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的知识
1.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1.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3.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有(1)条对称轴。
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1.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2.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3.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4.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即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即个位上是1、3、5、7、9的数叫奇数。
最小的奇数是1.5.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6.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7.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个个位上必须是0.8.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9.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最小的质数是2。10.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最小的合数是4。11.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2.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13.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得出的商如果是质数,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数,就照上面的方法继续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事质数为止,然后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14. 任何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15. 最小质数乘最小合数的积是8.16. 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最小数是3.17.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最小数是2,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最小数是9.18.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30.最大两位数是90,最小三位数是120.19. 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1.长方形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2.由一个顶点引出的3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3.长方体有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每组有4条。4.长方体最多有4个面完全相同,最多有8条棱的长度相等。
5.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的6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长方体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用字母表示:S=(ab+ah+bh)*2 长方体5个面的表面积=长*宽+长*高*2+宽*高*2 用字母表示:S=ab+ah*2+bh*2 长方体4个面的表面积=(长*高+宽*高)*2 用字母表示:S=(ah+bh)*28.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5个面的表面积=棱长*棱长*5 正方体4个面的表面积=棱长*棱长*4 9.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0.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 长方体的长=体积÷宽÷高 长方体的高=体积÷长÷高 长方体的宽=体积÷长÷高11.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12.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13.相连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相连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相连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14.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15.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2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1、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被除数÷除数= a÷b=(b≠0)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6、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7、像1,1,…这样的分数叫(带分数)。带分数都(大于1)。
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8、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9、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10、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1、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例如:2和3、5和7。
12、互质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例如:4和9、8和15。
13、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14、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
2.人教版 五年级 上册语文知识点
易海教育小学五年级语文基础知识内容(背默部分) 班次: 姓名:1、《草原》一课的作者是(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在本文中,作者这样写道: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 ),空气是( )。
天空是(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 )。
四面都有( ),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 ),一会儿( ),走在哪里都像( )。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 ),到处( ),( )。这种境界,既( ),又( ),既( ),又想( )。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侯静立不动,好像( )。我们访问的是( )。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 ),只要( ),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 ),也( ),除了( )。走了许久,( )。
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 ),隐隐( )。快了,快到了。
忽然,(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 ),像( )。这是主人来到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 ),( ),( )。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2、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是( ),它的石雕矗立在( )。
它东起我国的( ),往西一直延伸到(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 )最具代表性,“( )”因此得名。
这条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 )、( )的友谊之路。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如( )、( )、( ),他们的故事都与这条道路相关。
历史上我国( )朝的( )曾经( )次出使西域,加强了( )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3、《白杨》一课的作者是( ),文章中爸爸介绍白杨的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
4、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地方是( )。5、默写第五课三首古诗。
