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木星的知识
1.关于木星的知识
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木星 英文名称:Jupiter 定义: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应用学科:天文学(一级学科);太阳系(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木星木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太阳(由近及远)顺序为第五,亦为太阳系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
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古代中国称之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
西方语言一般称之朱比特(拉丁语:Jupiter),源自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目录基本参数简介发现木星释放的能量物理特性气态行星石质的内核行星表面有高速飓风内核处可能高达20,000开有较强的磁场木星光环亮度仅次于金星有一个尘埃层或环有一层厚而浓密的大气层大红斑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木卫五来自地球的使者“先驱者”冲锋在前“旅行者”不负众望“伽利略”功勋卓著“朱诺”继往开来占星学中的木星历史记载《史记·天官书》《马王堆帛书·五星占》地形外观表面环境星体结构行星环观测资讯1994年木星被撞事件2009年木星被撞事件研究发现木星曾吞噬一个10倍于地球的行星基本参数简介发现木星释放的能量物理特性 气态行星 石质的内核 行星表面有高速飓风 内核处可能高达20,000开 有较强的磁场木星光环 亮度仅次于金星 有一个尘埃层或环 有一层厚而浓密的大气层大红斑卫星 木卫一 木卫二 木卫三 木卫四 木卫五来自地球的使者 “先驱者”冲锋在前 “旅行者”不负众望 “伽利略”功勋卓著 “朱诺”继往开来占星学中的木星历史记载 《史记·天官书》 《马王堆帛书·五星占》地形外观表面环境星体结构行星环观测资讯1994年木星被撞事件2009年木星被撞事件研究发现木星曾吞噬一个10倍于地球的行星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参数 公转轨道:距太阳 778,330,000 千米(5.203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
自转周期:木星赤道部分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两极地区的自转周期稍慢一些。 直径 :142,984 千米(赤道) 质量 :1.90*10^27千克 表面重力加速度:23.12 米每二次方秒。
逃逸速度:60.2 千米/秒 质量(与地球比):317体积(与地球比)1316 表层温度:其表面有效温度值为-168℃,而地球观测值为-139℃编辑本段简介 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21倍。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木星位列第五。
同时,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在有的时候,木星会比火星稍暗,但有时却要比金星还要亮)。
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木星表面有一个大红斑,从东到西有40,000千米,从北到南有13,000千米,面积大约453,250,000平方千米。
对于它是什么目前仍有争论,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旋风,它的范围可以吞没3个地球。编辑本段发现 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物体(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有时候火星更亮一些),早在史前木星就已被人类所知晓。
根据伽利略1610年对木星四颗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现常被称作伽利略卫星)的观察,它们是不以地球为中心运转的第一个发现,也是赞同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有关行星运动的主要依据。许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木卫三是1609年由伽利略通过他自制的望远镜发现的,连同木卫一、木卫二、木卫四被称为伽利略卫星。
其实木卫三是中国战国时代的天文学家甘德发现的,他著有《岁星经》和《天文星占》两书,可惜均已失传。唐朝天文学家瞿昙悉达编著的《开元占经》第二十三卷中有这样的记载“甘氏曰:单阏之岁,摄提格在卯,岁星在子,与须女、虚、危晨出夕入,其状甚大有光,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是谓同盟”。
甘德早在公元前346年发现了木卫三,比伽利略早了将近2000年。编辑本段木星释放的能量 近年来,对木星的考察表明:木星正在向其宇宙空间释放巨大能量。
它所放出的能量是它所获得太阳能量的两倍,这说明木星释放能量的一半来自于它的内部。木星内部存在热源。
众所周知,太阳之所以不断放射出大量的光和热,是因为太阳内部时刻进行着核聚变反应,在核聚变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木星是一个巨大的液态氢星球,本身已具备了无法比拟的天然核燃料,加之木星的中心温度已达到了28万K,具备了进行热核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
