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与物理有关的知识
1.求助大神,《流浪地球》中五个逃亡时代的物理学原理
逃逸时代:开动发动机,是地球达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刹车时代:利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
是死亡。
新太阳时代: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人类检测到太阳将要发生“病变”而膨胀变大,大到地球会在太阳内部运行。为了躲避从天而降的灭顶之灾,为了延续人类种族,联合政府决定驾驶地球逃离太阳系,驶向比邻星。在那里,地球可以停泊在比邻星的卫星轨道,作为它的一颗卫星继续存活下去。而这逃亡,将耗时2500年,100代人的时间。
所谓刹车就是停止地球的自转,一万二千台地球发动机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平原上,整个刹车时代耗时42年。地球停止了自转。从此地球上不再有日出日落。主人公就是出生在刹车时代刚结束的时候。此时人类的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这些地球发动机每一个都高达一万多米,利用重元素聚变,将岩石作为燃料。
此时地球上的景观是这样的:整个大气层已经被发动机喷出的火焰加温到了七八十度,人类必须穿着冷却服才能在户外活动,发动机造成的高温融化了冰川,潮汐吞没了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大城市,比如上海。整个地球还没有启程就已经面目全非。人类对太阳的价值观也已经从赞美崇拜变成了畏惧。
2.《流浪地球》中地球怎样被减速,求物理依据
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地球的另一面安装很多的发射器,相对于地球运动的方向的反方向进行推动。那么安装的很多的发动机对着天空外界进行推动,那么地球就可以绕着他喜反作用力方向继续移动。
在这个过程当中地球就可以。减速运行,然后呢,当它运行到和其他行星靠近。的时候。又会被火星的引力去吸引,随后呢,得用这个方向的力去改变它的运动状态。的过程当中。
这部分的内容在《流浪地球》里面它有解释,你多看几遍就能看懂。这里面的物理知识就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光看这个影片呢,可以获得很多的物理知识,另外你还可以看他的其他的小说,小说比这个写的更详细一些。
还有这是中国的科幻作家写的比较成功的一篇文章,同样他的其他文章也是值得大家多阅读的。
3.有关地球的知识
1、卡文迪许认为地球的质量约为5.96*10^24千克 地球的赤道半径ra=6378137m≈6378km,极半径rb=6356752m≈6357km,扁率e=1/298.257,忽略地球非球形对称,平均半径r=6371km。在赤道某海平面处重力加速度的值ga=9.780m/s^2,在北极某海平面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b=9.832m/s^2,全球通用的重力加速度标准值g=9.807m/s^2,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即T=8.616*10^4s。
2、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每年的“地球日”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它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3、地球在太阳系中非常特殊,因为它距离太阳不近不远,很适中,恰好位于生命的宜居带。但是这个宜居带非常窄,据科学家估计,其内外边界大约距离太阳0.9和1.5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是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最外靠近火星的轨道。一旦出了这个范围,地球上的液态水要么会蒸发,要么会凝固成冰,不再适合复杂生物的生存。在《流浪地球》中,当地球接近木星的时候,距离太阳已经5.2个天文单位了,所以地表的液态水将会完全凝固成冰,地球也将成为一个“雪球”。
4、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约短21千米。
5、地球属于八大行星之一,八大行星是:水星,火星,木星,海王星,冥王星,地球,金星,土星,其中水星最小,土星最大,地球是唯一供人类生存的星球,月球是恒星,地球围着太阳转并自转,月球围着地球转并自转。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环保专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地球曾经变成过“雪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
4.流浪地球有科学依据吗
《流浪地球》是有科学依据的!!
《流浪地球》的科学原型来自于“深空探索计划”。“深空探索计划”由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在2016年提出,目标是实现高速深空探索,争取飞抵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也就是半人马座阿尔法星。这一计划与《流浪地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流浪地球》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的四名科学顾问参与监制,以保证本片的科学严谨性。
《流浪地球》简介:(含剧透)
2100年,太阳因某种原因加速老化,提早进入了红巨星阶段。体积不断膨胀,将会吞没邻近的几个星球,也包括地球。此时地表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只能移居地下城。
但由于地下城空间有限,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去避难,需要抽签决定,而那些没有中签的人就只能留在地表等死。全世界人口在短短几年内大幅度削减,最后只剩下30亿人。
为了挽救人类命运,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中一致决定并通过了“流浪地球”计划。“流浪地球”计划是指在地球表面制造1万台超级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自转,然后加速脱离公转轨道,离开太阳系,进入宇宙流浪,最终来到距地4光年以外的比邻星,让地球并入比邻星轨道,成为比邻星的卫星。
整个计划共分为四个阶段:刹车时代,前流浪时代,后流浪时代,新太阳时代。整个计划耗时2500年,共计需要100代人共同完成。
由于电影的时长限制,因此电影版只讲述了木星引力这一段情节,其他情节未涉及。
5.电影十二生肖中的物理知识有哪些
空中抢龙首 自由落体 冲量定理如果两个都是同样的初始状态开始自由落体那两者的运动速度变化一样,肯定追不上。
但是成龙有跟人打架,各种蹬踹踢,根据冲量定理,他和九头蛇受重力的冲量竖直向下转化为他们的动量,只要九头蛇竖直向下的动量因为打斗有减少,也就说明九头蛇的部分动量到了成龙身上。就好像一个炸弹和一个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体,落到一定高度炸弹爆炸成两块,速度都在竖直方向下,因为爆炸这个系统内力作功,竖直向下的那块速度会比铁球更快,上面的那块速度会减小甚至变为竖直向上。
6.《流浪地球》能用发动机无损推动地球,什么科学依据
《流浪地球》是有科学依据的!! 《流浪地球》的科学原型来自于“深空探索计划”。
“深空探索计划”由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在2016年提出,目标是实现高速深空探索,争取飞抵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也就是半人马座阿尔法星。这一计划与《流浪地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流浪地球》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的四名科学顾问参与监制,以保证本片的科学严谨性。 《流浪地球》简介:(含剧透) 2100年,太阳因某种原因加速老化,提早进入了红巨星阶段。
体积不断膨胀,将会吞没邻近的几个星球,也包括地球。此时地表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只能移居地下城。
但由于地下城空间有限,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去避难,需要抽签决定,而那些没有中签的人就只能留在地表等死。全世界人口在短短几年内大幅度削减,最后只剩下30亿人。
为了挽救人类命运,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中一致决定并通过了“流浪地球”计划。“流浪地球”计划是指在地球表面制造1万台超级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自转,然后加速脱离公转轨道,离开太阳系,进入宇宙流浪,最终来到距地4光年以外的比邻星,让地球并入比邻星轨道,成为比邻星的卫星。
整个计划共分为四个阶段:刹车时代,前流浪时代,后流浪时代,新太阳时代。整个计划耗时2500年,共计需要100代人共同完成。
故事的主人公,出生在刹车时代的最后一年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