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是怎么形成的?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又是如何成为主流学术思想的?
谢谢。
在中国文化史上”百家争鸣”是怎么形成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记载诸子百家并非百家,实则上千家之多。流传广泛,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家,归纳而言只有十家发展成学派。
那么”百家争鸣”它包含了那些内容?
上面说了十家学派,这十家学派是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指儒家、墨家、法家、道家、阴阳家、杂家、兵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后人把小说家以外的九家称为九派,俗称十家九派。
毛主席有句诗;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九派指的就是九家九派)。
十家九派中有一个主要学派,即儒家学派,下面要提到儒家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百家争鸣”起到了什么作用?”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文化大集合,是一次空前的文化盛宴。它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简单的概括为:由于各派、各个阶层,各家思想代表,都为各自的利益关系进行了激烈的政治斗争,新兴地主阶级对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斗争。从而奠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
”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几次呢?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两次”百家争鸣,即清末民初开始的第二次“百家争鸣”。
从民初辛亥革命开始,到到新中国成立,历经百年风雨兼程,革命终于成功了,人民终于解放了。
这一时期的”百家争鸣”持续时间最长,一直到如今现代社会。我们现在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是大好的时代。
儒家思想为何成为主流思想了呢?
请看:九派中主要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一。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主张,道法自然,提倡”无为而治”。很显然的是这种主张不是不能实现,而是人们的思想和修养根本达不到要求。
二。墨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即世界和平。思想和理想差距甚远,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三。法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并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法制国家君主专制,不是大众所能接受的。
四。儒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崇尚“礼乐”和“仁义”,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
由上述四大家的主张来看,儒家思想最接地气,最能符合下层人民利益,(指当时的社会情况而言)。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取中庸之道,这个思想在两千多年以前,可以说是比较先进的,也是那个时代前进的理想主张。所以儒家思想成为了主流思想,其影响直到如今。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