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热点知识
1.当今金融学前沿和热点问题有哪些
考研金融热点经验帖很多同学不知道该怎么准备金融热点,总是到最后阶段才想起来,自己对今年的金融热点不是很熟悉。
因此学长今天就专门写一篇经验帖,来讲讲怎么准备金融考研热点吧~1.为什么要准备金融热点?你要知道,金融的考研不是政治,也不是公务员考试,不会单纯地考你新闻内容,本质还是要考你相应的知识点。之所以要考热点,无非是因为金融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受政策影响很大,因此学校往往会结合热点来考——有的学校考得明显,有的则显得不那么明显。
就近年来讲,浙大、复旦、清华、上财、中山、上外等学校都挺喜欢直接考热点,有的学校虽然不直接考热点,但是出题老师在选题时往往会选择最近比较热门的相关知识点,比如北大、南大、南开等。因此,多看看热点不会错。
甚至可以作为复习累了的调剂材料看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校虽然初试不直接考热点,但是复试却考得很多。
复试本质上是面试,是聊天,你觉得学金融的老师喜欢聊什么?我记得没错的话,当年我们小组面试完规定的题目(这些题目很多本身就是结合了热点来问的)后,问得最多的就是你对股市怎么看(学长/学姐都是2016级的,2015年的股灾,你懂的),以及你对汇率怎么看(811汇改之后,2016年的汇率行情,那叫一个波澜壮阔)。2.怎么准备金融热点?学长最不建议的就是准备考研的时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研书了。
新闻热点随时随地发生在你身边,你应该随时关注。而且平时看热点有助于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金融世界中,有助于锻炼你的独立思考能力。
有的同学又要问了,那我应该看哪个网站上的新闻比较好呢?我觉得这个东西在于精,不在于多,手机上看的话建议可以下载一个“华尔街见闻”,相对专业且深度。或者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尔街狼”,会时常对近期热点进行汇总,并偶尔出一些专题。
电脑上看的话,建议可以看看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然,这些都需要平时下功夫去看。
考研的童鞋们可能没那么多时间,这个时候也可以求助万能的淘宝,上面提到的公众号有自己的同名店铺,里面有对近期所有热点的总结与分析,而且时常更新,省去了大家平时搜集的时间。(传送门 /item.htm?id=566399026348)3.近期有哪些热点?学长专门整理了近期的一些热点,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括号内是对需要掌握程度的把控。2018年一季度金融热点汇总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熟练掌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其解读(熟知)全球股市震荡(一般)股市注册制延期(了解)A股进入 “邀请制”时代?(了解) 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了解) 房产税专题(了解) 中美贸易战(一般) 银监会保监会合并(一般) 2017年度热点汇总2017年度宏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熟练掌握)国际金融 全球经济复苏、低通胀、货币政策正常化(熟知) 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模型引入“逆周期因子”(熟练掌握)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提升(一般) M2 增速变化及其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般) 以外汇储备/M2衡量外储充足性靠谱吗?(了解) 美联储二次加息,对中国经济影响可控(一般) 针对外汇流动性和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政策(一般) 央行与货币政策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熟知) 附:周小川行长近期答记者问及讲话 十九大后金融改革的重心:服务实体、双支柱调控和守住底线(熟知) 双支柱调控框架(熟知) 附:其他权威专家探讨 如何理解所谓央行“缩表”(一般) 货币政策担保品管理框架(了解) 如何看待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变化(一般) 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现金贷及其监管专题(了解) 利率市场化专题:Shibor(一般) 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健康发展(了解) 资管新政与金融监管(了解) 数字货币专题(熟知)数字货币热潮下的三个理性思考(参考) 债券热点特辑(重要)债券市场监管存在扭曲 相关配套制度有待完善 债转股:历史、现状及政策局限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 附:债券现券交易活跃,债券收益率曲线有所上移普惠金融(了解) 绿色金融(了解) 2017年更新 货币理论/总供给、总需求/其他 供给侧改革与经济增长专题分析(一般) 中国人口与就业问题专题分析(了解)中国经济新周期? (了解)去杠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一般) 对宏观经济走势的讨论(了解) 美国税改专题(重要)特朗普政府的财政政策如何影响中国?(一般) 中美经贸关系与经济对话机制(了解)行为金融学(了解) 扩大直接融资与IPO趋严(一般)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了解) 16年重要热点(本部分仅供参考) 2016年度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及其完善(2016年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运行情况及未来展望SDR简介及人民币加入SDR历程人民币正式纳入SDR 货币篮子及其意义央行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央行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品种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存款准备金平均法考核的进一步完善 准备金率、流动性与央行资产负债表 将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 资产价格、货币政策与住房金。
2.目前金融会计的十大热点问题是哪些
1、金融行业热点问题分析 2、经济金融全球化对金融会计的影响 3、金融会计发展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 4、金融会计如何适应电子网络化的发展要求 5、我国金融会计和国际惯例接轨的途径和手段 6、如何改善我国金融会计标准 7、如何利用金融会计手段防范金融风险 8、如何通过管理会计手段改善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 9、金融业务创新中的会计问题研究 10、审慎会计原则在金融行业的应用11、金融行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2、如何加强金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13、金融会计研究方法研究 14、结合金融行业特点对会计法规制度的研究 15、中外金融会计比较研究 16、如何构建我国现代化支付体系 17、如何运用支付结算监管手段整饬社会信用 18、如何加强银行帐户管理 19、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集中监督问题研究 20、保险、证券、租赁、信托、财务公司专题会计问题研究 21、金融业会计核算和管理经验的总结与介绍哈哈,shirle。
