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知识树
1.《藤野先生》所有知识点
《藤野先生》知识点
一.作者
二主要内容:回忆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的往事,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抒发了对先生的真挚怀念、爱戴与感激之情,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暗含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三.本文的线索:明线:“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由—交往的经过---别后怀念)
暗线:“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四.本文的人物刻画抓住主要特征,突出精神品格:
1.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先生帮“我”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2)先生“我”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循循善诱
(3)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毫无民族偏见
(4)先生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热爱科学、求真务实
2.文章还采用白描手法来勾画人物的特征:
“其时进来的时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带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五、
1.第1至3段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往仙台见到先生的缘由。
2.写途中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的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也是遇见先生的一个缘由。
3.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衬托。
4.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
5.写讲堂里看电影事件是作者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六、怎样理解“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这里饱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七、研读24—31段
1.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2.“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反语的修辞,表达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极度的愤慨之情。“他们”指:日本爱国青年
3.“'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指:看电影的日本学生
4.“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愚昧麻木的中国人。
5.“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刺耳”是因为这一声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表现了作者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6.“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句中“那时那地”分别指“仙台学医时”和“讲堂里”,“我的意见”是“学医救国”,“意见变化”指“弃医从文”。
八、研读36—38段。
1.“他的对于我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议论是全篇的画龙点睛之笔。既表现先生对弱国学生的爱护和尊重,又表现了先生对学术的热爱和执着,集中体现了先生的伟大性格。
2.“38段中通过三件事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装订收藏先生改过的讲义、悬挂先生的照片、多写文章。
3.“良心发现”指热爱祖国、用于革命的思想受到触动。
“增加勇气”是指增强了与反动派斗争的勇气。
4.38段:把对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注意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斗争结合起来,深化主题。
2.《藤野先生》所有知识点
《藤野先生》知识点
一.作者:鲁迅 体裁:回忆性散文
二主要内容:回忆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的往事,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抒发了对先生的真挚怀念、爱戴与感激之情,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暗含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三.本文的线索:明线:“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交往的缘由—交往的经过---别后怀念)
暗线:“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四.本文的人物刻画抓住主要特征,突出精神品格:
1.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先生帮“我”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2)先生“我”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循循善诱
(3)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毫无民族偏见
(4)先生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热爱科学、求真务实
2.文章还采用白描手法来勾画人物的特征:
“其时进来的时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带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五、
1.第1至3段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往仙台见到先生的缘由。
2.写途中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的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也是遇见先生的一个缘由。
3.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衬托。
4.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
5.写讲堂里看电影事件是作者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六、怎样理解“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这里饱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七、研读24—31段
1.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2.“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反语的修辞,表达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极度的愤慨之情。“他们”指:日本爱国青年
3.“'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指:看电影的日本学生
4.“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愚昧麻木的中国人。
5.“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刺耳”是因为这一声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表现了作者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6.“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句中“那时那地”分别指“仙台学医时”和“讲堂里”,“我的意见”是“学医救国”,“意见变化”指“弃医从文”。
八、研读36—38段。
1.“他的对于我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议论是全篇的画龙点睛之笔。既表现先生对弱国学生的爱护和尊重,又表现了先生对学术的热爱和执着,集中体现了先生的伟大性格。
2.“38段中通过三件事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装订收藏先生改过的讲义、悬挂先生的照片、多写文章。
3.“良心发现”指热爱祖国、用于革命的思想受到触动。
“增加勇气”是指增强了与反动派斗争的勇气。
4.38段:把对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注意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斗争结合起来,深化主题。
3.《藤野先生》的结构提纲
1.全文的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1-3段):在东京的见闻感受,写出了去仙台学医的直接原因.第二部分(4-35段):在仙台学医的经历.第一层(4段):写去仙台途中的见闻.第二层(5段)概述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第三层(6-23段):写我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交.第四层(24—31段):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促使“我”弃医从文.第五层(32-35段):写“我”与藤野先生惜别.第三部分(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及藤野先生精神对“我”的鼓舞.2.藤野先生有丰富的现代医学知识,有高尚的品质.藤野先生诸多美好品格中,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是最使作者敬佩和感动的.3.最后一句,其中“良心发现”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命的思想受到触动;“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御用文人.全句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作武器,与反动御用文人所代表的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一句,将对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与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统一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在一起,将怀念之情化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从而总结了全篇,深化了中心.。
4.品评一下《藤野先生》或者是一些必考知识点.
