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善知识福扱

bdqnwqk2年前学者14

1.第七十五签 中吉 生前结的好姻缘,一笑相适情自禁,相当人物无高下

生前结得好缘姻、一笑相逢情自亲、相当人物无高下、得意休论富与贫。

【典故】志乘云。吕蒙正。妻刘氏。枢密文茂之女。蒙正未逢时。茂当轻之有悔意。刘小姐独爱之。同居破窑。因见蒙正举止不凡。知蛟龙非久困池中物也。后果大魁天下。三居相位受封荫焉。

【圣意】财物聚。病即愈。若问讼。必遇主。更修善。祷神助。行人回。事无阻。

【东坡解】既有夙约。一见如故。所谋皆同。事多就绪。何必相逢。又分尔汝。且顺而行。事无龃龉。

【碧仙注】两情如水素流通。何况机缘旧日同。分外人交分外话。如鸿遇顺稳乘风。

【解曰】此签大吉。凡事遂意。功名高。财物聚。病即安。讼者得遇清官。婚合。行人回。孕生男。更修善。祈神佑吉也。

【释义】结得好缘。言缘虽多。得处甚少。功名必(遂)。旧有根基。今始得济。财货如前。无损无益。凡百求谋有倾。盖如故之人扶持无高下。谓彼此两平配。若得意。休生议论。要当知足。讼必准。终难嬴。

【解说】好像是前世所结的好姻缘,今世相逢一笑钟情。只要是对方人品不错,并没有阶级高下之分,更不可在得意时嫌贫。

这首签诗,表示每个人都有时来运转的时候,即使目前穷困未发达,但是慧眼识英雄,要是品格高尚。当然有被重视的一天。

占得此签,若问婚姻,只要对方人品好,目前的情况可以不必论。问财运,此去渐渐有利。问疾病,会痊愈。问谋事,有成功的希望。

据说从前有一富商,欲与贫友合伙经营事业,占得此签,乃予进行,后果能兴财致富,正应了此签不论贫富之句。正如东坡解说:“既有夙约,一见如故,所谋皆同,事多就绪,何必相逢,又分尔汝,且顺而行,事无龃龉。”

【释字词】龃龉—牙齿参差不密合,引申指意见不合。

2.要怎样做才能遇缘殊胜,确保遇到善知识

问:听您所言,纵有善根,但是缘主宰你的一生,缘分比善根还重要,西方世界三辈九品往生的人,总在遇缘不同。

下面有三个问题,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在这一生遇缘殊胜,确保遇到好的老师、善知识,遇到好的修学环境? 答:这个很难。古人常说好的老师很难得,那个好老师要找个好学生也不容易,几乎比学生找老师还要难,这就是缘是可遇不可求。

所以说是遇缘不是求缘,求不到!可遇不可求,那可以遇到,遇到是宿世的因缘,绝不是这一生,在过去生中。所以这善根福德因缘,种都是过去生中种的,可是今生要有个善缘,你就比较容易感应,能感应到。

这个缘是什么?好善好德,你一定会遇到。如果你对于道德、对于善行不愿意去做,不认真的去做,你就很不容易遇到,遇到你也会当面错过。

你想想看一个好老师,我这一生所遇到的章嘉大师多少学生、多少信徒,数不尽!李老师多少学生,其他的我们不算,就单算台中莲友,台中莲社莲友,我离开的时候莲友名册差不多将近五十万人,这都是老师的学生。方东美先生的学生,他教书教了一生,学生有多少?成就的人有几个?虽然统统都遇到,遇到还是一样不成就。

这是什么原因?不好学,不肯认真的学,遇到等于没有遇到,学些皮毛,也就是说不能够身体力行。老师讲的东西你真做到,你才有受用;你要没有做到,学会了讲,这个没用处,得不到受用,必须真正做到。

所以一个老师一生当中遇到这样的学生,能遇到几个?两三个就不得了!遇到一个就很难得了,遇到一个,他的法就传下去了。一个好学真干的人都没有,学生再多不能传法,没有承传了。

所以古大德知道这个情形,没有承传怎样?着书、写书留给后人,也许后人有这个缘分,看到之后他能依教奉行。孔子的着书遇到了孟子,孟子出世的时候孔子已经死了很多年了,他看到孔子的着书依教奉行,学得比孔子当年在世的学生还要好,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孔子在中国是至圣,孟子是亚圣,人家都讲孔孟,不讲孔颜,不讲孔曾、曾子,讲孔孟什么道理?真干。所以能不能成圣成贤,这不是别的事,自己肯不肯真干,肯不肯吃苦,肯不肯持戒。

持戒就守法,老师教的这些原理、原则,你能不能遵守,那就是持戒!能遵守规矩又能吃苦,持之有恒永不退转,没有一个不成功的。所以从理论上讲人人都能成就,事实上讲看你自己肯不肯真干。

哪个真干,哪个成圣、成贤、成佛、成菩萨,这个权操纵在自己,不在别人手上,不在佛菩萨手上,也不在老师手上。所以你决定不能怨天尤人,怨天尤人是罪过。

问:第二,万一不幸这辈子去不了极乐世界,如何确保下辈子得闻佛法,也能遇到好的老师、善知识和修学环境? 答:总在善根福德因缘,你认真努力断恶修善,如果天天能够做真实的忏悔,每天的反省。这我讲得也很多,我们的早晚课,一定要晓得早晚课用意在哪里。

