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是不是天然不适合做学术?
这个问题真的非常有意思。
中文和外文相比,历史更悠久,词语的内涵更丰富。所以中文可承担的职能更多,可达到的水平更高。
中文自身没有——“达不到”——的局限性。
论规则。中文和英语语法规则不同,中文更注重表达的逻辑性,通过多个分句紧密连接来实现。而英语通常是把主语提出,叠加从句。这和中文相比,就相对简单,相当于一个菜篮子,需要冬瓜就捡冬瓜,需要萝卜就挑萝卜。所以英语对于读者来说,可能“更容易接受”。
但是真的是天然不适合做学术吗?
不然,相反我觉得答案应该是 非常适合。
中文用词讲究“度”。这体现在具象的数量和抽象的程度两个部分。抽象的数量或许能够使用数字精确地表现,但是一旦涉及到抽象层面的衡量,这种优势就变得更为突出。
倘若论“秋天正午的田野里飘香,那麦子香气延绵到了十里外的大院中。”离麦田“十里”有重要意义,这强调了麦子的两个方面:一是麦子的数量多,二是麦子的长势好。通过量化指标激起读者的想象,但是这种想象又是有范围的,不是单纯臆想。仅仅能通过一行字读者就想象出饱满到胀裂的谷粒,想象出金黄色大片大片,一层一层缓慢优雅地荡漾至远方。这种通过“度量”调动起感官,想象出画面进而达到作者写作目的的方式,在让读者理解作者思想上具有重大意义。
这种度的应用兼备了文学性和学术的准确性。
社科类的学术报告,也通过不同案例的比较,按照逻辑顺序列出一二三四,通过分析进而得出客观的结论。社科类的学术注重务实,不可以像文学类一样天马行空。理工科类的报告措辞更要谨小慎微,字里行间需要体现学术的严谨性。
譬如说,
上证指数会上升。
倘若改为:
明年上证指数会小幅度上涨。
明年第一季度上证指数会小幅度上涨,并且至少七个百分点。
从上升到小幅度上升再到附带数据的上升,从没有时间到明年到明年第一季度,时间和上涨幅度程度的词语属于“度”的限定词,在论证过程中清晰地表达了在特定的时间经济变化的程度。
工科类的学术论文使用措辞大多是学术型强的专业名词,除去专业性词语,剩下的语言大多是简单句加上朴实的词语。所以,选词就要注重它的合适和情景合理,结论一定要注重限定词来缩小这篇学术论证的范围。这样一是降低自己的难度,规定范围不让自己跑题。二是让读者知道你这研究的结果到底需要达到什么证明的效果。
但是归根结底,语言都只是一种工具,适不适合做学术只是在于使用者的功力和读者的相关知识的水平。如何简练精准地表达观点应当是作者写作考虑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