至于热核反应所需的高压条件,就木星的收缩速度和对太阳放出的能量及携能粒子的吸积特性来看,木星在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之后,中心压可达到最初核反应时所需的压力水平。 一旦木星上爆发了大规模的热核反应,以千奇百怪的旋涡形式运动的木星大气层将充当释放核热能的“发射器”。
所以,有些科学家猜测,再经过几十亿年之后,木星将会改变它的身份,从一颗行星变成一颗名副其实的恒星。 木星和太阳的成分十分。
2.木星的知识
木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太阳(由近及远)顺序为第五,亦为太阳系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
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古代中国称之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
西方语言一般称之朱比特(拉丁语:Jupiter),源自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基本参数公转轨道 距太阳 778,330,000 千米 (5.20 天文单位)公转周期 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
自转周期 木星赤道部分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两极地区的自转周期稍慢一些。行星直径 142,984 千米 (赤道)质量 1.90*10^27千克表面重力加速度 23.12 米每二次方秒。
逃逸速度 60.2 千米/秒简介 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21倍。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木星位列第五。
同时,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在有的时候,木星会比火星稍暗,但有时却要比金星还要亮)。
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木星表面有一个大红斑,从东到西有40,000千米,从北到南有13,000千米,面积大约453,250,000平方千米。
对于它是什么目前仍有争论,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旋风,它的范围可以吞没3个地球。发现 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物体(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有时候火星更亮一些),早在史前木星就已被人类所知晓。
根据伽利略1610年对木星四颗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现常被称作伽利略卫星)的观察,它们是不以地球为中心运转的第一个发现,也是赞同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有关行星运动的主要依据.许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木卫三是1609年由伽利略通过他自制的望远镜发现的,连同木卫一、木卫二、木卫四被称为伽利略卫星。其实木卫三是中国战国时代的天文学家甘德发现的,他著有《岁星经》和《天文星占》两书,可惜均已失传。
唐朝天文学家瞿昙悉达编著的《开元占经》第二十三卷中有这样的记载“甘氏曰:单阏之岁,摄提格在卯,岁星在子,与须女、虚、危晨出夕入,其状甚大有光,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是谓同盟”。 甘德早在公元前346年发现了木卫三,比伽利略早了将近2000年。
木星释放的力量 近年来,对木星的考察表明:木星正在向其宇宙空间释放巨大能量。它所放出的能量是它所获得太阳能量的两倍,这说明木星释放能量的一半来自于它的内部。
木星内部存在热源。 众所周知,太阳之所以不断放射出大量的光和热,是因为太阳内部时刻进行着核聚变反应,在核聚变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木星是一个巨大的液态氢星球,本身已具备了无法比拟的天然核燃料,加之木星的中心温度已达到了28万K,具备了进行热核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至于热核反应所需的高压条件,就木星的收缩速度和对太阳放出的能量及携能粒子的吸积特性来看,木星在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之后,中心压可达到最初核反应时所需的压力水平。
一旦木星上爆发了大规模的热核反应,以千奇百怪的旋涡形式运动的木星大气层将充当释放核热能的“发射器”。所以,有些科学家猜测,再经过几十亿年之后,木星将会改变它的身份,从一颗行星变成一颗名副其实的恒星。
木星和太阳的成分十分相似,但是却没有像太阳那样燃烧起来,是因为它的体积太小。木星要成为像太阳那样的恒星,需要将质量增加到现在的100倍才行。
亮度仅次于金星 在夜空中,木星是空中最亮的一颗星星(仅次于金星,但金星在夜空中往往不可见)。四个伽利略的卫星用双筒望远镜可很容易的观察到;木星表面的带子和大红斑可由小型天文望远镜观测。
迈克·哈卫的行星寻找图表显示了火星以及其它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越来越多的细节,越来越好的图表将被如灿烂星河这样的天文程序来发现和完成。
有一个尘埃层或环 过去有人猜测,在木星附近有一个尘埃层或环,但一直未能证实。1979年3月,“旅行者1号”考察木星时,拍摄到木星环的照片,不久,“旅行者2号”又获得了木星环的更多情况,终于证实木星也有光环。
