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知识

bdqnwqk2年前百科20

1.有关《黄帝内经》的养生知识有哪些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三月,此谓容平 秋天养收,对应西方。容平就是开始收,收敛,特别壮大,盛极的意思。

天气以急 天上的气只能为燥气了。燥气是正气,是从火的。

衣服在秋天易干,这个干,是燥气的收敛功能发生作用。如果生病,再出现烦躁的症,是很严重的病。

烦,是虚火上头,虚火敛不住,头疼,头晕,是心病,心经,心血的问题。躁,从足字边,乱动,烦躁不安,属于肾病,精不足的病。

有一种老人快临终时就是循衣摸缝,天天在那里捻衣服扣子,不知手往哪里放,这是肾精大亏的象。抖腿,也是精不足,相书上说,男抖穷。

肾精不足,他就没法不上脑,脑子思维就有问题,做事就会有问题,不顺,就会穷。 地气以明 地也就跟着明亮透彻,就像金属一样,所以西方属金。

肺气也是,肺为娇脏,也要非常地清澈。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睡早起,和鸡叫一起起来。

五点到七点,天门开,人的气也应该开了。 使志安宁 志是肾神的表现,要收敛了,不能再发散。

性生活也要收敛了。动物交配有节律,有季节,人好像随时随地都可以,其实在秋天也应该有所收敛。

动物在冬天冬眠养精,人在这时候也应该收敛然后养精。人虽然摆脱了季节性,但也要按照天地自然的顺序去做,否则也会生大病和重病。

以缓秋刑 舒缓秋天的肃杀之气。秋后问斩。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把神收回来,使秋气平,让秋气不那么肃杀。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不要再往外扩散了,这样就能够使肺气比较清肃。

此秋气之应 这是秋天时正常的人和自然的对应。 养收之道也 养收敛,秋天就是酉时,酉时主气味的味。

大蒜和辣椒气味最厚,但不入药。 古人认为大蒜入气分,凡是入气分的药,都走清窍,如人体的眼睛,小便。

大蒜气味厚重,吃后会流眼泪,小便有味。中药虽取其偏性,但也是因人而定。

大蒜、辣椒每人承受量不一样,能吃多少吃多少。 辣椒走味道,入味就是入血分,血、味道都属于阴。

入血分的药走人的浊窍,如口,大便。辣椒吃多了,会生口疮,肛门疼痛。

秋天就是味厚,果实,所谓五谷,要取其味,味入血分,万物收获,要吃入血分的层面。 逆则伤肺 如果忤逆了它,就会伤肺,因为肺对应秋天。

冬为飧泄 飧是夕食,晚饭,飧泄是食谷不化,吃的东西没有消化就拉出来了。肺与大肠成表里,如果肺气虚弱,大便成形能力就会很差。

这些毛病冬天就会显出来。 奉藏者少 收敛气没收住,奉献给冬天的东西很少,藏不住。

2.《皇帝内经》的养生法则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上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告诉我们上古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非但时时注意顺应天地自然环境的四时阴阳变化,并且在饮食、起居、劳逸上作适当的调适,避免外邪的侵入,注重精神的修养,所以大多身体健康,精神充沛,能活到一定的年龄极限。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还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是中医顺应四时气候养生的主要理论依据,现在中医时兴的“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依据这个道理。

又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里提出了一个中医治病的重大原则,即“不治已病治未病”,在疾病尚未形成之时,就应当积极治疗和预防,免得到了病入膏肓,就来不及了。

而预防的方法就是顺应自然规律,注重饮食、精神、劳逸的调养。 因此说,中医的养生理论可以说源远流长。

3.黄帝内经的养生秘诀有哪些

食物有“酸甜苦辣咸”之分,不同味道的食物具有不同的功效,中医讲五味对五脏,不同性味的食物归不同的经络和脏腑。因此,在中医看来,吃什么味道食物是有讲究的。

根据中医五行学说,酸、辛、苦、甘、咸五种味道与五脏有着特定的“亲和性”。《黄帝内经·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道,“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其中,酸味食物如青梅、山楂、橙子等,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能制肝火、补肝阴,是肝脏的最爱;辛味食物包括葱、姜、蒜等,擅长发散风寒、行气止痛,有助宣泄肺气,防止外邪犯肺;苦味食物入心经,常吃苦瓜、莲子心等,能清热泻火,治疗心火旺盛引起的失眠、烦躁等症;咸味食物指海带、海藻、紫菜、螃蟹等“天然咸鲜”的食物,而不是多吃盐,它们与肾气相通,能滋养肾精、软坚散结;甘味食物如山药、南瓜、米饭、红薯等,是补养气血、调和脾胃的“帮手”。

