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晓松成为哈佛大学研究员?
首先,高晓松,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人脉以及有这个积累能当上哈佛大学的研究员。
其次,也别太把这事当事了,不过是高晓松一段时间的一个充电或者事业方向,我们把它当成多大的事你就输啦。
我说一个真实段子:我不指名道姓这位教父级中国
企业家的名字了。
很多年前,报纸上疯炒中国第一个站在哈佛讲坛上的中国企业家。然后,就有几个了解情况的好事者分析:
第一,哈佛是案例教学出名的学校,商学院每天都会有很多全世界的商业案例拿来剖析。剖析前会自然的跟这个企业核对一些细节……
第二,整个报道中没有看到这个企业家和哈佛教授之外的第三个名字。
第三,在美国的华人都没看到有任何这个企业家到美国讲课的报道。
结论显而易见了:哈佛要讲该企业的案例,该企业里面策划了该企业家去哈佛讲坛讲述自己的案例。进而,中国企业家站在哈佛讲坛讲课的新闻就鱼贯而出了……
这个故事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哈佛讲课对自我的推广也是好事。
只是,不要因此而产生一些该人高不可及、光宗耀祖的误解:毕竟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坐二望一,任何正常的学术、商务交流都是非常正常的。
而且,中国人在渗透到世界范围的各个角落覆盖各个行业,做美国高等学府的研究员也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应该不是什么先例……
但不管怎么说,恭喜高晓松去哈佛做研究员:但不知道是哪个领域——音乐、电影、文化、中国问题……毕竟,高是一个非常博闻的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