木星光环的形状像个薄圆盘,其厚度约为30公里,宽度约为6500公里,离木星12.8万公里。光环分为内环和外环,外环较亮,内环较暗,几乎与木星大气层相接。
光环的光谱型为G型,光环也环绕着木星公转,7小时转一圈。木星光环是由许多黑色碎石块构成的,石块直径在数十米到数百米之间。
由于黑石块不反射太阳光,因而长期以来一直未被我们发现。有一层厚而浓密的大气层 木星有一层厚而浓密的大气层,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占80%以上,其次是氦,约占18%,其余还有甲烷、氨、碳、氧和水汽等,总含量不足1%。
由于木星有较强的内部能源,致使其赤道与两极温差不大,不超过3℃,因此木星上南北风很小,主要是东西风,最大风速达 130~150米/秒。木星大气中充满了稠密活跃的云系。
各种颜色的云层像波浪一样在激烈翻腾着。在木星大。
3.木星的知识
木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太阳(由近及远)顺序为第五,亦为太阳系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古代中国称之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西方语言一般称之朱比特(拉丁语:Jupiter),源自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基本参数公转轨道 距太阳 778,330,000 千米 (5.20 天文单位)公转周期 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自转周期 木星赤道部分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两极地区的自转周期稍慢一些.行星直径 142,984 千米 (赤道)质量 1.90*10^27千克表面重力加速度 23.12 米每二次方秒.逃逸速度 60.2 千米/秒 简介 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21倍.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木星位列第五.同时,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在有的时候,木星会比火星稍暗,但有时却要比金星还要亮).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木星表面有一个大红斑,从东到西有40,000千米,从北到南有13,000千米,面积大约453,250,000平方千米.对于它是什么目前仍有争论,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旋风,它的范围可以吞没3个地球. 发现 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物体(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有时候火星更亮一些),早在史前木星就已被人类所知晓.根据伽利略1610年对木星四颗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现常被称作伽利略卫星)的观察,它们是不以地球为中心运转的第一个发现,也是赞同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有关行星运动的主要依据.许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木卫三是1609年由伽利略通过他自制的望远镜发现的,连同木卫一、木卫二、木卫四被称为伽利略卫星.其实木卫三是中国战国时代的天文学家甘德发现的,他著有《岁星经》和《天文星占》两书,可惜均已失传.唐朝天文学家瞿昙悉达编著的《开元占经》第二十三卷中有这样的记载“甘氏曰:单阏之岁,摄提格在卯,岁星在子,与须女、虚、危晨出夕入,其状甚大有光,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是谓同盟”. 甘德早在公元前346年发现了木卫三,比伽利略早了将近2000年. 木星释放的力量 近年来,对木星的考察表明:木星正在向其宇宙空间释放巨大能量.它所放出的能量是它所获得太阳能量的两倍,这说明木星释放能量的一半来自于它的内部.木星内部存在热源. 众所周知,太阳之所以不断放射出大量的光和热,是因为太阳内部时刻进行着核聚变反应,在核聚变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木星是一个巨大的液态氢星球,本身已具备了无法比拟的天然核燃料,加之木星的中心温度已达到了28万K,具备了进行热核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至于热核反应所需的高压条件,就木星的收缩速度和对太阳放出的能量及携能粒子的吸积特性来看,木星在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之后,中心压可达到最初核反应时所需的压力水平. 一旦木星上爆发了大规模的热核反应,以千奇百怪的旋涡形式运动的木星大气层将充当释放核热能的“发射器”.所以,有些科学家猜测,再经过几十亿年之后,木星将会改变它的身份,从一颗行星变成一颗名副其实的恒星. 木星和太阳的成分十分相似,但是却没有像太阳那样燃烧起来,是因为它的体积太小.木星要成为像太阳那样的恒星,需要将质量增加到现在的100倍才行.亮度仅次于金星 在夜空中,木星是空中最亮的一颗星星(仅次于金星,但金星在夜空中往往不可见).四个伽利略的卫星用双筒望远镜可很容易的观察到;木星表面的带子和大红斑可由小型天文望远镜观测.迈克·哈卫的行星寻找图表显示了火星以及其它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越来越多的细节,越来越好的图表将被如灿烂星河这样的天文程序来发现和完成.有一个尘埃层或环 过去有人猜测,在木星附近有一个尘埃层或环,但一直未能证实.1979年3月,“旅行者1号”考察木星时,拍摄到木星环的照片,不久,“旅行者2号”又获得了木星环的更多情况,终于证实木星也有光环.