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止损的重要性,但每次亏损,都会心存侥幸,结果越亏越多,怎么才能做到令行禁止?
谢邀,笔者是一名阳光私募基金的投资经理,侥幸心理是很多投资者不能逾越的横沟,但是我们可以预防,遇到亏损的话要学会控制自己,止损的设置也有很多办法。
首先当股票面临亏损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当初买入股票的逻辑是什么,在股票下跌当中,逻辑有没有产生变化,如果变坏了,那就要说服自己止损。如果没有变坏,我们可以考虑根据市场来做倒T,分批操作,降低成本。
再者就是选择部分止损,当亏损逐步扩大的时候选择拿出部分仓位止损。这种对于后期市场不明朗的时候的做法。
第三就是加仓了,当市场短期下跌缓解的时候,并且对于手上个股非常有信心,基本面比较了解。这是时候就可以考虑加仓降低成本。并在上涨过程中不断减仓。这个对于技术要求比较高,建议多花时间研究。
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止损办法就是设置比较低的止损比例,这样避免了股票深套之后的被动,也能在市场当中游刃有余。低止损由于亏损少,也就不在乎侥幸心理了。
我是松果,谢谢大家的点赞支持,没有关注的朋友可以关注下!
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后来结局如何?
虽然如今鲁迅先生的文章已经退出中学课本,但是他曾经深深的影响了80后90后两代人。
他当年弃医从文时曾说道: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现在来看确实如此,而他学医上面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位则是——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藤野先生是出自鲁迅《藤野先生》一文,从文章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是鲁迅在日本学习期间的老师。整篇文章主要是描述他和藤野先生之间的一些小事情,藤野先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并没有交代得很清楚。
藤野先生出生在医学世家,到他这里已经是第6代医生了,可谓是根正苗红。可惜9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后来一直跟随大哥二哥生活。
小学就读于福井中学,他上学的时候正是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因此日本掀起了一股学习汉文化的热潮。而藤野先生则是在这个时间段里面,了解到了中国的文学,这也和后来与鲁迅保持较好关系埋下伏笔。
由于家庭是医学世家,在大哥和二哥的建议下,他退学重新读了一所医科类院校。从此按部就班的学习,等到鲁迅来日本求学的时候,藤野先生已经升级为了教授。
有关于藤野先生和鲁迅之间的故事,我会放到后面去讲解,这一部分先跳过。
后来自从鲁迅离开仙台之后,日本成立了东北帝国大学。鲁迅之前就读的仙台医专,也就是藤野先生教书的学校,被并入帝国大学成为医学部。
而原来仙台医专所有教师人员都没有改动,但是藤野先生自认为学历不够,所以主动提出了辞职的请求。
辞去教书先生的工作之后,藤野先生只好靠其他维持生计。不过和大多数日本人一样,结婚生子平淡的过完一生。
鲁迅认为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当中对于他的描述来看,藤野先生是一个治学非常严谨,爱好探索,而且没有任何国界之分的老师。从下面几点就可以看出来:
藤野曾经对鲁迅说:他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来,藤野先生完全没有任何国界之分。他认为只要是自己的学生,自己都应该倾尽全力的把知识交给他。往小的说是为中国,往大了说就是希望医学能够传到中国。
而鲁迅学医的时候,藤野先生经常把鲁迅叫过来,查阅他的笔记,并且会在旁边给他做各种批注。皆是因为藤野先生担心鲁迅人生地不熟,上课的时候听不懂,最后落下课程。
可惜鲁迅语言不通,学起来还是很费劲。最后在年终考核的时候,在100多人里面排名中等。不过在下半学期的学习当中,也从排名的中下游,一直到名列前茅。
但这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因为在日本人的眼光当中,中国人是劣等人,能考及格就不错了。肯定是从藤野先生那里偷了题,这让鲁迅非常懊恼。
他曾经去找藤野先生解释,但是藤野先生表示非常信任他。所以在藤野先生的眼中,只要你认真学习,就是一个好学生。
除此之外还关心他的个人思想,比如说藤野先生曾经非常担心鲁迅可能会因为敬畏鬼神,而无法上解剖课。不过根据后来的情况来看,藤野先生完全是多心了。
之前在第一部分也说过,藤野先生在小时候接触过汉文学。因此在鲁迅留学的时候,藤野先生会经常请教他一些有关于中国文学的东西。比如说他就非常好奇裹脚是一种什么样的习俗,当时他和鲁迅的关系已经非常好了,所以鲁迅也非常乐意为他解释这件事情。
闲余的时候两人除了在办公室见面之外,鲁迅还曾经前往藤野先生的家中做客,可见两人的关系也非常好了。