早课是提醒自己,我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遵守佛菩萨的教诲,这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是检点,想想我这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违背佛菩萨圣贤教诲,认真去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叫忏悔,这叫真修行。

如果天天这样干法,我常讲三年,你是中国人讲的君子,在佛法讲善男子善女人,三年这个善男子善女人的名号,你就得到了。中国人讲“七年小成,九年大成”,七年你是贤人,九年你是圣人,这是什么?这世间的,像孔孟这样的做到了。

那佛菩萨?佛菩萨加一个条件,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只放下了执着,决定没有执着,还有妄想分别,你成阿罗汉,你超越六道。

如果你分别也放下,你还有妄想,你是四圣法界里面的,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什么时候妄想也放下了,你脱离十法界了,你到一真法界了,你是华严会上的佛菩萨,法身大士,是真佛不是假佛。

这是世尊在经上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对众生的恩惠如是,佛对一切众生的帮助就到此为止,后面是要靠自己了,后头帮不上忙。后面帮得上忙,我们就不要修行了,我们各个都成佛了,那是他办不到的。

所以他是老师,他能把他的经验告诉我们,把他的方法告诉我们,老师帮助学生就到此为止。学生得到之后依教奉行,就有成就。

问:除了念佛功夫成片,生死自在以外,应如何修布施才能得健康,但是不要长寿? 答:这个长寿不长寿,这不是自己要不要的,都是缘分,有这个缘分长寿碍不碍事?不碍事。为什么长寿?让你多一点时间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对你自己决定没妨碍。

所以这生死已经了了,已经得自在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长寿、短寿这凡夫的一种错误观念,佛菩萨在世间是讲跟众生的缘分,有缘的人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很多,多住几年。

那这些人虽然业障很重,他也不听话、他也不相信,佛菩萨就走了,那叫没有缘。有缘就是他能信、他能解这就有缘;他能行、他能证,这个缘成熟了。

3.我因先世福,幸遇调御师,仰赞功德山,远酬尊所记.是啥意思

大意为:我因前世(或累生累世)所修福报因缘,而有幸遇到“调御丈夫”(调御丈夫是在佛十个通号里面。

‘调’是对情绪来说的,‘伏’是对烦恼来讲的。我们凡夫没有能力调伏,所以情绪、烦恼常常现行;佛家讲现行,人讲发作,喜怒哀乐常常发作,没有能力调伏。

佛给我们示现,他有能力调伏,调也就是化解,他能够把情绪化解为智慧,高明!能把贪瞋痴一切烦恼伏住,不发作。特别是在逆境,能调,就不会受外面境界影响,能伏,不会对人有负面的影响,这个利益很大。

所以佛十个通号里面有“调御丈夫”,能调能伏,我们应当向佛学习。)敬仰赞叹佛的无量的功德,如同“须弥山”一样大(比喻功德很大),我虽远在这娑婆世界,但一定会牢牢谨记并根据世尊的教诲,依教奉行,来报答大慈大悲无量无边佛恩啊。

——合十礼。

4.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这就是回向心

回向心,对学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无论做什么功德都应该有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

如果没有后行回向殊胜,无论种什么善根,无论做什么功德,无论积什么福德,都不会有圆满的功德。 做完功德后如果不回向,第一,不能增长善根,功德福德的果报享受一次就会消尽;第二,所做的功德不能圆满;第三,所做的功德不稳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毁灭。

如果不及时回向,只要生起刹那的嗔恨心、后悔心、邪见,或者在他人面前宣说,所做的功德就会消失。 因此,我们所修的布施、诵经、念佛、行善等的功德,都要统统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期与法界众生共成佛道,同证菩提。

5.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只见到前人的行事及其果报有 文字记载流传 ,又看见善人恰好遇到福,因此就相信福祸报应的说法,认为 确实如此 。(其实)这种说法或者是当时的圣贤想劝人行善,记载了 必然会有这种结果的事 ,以 宣扬 行善必得好报;或者是 恰好 遇到福佑者 认为是这样 。

只见到前人的行事及其果报有 文字记载流传 ,又看见善人恰好遇到福,因此就相信福祸报应的说法,认为 确实如此 。(其实)这种说法或者是当时的圣贤想劝人行善,记载了 必然会有这种结果的事 ,以 宣扬 行善必得好报;或者是 恰好 遇到福佑者 认为是这样 。

(画线处为采分点)

参考译文:社会上都说行善的人就能得到福,为恶的人就会招来灾。福祸的报应,全由天执行,人做了之后,天就给予相应的回报。公开施予的恩惠,君主来奖赏他;暗中做的好事,天地报答他。世人不论贵贱贤愚,没有不认为这样的。只见到前人的行事及其果报有文字记载流传,又看见善人恰好遇到福,因此就相信福祸报应的说法,认为确实如此。(其实)这种说法或者是当时的圣贤想劝人行善,记载了必然会有这种结果的事,以宣扬行善必得好报;或者是恰好遇到福佑者认为是这样。如果实事求是地说,哪里会得到天的福佑呢?

遇善知识福扱

标签: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