木星光环的形状像个薄圆盘,其厚度约为30公里,宽度约为6500公里,离木星12.8万公里.光环分为内环和外环,外环较亮,内环较暗,几乎与木星大气层相接.光环的光谱型为G型,光环也环绕着木星公转,7小时转一圈.木星光环是由许多黑色碎石块构成的,石块直径在数十米到数百米之间.由于黑石块不反射太阳光,因而长期以来一直未被我们发现.有一层厚而浓密的大气层 木星有一层厚而浓密的大气层,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占80%以上,其次是氦,约占18%,其余还有甲烷、氨、碳、氧和水汽等,总含量不足1%.由于木星有较强的内部能源,致使其赤道与两极温差不大,不超过3℃,因此木星上南北风很小,主要是东西风,最大风速达 130~150米/秒.木星大气中充满了稠密活跃的云系.各种颜色的云层像波浪一样在激烈翻腾着.在木星大气中还观测到有闪电和雷暴.由于木星的快速自转,因此能在它的大气中观。
4.木星的资料
木星是距太阳的第五颗行星,并且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如果木星的内部是空的,它能装下一千多个地球。木星的成份也比其他行星更为复杂。它的重量为1.9 x 10 27公斤,赤道直径为142,800公里。木星拥有16个卫星,其中的四个(木卫四、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一)早在1610年就被伽利略发现了。1979年,“旅行者”一号发现木星也有环,但它非常昏暗,在地球上几乎看不到。木星的大气非常厚,可能它本身就像太阳那样是个气体球。木星大气的主要成份是氢和氦,以及少量的甲烷、氨、水汽和其他化合物。在木星的内部,由于巨大的压力,氢原子中的电子被释放出来,仅存赤裸的质子。使氢呈现金属特性。
纬线上色彩分明的条纹、翻腾的云层和风暴象征着木星多变的天气系统。云层图案每小时每天都在变化。“大红斑”是一个复杂的按顺时针方向运动的风暴。其外缘每四至六天旋转一圈,而在中心附近,运动很小,且方向不定。在条状云层上可以发现一系列小风暴和漩涡。木星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为-121摄氏度。
在木星的两极,发现了与地球上的十分相似的极光。这似乎与沿木卫一螺旋形的磁力线进入木星大气的物质有关。在木星的云层上端,也发现有与地球上类似的高空闪电。
世纪之吻
1994年7月16-22日,被木星强大引力“扯碎”的至少20片舒梅克·列维彗星(Shoemaker-Levy)的碎片以每秒约60公里的速度冲进木星大气层,与这颗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发生了撞击。
这是编号为G的碎片撞击木星后发出的闪光
彗星最大的碎片直径达两公里。撞击产生的最大“伤痕”几乎和地球一样大,并持续几个月之久。这次撞击被称为“世纪之吻”。
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彗星撞击木星的景观从左至右分别为:地球、旅行者二号和木星南极
从旅行者观察彗星撞击木星的景观
“旅行者”二号拍摄的木星环
木星的第二大卫星木卫四(Callisto),它的大小和水星不相上下
木星的五个卫星,从左上至右下分别为:木卫五(Amalthea)、木卫一(Io)、木卫二(Europa)、木星最大的卫星木卫三(Ganymede)、和木卫四(Callisto)
木卫一(Io),棕黄色的区域可能是由于覆盖着的硫黄。受木星强大引力的影响,木卫一上的火山作周期性的喷发。
“旅行者”二号拍摄到木卫一(Io)上的火山正在喷发,喷出物高逾100公里
“旅行者”一号拍摄到的木卫一(Io)上一座正在喷发的
5.天文知识(木星)
木星表面的大多数特征变化倏忽,但也有些标记具有持久和半持久的特征,其中最显著最持久,也是人们最熟悉的特征要算大红斑了。
大红斑是位于赤道南侧、长达2万多公里、宽约1.1万公里的一个红色卵形区域。从17世纪中叶,人们就开始对它进行时断时续的观测,1879年以后,开始对它进行连连续的记录,并发现它在1879~1882年,1893~1894年,1903~1907年,1911~1914年,1919~1920年,1926~1927年,特别是在1936~1937年,1961~1968年,以及1973~1974年这些年代中,变得显眼和色彩艳丽。在其他时间,显得暗淡,只略微带红,有时只有红斑的轮廓。
6.有哪些关于八大行星的知识
水星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一小行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但它更重。水星的自转周期是58.65天,水星在88个地球日里就能绕太阳一周,平均速度47.89千米,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水星朝向太阳的一面,温度非常高,可达到400摄氏度以上。这样热的地方,就连锡和铅都会熔化,何况水呢。 但被向太阳的一面,长期不见阳光,温度非常低,达到-173摄氏度,在这里也不可能有固态的水。
金星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夜空中亮度仅次於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后才能达到亮度最大。它有时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时为-4.4等,比著名的天狼星还要亮14倍,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
地球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已历46亿年。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四。在英语里,地球是惟一一个不是从希腊及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地球目前是人类所知道的惟一一个存在已知生命体的星球.
