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访问学者需要什么条件?

bdqnwqk2年前学者20

访问学者申请条件 美国:本科学士学位以上即可申请。美国对交流访问学者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型,这类比较具有代表性,需要联系美国高校教授作为访学接受人;还有一类是属于学习类型的访问学者项目。 澳大利亚:不接受没有博士学位的访学申请人,艺术类除外。 英国:访学需要具备科研背景,即必须是高校老师,或科研机构人员,像国内的企业申请人不符合英国的访学群体要求。 加拿大:如果有硕士或博士学历,更容易申请到,但也有本科学历申请者成功获得邀请信。

哪些外国名人有中文名?

谢谢题主提出这个有趣的问题。

哪些外国名人有中文名?

外国人取中文名现象由来已久,明清时期来华的传教士们就已经这样做。鸦片战争以来,“洋人取汉名”就更多了。下面举若干例子:

1.郎世宁:意大利人,清初宫廷画家。

2.戴伟:英国人,化学专家,已经在华定居任教二十多年。

3.卜正民:加拿大人,当代史学家,擅长于中国史研究。

4.马悦然:瑞典人,当代汉学家。

5.6.阳早、寒春夫妇:美国人,在中国工作生活半个多世纪(直至去世),毕生致力于我国农牧业发展,被誉为我国的老朋友。

7.阳和平:阳早、寒春之子,学者、教师。在中国出生、度过青少年时代。

8.高罗佩:荷兰人,汉学家、小说家、外交官。

9.赛珍珠:美国人,作家,少儿时代成长于中国。

10.陆克文:澳大利亚前总理,娴熟于汉语。

11.彭定康:英国的最后一任香港总督。

12.费正清:美国著名史学家,中国史是其主要研究领域之一。

13.芮效俭:美国前驻华大使。

14.李洁明:美国前驻华大使。

15.恒安石:美国前驻华大使。

16.尚慕杰:美国前驻华大使。

17.洪博培:美国前驻华大使。

18.卫奕信(魏德巍):英国人,第二十七任香港总督。

19.郭实腊(郭实立、郭士立):德国人,近代来华传教士。

20.龙华民:意大利人,明末清初传教士。

这方面例子太多了,我一时难以记起很多,将陆续补充。

外国人起中文名字,原因多种多样。

有的是确实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通过起中文名字以表达自己的这一兴趣,例如赛珍珠、高罗佩、陆克文、马悦然。

有的人则是因为工作原因,为了与中国、与华人打交道而这样做,例如彭定康。

无论他们取中文名是出于何种动机,这些“取中文名”现象是汉语和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一个反映,客观上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