体现了对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认识,因地制宜则体现了对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认识. 自然环境是由气候、水文、岩石、地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又形成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可见,无论是整体性还是。
2.自然环境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
人类加以开垦、搬运和堆积的速度已经逐渐相等于自然地质作用的速度,对生物圈和生态系改造有时也会超过了自然生物作用规模。人类活动已成为地球上一项巨大的营力,迅速而剧烈地改变着自然界,反过来又影响到自身的福祉。
人的因素而造成的灾害,包括各种污染和全球性环境变迁(如全球增温、臭氧层耗损)。
人类活动常可使得环境不断恶化,一方面使环境的脆弱性变得显著,自我调整能力转趋薄弱,一方面使人类自身抗灾的能力亦日益下降,再一方面许多人类破坏环境的过程本身就是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在这些多重因素的效应下,自然灾害的层出不穷和快速增长当然成为意料中事。
各地长期开发下,森林饱受破坏,生态逐渐失衡、土层裸露,控水能力变差,一经大雨就可导致山洪暴发、旱季则缺少基流(base flow)补注,以致无论旱涝均与时俱增。
总而言之,随著人口的恶性膨胀,随著经济的超限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被破坏,并且直接或间接引起灾害的发生,或加剧灾情,增高成灾的频率。而环境的恶化亦造成对生产力的削弱,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平原区和海岸地带的地层下陷是由于过量超抽地下水所引起的,矿区的塌陷是由于采空后失稳造成的,山崩和泥石流是人类为了开垦或搬动土石而破坏了天然岩土平衡而发生的。
上游筑堤,减少了蓄水面积,使下游流量增大;在行水区人为设障,使河道防洪能力降低;超抽地下水,引致都市地层下陷;都市的发展,使处于洪泛区的人口和财产迅速增加;植被的砍伐和破坏,降低了集水区的水源涵养能力,并导致水土流失,河沙遽增,不但增加了洪峰流量,又造成河床淤积;人类的不少行为,更可影响气候,使大洪水的出现机率倍增。
森林滥伐严重森林锐减一方面在暴雨后不能蓄水于山,使洪峰来势凶猛,增加了水灾频率;另方面则加重了水土流失,使库容大减、河床抬升,行水剖面缩小,降低了调洪防洪的能力。开发河川资源:沿著各大河川,常可看见滥采砂石和乱倒垃圾的景象,皆代表了民众对土地的不珍惜和唯利是图,这种短视的行为使河川的水文特性趋于不稳定和不明确,洪水来时也因而更难控制。
移动土石是人类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环,无论修路、采矿、建筑、运河、开隧道、兴建都市、开发能源等各种活动都需要搬动大量土石,从而引致山崩、地滑、走山、塌陷和土石流等灾害。
给满意啊!!
3.自然环境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是矛盾的,人类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往往会引起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但是,人类在和自然斗争中,能够逐步认识自然规律。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被破坏后,通过人的因素,又能够重新建立新的平衡。人类总是在不断改变生态平衡和重新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中,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永恒的、静止的生态平衡是不存在的,不利的自然环境也是能够加以改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和自然环境又是统一的。在人与自然环境这一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类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试验中,不断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让自然为人类谋利益。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自然环境或者说地理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活动相互起作用的那些
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及其交互作用下形成复杂的综合体。自然环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舞台,是人类创造活动重要的对象。自然环境通过人类劳动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自然环境具有自然、社会双重属性,以人类劳动为中介,自然环境在各个不同阶段对社会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
4.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几百年来人类社会非理性超速发展,已经使人类活动成了影响地球上各圈层自然环境稳定的主导负面因子。
森林和草原植被的退化或消亡、生物多样性的减退、水土流失及污染的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突显及臭氧层的破坏,这一切无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善待自然,对自己的发展和活动有所控制,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扩展资料:一、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联合国在伦敦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50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国际社会为削减贫困和抵抗疾病所做的努力。人类活动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
近几十年中,地球上五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红树林遭到破坏,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降低,三分之一的物种濒临灭绝。另外,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为频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
二、对气候的影响最初,主要表现在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了陆面的面貌,改变了陆面的粗糙度、反射率和水热平衡等方面,从而引起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增加,人类活动的影响就日益重要。