火星火星是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火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公转轨道: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次序计为第四颗,比地球小,公转周期约687天,自转周期约24小时37分。火星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所以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而月份三月的名字也是得自于火星。
木星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21倍。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木星位列第五。同时,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土星星古称镇星或填星,因为土星公转周期大约为29.5年,我国古代有28宿,土星几乎是每年在一个宿中,有镇住或填满该宿的意味,所以称为镇星或填星,直径119300公里(为地球的9.5倍),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它与邻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态氢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样覆盖着厚厚的云层。土星上狂风肆虐,沿东西方向的风速可超过每小时1600公里。土星上空的云层就是这些狂风造成的,云层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氨。
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向外的第七颗行星,在太阳系的体积是第三大,质量排名第四。他的名称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空之神乌拉诺斯,是克洛诺斯的父亲,宙斯的祖父。天王星是第一颗在现代发现的行星,虽然它的光度与五颗传统行星一样,亮度是肉眼可见的,但由于较为黯淡而未被古代的观测者发现。威廉·赫歇耳爵士在1781年3月13日宣布他的发现,在太阳系的现代史上首度扩展了已知的界限。这也是第一颗使用望远镜发现的行星。
海王星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海王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7倍,而类似双胞胎的天王星因密度较低,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4倍。海王星以罗马神话中的尼普顿(,因为尼普顿是海神,所以中文译为海王星。天文学的符号,是希腊神话的海神波塞顿使用的三叉戟。
7.关于木星的传说有哪些
木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岁星,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男女之间相差3岁相克,不宜婚配,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不过知道其中缘故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吧。
其实从西洋占星学中木星含义来解释也与中国命理不谋而合:木星的周期是12年,几乎刚好与中国的十二生肖职守一轮的时间对应,相差三岁的两个人,本命木星有可能相刑(成90度角),为彼此带来人生观的差异和运势的破坏。不过根本不必紧张,因为相差三岁只是存在相刑的可能而已,具体还要做出二人的比较盘来看,况且没有任何一种相位可以单独论断,即使出现一个不良相位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必须配合其他征象来综合论断。
由此看来,人们对于太岁木星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的,存在着盲目的敬畏和夸大,那么西洋占星学中的木星究竟是怎样的呢? 在希腊神话中,木星是主神宙斯的化身。木星是太阳系中除了太阳之外,最大的星体,大约十二年绕行黄道宫一周,每一年行一宫。
木星有著稳定和明亮的光芒,因此被视为象征幸运的吉星。木星是被认为律法的守护神,是真理、节操、公理的保护者,木星和知识、深造、哲学观、个人的智慧、宗教有关。
本命盘中的木星代表了一个人的幸运点及感到自信的地方,以及将之事转化为智慧的能力。它总是和"扩展"这个观念有关,代表一个人向外发展的能力。
人体身上受到木星支配的器官有肝脏、静脉、血液,以及内脏组织,肉体上,你能从某些人身上血红的气色,乐观的气质,认出他受到木星强烈的影响。
8.关于太阳系的知识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在庞大的太阳系家族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九大行星以及数以万计的小行星所占比例微忽其微。它们沿着自己的轨道万古不息地绕太阳运转着,同时,太阳又慷慨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太阳系中的每一个成员,促使他们不停地发展和演变。
在这个家族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它们当中,肉眼能看到的只有五颗,对这五颗星,各国命名不同,我国古代有五行学说,因此便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来分别把它们命名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这并不是因为水星上有水,木星上有树木才这样称呼的。而欧洲呢,则是用罗马神话人物的名字来称呼它们。近代发现的三颗远日行星,西方按照以神话人物名字命名的传统,以天空之神、海洋之神和冥土之神的名称来称呼它们,在中文里便相应译为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九大行星与太阳按体积由大到小排序为太阳、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冥王星。它们按质量、大小、化学组成以及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等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它们在公转时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征。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着数十万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行星,天文学把这个区域称为小行星带。除此以外,太阳系还包括许许多多的彗星和无以计数的天外来客——流星。
