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知识图谱

bdqnwqk2年前百科18

1.一张图片有15种动物是什么

1、是下面的图片。

2、图片中有犀牛、鱼、龟、象、鹰头、蛇、鳄鱼、海豚、马、狗、猫、虾、白鹭、鸡、乌龟、鸭等15中动物,非常有趣,是帮助幼儿园小朋友识字的图片。

关于图片中大象的知识延展:

1、大象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栖息群居性哺乳动物,通常以家族为单位活动。

2、大象的皮层很厚,但皮层褶皱间的皮肤很薄,因此常用泥土浴的方式防止蚊虫叮咬。象牙是防御敌人的重要武器。

3、大象的祖先在几千万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大象家族曾是地球上最占优势的动物类群之一,目前已发现400余种化石。

2.带有动物的图片或资料

善跳跃的有袋动物 袋鼠具有强壮的后腿和巨大的脚,可能是世界上最善于跳跃 的动物。

最大的一种是灰袋鼠,它有2米高,而且能跳到离地面2米的空中。灰袋鼠的跃速度是每小时40,每次跳跃 距离为8米远,但有人说曾见过袋鼠跳得比这还要高,还要快。

同许多澳大利亚的动物一样,袋鼠是一种有袋动物。小袋鼠出生时很小,在母亲身上育儿袋中长大。

刚出生的灰袋鼠不足2.5厘米长。它们穿过妈妈的体毛爬到育儿袋中,在那里找到奶头后就开始吮吸。

一只雄性红袋鼠正在跳跃。跳跃时,袋鼠向后伸出长尾巴来保持平衡。

一只在袋鼠和它的孩子。大约两个月后,幼袋鼠会试着钻出育儿袋来寻找食物。

9个月后,它就完全离开育儿袋子。 袋鼠和沙袋鼠之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一般来说,沙袋鼠只是比袋鼠小一些。 负鼠-会装死的动物 回[动物简介]目录 发表时间:2006-5-4 22:15:23 有袋动物是母亲将产下的幼 在自己育儿袋中养育的动物。

大部分有袋动物生活在澳大利亚及邻近岛屿。但负鼠却很特别,它们虽然是有袋动物,却生活在南北美洲。

最著名的要数佛吉尼亚负鼠了。晚上,它们到地面上 来觅食,但如果感觉到有危险,就会迅速地爬上树去 ,动物十分在行。

幼鼠能够用尾巴卷住树枝上倒呆着摇摆。 出生时,幼鼠会穿过母亲的体毛慢慢地爬到育儿袋中。

母鼠的袋中有足够的乳 头,可喂养13只幼鼠。 负鼠被狗或土狼追赶时,会发出嗥叫声或嘶叫声。

但如果被抓住了,它就会装死,身体完全变得软瘫,这时,不少敌人便推动了吃它的兴趣,因为它们一般不爱吃已死的动物。 一窝出生只有几天的幼鼠正在母亲的育儿袋中。

负鼠的后脚上长着一个与其他脚趾相对的脚趾。也就是说这只脚趾能折起来,贴近脚底,就像我们的手指能折进手掌一样。

这样,它就能抓牢树枝了。 幼负鼠离开母亲的育儿袋后,会在母亲觅食时趴在它背上。

母鼠可能会因背上了太多的孩子而行动不便。/zt1/data/1746.htm 有袋类动物 后兽次亚纲中唯一的一个目就是有袋目。

它在白垩纪起源于古兽类祖先后即经历了大发展,在全世界广泛分布,与原始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处于多少相等的地位而彼此竞争着。但是随着新生代的来临,有胎盘类开始显示出更加强劲的进化优势,使得有袋类在大部分的大陆区域内大大衰退并最终灭绝。

然而在两个地区里,有袋类在与世界其它地区隔绝的“世外桃源”里继续生存着。一个地区是澳大利亚,在白垩纪或白垩纪末期在有胎盘类还没有来得及侵入时就与亚洲大陆完全分开。

由于没有有胎盘类的竞争,有袋类得以充分发展并产生了广泛的适应辐射(像光线四射般地进化从而占领各种生态龛),产生了肉食性的袋鼬类及植食性的袋兔类和双门齿类。直到今天,有袋类仍是澳大利亚占优势地位的哺乳动物;袋狼、袋獾等食肉动物追逐着各种袋鼠,扮演着与亚洲大陆腹地的狼、獾以及各种鹿类和牛羊类相似的生态角色。

另一个地区是南美洲,在第三纪早期由于地峡断裂而与北美洲隔离。在隔离之前,它庇护了一个包括有袋类和原始有胎盘类的动物群。

在隔离之后,因为进步的有胎盘类没有机会从北美大陆进入,有袋类得以继续进化发展,成为遗留下来的原始有胎盘类后裔的有力竞争者。它们一直相当成功地生活到第三纪结束,那时候南美洲又一次通过地峡与北美洲联结起来,高度进化了的有胎盘类从北方入侵,激烈的竞争造成了绝大多数有袋类和原始的土著有胎盘类的灭绝。

