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术才怎么当选院士的?
李术才,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灾害防控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对国家有突出贡献而入选的。
名校的学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互换!名校能否把普通学校的学生教好?
既然这道题假设了一下,那我的回答也是假设了两个情况。情况一:是名校的一个学生和普通学校的一个学生互换。名校是有可能把普通的学生教的比这个学生之前更出色的。因为到了大学里,更多不是依靠老师教导,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学校里,对一个学生起决定性作用的不应该是老师,而是环境是他自己。一个普通的学生到了名校里,周边高手如云,他自然会奋发图强的。因为人是一种群体性动物,我们都说“诶,那谁不合群”,我们对“不合群”这件事感到奇怪。名校里的学生群体就是学霸,都是出色的人,这个时候普通的学生身上的缺陷就会被放大,我觉得这多多少少会给一个学生的心理带来一些羞愧感,从而奋发向上。可以说,不是名校教好了普通学生,是环境教好了学生,也可以说是学生自己为了适应环境,努力的教好了自己。
在这个假设里,我觉得还有一个角色,也值得考虑,就是名校的那个学生。那么,名校的学生会不会在普通的学校里,逐渐的泯然众人了呢?我觉得是可能会的,也可能不会,这要视这个学生的性格而定。到了普通的学校,面对身边的学生大部分都不如自己,甚至部分老师自己觉得也不是很厉害的情况下。他会怎么想呢?他会是觉得飘飘然了,还是觉得既来之,则安之,我可以和同学成为朋友。聚焦的目光会不会迷失了他的心智?又或者,别人在讨论为什么这个名校学生来了我们这里,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他能不能抵挡得了这种窃窃私语。又或者,当他的室友沉浸在游戏里面的时候,他会不会继续学习,如果他继续学习,别人会不会说“不愧是名校的学生,就是用功”的嘲讽,如果别人嘲讽了,他会不会泰然若之。而如果他不继续学习,融入他们打了几把游戏,他会不会好像是发现了新世界的大门?而又如果他对这些普通的学生嗤之以鼻,他会不会有些埋怨学校为什么让自己来到这里?他会不会以更加努力的学习,来稳定自己的学习状况?
我觉得这些都有太大的可能性,我也承认不是说名校学生就一心学习,不懂得娱乐,也不是普通学校就甘于堕落。我说的只是一些有可能发生的可能性,我觉得这些可能都值得考虑。
还有一种情况:名校的全体学生和普通学校的全体学生互换。我知道这几乎不可能实现,但是,在这道题里,我觉得是值得思考一下的。
我觉得这一次名校是不大可能将普通的学生培养的出色太多。因为他们身边的人群没有改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还是因为环境没有改变。尽管有了更加出色的学界大牛,有了更加先进的教学设施,可是客观条件并不能扭转人的主观能动性。老师的确可以布置更高水平的作业,可是学生糊弄过去呢?老师的确是可以更加卖力的备课,可是学生就是不听或者就是听不懂呢?我觉得这只不是他们换了一个地方继续重复之前的生活,可能有开始那么一两天,他们也奋发向上,决心要抓住这个机会,改变自己。可是外部环境不改变,他们就接收不到刺激,就不会有太大改变。有多大的刺激,就有多大的改变。甚至,到了最后,可能就连名校老师也灰了心、丧了气。除非,名校从一开始,就决定彻底改变学校的规章制度,亲自,给他们这个“刺激”。
那到了普通学校的名校学生呢?这次,我觉得他们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原先在名校中,他们敬重教授,教授器重他们。到了普通的学校,也许会变成学生与导师相互尊敬,导师惊讶于学生的优秀,告诉学生自己的经验。学生因为导师的坦诚而感激。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奇妙的状态。而他们身边还是那些人,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在这个普通的学校,他们甚至可以暂时放松放松自己绷紧的弦,学业压力没有那么大了,自己放松一下,可能很多原先来不及想得,就想出来了,很多灵感就来了。
这篇问答多多少少有一些“刻板印象”的存在,是因为如果把这些群体太过于多样化,那这个问题几乎没有办法回答。如有冒犯,请见谅。当然,这些都是我的设想,具体怎么样,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