【另附纸】6、《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一文的作者是( ),( )人,作者因为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写了一本书叫做《 》。这本书主要写了( )。
7、默写语文书第19页《浪淘沙》。8、《童年的发现》一课中,作者9岁时发现了( )。
9、天行健,( )。选自《 》。
( ),无志空长百岁。选自《传家宝》;莫等闲,( ),空悲切!《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 )。
《偶成》路漫漫其修远兮,( )。《离骚》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
《荀子》10、默写《杨氏之子》。11、程门立雪中的主人公叫( ),其中的老师叫( )。
12、《再见了,亲人》所讲述的是( )。13、《将相和》记叙的是( )时候的事,其中的“将”指的是( ),“相”指的是( )。
这篇文章根据《 》改编,《史记》用( )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如,( ),( ),( )。
它既是一部( ),又是一部( ),被鲁迅先生称为( )。作者是( )。
14、《草船借箭》选自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 》,这部小说写的是( )时期,( )( )( )三个国家的故事。书中的很多故事,如,( )( )( )( ),作者是( )。
15、《景阳冈》选自《 》,课文写的是广为流传的( )的故事,《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的是( )末年,以( )为首的一百零八人( )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 )。作者是( )时期的( )。
16、《猴王出世》选自《 》,作者是( )朝的( )。17、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孔明借东风——( ),关公赴会¬——( ),徐庶进曹营——( ),梁山伯的军师——( ),孙猴子的脸——( )。
良药苦口利于病¬——( )。18、“小嘎子”是作家( )的儿童小说《 》中的主人公。
这本小说讲述了小嘎子( )的过程。19、严监生是我国古典( )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作者是( )。
20、“凤辣子”指的( ),她是古典文学名著《 》里的一个主要人物,作者是( )。书中以( )和( )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 )的历史。
书中的其他人物还有( )( )( )。21、《金钱的魔力》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 )的短篇小说《 》。
22、成语故事“入木三分”说的是( )练书法的故事,“入木三分”是形容( )。23、《威尼斯的小艇》的作者是( )国作家( )。
3.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15条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 (常用) ; ⑵进一法; ⑶去尾法4、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是一样的。6、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最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者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或者被减数与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者再相减)。
(a+b)*c=a*c+b*c或 (a-b)*c=a*c-b*c 减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我们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或者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 a-b-c=a-(b+c) a-b-c=a-c-b 除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除数两个数,我们可以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或者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
a÷b÷c=a÷(b*c) a÷b÷c=a÷c÷b 去括号: 括号前是加号的,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符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的,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符号要变号。a+(b-c)=a+b-c a-(b-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注意:向右移动小数点时,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2、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商随着乘或除以几。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商就除以或乘几。④被除数大于除数,商就大于1;被除数小于除数,商就小于1。
⑤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就小于被除数;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就大于被除数。⑥积不变性质: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积不变。
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数乘几,积就乘几。⑧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就除以几。
13、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X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如6.321321…的循环节是321,简便记法为6.321;如0.33…的循环节是3,简便记法为0.3。)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第三单元观察物体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最少看到一个面。
圆柱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圆形,从其他方向看到的是长形或正方形。球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看到的形状都是圆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6、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a=a这里的“1”我们不写)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必须是等式 必须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性质一: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性质二: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 方程右边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是一个计算过程。 所以,X=…是方程的解。
常见的等量关系:①路程=速度*时间 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③总价=单价 * 数量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23、长方形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a+b)*2 长方形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 S=ah÷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 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
4.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有哪些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小学一到五年级数学知识重点汇总(详细)