九大行星中,一般把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称为类地行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半径和质量较小,但密度较高。把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其主要由氢、氦、冰、甲烷、氨等构成,石质和铁质只占极小的比例,它们的质量和半径均远大于地球,但密度却较低。冥王星是特殊的一颗行星。 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具有规律性,即从离太阳由近到
远计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用a表示)a=0.4+0.3*2n-2(天文单位)其中n表示由近到远第n个行星(详见上表)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自转周期为12小时到一天左右,但水星、金星、冥王星自转周期很长,分别为58.65天、243天和6.387天,多数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但金星则相反。 除了水星和金星,其它行星都有卫星绕转,构成卫星系。
在太阳系中,现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大多数彗星是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但也有逆向公转的。彗星绕太阳运行中呈现奇特的形状变化。 太阳系中还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流星体,有些流星体是成群的,这些流星群是彗星瓦解的产物。大流星体降落到地面成为陨石。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极微小部分,它只是银河系中上千亿个恒星中的一个,它离银河系中心约8.5千秒差距,即不到3万光年。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可见,太阳系不在宇宙中心,也不在银河系中心。 太阳是50亿年前由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云塌缩而成的,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9.关于土星知识
距离太阳的第六行星,有美丽的光环,是最美的天体之一,表面呈淡黄色,有平行于赤道的永久性云带,但不如木星上显著.土星的反照率是0.42,视星等随光环张开程度有3个星等的变化,赤道区最亮,呈米色,有时几乎是白色,极区稍暗,色近微绿.云带略呈橙色.土星上盛行强风。在赤道附近,风速约为每秒500米。风向通常是向东的。最强的风出现在赤道附近,在高纬度,风速逐渐递减。在纬度大于35度的地区,风向随着纬度的递增而逐渐由向东转为向西,卵状白色.表面温度-290华氏度,比木星表面温度低60度.土星的平均密度只有0.70克/立方厘米,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太阳系唯一比水轻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土星大气主要由氢,氦,甲烷和氨组成.土星环是由无数个小卫星构成的物质系统,在土星赤道面上,里部比外部旋转得更快,1675年,卡西尼在土星环上观测到一个缝,称为卡西尼缝,它把光环分为A,B两部,1837年,恩克又在A环上发现另一个较窄的缝,称为恩克缝,这些缝具有持久性,是由内土卫的引力效应造成的.1850年又在B环内部发现暗淡的C环或称砂环.到目前为止还发现有E,F,G等更加暗弱的环.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它由于快速自转而呈扁球形,所以赤道半径约为60,000公里,两极半径与赤道半径之比为0.912,扁率约为1/9。土星的大半径和低密度使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的相近。土星在冲日时的视星等达-0.4等,亮度可与天空中最亮的恒星相比。土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最多的一颗行星,共有23颗。 中国古代称土星为填星或镇星,而罗马神话中称之为第二代天神克洛诺斯,它是在推翻父亲之后登上天神宝座的(另一说法:在古代西方,人们用罗马农神萨图努斯的名字为土星命名)。
土卫一 Mimas:直径390公里,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一样,和月球相似,总是一面对着土星.主要由冰构成,表面很亮并且布满各种深碗状的环行山和各种槽沟,最大的表面特征是一个相对巨大的撞击结构,直径130公里的环行山,山壁高5公里,底深10公里,中央峰高6公里.
土卫二 Enceladus:由土星往外的第三颗大卫星,有地质活动,直径510公里,主要成分也是冰.
土卫三 Tethys:主要成分为冰,直径1050公里,轨道距离土星296563公里,它的公转周期正好是土卫一的两倍,因而彼此处于共振轨道上,最大的表面特征是一条长达整个卫星周长3/4的大裂缝,几乎将其分为两半.
离日平均距离 9.54天文单位
轨道偏心率 0.056
轨道对黄道倾角 2度29分22秒
公转的恒星周期 29.46年
自转周期 10小时14分
平均会合周期 378.1天
平均轨道速度 9.64公里/秒
质 量 95.14(地球=1)
密 度 0.7
赤道对轨道倾角 29度
赤道直径 120000公里
卫星 17颗(已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