人类的各种各样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增加了全球大气的污染,影响了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能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减弱了入射的太阳辐射数量,从而导致气温的降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类活动。
5.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有怎样的影响
这是我写论文时的一篇参考文章,不要照抄哦.地理决定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史 一、地理决定论的渊源 在西方,地理决定论的思想历史久远,它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的医学典籍《空气、水、地方》。
该书前半部分讨论了气候、土壤、水质等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后半部分则讨论欧洲与亚洲在环境上与种族上的差异。它认为环境决定了人的体质与心性:亚洲气候温暖,物产丰饶,当地人不用努力就可以舒服过日子,因此亚洲人懒惰,无法吃苦耐劳、也缺乏创造力和勇气;与之相反,欧洲较为寒冷和贫瘠的环境,则使得欧洲人心性坚韧、能吃苦耐劳,手工精巧,思想敏锐而且英勇善战。
《空气、水、地方》的这个说法成为日后西方地理决定论思想和种族主义理论的重要源头。孟德斯鸠在1748年出版的《法意》中,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
他认为亚洲国家的暴政体制,就是当地极端的气候的产物。孟德斯鸠的这套想法直接影响了后世许多的西方思想家对亚洲国家的论述,例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甚至马克思与恩格斯有关"亚细亚生产模式"的概念,都接踵其遗绪。
在后来的殖民扩张的时代,这套理论就经常被用来宣扬帝国主义殖民行径的合理性;在二战的时候,它也被用作德国纳粹主义者的理论宣传工具。在十九世纪,这套理论与生物学的演化论以及种族主义结合,用环境来解释种族的差异,再以种族的差异来解释不同人类社会与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而评比各种族及其道德与文化的高下,并自诩欧洲人是最优秀的民族。
这种种族歧视使其在传播过程中,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受过西方殖民侵略的国家的理论界的抵触。在我国也是如此。
但抱着学术研究的目的,笔者对此理论中关于非种族的部分非常赞同。本文即以此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史进行简单的阐释,尤其是我国经济重心的转移问题。
二、地理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中的作用 (一)人类文明早期 公认的世界四大古文明发祥地,都有大河流过。一方面使得当地气候温和,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耕种和农业的发展。
如古埃及的尼罗河,古印度的恒河,古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而在我国,就是黄河。
黄河流域,尤其是嵩(山)洛(阳)地区,其近似于西亚地区的新月形地带,温暖湿润的气候、星罗棋布的河汊湖泊,肥沃疏松的黄土地以及处于亚热带边沿的生物地理特征,既有益于聚落的发展,又有利于农业的产生。这一地区所分布的新石器文化,从裴李岗文化至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等,持续发展,早、中、晚各期自成序列,是其它地区不多见的。
而且各文化遗存密集分布于近河的台地或谷地上,充分说明当时聚落的发展和繁荣。相比之下,长江流域虽然也有蓝田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出现,但一则江南多山,平原面积不大;二则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原始人同时还得面对大海的挑战,生存环境远不如居于内陆的华北平原。
因此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黄河流域是优于长江流域的。另外,从大禹治水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发现黄河流域的先人在当时其实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平和智慧。
(二)奴隶社会时期 在这一阶段,我国无论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发展的重心都在黄河流域。夏、商、周的都城都建在这一带。
殷商虽几度迁都,都始终都没离开这块平原。 然而戏剧化的发展在后面。
(三)封建社会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流域虽有吴、越、楚诸国,但后来秦朝一统天下的事实证明:在当时,北方的经济实力是占绝对优势的。其时(经过商鞅变法),关中一带为全国最为富庶的地带,而且盛产良马,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军事基础(至于后来北方经济衰落,此处又以"塞上江南"自居;从名称上即可看出历史发展的轨迹,实在引人深思。
这是后话)。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继续南伐,攻至珠江流域,并在当地修建灵渠(当然是出于军事目的),把黄河流域的先进文明传播到当地。
其实不客气地讲,这与近代的殖民侵略和当今的霸权主义并无差异,世界就是这么弱肉强食,如果承认达尔文的进化论,就得接受这些事实。 秦汉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历史学界普遍认同直至两宋之际),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是在北方。
那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北方是如何一步步失去其经济重心地位的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也是史学界很关心的一个问题。笔者从大学时代以来就一直坚持认为:北方经济的衰败正是各方力量为了争夺华北平原这块肥地,纷纷逐鹿中原,引起战火不断;虽乱后都有休养生息政策的出台,使当地经济在优越的地理环境下能尽快恢复发展,但一次次的骚乱,终究使其经济发展落后于南方。
而这战火的燃起,也可用地理决定论来解释。因为对中原经济破坏最强、最频繁的应属北方少数民族的攻掠。
西方地理决定论认为环境会影响人的心性,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也罗列事实指出了不同地区人们性情的差别。 我国的北方是大草原,这决定了当地居民游牧的生活方式和骠悍的作风,在军事上也有更强大的骑兵和更凶猛的战略。
我国早在东周的时候就受到北狄的骚扰,。
6.地理必修一的知识框架
① ②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铁镍物质组成。(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