小学五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三 单 元 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2、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有6个面,这6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12条棱的总长度叫做他们的棱长总和.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用字母可以表示为=C长方体(a+b+h)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用字母可以表示为=12aC正方体. 5、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ab+ah+bh)2S长方体.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为2=6aS正方体.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元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用字母表示为3cm、3dm、3m.3311000dmcm,3311000mdm. 7、棱长是1 cm的正方体,体积是13cm.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3cm. 棱长是1 dm的正方体,体积是13dm.一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3cm. 棱长是1 m的正方体,体积是13m.用3根1 m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架在墙角,它的体积是13cm. 8、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abhV长方体.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3=aV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公式:支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9、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用字母表示是L和ml. 4 311Ldm,311mlcm,11000Lml 10、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里面量出长、宽、高. 11、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求他们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水面上升或者下降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第 四 单 元 一、分数的意义 1、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把什么平均分,什么就是单位“1”.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出号相当于分数线. =被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分子分子分母分母.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一个数另一个数另一个数在解决问题中,要先找出单位“1”和比较量,一般来说,问题中“是”或“占”的后面是单位“1”,前面的比较量,如果没出现这两个字,要根据题意判断, 再根据公式“1=1比较量比较量单位“”单位“” ”计算. 6、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用分数表示)时,等于低级单位的数值两个单位间的进率,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由整数部分(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要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 5 能化成整数;当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3、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做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用式子表示成:+=分母整数分子带分数分母三、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 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分数进行约分或通分,或者把分母化成指定的分母或分子的分数. 2、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用列举法分别列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寻找公有的因数.也可以用短除法计算. 4、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时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一步步来约分,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数去除,直接约分. 5、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一般情况下,求一个数的倍数可以用列举法、图示法、大数翻倍法、短除法.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6、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的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小数化成分数时,小数。
6.五年级的知识点和概念
基本公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π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面积=半径*半径*n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和差问题的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棱长总和: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熟记下列正反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宽)成正比例关系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关系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 常用数量关系:1.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总产量=单产量*面积 单产量=总产量÷面积 面积=总产量÷单产量 单位换算:长度单位:一公里=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公亩 1公亩=1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积单位:1立方千米=1000000000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升=1000毫升 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时间单位:一世纪=100年 一年=四季度 一年=12月 一年=365天(平年) 一年=366天(闰年) 一季度=3个月 一个月= 3旬(上、中、下) 一个月=30天(小月) 一个月=31天(大月)一星期=7天 一天=24小时 一小时=60分 一分=60秒一年中的大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七个月)一年中的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四个月) 特殊分数值:=0.5=50% = 0.25 = 25% = 0.75 = 75% = 0.2 = 20% = 0.4 = 40% = 0.6 = 60% = 0.8 = 80% =0。
7.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数学与交通:1 相遇问题: 基本公式:一个人走:速度*时间=路程 两个人同时相对而行:速度和*相遇时间=两人共走路程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两人共走的路程2、旅游费用: ①购票方案:根据人数的多少,价格的不同以及团体优惠人数的多少,合理选择一种方案购票或几种方案结合起来购票。
若只有A、B两种方案是,只要选择其中一种价格便宜的就行。 ②租车问题: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两个原则:多用单价低的,少空座。3、看图找关系: ①读懂图表中的有关信息,一定要分析横轴与纵轴分别表示的是什么。
②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上,线往上画,说明提速;与横轴平行,说明匀速行驶;线往下画,说明减速。 ③在时间与路程的问题上,线往上画,说明从某地出发;与横轴平行,说明原地不动;线往下画,说明又从终点回到某地。
8.小学五年级的语文知识
一、可以陶冶思想道德情操 汉字是世界上少数以“象形”为基础的现存的文字,较之字母文字,它要复杂的多,或者疏可走马,或者密不容针。
于是就需要合理组织那些奇形怪状的笔画,使每一个汉字都“漂亮”。就字的结构来看,它各部分的“俯仰”、“避让”、“呼应”会给人以启示:做人要谦逊、大度、宽容,尊重他人。
把单个字写好固然是一种美,这好比个人的修养,要使很多单个字很好的组合那又是另一种美,这就需要团结,需要集体的凝聚力。 中国自古讲究“文如其人”,许多大书法家都是做人的楷模。
他们的精神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笔山”、“墨湖”的传说会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同时,名人名帖也都是文质兼美的,也是培养学生思想情操的好“教材”。王曦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首先是文学作品,它是王曦之的修养、才艺与书艺相互促进的升华。
二、可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鲁讯曾说:“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是通过有规律的组合线条作用于纸上而形成的,学生可以自觉地去手摹心追,去自觉感受流动的线条的美,也感受到,写好字并非高不可攀,因为它就在眼前。
汉代蔡邕说过:“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之书矣。”这段话从一个侧面给我们诠释了书法的造型美。
此外,书法的内在美更需学生去审视。因为每一个字的点捺都有生命的顿挫,每一根线条的流走都有人性的重量和质感,学生透过文字的痕迹可以感受到书法者的喜怒哀乐与悲欢情愁,感受魅力。