鲁迅之所以决定弃医从文,上面考高分被怀疑作弊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当时组织学生看一段关于日本与俄国的战争时事影片,里面有一部分是日本人枪毙中国人的环节。
随着枪声响起之后,现场响起一片掌声,鲁迅听起来自然是刺耳无比。后来又回想起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刀落之后仍然是一片欢呼之声。几件事情加起来之后,让鲁迅深刻的认识到——学医救不了中国人。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鲁迅准备向藤野先生提出辞行。但是又想起这一年来的时间里面,藤野先生对自己的百般照顾。就连他抄的狗屁不通的讲义,藤野先生光给他订正就有三大厚本。
他由于良心上过不去,所以临走的时候给藤野先生撒了一个谎。他不想学医,真正热爱的是生物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让藤野先生不至于失望,因为生物学也会用到医学的很多东西。
不过就算这样,藤野先生还是非常惋惜:因为他自己非常清楚,为医学而教导的解剖学,对于生物学的帮助不大。
在鲁迅临走之前的几天,藤野又邀请他来家中做客,并给他送了一张自己的照片,照片背后写着惜别两个字。藤野先生本来问鲁迅索要一张他的照片,但是鲁迅当时并没有,所以就说以后再寄。
可惜鲁迅离开仙台之后,很多年都没有照过相,因此也就没有寄照片的事儿了。再加上后来分别太久,两人之间的共同话语又更少了,所以也没有回信的事情,基本上联系就中断了。
而藤野先生后来回了老家开了一个耳鼻喉科的诊所,算是靠着这个生活维持。而他也有一个儿子,本来是培养成了医生。但是侵华战争的时候,儿子被应征入伍死在了中国。
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鲁迅在1936年去世的时候,消息传到了日本。有记者突然想到鲁迅的老师藤野严九郎,于是就带着他去世的照片来到了藤野先生的家中。
当听到鲁迅去世的消息,藤野先生有一点惊讶。随后他把照片举到了空中,像是在对鲁迅隔空纪念。把照片放下,提笔写下:谨忆周树人君。大致内容如下:
我忘记了这是多少年前的事情,只记得是我的工作刚转到仙台医学院的时候。没过几年我刚升任教授,就迎来了第一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周君是我教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所以我是格外的上心。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留学生的身份,可以不参加学校的考试。
当时整个班级有100多名新生,还有30多名留级生,周君一直是排在中游。他的身材并不高,脸色也不是特别好,但是看上去非常机灵。
由于他本身是留学生,所以日语能力并不好,学起来有点吃劲。尽管上课非常认真的记笔记,但是总有错误的地方。所以我把他的笔记要了过来,在旁边给他订正。
如果当时可以记录的话,可以看到他成绩在明显的上升。不过尽管这样,他还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我记得他来过我家一次,但是忘记当时的场景了。如果妻子还在世的话,可能会帮我回忆起来一点。
前几年的时候,我的长子藤野达在学习汉文学的时候,从他老师那里借了一本书。上面的内容是有关于周君回忆我的事情。
半年之后我碰到了管先生,从他口里得知,周君回国之后变成了非常优秀的文学家。看来他当年是骗了我,说是要回去考生物学。不过他的成绩并不好,就算学生物学可能也没有什么建树吧。
让我们再回到原来的故事,我大概记得周君只读了一年左右。他在文中曾经提到,我赠送给他过一张照片。不过我却忘记了以什么样的形式给他的,也可能是我妻子送给他的吧。
不过他能把我的照片挂在墙上,这一点让我非常的意外,我没想到我对他的影响竟然这么大。我认为给他修改笔记只不过是分内的事情,但是因为这件事情,他却尊称我为唯一的恩师。
虽然周君来的时候,日清战争已经结束很久了,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看不起中国人。想必当时他在学校里肯定受了不少的白眼,当时他肯定很孤独吧。可惜这里是仙台,如果是东京的话,他的同胞可能多了一点。
在他的很多文章当中,他都把我称作是恩师。如果我可以早点看到这本书,可能我也会想方设法的和他联系吧。听说直到周君临死之前,他都在尝试和我联系。如果我当时能够回应,他肯定会非常开心吧。
可惜现在已经于事无补了,如果我对汉文学有点了解,可能我们俩早就联系上了吧。前段时间从报纸上得知周君去世的消息,把我的记忆突然拉回到了仙台的日子,因此才写下了这篇文章。
不知道周君有没有孩子,他的家人生活情况如何?深切吊唁把我这些微不足道的亲切当作莫大恩情加以感激的周君之灵,同时祈祷周君家人健康安泰。在鲁迅去世9年之后,藤野先生也是撒手人寰。不过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藤野先生的孙子藤野幸弥和鲁迅的孙子周令飞结识,两人常常来信,也算是对两人关系的一种延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