初中党路过--
我觉得《藤野先生》是一篇很有阅读价值的记叙文,也是一篇复杂的记叙文,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有两条,一条是鲁迅先生与藤野的交往,这是明线。而暗线则是作者的情感变化,透着他后来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还有就是每个情节都若隐若现地带着作者的爱国情感。
第一段是作者用反语、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对清朝留学生的鄙夷和厌恶,老师说过“标志极了”,“那是在学跳舞”都是暗指他们不学无术。
至于考点,大概是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中,藤野先生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吧?,你牢记“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就OK了。
5.《藤野先生》的资料
主题是什么,这两年争论颇多,大体上有四种意见:第一种: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第二种:主要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其次也赞扬了藤野先生。第三种:怀念歌颂藤野先生。
第四种:主要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其次也写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分歧点主要是:《藤野先生》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还是写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主张《藤野先生》是写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理由如下:第一,《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10月12日,地点在厦门大学。鲁迅原来准备在厦门工作两年,结果只住了半年。
他一方面坚持斗争,一方面写了《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散文,清理自己1904年至1926年二十多年来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回顾了自己爱国思想的发展,以此来激励自己,增强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信念。第二,全文按地点转移,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用讽刺的笔调,痛斥了在日本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腐败状况,表现了青年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第二部分,作者回忆了自己在仙台医专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着重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充分表达了青年鲁迅热爱祖国、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可贵精神。
第三部分,写鲁迅怀念藤野,藤野不仅没有民族偏见,给了鲁迅无限的温暖和极大鼓舞,而且藤野的思想与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是相通的。第三,鲁迅在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高潮中回头总结自己二十年前弃医从文,走革命道路的战斗历程,本身就是对洋务派、改良派、复古派“科学救国”滥调的批判。
如果说写作者的爱国精神是次要的,既不符合作品的内容,也降低了写作此文的战斗意义。 主张《藤野先生》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的,理由如下:第一,这篇散文的标题是《藤野先生》,一般说,文章的标题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和最精练的概括。
这篇散文抒写的中心应该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自然应该是和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的,而不可能抒写的中心是藤野先生,要表达的主题却是“我”的某种思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鲁迅写《藤野先生》,正是为了寄托自己对具有“伟大的”性格的藤野先生深沉的怀念。第二,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
开首写作者对一些专事享乐的“清国留学生”的不满,正是这种不满,促使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因而有机会结识藤野先生。接下去写仙台生活,写藤野先生。
写泄漏试题的流言,当然与藤野先生有关。写看幻灯片后中止学医,是交代离开仙台的原委。
后面几段是写和藤野先生的分离及分离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总之,这篇文章不是“以鲁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也很难说是“作者回忆藤野先生,只是为了清理自己从1904年到1926年二十多年来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明确自己是如何生活、战斗过来的”。
从作品的效果看,这篇作品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的容貌和言行,是藤野先生的性格和品德。鲁迅所以建议增田涉把《藤野先生》译出编入《鲁迅选集》,也是因为这篇散文怀念歌颂了藤野先生,而不是因为它写了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它的主题反映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作品写于1926年,反映的事情发生在1904年。
从1904年到1926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进入到由无产阶级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所发生的这种深刻变化,对鲁迅思想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
到1926年,中国广大工农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开展如火如荼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鲁迅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是一位冲锋陷阵的勇士,跟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御用文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鲁迅在这时写《藤野先生》,是以藤野的光辉形象来对照帝国主义分子及其走狗丑类的形象。鲁迅对藤野的怀念,是想召唤有志于救国的人们,以藤野先生为效法的榜样。
从作品本身来看,涉及的地区不止一处,有东京(其中包括上野)、日暮里、水户、仙台;涉及的事有留学生会馆里的见闻、日本学生对中国留学生的歧视、藤野先生的关怀……涉及的人物除藤野之外,还有清国留学生和日本学生。所有这些都只是构成作品的材料、情节的内容,还不是主题。
主题是作品通过一系列丰富的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一篇散文,作者可以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人间仙境,自由驰笔,但主题思想必须是统一的。
这就是大家说的形散神不散。《藤野先生》的情节发展,都是为塑造藤野这一形象而展开的。
这篇作品的基本情节是写作者跟藤野相识的过程,通过两人第一次见面到交往,以至离别,来描绘藤野的外貌以及他的精神世界之感人。所以说作品情节的展开,都跟塑造藤野的形象分不开。
有人要问,为什么主人公藤野的出现,作者安排在几大段篇幅之后,这是否影响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呢?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结合作品来进行具体分析。作品一开头,就以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一些“清国留学生”在东京过着腐化的生活。
鲁迅对这些“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作了如此深刻、生动的描绘,给予如此的轻蔑和憎恶,决。
6.有关藤野先生的资料
藤野严九郎生于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他生于1874年7月1日,9岁时父亲亡故,由大哥二哥抚养。严九郎排行老三。他在读小学时,同时跟酒井藩校教师野坂先生学习过汉学。1892年4月,从福井学校中途退学,进入爱知医学校,1896年10月毕业,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1897年5月,得到医生开业证明书。同年7月后,在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1901年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27岁。他和敷波重次郎教授担任一年级的解剖学理论,他还担任二年级的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一年级的专业课只有解剖学,一年级的正副班主任大体上照例由敷波和藤野担任。班主任管理的范围很广,据当时仙台医专规定,诸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管理教导、出席情况、考试成绩的统计以及教室的整理和保管,都由正副班主任负责。
1904年7月6日,即大约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藤野由讲师升为教授。
藤野生活朴素,当时教授上课,来回都坐人力车,而藤野则是步行,他住在空堀町,离仙台医专有步行三五分钟的距离。鲁迅离开仙台前曾到他家去过,他送给鲁迅一张照片,背面写上:“惜别藤野谨呈周君。”鲁迅为了安慰藤野,曾故意说:“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是有用的。”据说后来藤野跟侄子藤野恒三郎说过:“周君是个好学生……但不是当医生的人。看来是为研究生物学才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恒三郎说,听藤野先生的口气,他是相信了鲁迅分别时为安慰他而说的想学生物学的话。
1911年,东北帝国大学成立,1912年仙台医专并入,成为东北帝大医学部,所有校舍、教职员、学生原班未动。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7月1日降为临时讲师,8月9日被解除讲师职务。
藤野因生活关系,认为可以搞一搞耳鼻喉的工作,到东京三井公司的慈善医院就业。1919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在福井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