然而,万物相生相克,五味浓淡相宜能调养五脏,可若过偏过盛,则会顾此失彼,打乱五脏之间的平衡和制约。《彭祖摄生养性论》中强调:“五味不得偏耽,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伤肾,咸多伤心。”

酸多伤脾。酸能补肝,但过多的酸味食物会引起肝气偏胜,克犯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脾主肌肉,其华在唇,引起《黄帝内经》所说的“多食酸,而肉胝皱而唇揭”。因此,消化功能不好、大便溏稀等脾虚症状的人,要注意少吃酸食。

辛多伤肝。“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过量食用辛辣之物容易引起肺气偏胜,克伐肝脏,影响肝藏血、主筋的功能,导致筋的弹性降低,血运受影响。因此,有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视物模糊等肝虚症状者,应少吃辣。

苦多伤肺。过多的苦可能造成心火太旺,进而克制肺气。肺主皮毛,苦味太多,皮肤可能失去光泽,毛发容易脱落,造成“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的后果。有肺气虚表现的人,如容易感冒、咳嗽、咳痰等,要适当控制苦味食品的摄入。

咸多伤心。“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咸味吃多可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损伤心的功能。心是血的统领者,其功能不足可使血脉凝聚,脸色变黑。因此,有心悸、气短、胸痛等不适的人,一定要少吃咸。

甘多伤肾。过多的甜食会引起脾气偏胜,克伐肾脏。由于肾主骨藏精,其华在发,甜味吃多就会使头发失去光泽、掉发,引起骨伤疼痛等,导致“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有肾虚症状如经常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的人,甜食要适当控制。

看了上述介绍的不同食物性味对应不同的脏腑,相信大家对于中医里的“五味入五脏”都能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了吧,身体有不同的小毛病就避开对身体不好的食物,多吃有益身体康复的食物,只有吃对了食物,人才会健康。

4.《黄帝内经》里面的养生是怎样的

近年来,伴随着中医体质学研究的不断深人,体质养生也逐渐成为众多养生爱好者追 捧的热点。

然而,在关于体质养生的认识上,人们却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识。在大多 数人看来,体质养生是中医理论新兴的一种养生观念,在古代中医里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 早在《黄帝内经》中便已经有了体质养生,并且在后世不断发展,而现代意义上的体质养 生学只不过是把前人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重新细化分类罢了。 在《黄帝内经》中,虽然没有出现“体质”这个名词,但其中有关体质的论述、介绍 和养生方法却已经相当广泛了。

我们翻开《黄帝内经》,无论是从体质的形成、体质的分类, 还是从不同人群体质差异等方面,都能找到相关的论述。比如,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便根据人的形体、肤色、认识能力、情感反映、意志强弱、性格静躁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人的体质分为了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可以说,这是传统医学对人体体质的最早分类。

5.黄帝内经中介绍的养生方式有哪些,并阐述理由和具体做法

黄帝内经很多养生方法

介绍第五章的四时养生:

第一节 万物荥生之春季养生

春季养生,养心在乐

春季养生,养身在动

春季养生,养肝在睡

养生,当心二月春风似剪刀

第二节 天地气交之夏季养长

夏季养生,气壮需先理直

夏季养生,边疏泄边避暑

第三节 敛气宁志之秋季养收

秋季养生,从“心”开始

秋季养生,先灭燥气之火

秋季养生,需冻更需动

第四节 去寒就温之冬季养藏

冬季养生,去寒就温做足疗

冬季养生,闭藏进补进行时

老年人在炎热的夏季,人体阳气旺盛,阴气不足,是中风、肠道疾病、中暑的高发季节因此老年人夏季养生非常重要,现在就介绍下老年人夏季养生小常识,让老年人健康地度过这个夏季。

夏季是“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的季节,黄帝内经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观点,夏季与五赃的心相应,气候炎热,汗液外泄,易耗伤心气,所以夏季要重视养心,养阳为夏季养生的关键。

老年人夏季养生小常识之按摩保健

夏季在人体主心、脾,故心、脾气自然旺于冬季,而热、湿邪最宜伤及心脾两赃,使心、小肠、脾、胃的功能失职,故夏季的按摩养生应以心、小肠、脾、胃经上的穴位为主。可选用阴郄、丰隆、三阴交、梁丘、足三里、后溪,肾俞,命门,关元,百会,劳宫,合谷,天枢,上巨虚,膈俞、脾俞等穴进行按摩

6.黄帝内经里的养生法

黄帝内经里主要养生法则是易经养生法。

* 保养脾气

中医历来就有“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脾胃既是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也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海”。导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饮食不节、寒热不适,或情志郁闷等因素,因此预防也要从这三方面做起。