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
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
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
7.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正面影响
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正确对待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沈国舫委员的发言
--------------------------------------------------------------------------------
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近几百年来人类社会非理性超速发展,已经使人类活动成了影响地球上各圈层自然环境稳定的主导负面因子。森林和草原植被的退化或消亡、生物多样性的减退、水土流失及污染的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突显及臭氧层的破坏,这一切无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善待自然,对自己的发展和活动有所控制,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当然地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很不容易。因为一方面必须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了解和掌握各种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 这本身是一项艰巨的、需要长时间进行探索的重大科学问题;而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发展的势头,包括人口的增长、社会的变动、活动的范围、消费的方式都是难以控制的。即使为了在一定水平上维持现有人口的生存,也还需要消耗相 当数量的自然资源,对自然环境产生相当不小的影响,这些问题在现有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下还很难躲开。因此在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时,人们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要贯彻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首先当然要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再不要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搞发展。这就要适度限制发展的行为,选好发展的领域,改变发展的方式,充实发展的科技含量,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来取得最大的效益。实际上,要充分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事,但面对我国自然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我们只能知难而进,不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再出难题了。实际上,如果按目前许多不可持续的方式搞发展,连当代人的生存也会受到严重威胁。各级主持发展工作的决策者实在应该在作出决策之前为此而三思。
但另一方面,人民要生存,要过更好的生活,这是我们以人为本求发展的主要目的。发展是硬道理,许多问题只能在发展中求得解决。要发展而不动用一点自然资源,对自然环境没有一点影响,或只有正面影响没有负面影响,这也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关键是要在减少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的情况下,求得和谐发展。要发展城镇化,使相当一部分农民逐渐转化为城镇居民,还要发展交通运输而修路筑桥,不占一点儿耕地是不可能的。如何少占耕地,占得合理,占后有所补偿,这是和谐发展的必走之路。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应该严格保护,但相当数量已经开垦为耕地,特别是水稻田——人工湿地( 如在黑龙江三江平原 ),在当前要大面积退耕 还湿地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在合理布局和水利建设上面做好文章,使发展水稻田与改善现有湿地的状况相协调。森林是地球之肺,也是应该严格保护的。但森林同 时又是以木材为主的一系列林产品的生产基地,这些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可以也应该合理经营利用的,而且应该通过科学的培育措施, 越用越好。除了少数需严格保存的自然保护区之外,合理的采伐利用,仍是必要的森林经营措施,要把森林的保护和经营利用更好地协调起来。在一些江河上(特别是西南地区)修建水电站,这是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减少 C02排放,但水电站的建设也必然带来一些对自然 环境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这类矛盾必须分清轻重主次,趋利避害,适当妥协,使建设与自然环境的保护协调起来。有些问题的处理,要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可以以发达国家先走一步中得到的教训为鉴,但也不必完全跟着“洋人”的调子走。其实“洋人们”的看法也不是完全一致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和实际工作者之间的矛盾在全世界带有普遍性。我们要学会实事求是全面看问题,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处理问题。
了解自然,尊重科学,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经过努力,力争取得高效的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8.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哪些角度回答
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这种破坏又可分为二大类:一是直接破坏,如过度的砍伐,开垦,放牧,狩猎,捕捞等.二是间接地破坏,如:工业的排污,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等,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而地球上所有生物间又是以各自的生物圈相互串成一个共同的生态系统,生物愈是进化,抵抗环境变化的能力就愈差,(非典的肆虐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说,自然界中的生物最终将要消亡,人的消亡肯定不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