三、可以培养严禁踏实作风 中国的汉字是讲究间架结构的,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培养起学生一种严谨的作风,不但在写字上是这样,在学习上,在生活上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要想把字练好并非一日之功,要经过长时间的耐心的临摹才会有所收获,学生循序渐进地按一定的规范进行写字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练学生的毅力,并养成学生一种良好的踏实的作风。
9.小学数学五年级的知识点有哪些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概念综合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通常情况下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关系的量,如果盈利用正数表示,那么亏损就用负数,如果高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那么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示。
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2、在数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不满一格的看作半格。
先数满格,再数半格。3、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4、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然后通过移动拼成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S=a*h。
5、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h÷2。 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在平行四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架,如果把他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它的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了,因为底不变,高变小了;如果将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则他们的周长不变,面积变大了。
7、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梯形面积的2倍,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表示S=(a+b)*h÷2.8、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分母是1000的分数写成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个(1)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十(10)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十分之一(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千分之一(0.001)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十分位,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9、1里面有(10)个0.1(十分之一) ,0.1(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0.01(百分之一)0.01(百分之一)里面有10个0.001(千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0.01。
10、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11、用“万”作单位:1、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2、添个“万”字。
用“=”号。用“亿”作单位:1、在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2、添个“亿”字。
用“=”号。注意:改写不能改变原数的大小。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用“≈”号。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用“≈”号。
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要看小数部分第一位(十分位)。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要看小数部分第二位(百分位)。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小数部分第三位(千分位)。注意:在表示近似值时末尾的“0”一定不能去掉。
例如,一个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1、50,末尾的“0”不能去掉。虽然1、50与1.5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一样,1.50表示精确到百分位,而1.5表示精确到十分位,所以1.50在表示近似数时末尾的“0”一定不能去掉。
1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13、找规律:1、找到周期;2、将个数÷周期;3、余数是几就是第几个。
4、要算每个项目一共有几个,可以分三步去做:(1)每几个为一组;(2)每组中有几个;再乘一共有组数(3)最后加上余数中的个数就等于一共有多少个。14、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用一一列举法将可能的情况用列表法全部列举出来,列举时的技巧是先考虑数字较大的(放在第一行)。
15、在计算小数乘法时(1)算: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2)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3)数:就从积的末尾起数出几位;(4)点:点上小数点;(5)去:去掉小数末尾的0。16、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17、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1000000平方米。
1公顷就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公亩=10000平方米18、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同样适用。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 a +(b+c)乘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 a *(b*c)减法的性质:a―b―c = a―(b+c)除法的性质:a÷b÷c = a÷(b*c)19、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首先看除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然后就根据商。
10.五年级要学哪些知识
时态:一般现在时:概念: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或行为及现在的某种状况。
时间状语:often(经常),usually(通常),always(总是),sometimes(有时),everyweek(day,year,month。),onSundays,…基本结构:①be动词;②行为动词否定形式:①am/is/are+not;②此时态的谓语动词若为行为动词,则在其前加don't,如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则用doesn't,同时还原行为动词。
一般疑问句:①把be动词放于句首;②用助动词do提问,如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则用does,同时,还原行为动词。现在进行时:概念:表示现阶段或说话时正在进行的动作及行为。
时间状语:now,look,listen,…基本结构:am/is/are+doing否定形式:am/is/are+not+doing一般疑问句:把be动词放在句首?二、????第三人称单数一般现在时的肯定句中,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变化主要体现在词尾的变化上,其规律大体有三点:1.一般情况下,直接在动词词尾+s,例get→gets;take→takes2.以s,sh,ch,x,o结尾的动词,在词尾+es,例如:teach→teaches;wash→washes;go→goes3.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动词,变y为i,再+es,如:study→studies;try→tries除上述规律外,还应注意下面三点:1.动词have,遇到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要用has;动词be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是is。2.含有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句子变否定句时,要用doesn't+动词原形。
除以前所学的知识外,还需:1.学会用英语简单地描述一个人。2.学会用英语说日期和星期。
3.学会用英语说常见的的食物及味道、常见的家具、自然景观等。4.学会现在分词ing的用法。
5.能用英语与别人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