脾气虚表现为:厌食、腹胀,舌苔发白,脉博虚弱;这时候就要健脾。脾气虚是怎么形成的呢?《黄帝内经》中说,生病起于过用;过度的运用,它亢奋之后,必然带来衰竭。要保护我们的脾,最重要的是饮食要节制,我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这样的病患,就是说他不想吃东西,吃下去以后肚子就胀。我给他号脉发现,他的脉比较弱,舌苔也白,然后我就知道他这是脾气虚,必须得健脾。那为什么形成脾气虚呢?我问他是不是最近一段时间吃得太多了,暴饮暴食了?得到了很多肯定的答案。《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我们要合理的爱护我们的器官,要心疼它。如果你过度地运用它,必然来的是衰竭,那么它最后就给你罢工了。所以,保养脾气,饮食一定要节制,尤其不要撑着。

其次是寒温要协调,饮食不要过凉,也不要过热。太烫了,容易得食管癌、胃癌;太凉了容易导致脾胃阳虚。

我们在夏天尤其要注意养脾。因为脾为土脏,按照五行生克关系是怕火,因为火克土,夏是火的季节,所以夏天最要注意脾胃保健,否则脾胃在此时期最易患病,如腹泻、呕吐之类。另外,因为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养脾之道在于进食有规律,不吃损伤脾胃的食品,如过辣、过甜、过咸、过辛、过苦的食物。

保养脾脏可以用山药、白术、苡仁、芡实、白扁豆,炖肉或熬粥来吃。如感觉自己消化不良、腹胀、不思食等,饭前或饭后可服用山楂、炒谷麦芽、炒鸡内金。

7.《黄帝内经》的养生特色是什么

我们去医院看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这边刚说哪儿哪儿不舒服,还没等你来 得及描述病情时,那边医生大笔一挥,已经给你开出了药方,这在西医院和中医院都很常 见。

西医看的是病,注重的是数据、客观指标;但是中医讲究扶正祛邪、治病求本。《黄帝内经》是经典之作,是我国医学的理论渊源。

它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从不草率 “行事”。在《黄帝内经》看来,身体就是天下,就是国家,是从事一切生命活动的根本。

中国 人一直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恰恰在说明修身乃一切之本。《黄帝内经》认为生 命是自自然然的一种存在,是自足的,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和谐机制,它不需要人为的强制 和主观意愿。

也就是说,人体比头脑更聪明,头脑是有为,人体是无为。身体不适时,《黄帝 内经》所主张的不是求医问药,而是固本强身,先把脏腑调理好,把气血养足,让经络畅通 起来……它给予人体的是尊重。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本身便是最完美、最和谐、最无为的,同时也具有最好的功能, 套用一句佛家的话语:“这个创造所赋予的本贵肉身,原本就是万法俱足。 ”人体原本就配 备着最精密的功能,例如自我治疗甚至组织再生的功能。

就像现代个人计算机即插即用的 简单特性一样,如果按照使用手册使用个人计算机,计算机就不太容易出现故障。同样的, 人体具备了许多功能,如果能依照人体所设定配备的条件来使用人体,让人体原先具备的 各种能力都能发挥,就能确保人体随时都拥有足够的能量,许多疾病就都不会发生。

就算 生病了,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也会像个人计算机的磁盘驱动器自我修复程序一样,有能 力自行修复大多数的损伤。但是,现代人都不好好使用身体,经常熬夜、经常烦躁、经常过食等,使得自己的身体 不能正常运转,于是故障——疾病经常登门造访。

这都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 你不尊重身体,又怎么能让身体健健康康的呢?。

8.《黄帝内经》中指出的养生学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中医养生学,指的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特色来研究人类生命规律,阐述增强体 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中医养生学主要包括顺应自然、调摄精神、保养正气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顺应自然,就是指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适应周围外界环境,使人体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养生原则。 调摄精神、舒畅情志也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

人的各种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有密切的联系,中医称这种联系为“形神合一”。其中,“形”指人体外部形态;“神”指 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以及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是不能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的。

因此,形体强壮的人,一般都精神饱满。 保养正气是中医养生的核心内容。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只有正气健旺,人体各脏腑之间,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才能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相对的 阴阳平衡。

保养正气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方面运用气功、导引、体育锻炼以及琴棋书画等调 摄精神;另一方面是通过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医疗保健来保精益气,使人体“阴平阳秘”,健康 长寿。

9.黄帝内经中讲的养生法则主要有哪些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养生知识

返回列表

上一篇:修典知识

下一篇:恒天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