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毛概知识谈谈社会现象看法
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就社会学的学习而言,其意义之一是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即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并且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
认识社会是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将来会怎样变化,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社会学的三大功能,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社会学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其意义之二是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人们在维持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社会学用自己的研究成功,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根据,以及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社会的改革发展服务,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面临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也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学习社会学,可以利用社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我们周围的问题,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
2.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现象,结合社会学知识,谈谈关于这一现象的理解
热点问题,通常也是.敏.感.问题 【我只能从侧面来说】 1、【媒体】在西方社会里,媒体记者也是喉舌,是民众的喉舌,是无可争议的无冕之王,国家首脑、国王被他们全天候监控,记者再弱智,他们也敢怒不敢言,狗崽队让英国王室没有隐私,让克林顿无地自容,因为他们知道,若对记者们不敬,民众将废除国王、撵首相、总统滚蛋,这就是东西方社会的差异。
2、【文化】只要中国的犬儒文化没有改变,那么中国的历史就没有质的变化。每代天朝的兴衰就何其的相似。
在过去的历史人物身上、在过去的历史事件中,我们仿佛总能看见自己身边的影子,因为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年龄大了,眼睛必然就老花了,老花的眼睛可以看清远方,却看不见眼前。所以,要看清身边的人和事,唯一的方法就是戴上老花镜、放大镜,仔细分析观察即可,要知道任何事情的真相就怕分析、推敲,只要认真分析、推敲了,多问几个为什么,其实就离答案不远了。
看报纸、电视、书籍有两种状况,开放、民主的社会里、信息是自由、透明的,谁家的报纸、电视、出版物撒谎、造假,谁就被市场抛弃,谁就没人看,谁的报纸、电视想吸引读者,唯一的办法就是告诉人们真相。另一种状况就是专制社会里的报纸、电视、出版物是为专制体制服务的,真相已否视专制的稳定而定,如果信息自由流通,必然会影响体制结构的稳定,所以能稳定体制的一切信息就是正确的信息,就是真理,因此前苏联最权威的报纸叫《真理报》。
在专制体制下,并不是民众被真相蒙蔽,有时连最高领袖也被真相所蒙蔽,前苏联克格勃头目会欺骗斯大林,中国的袁世凯一直被专为他准备的报纸所欺骗,这袁大总统从皇帝宝座上被推翻后,才发现原来民众全知道真相,唯一被欺骗的是他这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事实说明:在专制体制下,皇帝与民众一样可以“正确”的舆论所欺骗,所以,现实中最高统治者会通过多条秘密渠道、各种内部参考而获得正确的情报,而民众想获得生存的机会也只能千方百计地打探内幕消息、小道消息…… 3、【【当下】】抛开楼主的阶级概念;通货膨胀中,经济危急中,富人比穷人承担更多的损失,所以现在明智的选择是:富人保值,穷人保命。
埋头做事的结果是振奋, 齐声呼喊的场面是振兴。 4、【根源】 马克思是伟大的,眼光是深邃的,他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希望人类更美好,但是我此刻突然发现他放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这个错误将人类的思维彻底地打乱,人类差点被毁灭。
马克思这个错误就是把阶级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克思只看见金钱、财富,所以将社会阶层分为资产、无产,他忽视了社会最根本的原则,社会财富的分配原则是靠权力而不是资产、无产,权力才是最根本的元素,所以说阶级分为有权阶级和无权阶级比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更准确。如果用有权阶级和无权阶级就可以将现在的社会现象,东、西方的差异解释清楚。
如果用老马的理论,我们无法解释许多社会政治、经济的现象,我可以准确地说,假如马克斯活到20世纪60年代,他也会发现他错了,他会立即烧毁《资本论》,写一篇《权本论》,他会大声地宣布:美好的共权主义社会已经实现了,这就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
3.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谈谈你身边的一种社会现象800字左右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专题报告中,明确地界说了“可持续发展”以后,可持续发展思想便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也相继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我国政府于1994年便率先发布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战略目标.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作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给“可持续发展”界定的经典定义,还是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本质、内容、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均存在不足.有的学者认为,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就是我国古代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久远以来就一再深入思考着的问题”,“道家、道教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讨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术研究1998年第3期“道家、道教思维方式与可持续发展”)有人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强调“超越人类中心”的“自然界的价值主体地位”,认为自然界、生态环境是独立的价值主体,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界的利益,尊重自然界的权利,要“以自然为中心”.还有些学者将“可持续发展”等同于生态发展.我们认为,陷入这些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高度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未能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引,从思维方式、方法论、本质和内容等方面厘清“可持续发展”与以往发展思想的区别. 一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以往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反思而问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以往发展思想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是需要首先明晰的问题.任何发展观都是某种世界观的体现,而世界观实质上就是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着社会发展思想的不同,以往的发展思想依赖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则以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实践的思维方式为指导. 在古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得不依赖自然性的关系靠天去生存.这决定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也是低下的,人们认为,外在的神秘的客观力量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这便产生了以追求绝对真理、永恒本质为目标的前定论的思维方式,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未能正确处理主体(现实的人)与客体(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环境)的辩证关系.客体成为主客体的关系的绝对重心,主体则是客体的奴仆.人们热衷于探寻事物的先在本质,从先在本质出发去演绎、推论事物的现在和未来.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观实质上只能是一种生存现,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界的盲目崇拜与屈从.中国古代道家的思维方式即是如此.他们提出的“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大自然的和一、统一或和谐,但这并不是凭借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得出来的结论.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追求无为的境界,他们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不应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不合理的,都是对自然的破坏.这就取消了人类改造自然、谋求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是不利于社会进步的.近代以来,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的主体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人的个性得到极大发展,人文精神的兴起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认识到自身的巨大力量,人类不断扩展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深度与广度.在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张扬的同时,人类的思想与行为也走向了极端——人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征服者、压迫者,人类可以摆脱自然与社会的任何限制.如培根认为,科学的目的就是“拷打出自然的奥妙”,对待自然必须“在她漫步时紧追不舍”,使她成为“奴隶”,“强制令她提供服务”.实质上,近代人的思维方式存着与古代人同样的局限性,也未能正确把握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他们虽然看到了主体对客体巨大的改造作用,却忽视甚至否认客体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客体对主体也具有制约与改造作用.他们将主体作用于客体过程中凸现的主体力量加以抽象化、绝对化,顶礼膜拜,使之成为一种先验的外在权威力量,成为另一种“先在的本质”.古代人对客体力量盲目崇拜,而近代人则对主体力量盲目崇拜,同样陷入了由预设的本质去解释现存世界的前定论思维方式.以这种思维方式为指导,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思想便应运而生.近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发展思想最早的代表.他把社会发展简单地归结为单一的经济增长过程,而经济增长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地制服和掠夺自然,获取物质财富的过程.本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上述发展思想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据支配地位.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经济增长已成为西方工业国家的“世俗宗教”和“政治溶剂”,成为个人动机的源泉、政治团体的基础,动员社会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根据.(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295-296页)以这种发展思想为指导,西方工业化国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但同。
4.毛概论述题: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看法
1、十八届四中全会,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法治、部署法治、推进法治;依法治国必将成为构建和谐、法治中国的时代主题。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乎民族兴衰、人民福祉、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要通过法治更好的统筹力量、合理配置资源,协调社会各方利益与关系,使我们国家的改革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依法治国是党继承和发展了人类社会的法治文明,在借鉴西方国家法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的实际国情;领导人民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必将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