3.如何看四个经济热点问题
作者:李德水 来源:《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11—2012学年度第1期总第67期 “十二五”开局之年转眼已过半。
上半年中国经济仍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世界非常羡慕。同时,我国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后,社会上存在着“硬着陆说”、“滞胀说”、“宏观调控超调说”、“房地产调控胶着说”等一系列言论。
面对这些争议甚至担忧,该如何看待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呢? 一、看通胀:形势会更趋严重吗 在互联网上,有人编了这样一个段子以表示对物价上涨的抱怨与无奈——2010市场宣言: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不蛋定、药你死、苹什么、糖高宗、油他去。铜心协力,铝创新高,金金有味,锌锌向荣,锂直气壮,锡已为常,钨所不能,钼空一切,钛厉害了,碳为观止,钾戏真做,煤完没了,市场他爸叫锂钢!的确,物价上涨现在几乎是老百姓天天念叨的事情,从肉蛋奶到米面油,几乎所有跟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东西都在涨价。
今年以来,大家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比较强烈。1至6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各月同比涨幅分别为4.9%、4.9%、5.4%、5.3%、5.5%和6.4%。
价格总水平一直在高位运行,并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物价上涨关系千家万户,特别是对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
所以,国家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这是完全必要的。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不具备发生恶性或者严重通货膨胀的基本条件。
第一,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7年保持增长,在历史上从未有过。今年夏粮又实现了增长,秋粮播种面积增加了,而且长势很好。
如不再出现大的灾害,今年粮食生产很可能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是最基本的商品,对物价影响最大,在农业生产方面中央和各级政府—直高度重视,出台大量的政策,保证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的供给,并在加强市场流通环节的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农产品供应充足是我们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居民消费价格稳定的基础。第二,工业品几乎没有哪一种是短缺的,工业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改变。
第三,中国经济运行是平稳的,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四个季度分别11.9%、10.3%、9.6%和9.8%,今年一、二季度分别为9.7%和9.5%,涨幅呈现平稳回落之势,说明经济并未出现过热。这种形势下怎么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呢?所以,我们对通胀问题要有一个客观的估计。
那么,是什么造成目前居民消费价格(CPl)涨幅偏高的呢?主要原因有: 一是输入性的。美国为了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先后出台了两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第一次是从危机爆发到2010年6月为止,它发行了多少货币呢?美联储原来公布的数字是1.8万亿美元,在2010年12月1日颁布新的《金融监管法案》时,美联储不得不披露实际情况,这一数字变成了3.3万亿美元。
从去年11月4日开始,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又印发了6000亿美元用于购买美国的国债。美国大量地印钞票,使得国际资本市场上流动性严重泛滥,大量的美元流向新兴经济体,谋取高额回报,中国则是首选之地。
中美两国利差就有几个百分点,加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去年人民币对美元实际升值3.5%),只要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存行,什么也不干就可以大赚一笔,回报率有六七个百分点。何乐而不为?所以国际资本通过各种合法、非法的渠道流入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收购外汇,地增发了不少货币,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
同时,由于美元贬值和人为炒作使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猛涨,我们采购大量的商品,比如说铁矿石、大豆等,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 二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和2010年这两年我国新增贷款总额达15.7万亿元。
这为抵制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应当予以充分肯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流动性过剩的滞后效应,对今年物价的上涨有一定的影响。
三是翘尾因素。2008年我国CPI上涨5.9%,2009年为-0.7%,2010年上半年价格总水平还比较低,到5月份涨幅才突破3%。
2010年下半年,CPI上涨加快。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同比,由于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而下半年涨幅较高的累积效应,也就是翘尾因素会直接影响今年上半年的涨幅。
例如,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比CPI上涨5.4%中翘尾因素就占了3.3个百分点,上半年新涨价因素只有2.1个百分点;6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CP止涨6.4%中,翘尾因素占了3.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只有2.7个百分点。这两组数字中的新涨价因素的涨幅都没有超过3%。
再从结构上看,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8%,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3.5个百分点,占CP同比涨幅的64.8%。在食品价格中,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9.7%,水产品上涨11.4%,蛋上涨17.7%,粮食上涨13.9%,鲜果上涨25.8%。
这无疑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2%,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同 比增长20.4%,这说明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农村居民增幅达到20%在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