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提问题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一)如何指导学生在提出问题中“问什么”
1、让学生提模仿性的问题
模仿性的问题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学生在学习某一类知识的开始,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性的提问。
案例1
如王风君老师上“2、3、4的乘法口诀”,在教学2的口诀时,先出示两只青蛙图,然后教师示范性的提出以下问题: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 )只眼睛?用加法怎样计算?用乘法怎样计算。根据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关系,怎么编写口诀等问题。有了这样的示范,以后学生在学习3—9的口诀时就会模仿2的乘法口诀提问。如在教4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出示4只青蛙图后,学生就会很快模仿2的乘法口诀提出问
二是当学生在课堂上遇到平时较少接触的、比较抽象的问题时,教师也可作示范性提问。
案例2
请看陈惠琴老师教学“可能性”这节课,(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师先拿一个玻璃杯子,里面装着两个红球和两个蓝球,学生一下子不会提到可能性的问题,教师先示范性的提出:“你们闭上眼睛,猜一猜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这时教师又往杯子里添上3个球,这时让学生提问题,学生就会模仿教师的问题来提问。
以上提的这两种问题就称为模仿性的问题。学生可先模仿教师的提问进行提问,以后就逐渐学会自己提问。
3、提比较性的问题
当新旧知识有一定联系时,学生就比较容易提比较性的问题
案例3
如马学文老师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复习课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师出示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图形,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了(1)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2)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3)图形的特征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4)图形的边角有什么变化?怎么变?
这类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帮助学生把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分析比较,加强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
4、提与课题有关的问题
课题一般都是学生学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一上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进行思考,提出问题,使每个学生上课时都能明确学习目的、内容,带着问题来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教师由“解惑”为中心转变为“生惑”为中心。
案例4
如陈惠琴教师教学的“9加几”这节课时,教师首先创设了以下情景:(1)盒子里有9个皮球,外面有两个皮球;(2)鱼塘里原来有9条草鱼,又游来了4条等四个情景,每出现一个情景图,教师就提问:“你们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学生很容易就提出了4个加法问题。接着老师问:“怎样才能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呢?”学生列出4道加法算式:(1)9+2(2)9+4(3)9+6(4)9+5。教师又问:“你们观察这些算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迫不及待的提出:“我想知道怎样算比较快?”从而很自然的揭示出课题。
象以上问题就属于课题性问题。为了丰富提问题的形式,教师可尽量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自然的引出课题,让学生自己真正感到有问题可提,需要提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5、提有联想性的问题
从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这两类事物可能是类似的,相近的,也可能是对立的,还可能是有因果关系的。学生就会从这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萌发提问的欲望。
案例5
如王风君老师在教学《人民币>一课时(一年级上册),学生在了解了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学生就会想到“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等面值,而没有3分、4分、6分、7分等面值的问题
以上这些看似简单的做法,也可能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在我们课堂上一个小小的提问而诞生的源泉。这不就是我们小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吗?
(二)、指导学生如何结合数学学习内容发现问题
1、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思维上的疑问,形成悬念问题;也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充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1
如陈惠琴教师在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五种不同颜色的图形组合成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并使它动起来,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学生在欣赏图的同时自然就会发现并提出:“牧童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怎样拼等问题。”
案例2、
如王永刚教师在上《24时记时法》一课,她先出示一张节目表,问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从节目时间表中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疑
问”这时,学生纷纷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18点、14点?为什么我们在平时最大用到12点……探求愿望油然而生。
2、创设课堂新模式——奇思异想“问题”。
为了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吴少忠老师在班里设计了“问题收购站”。由专人收购“问题”。为了激起学生提问的热情,她在学期初专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设立了“最佳创意奖”,制作了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要求同学们在上完课后,将自己头脑中仍存在的疑问写在纸条上,投入问题收购站,由收购站的同学负责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汇报给老师课内解答,让课内解答和课外尝试相结合。主要分三步骤实施:
A、“提问”总动员
善问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儿童生性爱问,可一旦进入校门学了些书本知识之后,却变得不爱提问了。针对这种情况,李月玲首先给学生讲科学家的故事,鼓励学生动脑筋。要求他们学会对看似平常的事物提问题,遇事要先问一个“为什么”。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之处。
B、疑问无禁区
在每一个孩子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渴望,那就是渴望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采。要想唤起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必须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坚持“问者无错”的原则。对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热情的鼓励,然后再加以引导和启发,逐步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改变“不会提问、提不出问题”等问题。激励学生在学完每一课之后,敢于挑战老师、挑战书本,大胆质疑。养成不拘泥于固有的见解,不盲从于权威的观点,敢于提问的思维方式。