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小知识点
1.初中人教版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一数学全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 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number 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mì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
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从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几何体也简称体(solid)。
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 3.2 直线、射线、线段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较与运算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是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对顶角(vertical angles)相等。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perpendicular)。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5.2 平行线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parallel)。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直线平行的条件: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
5.3 平行线的性质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含有两个数的词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和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ordered pair)。第七章 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三角形(triangle)具有稳定性。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n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度 多边形(polygon)的外角和等于360度。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
2.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
3.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简洁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知识 一、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 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①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②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③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整式与分式 整式:①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②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③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幂的运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 除法一样. 整式的乘法: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公式两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整式的除法:①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他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方法: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分式:①整式A除以整式B,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么这个就是分式,对于任何一个分式,分母不为0.②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的运算: 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 加减法:①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②异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分式方程: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②使方程的分母为0的解称为原方程的增根. B、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与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①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加。
4.求初中三年级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下列知识点为初三乃至中考的重点,请您务必记住,因为内容过多,希望您能够先采纳我,我会将剩余内容打给你。
希望可以帮助你,祝学习进步,考试顺利!希望采纳! 1.化学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2 点燃 CO2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3O2 点燃 2CO2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H2O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MnO2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CuO 加热 Cu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4CO2 [NextPage]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酸 -------- 盐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H2SO4 = ZnSO4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H2SO4 = FeSO4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H2SO4 = MgSO4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2HCl === ZnCl2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2HCl === FeCl2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6HCl == 2AlCl3 3H2↑ (2)金属单质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CuSO4 === FeSO4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CuSO4 === ZnSO4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Hg(NO3)2 === Cu(NO3)2 Hg性氧化物 酸 -------- 盐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3H2SO4=== Fe2(SO4)3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2HCl ==== CuCl2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H2SO4 ==== MgSO4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2HCl ==== CaCl2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CO2==== Na2CO3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SO2==== Na2SO3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SO3==== Na2SO4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CO2====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SO2==== CaSO3 ↓ H2O (5)酸 碱 -------- 盐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Cu(OH)2==== CuCl2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Ca(OH)2==== CaCl2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Fe(OH)3==== FeCl3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Al(OH)3 ==== AlCl3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2NaOH ==== Na2SO4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2KOH ====K2SO4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Cu(OH)2==== CuSO4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2Fe(OH)3==== Fe2(SO4)3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盐 --------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2HCl === MgCl2 H2O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AgNO3=== AgCl↓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H2SO4 === Na2SO4 H2O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BaCl2==== BaSO4 ↓ 2HCl (7)碱 盐 --------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CuSO4==== Cu(OH)2↓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FeCl3 ====Fe(OH)3↓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MgCl2==== Mg(OH)2↓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CuCl2 ==== Cu(OH)2↓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Na2CO3=== CaCO3↓ 2NaOH (8)盐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AgNO3 ==== AgCl↓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BaCl2 ==== BaSO4↓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5.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六章 力和机械知识归纳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物理意义:质量是1千克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15.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1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加润滑油、利用气垫)。18.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19.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20.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21.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定滑轮)22.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23.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24.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25.公式:F=(G+G动) S=nh V绳=nV物 第七章 力和运动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6.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7.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8.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v=s\t;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9. 根据可求路程:s=vt和时间:t=s\v10.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1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1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质量是惯性唯一量度。 1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1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平衡,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1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6. 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语文:每两周进行一次作文训练。 语文科最难的有三部分:一是语音部分;二是诗词部分,小学课本有80首诗要背,有的学生背出来了还写不出字来;三是作文,基础知识部分还要注意课外知识,如成语的理解。 小升初择校考的难度比毕业试要高很多。从内容上,语文有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各占30%左右。在备考中,基础知识方面要注意四至六年级的诗句;阅读方面,可做一些名家名篇;作文方面,要多练习一些情感表达,多读一些与生活实践相关的书。 要突破作文,首先要明白作文不一定要写得有多美,主要是表达自己的感情,要懂得感恩。在写作技巧上:一是准备几个合适的材料,学会一材多用;二是提炼自己的语言,使用书面语;三是练习作文的拟题;四是有针对性地两周完成一篇作文练习,精批细改。阅读部分 如果是记叙文,要先通读文章,再看题目,再寻找答案,再核对。写人的文章,人物形象的评价要全面,写事的文章,要看清文章的线索,写景的文章,可以一边看一边画草图,画完图整个文章就清晰了。如果是说明文,回答问题要从原文出发,不能主观猜测,有发挥的内容,可以加入对生活的体会与思考。复习诗词和课外知识,要以文学常识为主,对课文的作者介绍,不能忽略课文中的小字部分。 数学:加强训练提高解题速度。 从小升初考察内容所占分值权重来看,四年级占5%,包括数的改写、简便计算,五年级占25%,包括数论、解方程、图形面积、行程问题、平均数,六年级占70%,包括分数与百分数、比和比例、圆周长与面积、圆柱和圆锥、综合拓展题、数学广角类。在备战小升初数学时,要先整体把握考试的重点难点,然后对照分析自身真正薄弱的地方进行专项突破;在追求解决难题、附加题的同时,不能忽视基础题型的练习和巩固,争取基础题100分“不失分”;最后,在5~6月份冲刺阶段,再配套加强综合训练,完全模拟小升初考试,提高解题速度。 许多数学成绩中上的同学,在考试时总会面临成绩时高时低的局面。 这往往是因为数学基础不扎实,导致做题时找不到突破口,失分较为严重。针对这种情况,专家建议,选择一对一得分版块复习和专项突破,通过例题精讲查漏补缺,辅之以模拟真题演练和应试技巧指导,目的是在最后的三个月内,使考生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在脑海里形成一套完整体系,做到举一反三,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民校联考和各种模拟考试。除了对以前复习过的计算综合、分数应用题、浓度问题、经济问题等进行巩固提高外,还要继续攻克比和比例、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平面和立体几何等专项。考前,进行配套的模拟真题实战演练,务求以至佳的状态迎接小升初模拟考试。 英语:查漏补缺背诵范文。 从各个试题板块来说,可以分为四点:首先,扎实综合语言知识。具体表现在国际音标的熟悉、小学要求掌握的800个词汇熟练应用,小学语法的总体复习。 在这些复习的过程中,首先针对每个部分的考点、难点进行重点攻破;其次,针对性进行语言技能知识训练。具体表现在阅读题和写作题,阅读题需要选择恰当的习题来进行每天练习,重在加快阅读速度,迅速掌握文章主旨,重视对文章细节的提取能力,能够在做题中成竹在胸。第三,写作题是小升初当中最难的题目;学生需要对小升初写作题的题型、构思方法、写作修改等方面下功夫。最好能找专业的写作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如没有可以找一些相关的范文进行背诵;第四,必须进行真题演练。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 先,要把知识点网络化,尽量作到一目了然。其次,精选试题,加强考前练兵。再次,归纳考点,进行专题训练。总之,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最重要。 【语文】阅读题不沾边:找以前考的阅读题出来看.原因:一般小考或月考的题经过老师一定的选择,比自己随便找来的题好. 注意:看参考答案与题干的对应点,也就是说看参考答案是怎样针对不同的问题做答的.而且阅读题的问题大同小异,无非问写作手法,表达技巧,句子分析,作者感情什么的,既然我们是"应试",就完全可以找出个答题的套路来,虽然这种考试我本人也很反感,但我们无法改变,所以只有积极应对. 【英语】如果是拼写记不住,我建议先学音标,满简单的.学会了根据读音来记单词非常好记,这是最常用的记单词方法,也是最实用的. 如果是词义记不住或记混什么的,我建议读书,因为你是考前复习,所以要选择老师标出的重点课文,用心的读两三遍,既容易记词义又复习了语法,对培养语感也好.像我们老师说考前读读英语小文章小笑话什么的,让大脑进入英语语言环境,有助进入考试状态. 【政治】考前时间不多,而且我自己的经验,看黑体字就好了,知道哪些知识点在什么位置.我们初中时政史地也开卷考,老师说只要给你一个问题,你知道答案在书上什么位置就OK,要不等考的时候翻来不及的. 【地理】我是文科生.我觉得学地理其实关键在上课.课上好了可以掌握70%,你初一学到哪部分了?地球地图什么的记相关计算公式,区域地理不要把书当课本,当成旅游杂志看,放轻松.自然地理结合地球仪,立体的分析风带气压带洋流什么的,找出变化规律,比如问到波斯湾,脑海里先想到它在地球上什么位置,然后再根据基本规律自己分析.这样比一个一个死记硬背要快,而且印象深刻. 【历史】首先知道你考的那部分知识有哪几大点,同政治,开卷嘛,知道知识点位置就好. 【数学】初中数学还满好学,把定理公式看一遍OK,其实我觉得都不用看,我初中数学也还满好,东西又不多,考前不看也不会忘掉.当然看一遍也保险,东西少也不用花太多时间. 【生物】我文科生,读文科原因之一就是生物超烂,所以就不在这说了T.T 我是今年刚高三毕业的文科生,在这里劝告各位初中的弟弟妹妹们,如果以后学文,初中抓地理和历史,因为高中政治和和初中政治联系不大(我是湖北的).理科我听理科班的同学说物理不是很好学,不过到底我不是理科生了解不多. 好了不罗嗦了,我的blog也是比较"文科"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6.小升初复习重点有哪些
7.求···初中各科知识点
8.初一怎么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