有袋类在其它地区的发展是有限的。在第三纪的早期和中期,它们曾经生活在欧亚大陆,但是后来就从这些地区消失了。

/view/263693.htm 兔子一样的有袋类动物——兔耳袋狸(图) ( 更新时间:1/17/2006 责任编辑:joyce ) 兔耳袋狸体长39—56厘米,耳朵很大,像兔子一样,体形大小也与兔子差不多,因而得名兔耳袋狸。但尾巴比兔子长得多,可达12—34厘米。

它的头部似老鼠,眼小而圆,吻部较尖,端部为粉红色,吻尖嘴侧生有短的灰白色胡须,牙齿却像食虫类动物。它的体毛主要为暗灰色,腹面较浅,四肢白色。

腹部和袋鼠一样生有育儿袋,不过袋口是朝后开的,而袋鼠是向前开的。 兔耳袋狸分布于澳大利亚西部的荒漠地带,一般单独活动,营地面生活和穴居,昼伏夜出,捕食昆虫、蚯蚓、蜘蛛等小动物。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侵占了兔耳袋狸的栖息地,日益兴旺的牧羊业也把它们赶出了家园,有些甚至会在公路上被疾驰而来的汽车压死,有的则被家猫咬死,以致很多地方兔耳袋狸的数量锐减,甚至濒临灭绝。 针对兔耳袋狸的生存现状,人们开展了多种拯救活动。

首先是动员孩子们和大人一起栽花种树,恢复兔耳袋狸的栖息地,并广泛宣传保护兔耳袋狸的意义。其次是科学家们把一些无家可归的兔耳袋狸转移到一些安全的地带,或者把它们送进动物园,以利于保护兔耳袋狸的种群延续。

第三是在兔耳袋狸经常出没的公路边,设置绘有兔耳袋狸图像的醒目路标:“前方5千米为兔耳袋狸活动区”,提醒司机减慢车速,发现兔耳袋狸后及时避让。

3.关于动物的知识 只介绍一种动物

大熊猫属食肉目。

据考证,大熊猫的古代名称有貘、白豹、虞等。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猫已经广布于我国南半部,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今天该动物群的许多种已经绝灭,而大熊猫却一直活下来,所以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大熊猫从分类上讲属于哺乳纲食肉目动物,但食性却高度特化,成为以竹子为生的素食者。野生大熊猫栖息于密林之中,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即发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

大熊猫平时孤居,到了繁殖季节,雌雄互相吸引,在稠密的竹林里,唱出一曲曲恋歌,由此开始进行各种求爱活动。大熊猫的婚配属于多雄争配制。

它们一生中产仔数量少,且幼仔不易成活。由于大熊猫生殖能力和育幼行为两方面的高度特化,使种群增长十分缓慢,如保护管理跟不上,则数量日趋减少。

大熊猫性情温顺,一般不主动攻击人或其他动物。当大熊猫听到异常响声时,常常是立即逃避。

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在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

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因此当夜幕即将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迄今为止,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分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大熊猫相关知识: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其体长120~180厘米,尾长10~20厘米,白色,体重60~110千克。

头圆而大,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成都大熊猫博物馆:成都大熊猫博物馆位于成都外北斧头山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内,始建于1992年。目前已建成了大熊猫馆、蝴蝶馆和嵴椎动物馆三大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展馆。

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形成了以展示人类对大熊猫的认识研究、保护拯救为主题,展示大自然的生物多样、宣传保护大自然多样性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共展出各类图片800多幅,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展示主要产自四川的标本实物2140多种、12450多件(只),其中兽类标本90多种、150多件,鸟类标本300多种、600余件,爬行动物标本120多种,两栖动物标本110多种,鱼类标本230多种,蝴蝶及其它昆虫标本1150多处、10000多只,化石及模型标本100余种,古今中外文献专着60多件。

此外,馆藏标本上万件(只),馆藏各类文献专着数千册(篇)。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

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一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等。

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 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

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

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大熊猫栖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

大熊猫是一种有着独特黑白相间毛色的活泼动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间的外表。

大熊猫的种属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它究竟是属于熊科,或象小熊猫一样接近浣熊科,还是自成一种?最近的DNA分析表明,大熊猫属于熊科,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

独特的特征包括:大而平的臼齿,它的一根腕骨已经发育成了"伪拇指"这都是为了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与其他六种熊类不同,大熊猫和太阳熊都没有冬眠行为。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

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大熊猫栖息地的巨大变化近代才发生。

近几百年中国人口激增和占用土地,很多栖息地消失了。以前,大熊猫曾经生活的在低山河谷,现在已经成了居民点。

大熊猫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长的海拔1200-3400米之间。 大熊猫食物特性:大熊猫的食谱非常特殊,几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区可以找到的各种竹子,大熊猫也偶尔食肉(通常是动物的尸体)。

大熊猫独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当地人称作。

动物知识图谱

标签: 图谱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